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环状腺嘌呤核苷一磷酸(cAMP)和环状鸟嘌呤核苷一磷酸(cGMP)~1HNMR谱的化学位移。通过对cGMP分子的H_8和H_1质子化学位移与浓度的依赖关系求出缔合常数,K_α=3.12±0.7M~(-1),(温度30℃)。cGMP自缔合的亲合力大于cAMP。假设了环状鸟嘌呤核苷一磷酸在中性重水溶液中的缔合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cAMP和cGMP与色胺的专一性反应,通过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它们的缔合。从质子化学位移与色胺浓度的函数关系,求出了表观缔合常数。通过不同温度K值的变化测定了cAMP—色胺缔合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cAMP和cGMP与色胺的专一性反应,通过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它们的缔合。从质子化学位移与色胺浓度的函数关系,求出了表观缔合常数。通过不同温度K值的变化测定了cAMP-色胺缔合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延缓着床的大、小白鼠证明了环-磷酸腺苷(cAMP)可以代替雌激素引起胚泡着床。本工作还第一次观察到另一种环状核苷酸——环-磷酸尿苷(cUMP)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而环-磷酸鸟苷(cGMP)和环-磷酸胞苷(cCMP)的作用很弱。在注射 cAMP 和 cUMP 24小时后多数动物出现阳性的滂胺蓝反应,在注射18小时后有部分动物的滂胺蓝反应是阳性的。这表明注射环状核苷酸到引起着床所需的时间大致与雌激素相近。  相似文献   

5.
用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Sm44株和Ⅱ型333株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细胞),观察感染细胞中cAMP和cGMP含量的改变。病毒感染量均为0.5TCID50/细胞,观察周期为36小时(从接种病毒到CPE达++++),在感染后0、2、8、12、24、36小时分别收获细胞,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环磷酸核苷的含量改变。结果Ⅰ型、Ⅱ型HSV感染后在全部6个观察时期,细胞内的cAMP含量始终是升高的。HSV-Ⅰ和HSV-Ⅱ组的平均cAMP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0.05和P<0.02)。cGMP和cAMP/cGMP的变化不显著(表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泳训练后大鼠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心脏重量(mg)/体重(g)计算心脏系数,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cAMP、cGMP含量。结果:8周游泳训练导致心脏系数显著增高(P<0.05),心肌cAMP水平升高不显著(P>0.05),cGM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8周游泳训练导致心脏代偿性肥大,cAMP/cGMP比值减小。  相似文献   

7.
3',5'-环状腺嘌呤核苷一磷酸(简称cAMP)是在1957年发现的。由于它在调节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和生理功能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特性,因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激素和某些体液因子的作用原理中,cAMP作为“第二信使”学说不仅得到了验证,而且还发现,它与某些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近几年来,人们注意到cAMP对肿瘤细胞也有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体内cAMP与cGMP动态平衡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MP(环磷酸腺苷)与cGMP(环磷酸鸟苷)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激素的作用。 Goldberg等根据在一些分化的细胞(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和中枢神经细胞)中观察到cAMP和cGMP对细胞代谢反应和生理功能的調节作用是相反的,浓度的变化是相反而相关的,提出了双向控制学说和阴阳学说,似乎和我国中医学的“阴阳”相符。他们认为这一对阴阳物质能调节细胞的酶反应和细胞的生理效应。正常代谢和生理反应就是这一对阴阳物质的动态平衡的结果。为了探讨cAMP与cGMP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阻滞期间,来自卵母细胞的Gs-GPR-ADCY诱导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的生成,升高卵母细胞内cAMP的水平。颗粒细胞中的C型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 C, NPPC)和肌苷-5'-磷酸脱氢酶(inosine-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MPDH)调节卵丘颗粒细胞中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 cGMP)的生成,cGMP进入卵母细胞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cAMP-phosphodiesterase, cAMP-PDE)活性,升高cAMP浓度,并使细胞质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处于非活化态,最终诱导了减数分裂阻滞在双线期。