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普洱大叶茶中具有褪黑素受体激动作用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跟踪分离和活性测试。在活性跟踪指导下,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普洱大叶茶新鲜叶片中发现9个活性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7′,7′-dimethyl-5-hydroxy-2R,3S-trans-pubeschin(1)、plumbocatechin A(2)、(-)-儿茶素(3)、儿茶素-3-氧-没食子酸酯(4)、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5)、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6)、(-)-表儿茶素(7)、没食子酸儿茶素(8)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9),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山茶属中分离得到。MTT法测试表明化合物1~9对褪黑素受体均具有一定的激动作用,化合物3很有可能是茶叶调节M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疾病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南海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和抗附着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筛选方法,从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中筛选获得代谢产物丰富且具有生物活性的目标菌株并通过大发酵提取浸膏,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采自海南三亚的柳珊瑚(Muricella flexuosa)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SCSGAA0009,鉴定为链霉属Streptomycessp.,从其改良ISP2发酵液中分离到新化合物N-(2-(1H-indol-3-yl)ethyl)propionamide(1)和已知化合物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2),其中化合物2对大肠杆菌和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 piscida)具有较好抗菌活性,且有强抗草苔虫(Bugulaneritina)幼虫附着活性。【结论】首次从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获得新的生物碱化合物1,首次报道化合物2的抗海洋细菌活性和抗附着活性;从南海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可以得到新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这一来源的微生物资源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95%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分部,利用反复硅胶柱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研究钩枝藤茎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分离得到5个已知二氢黄烷类化合物(-)-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1)、3,3',5,5',7-五羟基黄烷(2)、(-)-儿茶素(3)、(-)-表儿茶素(4)、(-)-表没食子酸儿茶素(5)和1个酚类化合物(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酸)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1、2、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紫娟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其抗炎、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实验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从紫娟茶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为:山柰酚(1)、(+)-表儿茶素(2)、(-)-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3)、杨梅素(4)、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5)、槲皮素(6)、没食子酸(7)、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8)、3-O-没食子酰基奎宁(9)、小木麻黄素(10)、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1)、咖啡因(12),其中化合物9为首次从紫娟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3、4、6、8~11均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种柱色谱对龙眼壳中多酚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中得到6个多酚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对比,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没食子酸(2)、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3)、柯里拉京(4)、乙酰甲基-老鹳草素(5)、(-)-表儿茶素(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指山绿茶中5种儿茶素类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同时测定五指山绿茶中表儿茶素(E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HIQ SIL C18 V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1.5%冰乙酸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为35℃。在优化条件下,5种儿茶素类成分的浓度分别在15~300、10~200、10~200、20~400和10~200μg.mL-1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6.20%~99.64%之间;RSD在1.12%~2.24%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绿茶中儿茶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胁迫对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的次生代谢的影响,寻找活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仿生培养和高盐胁迫两种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菌株进行液体大发酵,运用HPLC指纹图谱考察发酵产物的化学多样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和Mosher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菌株在两种环境胁迫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分别鉴定了4个(1–4)和1个主要化合物5:R(–)- mellein (1)、(5,6-trans, 8,9-threo-)-9-chloro-8-hydroxy-8,9-deoxyaspyrone (2)、(5,6-erythro-, 8,9-threo-)-9-chloro-8-hydroxy-8,9- deoxyasperlactone (3)、(5S,6R,9S)-dihydroaspyrone (4)和R(+)-semi-vioxanthin (5)。【结论】环境胁迫可以诱导海洋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仿生培养是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氯代产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硫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原花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苄硫醇分解-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原花青素的新方法,本研究制备并纯化了苄硫醚-表儿茶素和苄硫醚-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并与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为对照品,在新的色谱条件下6种硫解产物可在11 min之内完成分离,外标法定量分析RSD均小于1.86%(n=5),最低检出限为0.5~1.5 ng,在1 ng~960 n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77.8%~94.6%。这种方法可用于植物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及平均聚合度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环境胁迫对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的次生代谢的影响,寻找活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仿生培养和高盐胁迫两种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菌株进行液体大发酵,运用HPLC指纹图谱考察发酵产物的化学多样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和Mosher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菌株在两种环境胁迫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分别鉴定了4个(1-4)和1个主要化合物5:R(-)-mellein(1)、(5,6-trans,8,9-threo-)-9-chloro-8-hydroxy-8,9-deoxyaspyrone(2)、(5,6-erythro-,8,9-threo-)-9-chloro-8-hydroxy-8,9-deoxyasperlactone(3)、(5S,6R,9S)-dihydroaspyrone(4)和R(+)-semi-vioxanthin(5)。【结论】环境胁迫可以诱导海洋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仿生培养是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氯代产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新疆罗布泊极端环境放线菌TRM45037的分类,挖掘其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确定TRM45037为中度嗜盐性拟诺卡氏菌,与菌株Nocardiopsis dassonvilei subsp. dassonvillei DSM 4311(T) 的相似度为99.2%。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结合相关文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TRM45037发酵液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4-二氢-6, 8-二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2-甲基-1, 4-苯二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和1, 6-二羟基吩嗪。抑菌活性测定表明, 3, 4-二氢-6, 8-二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和2-甲基-1, 4-苯二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分别为0.78 mg/mL和0.39 m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fugicide concentration, MFC)值分别为1.56 mg/mL和0.78 mg/mL。本研究结果可为嗜盐放线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挖掘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极端环境放线菌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