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肤纹参数在52个中国人群中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11项肤纹参数对28个民族的52个群体进行分析表明:指纹W频率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是女性不显著多于男性或少于男性,指纹L″频率都是男性不显著多于女性或少于女性;在L_2距离的系统树上可以看到南方群、北方群、混合群,混合群中又各包括了南、北方民族的小聚类群;L_2距离与地理位置有平行关系,南、北群间以长江或北纬30°—33°为界带。  相似文献   

2.
冀南地区汉族人群皮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冀南地区健康汉族医学生1020例(男性510人, 女性510人)的皮纹, 探讨了冀南地区正常汉族群体皮纹特点。结果发现: 冀南地区群体指纹频率顺序: 尺箕纹>斗形纹>弓形纹>桡箕纹; 十指指纹类型分布有显著差异; 两性斗形纹分布有显著差异; 两手弓形纹分布有差异但不显著; 指纹纹型分布有极高对称性; 同名指指纹组合频率排序为L/L>W/W>L/W>A/L>A/A>A/W; 五指的FRC有显著差别、两性的TFRC有差异, 但不显著; 两性T/I、III、IV的真实花样出现率有差异。因此, 本文认为指纹分布具有同型组合极高亲和性、异型组合不相容性; 皮纹发育形成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 也受性别影响; 冀南地区人群可能与山东省、辽宁省同属中国汉族北方群同一亚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 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 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 其次为箕型纹(42.95%), 弓形纹出现频率最低(4.16%); 总指嵴线计数为139.01(其中男性为144.75, 女性为133.87); atd角在男性为42.95°, 女性为43.28°。掌指纹参数聚类分析显示: 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后裔(门巴族、普米族、羌族等)等我国北方人群聚在一起。因而从肤纹学角度推断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与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与整理海峡两岸汉民族与南岛民族的肤纹数据,来比较与探讨目前他们的肤纹形态上的异同。研究群体包含台湾的汉人与原住民族群,以及大陆的汉族与海南的回辉人。研究结果显示两岸非官话(亦作北方方言)区汉族虽然在肤纹参数上有些许不同,但皆属于北方群。而南岛民族的回辉人和台湾原住民则分属南方和北方群,并且在肤纹参数上有非常显著的不同。这是第一个两岸南岛民族的肤纹比较研究,也是第一个非官话区汉人群体的肤纹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首次用等电聚焦和酶连免疫标记方法调查哈尔滨、西安、成都、贵阳、漳州等五个汉族群体的补体第七成分(C7)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C7*1基因频率最高,在0.8152至0.9144之间。C7*2频率在四个亚群中为0.0528至0.0849,但在贵阳人群中高达0.1527,是目前世界上已观察到的最高值。C7*4频率在五个亚群中无显著差异,在0.0180至0.0402之间。没有观察到C7*4有由北方人群扩散到南方的明显趋势。在南方的三个汉族亚群中观察到在高加索人和日本人群中存在的C7*3基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肤纹研究:Ⅲ.中国52个民族的肤纹聚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有56个民族,肤纹学研究中的最后一个民族——门巴族——的肤纹研究至今刚刚完成。根据52个民族的122个群体指掌纹的11个参数:TFRC、a-bRC、A、L~u、L~r、W、T、Ⅱ、Ⅲ、Ⅳ、H做聚类分析,在系统树上可以见到南方群、混合群、北方群。混合群包括了各自南、北方民族的聚类群,聚类群与其地理位置有平行关系,南北间以长江或北纬30°~33°度为界带。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群肤纹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 ,我国学者多将中国人群分为南、北两大类群。作者对我国 5 9个人群的肤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肤纹特征 ,可将中国人分为 6个族群 ,除北方族群、南方族群外 ,存在着新疆族群与西藏族群。新疆族群与北方族群相比 ,斗型率低 ,尺箕、桡箕率高 ,小鱼际区与指间区Ⅱ、Ⅲ真实花纹率高。西藏族群斗型率高、尺箕率低。北方族群与南方族群相比 ,指纹嵴线总数、小鱼际区与指间区Ⅲ真实花纹率高。此外 ,还存在南北族群间的过渡族群与南北混合族群。 8个汉族人群未能聚集 ,分散于各族群中。这表明 ,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南北方民族间存在着肤纹基因的交流。将中华民族分为南北两大类群的观点可能过于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8.