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峰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壁颗粒细胞中NPPC的水平,另一方面激活了卵丘颗粒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1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3/1, MAPK3/1),两者均降低了卵母细胞中cGMP的浓度,促进cAMP水解,使得MPF处于活化态,最终诱导了减数分裂恢复。该综述将探讨这两种环核苷酸如何通过阻断或启动减数分裂过程来调节卵母细胞成熟,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细胞和组织中的O~6-甲基脱氧鸟嘌呤核苷的脱甲基作用,我们合成了[~3H]O~6-mGua DNA、O~6-mdGuo、O~6-mdGMP、O~6-mdGTP等底物,在体外利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和组织提取物去除鸟嘌呤基团第六位氧原子上甲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细胞和组织提取物中存在一种去甲基酶,它能去除O~6-甲基脱氧鸟嘌呤核苷、O~6-甲基脱氧鸟嘌呤核苷-磷酸上的甲基,生成脱氧鸟嘌呤核苷或脱氧鸟嘌呤核苷-磷酸,并伴随着甲醇的释放。它不同于DNA甲基转移酶。没有观察到它对O~6-甲基鸟嘌呤DNA、O~6-甲基脱氧鸟嘌呤核苷三磷酸、O~4-甲基胸腺嘧啶核苷以及O~6-甲基鸟嘌呤的去甲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采用过膜游动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正常人和精子活力低下的不育症患者精子膜的脂类过氧化反应(LP)、环一磷酸腺苷(cAMP)和环一磷酸鸟苷(cGMP)水平,研究了膜LP、细胞内cAMP和cGMP与运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正常还是活力低下的精子,膜LP和运动性之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r=-0.76,P<0.001和r=-0.68,P<0.001);精子内两种环核苷酸与运动性之间则均存在明显正相关(cAMP:r=0.64,P<0.01和r=0.59,P<0.01;cGMP:r=0.60,P<0.01和r=0.55;P<0.05)。其中膜LP与运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最高。这些结果提示,膜LP是造成精子运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子内两种环核苷酸也可能影响其运动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氚标记环磷酸腺苷(~3H-cAMP)及碘标记环一磷酸鸟苷(I~(125)-cAGP)的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体外培养S_(180)-V系细胞周期中悬浮的M期细胞和其贴瓶细胞与均相细胞内cAMP及cGMP的含量,并对相应的细胞形态的变化做了扫描电镜观察。此外,对这三种群体细胞体积进行了测量,据此对这些细胞内cAMP及cGMP浓度进行了换算。实验结果表明:M期细胞体积的平均值接近其它时相细胞平均细胞体积的2倍,M期细胞的cAMP含量明显低于贴瓶细胞和均相细胞内cAMP含量,而cGMP含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但cAMP/cGMP比值与贴瓶细胞(非M期的其它时相细胞)及均相细胞(包括M期时相的混合细胞)相比,显著降低,相差2—3倍。用扫描电镜对上述测定的各类细胞组份进行了对应的观察,从其外形的变化表明,S_(180)-V系细胞的骨架系统很不发达,在cANP含量低的漂浮组(M期细胞)比贴瓶细胞的骨骼系统更不发达.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自从3',5'-环磷腺苷(cAMP)作为“第二信使”学说提出以来,通过实验不仅证实了它与某些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而且还注意到cAMP对肿瘤细胞也有某些影响。这是最近几年受人注意的一个研究课题。它不仅涉及到肿瘤发生,发展的理论,也涉及到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几年来,人们在研究cAMP作用的同时,又对另一种核酸——鸟苷3',5'-环磷酸(cGMP)的作用发生了浓厚兴趣。有人推测,生物的细胞调节作用是受cAMP和cGMP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一理论有可能用实验方法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80m氦氧饱和潜水时潜水员体内粘附分子、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的表达改变。方法:4名潜水员经氦氧混合气加压至饱和深度480m,饱和逗留期间巡潜到493m。高压暴露时间共约447 h,其中加压96 h,饱和逗留49 h,减压302 h。分别在进舱前及出舱后抽取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L-选择素(L-selectin)、cAMP、cGMP的表达变化。结果:和基础值比较,480 m饱和潜水后各潜水员血清中ICAM-1、P-selectin、E-selectin、L-selectin、cGMP均无显著改变,但cAMP由进舱前(66.72±83.15)nmol/L增高为(629.91±75.01)nmol/L(P<0.05)。结论:480 m氦氧饱和潜水减压程序是安全的,未引起减压障碍的病理生理的改变,但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用cAMP和cGMP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AVP、NT和DYN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结果发现:AVP使cAMP水平和cAMP/cGMP比值显著升高(P<0.01);DYN使cGMP水平升高(P<0.01),但cAMP/cGMP比值下降;NT使cAMP水平和cAMP/cGMP比值下降,同时又使cGMP水平升高。