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在DNA双链中只有一条链有转录能力。有人用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做DNA-RNA杂交实验,已证明这一观点。SP8噬菌体DNA的两条链比重不同,一条富含嘌呤称重链;另一条富含嘧啶称轻链,用热变性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以将两条不同比重的链分开。实验者在SP8噬菌体侵染后,从枯草杆菌中分离出RNA,分别与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他们发现SP8侵染后形成的RNA只能与DNA的重链形成DNA-RNA  相似文献   

2.
1.何谓mic RNA micRNA是英文mRNA 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RNA的缩写。我们知道,基因的转录与DNA复制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是:当DNA转录时,只以一条链作为模板来合成mRNA,这条DNA链被称为“有义链”  相似文献   

3.
玉米(Zea mays L.)S型CMS胞质育性基因被认为与其线粒体DNA高频重组R区相关.R区含orf355和orf77两个开放阅读框,其中orf77被认为是重要的胞质候选基因.RT-PCR分析发现R区为双链转录.其中一条为orf77-orf355的模板链,它的转录受植株核育性基因及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在S(rf3rf3)(不育)基因型材料的黄化苗、S(Rf3-)(恢复)基因型材料的黄化苗及雄穗中,RT-PCR检测到这条模板链上R区的转录本完全相同,但S(rf3rf3)(不育)基因型材料雄穗的转录本则与上述三者不同,其转录本在5'端缩短了近238 b的长度.R区的另一模板链与coxⅠ或coxⅡ基因的模板链毗连,转录方向相同,这条链的转录不受核基因型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不育和恢复基因型材料的黄化苗及雄穗中的转录本完全相同.将orf77进行体外表达,制备抗体后对线粒体蛋白质进行Western杂交分析,未能检测到R区中ORF77蛋白质或多肽.推测orf77无翻译产物而且这可能与R区的双链转录有关.RT-PCR及Western分析结果表明玉米CMS-S可能与R区5'端DNA的转录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4.
吴鹤龄 《遗传》1981,3(3):45-48
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之间的配对不是随意的, 总是腺嗦吟(A)与胸腺咯咤(T)相配对, 鸟嗓吟 {G)与胞嚓咤(C)相配对。在DNA分子中,一条链 上有一个G,另一条链上必定有一个C与它配对。同 样一条链上,有一个A,另一条链上必定有一个T与它 配对。因此,这两条链上的碱基配对是互补的。这样, 当一条核普酸链上的碱基顺序固定下来时,按照碱基 互补原则即可决定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碱基 互补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为它不仅与 核酸结构有关,而且DNA的复制、转录及遗传信息的 传递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碱基之间连接研究 的结果,确定了腺p吟是与胸腺q, p}相结合的,其间形 成两个氢键;鸟漂吟是与胞嚓咤相结合的,其间形成三 个氢键。所以鸟0吟与胞嚓吮的结合比腺G吟与胸腺 璐咤的结合要稳定得多。其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5.
转录 反转录     
有机体的遗传信息一般都编码在由缠绕成双螺旋的两条长链所组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由四个码编成,这四个码是不同的化学单位,叫做碱基。在正常细胞中要合成某种蛋白质,遗传信息是以D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与它对应的单链分子核糖核酸(RNA),然后再从RNA链译成特定的蛋白质分子。即由DNA→RNA→蛋白质。由DNA→RNA称为“转录”,由RNA→蛋白质称为“翻译”。反转录是遗传信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即同上述信息的转移从DNA→RNA这一经典过程相反,因此称“反转录”。例如,在RNA肉瘤病毒进入机体后,通过依赖于病毒RNA的DNA多聚酶,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然后再以DNA  相似文献   

6.
麝鼠已在我们星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然而,它们的“身份”很长时间不明确。起初,分类学家称它为“麝香狸”,另有人称它为“水老鼠”,有时又称之谓“麝香地鼠”。直至前不久,这种动物才被公认属于食虫目,麝鼠科的动物。麝鼠的样子很象大老鼠,体重很少有达到半公斤的,长着既滑稽又可笑的较长的鼻子;拖着一条蛇一样的尾巴。它的五趾之间长着象鸭子式的嗅  相似文献   

7.
家蚕浓核病毒中国株的正链DNA和负链DNA分别包裹在不同的病毒粒子中,而且两条链的大小不同,经高盐浓度的DNA抽提缓冲液提取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谱中呈现出大小不同的两条带,一条6.4kb,另一条5.8kb。作者分别用高盐和低盐抽提缓冲液提取了家蚕浓核病毒中国株的基因组DNA,意外发现用低盐抽提缓冲液抽提出来的基因组DNA在琼脂糖凝胶电泳谱中仅呈现一条带。推测可能是由于大小不同且不完全互补的正负链,在低盐缓冲液中形成有效的互补,因而呈现一条6.2kb的条带。  相似文献   