用38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计算中国人群间遗传距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 38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计算了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汉族及少数民族相互间的遗传距离 ,并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都分为南方蒙古人种与北方蒙古人种两大类型 ,以长江为界 .因此 ,现代人非洲起源说与本地起源说都必须回答这两大类型是何时分开又如何发展而成的问题 .也确凿地从遗传学角度证明各地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血缘相近 ,说明各地汉族中已融入有大量当地少数民族血缘 ,同时 ,各地少数民族也融入了部分汉族血缘 .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人群线粒体DNA序列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测定了83例广西壮族人的线粒体DNA(mtDNA)第一高变区515bp的序列,并从这一母系遗传标记的角度对壮族人群的起源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所测定的83个个体中,共检测到66个单倍型,包括71个多态位点,显示了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对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壮族人群内部存在一定的分化,不同地区的壮族人群在mtDNA遗传变异上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柳州和河池地区的个体有一半以上属于聚类簇Ⅱ,而南宁和百色地区的个体属于聚类族Ⅰ的较多,结合已相关报道的人群比较分析显示,壮族和我国北方民族群体亲缘关系较远,而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及南方汉族亲缘关系较近,壮族人群中单倍型辐射型体分布,系统树中壮族人群与其他人群聚类先后次序都表明壮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南方群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群基因频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人群中38个基因座的130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绘制了主成分分布地图和主成分综合地图. 结果显示, 汉族人群的第1主成分分布反映了南方蒙古人种与北方蒙古人种间遗传结构差异的梯度变化, 而其第2主成分分布则反映了蒙古人种与高加索人种间的基因流动. 中国少数民族人群的第1主成分分布与汉族中的第2主成分相似, 而第2主成分分布则与汉族中的第1主成分相似. 当将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基因频率放在一起分析时, 所得出的主成分分布基本上与少数民族的相似. 中国人群基因频率的第3, 4主成分的分布则可能反映了古代某些地区人口骤增而向外扩展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群基因频率主成分综合地图明显地显示出: 在亚洲的南、北方蒙古人种间有一明显的分界线--长江. 猜测: 如果中国现代人确实起源于非洲, 则南、北方蒙古人种的祖先在进入亚洲以前已经分开, 南方蒙古人种的祖先自非洲或中东沿海岸向东迁徙、扩展、直至东南亚, 然后折向北, 至华南, 再直至长江, 甚至可能有一段时间曾占据过长江以北的一些地区. 北方蒙古人种的祖先则在帕米尔以北地区自西向东, 直至东北亚, 再扩展至美洲、日本等地, 同时向南, 直至长江. 在近二三千年内, 北方蒙古人种才不断向长江以南扩展、渗透.  相似文献   

11.
桂西壮族手皮纹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诚  李宝珠 《人类学学报》1990,9(2):139-146
本文对广西西部500例健康壮族大、中学生的手皮纹进行了观察分析,计算出各型指纹频率、指纹脊线总数、指纹频度指数、atd角度、a-b脊线数、τ距比、主线横向指数、皮纹花样出现率、掌褶纹出现率共九项基本参数,并将这些数值与汉族作了比较,桂西壮族的手纹与汉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民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翁自力  金锋 《人类学学报》1990,9(3):236-243
报道了九个人群的耵聍位点基因。计算表明中国各族人群在耵聍位点上的遗传分化程度非常大,固定指数F_(ST)=0.22。本文根据耵聍基因频率在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分布趋势,认为亚洲东北地区应是干型基因的起源地,目前世界上耵聍位点基因频率分布格局主要是基因扩散的结果,而非选择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掌指纹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对166名健康赫哲族人的掌指纹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86名,女性80名。本文列出了58个赫哲族掌指纹参数,将其中52个掌指纹特征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了相关及主成份分析。并且,将赫哲族的掌指纹特征与汉族的掌指纹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赫哲族的掌指纹特征是与汉族相似的,并且有自己的特征;双手同名指的相关系数大于非同名指,单手相邻指的相关系数大于相隔指;在有关掌指纹特征的研究中,指纹的重要性大于掌纹。  相似文献   

14.