结果提示:这三种神经肽可以分别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cAMP、cGMP水平和cAMP/cGMP比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枣品种资源的营养特性评价与种质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分析了50个枣品种的黄酮、三萜酸、多糖、Vc、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等6种功能性营养成分含量,明确了各成分的含量范围:黄酮含量为1.78~59.84 mg/g;三萜酸含量为3.99~15.73 mg/g;多糖含量为30.55~201.20 mg/g;Vc含量为221.58~758.06 mg/100g;cAMP含量为16.92~622.61μg/g;cGMP含量为4.23~220.90μg/g。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了各功能性营养成分的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黄酮、cAMP与cGMP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大,三萜酸、多糖和Vc差异较小;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MP与cGMP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4.20%,基本概括了全部6个功能性营养成分的的主要信息;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各成分的权重值,对各品种果实功能性营养特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选出高功能性营养特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3',5'-环-磷酸腺苷(cAMP)是细胞内的一种“第二信使”,许多激素、神经递质等“第一信使”的作用均通过它实现。3',5'-环-磷酸鸟苷(cGMP)也是一种“第二信使”;但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比cAMP少。近年来认为,以上两种环核苷酸(CN)在某些神经病中(包括癫痫)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实验材料证明,动物脑内的CN与惊厥,癫痫和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有密切关系。一、惊厥和癫痫对脑内环核苷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环化腺苷一磷酸(cAMP)和环化鸟苷一磷酸(cGMP)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是一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单核苷酸在细胞内起着调节生理机能和物质代谢的重要作用。cGMP在细胞和体液中的含量远低于cAMP,测定较困难。目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法及以蛋白激酶为特异试剂的放射竞争结合分析法。一般来说,放射免疫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样品处理较简便,但抗体制备较复杂,灵敏度的提高亦有赖于使用~125Ⅰ标记物,需经常制备。蛋白激酶的制备较简便,通常用氚标记物,一次制备可长期使用,放射防护也较简单,但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灵敏度则与用氚标记物的放射免疫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醛导致机体神经系统病变的具体机制。选用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动态吸入甲醛方式染毒7天,每天8 h,甲醛浓度分别为0、0.5、3.0 mg/m3,同时设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拮抗剂(NG-monomethylL-arginine,L-NMMA)组,该组小鼠同时进行3.0 mg/m3甲醛染毒。染毒结束后,用试剂盒检测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ine monophosphate,cGM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小鼠大脑皮层和脑干中cAMP含量在0.5 mg/m3染毒组显著升高(均P0.05),但是在3.0 mg/m3染毒组显著降低(P0.05),海马中cAMP含量仅在3.0 mg/m3染毒组出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NMMA拮抗组小鼠cGMP和NO含量分别在海马和大脑皮层中显著上升(均P0.01),而cAMP含量和NOS活性在不同脑区中无显著变化。与3.0 mg/m3染毒组相比,L-NMMA拮抗组不同脑区中cAMP含量均显著上升(均P0.05),NOS活性显著下降(P0.05或P0.01);大脑皮层和脑干中的cGMP含量以及脑干中的NO含量亦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以上结果提示,甲醛暴露的神经系统毒性作用与NO/cGMP信号转导通路和cAMP信号通路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以~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子宫 DNA 为指标,观察了四种环核苷酸对大鼠子宫 DNA 合成的影响,并与雌二醇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皮下注射1微克17β-雌二醇确能明显地促进子宫组织的 DNA 合成。同时,我们还证明,宫内注射16mM cAMP 或 cUMP 也明显地促进子宫组织的 DNA 合成。但是,同样浓度的 cCmP 和 cGMP 对子宫组织的 DNA 合成则并无明显影响。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cMP 和 cUMP 对子宫组织 DNA 合成的促进作用很可能是它们引起胚泡着床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