8.
<正>细胞表面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糖蛋白,称为第一类(ClassⅠ)的强移植抗原和第二类(ClassⅡ)的Ia抗原。它们是不同功能的T淋巴细胞的靶分子。ClassⅠ糖蛋白由两条链组成:一条链45,000KDa,另一条链11,500KDa。较大的链在膜内有一恒定区,但在膜两侧区则呈高度的变异性,而较小的B_2—微球蛋白链具有高度的保守性。ClassⅡ由横跨胞膜的两条27—34,000KDa链组成。细胞毒T巴淋细胞(CTL)能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并参与病毒性疾病的部份炎症过程。CTL特异识别病毒与Cl-  相似文献   

9.
原核生物如细菌,其原始RNA转录物就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RNA分子一生成就与核糖体结合,并开始合成蛋白质。真核生物的细胞,原始转录物并不被直接用作mRNA,而是mRNA的前身——核不均核糖核酸(hnRNA),它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录后加工,其中包括5‘端的“戴帽”——增加一甲基化的低聚核苷酸结构,以及3’端的多腺苷酰化作用——接上一条长长的多聚腺苷酸尾链(以下简称多聚(A))才具有mRNA作用。近年还有证据表明,比mRNA大的原始转录物要经核酸内切酶裂解后,其某些片段再连接在一起才成为有功能的mRNA。本文重点讨论mRN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套索肽作为一类核糖体翻译后修饰肽(RiPPs)广泛分布于放线菌中,以其独特的修饰结构和多样的生理活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研究未知的套索肽,期望开发基于链霉菌的无细胞转录翻译平台(下称“无细胞平台”)实现无细胞合成套索肽或其前体肽。【方法】首先尝试以不同的链霉菌构建无细胞合成平台,并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蛋白对平台产率进行优化;在构建合适稳定的表达体系后,将包含有套索肽生物合成基因的质粒引入体系中以探索套索肽的无细胞合成。【结果】在对基于模式菌株Streptomyces lividans TK24的无细胞体系进行制备工艺、体系组分、反应条件等多个参数进行优化后,该体系最高能达到90μg/mL的荧光蛋白表达量;基于该体系成功表达了目标套索肽的前体肽,并通过融合SUMO标签增加前体肽在该体系中的稳定性。【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类链霉菌无细胞平台,为丰富来源的基因表达提供了可能性。尽管该体系在对表达套索肽未知蛋白的适用性上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无细胞平台在天然产物的探索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免疫学讲座(五):—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抗体的分子结构五种Ig分子都是由二硫键连接的四条多肽链组成。其中两条短链称为轻链(Light chainL 链)两条长链称为重链(Heavy chain H 链)。以IgG 为例,L 链由214个氨基酸组成,H 链由446个氨基酸组成。每个轻链或重链又分为两部分。多肽链氨基端(N 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4,其内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称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多肽链羧基端(C 端),轻链的1/2与重链  相似文献   

12.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不具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分子。长链非编码RNA一度被认为是转录“噪音”。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表观遗传修饰与转录调控、转录后加工、翻译调控等多种机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的异常表达和调控往往与肿瘤发生、宿主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全长转录组数据库,深入挖掘红棕象甲基因数据信息.[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利用二代测序(Illumina RNA-seq)校正三代测序(PacBio Iso-Seq)的方法对红棕象甲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对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红棕象甲全长转录组平均长度为2 302 bp,N90长度为1321 bp,N50长度为2 785 bp;经CD-Hit程序去冗余,获得转录本63 801条,主要长度范围为0.5-6 k.基因功能注释表明,在NR、Swiss-Prot、KEGG、KOG、GO、NT和Pfam数据库中,分别有50 280、40 109、47 197、33 511、27 707、27 253和27 707条转录本被注释;其中,12 508条转录本均在7个数据库中有注释,54 999条转录本至少在一个数据库有注释.此外,经鉴定或预测,获得2 184个可变剪接(AS)、66 230个SSR、2 084个转录因子(TFs)和9 618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DS长度的主要分布范围为0-2 500 nt.[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红棕象甲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为红棕象甲后续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波  孟紫强 《生命的化学》2001,21(2):119-121
在DNA合成中 ,合成方向为 5′→ 3′ ,即一条链上是连续复制的 ,而另一条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 ,必须先合成岗崎片段 (真核细胞的岗崎片段为 10 0bp ,原核细胞的为 10 0 0bp)。DNA连接酶的作用就是催化岗崎片段的连接以完成DNA的合成。另外 ,DNA连接酶在DNA修复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如在切除修复中 ,切除损伤的DNA片段 ,以未受损伤的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新的DNA链后 ,DNA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链与原来的DNA链之间的缺口封闭完成DNA的修复。DNA链未封闭的缺口对细胞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所以 ,DNA连接…  相似文献   

