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最新研究发现的系统性血管保护的优化治疗策略表明,血管损伤机制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机理相关。胰岛素抵抗机制在血管损伤方面主要表现为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系统性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及时诊断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治疗方面不仅仅是改善现有疾病状况,也应注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些努力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和死亡率。PAD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和血管重建,以及运动疗法。经典治疗药物包括血管舒张剂,如贝前列素和抗血小板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贝前列素除血管舒张活性外还有几个其他治疗作用,包括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和抗炎作用。最近的前期临床研究表明,贝前列素不仅通过其舒张血管活性改善四肢缺血,同时改善了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胰岛素抵抗。贝列前素的应用,在早期疾病阶段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发挥其系统性血管保护作用。这样,贝列前素最终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能增加PAD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测定法观察了川芎嗪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并与乙酰胆碱的舒血管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川芎嗪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均与平原组无明显差异。慢性缺氧明显减低了乙酰胆碱诱发的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但不影响川芎嗪对肺血管的舒张作用。提示川芎嗪对肺血管的舒张作用不依赖于内皮。川芎嗪对肺动脉的舒张作用明显大于体动脉。这些特性有利于川芎嗪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电刺激家兔腹部的迷走神经外周端所引起的降压反应进行了研究。在121只家兔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动脉压、小肠和后肢的灌流压同时降低,而心率则无明显变化。这一降压反应发生时,小肠静脉血中的组织胺含量较刺激前明显升高,然后恢复;将小剂量的组织胺 H_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非乃根和 H_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Cimetidine)分别注入肠系膜上动脉均能减弱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的动脉压和小肠灌流压的降低。心得安能削弱此降压反应,而阿托品无效;切断两侧内脏大神经能显著削弱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的降压反应。此残余的降压反应在注入抗组织胺剂后完全消失。由此推论,刺激家兔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的降压反应是通过中枢和外周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异常与疾病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的血管生成一氧化氮(NO)降低,对乙酰胆碱的舒张效应丧失,而对儿茶酚胺类的缩血管反应异常敏感,血管舒、缩失衡,病人易患高血压。败血症病人体内NO生成过多,血管过分扩张,导致败血症休克,可用NO合成酶抑制剂治疗。NO还参与男性性功能的调控,局部注射NO生成药物能治疗射精功能低下。NO吸入疗法已被用于治疗肺高血压疾病,短期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生物测定法观察了模拟海拔5000m高度连续缺氧20d对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缺氧明显抑制了肺内和肺外动脉对乙酰胆碱、ATP、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舒张反应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在浓度为10~(-6)mol/L时,缺氧组大鼠肺内动脉对乙酰胆碱、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舒张反应分别只有对照组大鼠的61.3%、75.9%和61.7%,对浓度为1.8×10~(-5)mol/L的ATP的舒张反应只有对照组大鼠的64.9%。研究表明,ATP和乙酰胆碱主要是通过内皮舒张因子使肺动脉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分别通过直接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鸟苷酸环化酶和β受体使血管产生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缺氧同时抑制了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提示慢性缺氧可能抑制了正常肺内舒血管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Zhi JM  Chen RF  Wang J  Jiao XY  Zhao RR 《生理学报》2004,56(6):730-734
实验采用兔外周动脉离体标本,在预收缩血管后,用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1-7),Ang-(1-7)]舒张血管,比较Ang-(1-7)对外周各血管床的舒张效应并分析其产生机制。结果显示:(1)Ang-(1-7)可剂量依赖性舒张血管,但舒张作用有所不同;(2)Ang-(1-7)的舒张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皮的NO系统;(3)Ang-(1-7)的舒张血管效应不通过AT1和AT2受体。上述结果提示:Ang-(1-7)可能作用于内皮上的非AT1和AT2受体,通过调节NO释放而起舒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7.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诱导离体兔肺动脉舒张反应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u ZY  Ling YL  Li SJ  Meng AH  Zhang JL 《生理学报》2001,53(4):307-310
实验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离体预收缩的兔肺动脉的舒张反应、肺动脉内皮细胞对舒张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病理意义。结果显示,ONOO可剂量依赖性引起预收缩兔肺动脉舒张。分解的ONOO也有舒张作用,但其效应明显低于ONOO的作用,比较观察表明,ONOO的舒张效应显著低于硝普钠(SNP)和乙酰胆碱(ACh)。与内皮完整2的肺动脉比较,ONOO对去内皮肺动脉的舒张作用明显增加,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曲线明显左移。肺动脉对ONOO重复作用时的舒张反应有递减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ONOO舒张前后的肺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无明差异。结果表明,ONOO对肺动脉的舒张作用较弱,此作用受到内皮细胞的抑制性调节并有快速去敏性。  相似文献   

8.