使用国际第四届补体遗传学会议推荐的方法及薄层激光扫描技术,检测了我国维吾尔族、苗族、瑶族、壮族的补体组分4(C4)的多态性,并与我们以往检测过的汉族的C4多态性一起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C4A座位上,以C4A3频率最高,以下在汉族、苗族、瑶族、壮族中依C4A2、Q0、4、1次序降低。在C4B座位上,频率最高的均为C4B1。其它基因频率的依次排列,汉与维为2、Q0、3,苗与壮为92、Q0、2、3,瑶为Q0、2、92等。民族间的差异比较集中地存在于C4A2、C4B2、C4AQ0、C4BQ0等4个基因。本文还对中国汉族、日本人、白种、黑种人群的C4同种异型差异进行了对比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The Han Chinese are the world's largest ethnic group residing across China. Shaanxi province in northern China was a pastoral–agricultural interlacing region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since Neolithic times, which makes it a vital place for studying population dynamics. However, genetic studies of Shaanxi Han are underrepresented due to the lack of high-density sampling and genome-wide data. Here, we genotyped 700 000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200 Han individuals from nine populations in Shaanxi and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modern and ancient Eurasian individuals. We revealed a north–south genetic cline in Han Chinese with Shaanxi Han locating at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cline. We detected the western Eurasian-related admixture in Shaanxi populations, especially in Guanzhong and Shanbei Han Chinese in proportions of 2%–4.6%. Shaanxi Han were suggested to derive a large part of ancestry (39%–69%) from a lineage that also contributed largely to ancient and present-day Tibetans (85%) as well as southern Han, supporting the common northern China origin of modern Sino-Tibetan-speaking populations and southwestward expansion of millet farmers from the middle-upper Yellow River Basin to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o southern China. The rest of the ancestry of Shaanxi Han was from a lineage closely related to ancient and present-day Austronesian and Tai-Kadai speaking popul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We also observed a genetic substructure in Shaanxi Han in terms of north–south-related ancestry corresponding well to the latitudes. Maternal mitochondrial DNA and paternal Y-chromosome lineage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e aforementioned admixture pattern of Han Chinese in Shaanx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6.
长江水系钱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3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长江中游的湖北嘉鱼与江西瑞昌两个地理群体和中游的汉江和湘江两大水系的鲢和草鱼的群体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长江水系链的遗传变异要高于草鱼,与现今生物量成反比的反常现象。鲢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分布是嘉鱼→湘江→瑞昌→汉江。草鱼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分布是瑞昌→汉江→湘江→嘉鱼,鲢和草鱼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并不一致。遗传分化指数Gst分别为12.3%和17.5%,表明鲢和草鱼的四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度较低,可能与地理较近和基因交流频繁有关。  相似文献   

17.
Han Chinese is the largest ethnic group in the world.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t gradually integrated with many neighboring populations. To uncover the origin of the Han Chinese, ancient DN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remains of 46 humans (~1700 to 1900 years ago) excavated from the Taojiazhai site in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of China, where the Di‐Qiang populations had previously lived. In this study, eight mtDNA haplogroups (A, B, D, F, M*, M10, N9a, and Z) and one Y‐chromosome haplogroup (O3) were identified. Al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Taojiazhai population presents close genetic affinity to Tibeto‐Burman populations (descendants of Di‐Qiang populations) and Han Chinese, suggesting that the Di‐Qiang population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an Chinese genetic pool. Am J Phys Anthropol, 2011. © 2010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