15.
枫香因其树形优美,入秋后叶色红艳或橙黄,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为了解枫香叶片变色及其次级代谢过程的遗传基础,该文以枫香5个叶片变色期叶片混合样品为材料,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平台)对其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1.04 Gb的高质量数据,从中鉴定出全长非嵌合序列563 180条,通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27 269条高质量全长转录本。在27 269条全长转录本中预测到2 035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检测出14 8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和1 856个转录因子。(2)基因注释结果表明,NR、GO、COG、KEGG 等8个数据库共注释了24 857条转录本,KEGG数据库共获得了124个条代谢途径,主要有核糖体、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在类黄酮和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分别有49和71个转录本参与。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枫香叶片变色期转录组信息以及功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枫香叶片变色分子机制、色素代谢合成途径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克隆以及叶色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鲑科鱼类地理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鲑(gui)在我国古书中见于东汉王充(27—107)论衡“鲑肝死人”,实为河豚鱼。杜亚泉等(1923)在动物学大字典中始称Salmonidae为鲑科。此科主要特征为“上下颌、犁骨、腭骨及舌常有牙齿。鳍无鳍棘及硬刺。背鳍2个,后一为脂鳍。腹鳍条多于7,腹位,鳍基有一长腋鳞。体被圆鳞,头部无鳞。有侧线。鳃盖膜分离且不连喉峡。鳃膜条骨7—20,有中喙骨及辅颌骨。顶骨位额骨与上枕骨之间(如白鲑属)或两侧(如鲑属)。有或无眶蝶骨及上前鳃盖骨。幽门盲囊11—210个。鳔有管通食道”。  相似文献   

17.
自主神经(或称植物性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近代生理学已证明了中枢神经系统里存在有控制自主神经的中枢,可知中枢神经系统里也有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如果在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类型的话,人们不禁要问,是否自主神经这一部分各人也有类型之别呢?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经验已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各人的内脏器官的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类似或相同的刺激或情况可使某一人面孔变白,另一人面孔发红;某一人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发冷,另一人心跳变慢,手足发热。在神经官能症方面,Wolff指出了各病人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之不同,有所谓“胃反应者”,“鼻反应者”,“脉搏反应者”,“皮肤反应者”等等。诸如此类的事实是很多的,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  相似文献   

18.
潘学峰  姜楠  陈细芳  周晓宏  丁良  段斐 《遗传》2014,36(12):1185-1194
R-环是由一个RNA:DNA杂交体和一条单链状态的DNA分子共同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其中, RNA:DNA杂交体的形成起因于基因转录所合成的RNA分子不能与模板分开, 或RNA分子重新与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杂交。在基因转录过程中, 当转录泡遇到富含G碱基的非模板链区或位于某些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三核苷酸卫星DNA时, 转录泡后方累积的负超螺旋可促进R环形成。同时, 新生RNA分子未被及时加工、成熟或未被快速转运到细胞质等因素也会催生R环。研究表明, 细胞拥有多种管理R环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管理R环的形成和处理已经形成的R环, 以尽量避免R环对DNA复制、基因突变和同源重组产生不利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R-环的形成机制及R环对DNA复制、基因突变和同源重组的影响, 并针对R-环诱导的DNA复制在某些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有关的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R环(R-loop)是一种DNA∶RNA杂合链(DNA∶RNA hybrids),由一条RNA单链侵入双链DNA,与其中一条DNA模板链结合,从而释放出一条DNA单链而产生。R-loo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基因组稳定性、转录调控,以及表观修饰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因素参与对R-loop的调控,例如RNA转录和加工、染色体的修饰、DNA损伤反应等;同时,许多酶蛋白,如核糖核酸酶、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等也参与调节细胞内的R-loop水平。了解R-loop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机制,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现代细菌分类学中,作为比较菌种间类似性的最终手段,极其重视比较其全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如果菌株间有70%以上的碱基序列相同,则为同一菌种,否则,就是相异菌种。尽管是比较全染色体碱基序列的相同性,但并不是直接比较决定DNA的碱基配对,而是测定某种细菌的两条DNA链中的一条链,与另一种细菌的一条DNA链反应时,用多大比例才能形成双链DNA,进而推测其相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