Zhao M  Yu XJ  Zhang HL  Bi XY  Hu H  Zang WJ 《生理学报》2011,63(6):540-548
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均与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动脉血管痉挛有关。为了研究高血压大鼠肠系膜血管缺血/缺氧后的功能学改变,本研究采用三气培养箱模拟缺血/缺氧条件处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肠系膜动脉血管环,运用敏感的肌张力描记技术测定血管环对不同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结果显示:与WKY组大鼠相比,SHR组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对收缩剂KCl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的反应性明显提高,对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剂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反应性显著降低;而与SHR组和急性缺血/缺氧对照(WKY+H)组相比较,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缺氧(SHR+H)组对KCl和PE的收缩反应显著性增加,对ACh的舒张反应明显降低。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存在时,SHR+H组和SHR组血管环对ACh的舒张反应没有明显变化,而WKY组血管对ACh的舒张反应显著降低。与SHR组相比,SHR+H组CaCl2诱导的钙依赖性收缩曲线明显左移。在无钙K-H液中,SHR+H组PE和咖啡因(caffeine)诱导的...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 receptor2,VEGFR-2)信号轴调控血管生成反应。糖尿病病理状态下,氧化应激异常激活、NO等血管活性物质功能受损、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该信号轴功能失调,使得血管生成反应在一些器官组织中呈增强状态,如视网膜和肾;然而在另一些组织中却是受到抑制,如外周血管等。不正常的血管生成反应最终导致糖尿病性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阐明血管生产反应功能障碍,将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平衡电解质、扩血管、营养心肌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内皮素-1水平、一氧化氮水平、心率、血压、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肱动脉内径和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浆内皮素-1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一氧化氮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率、血压、肾功能、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大鼠尾动脉螺旋状血管条和主动脉离体血管环两种组织 ,对比观察乙酰胆碱 (ACh)诱发大、小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特征的差异 ,从而进一步研究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的药理学特性。结果 :氯化钾 (6 0mmol/L)预致血管收缩的尾动脉和主动脉对不同浓度ACh (10 -8~ 10 -4mol/L)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且呈剂量依赖性。L Nω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4mol/L)或美蓝 (MB :10 -5mol/L)与吲哚美辛 (Indo :10 -4mol/L)联用仅可部分地阻断ACh诱发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L NAME或MB可完全阻断ACh诱发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 :ACh激活大、小动脉上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诱发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药理学性质不同 ,在小动脉上 ,除了NO和PGI2介导外 ,还有一种非NO和非PGI2 的舒血管因子参与 ;在大动脉上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要由NO介导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对大鼠离体肺动脉的舒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ng XQ  Liu GM  Wang JK  Sheng ZR 《生理学报》2002,54(1):38-42
本研究观察了一氧化碳 (CO)对离体大鼠肺动脉的舒张作用。制备Wistar大鼠肺动脉环 ,作出ACh浓度效应曲线之后 ,肺动脉环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 NAME 3 0 μmol/L (n =10 )或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ZnPPIX 10μmol/L +L NAME 3 0 μmol/L (n =10 )孵育 3 0min ,再制备一个ACh的浓度效应曲线 ,观察ZnPPIX对ACh的浓度效应曲线的影响。另取一组肺动脉环 ,分为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 ,观察外源性CO对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L NAME孵育后 ,ACh的血管舒张反应受抑 ,最大抑制率为 5 0 4± 9 2 % ;用ZnPPIX +L NAME孵育后 ,ACh的血管舒张反应进一步受抑 ,最大抑制率为 84 4± 11 2 %。外源性CO无论对内皮完整组还是去内皮组肺动脉都有舒张作用。本研究提示 ,ZnPPIX可抑制ACh的内皮依赖性肺动脉舒张反应 ,CO是一个内皮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 ,外源性CO可舒张肺动脉  相似文献   

13.
超氧阴离子抑制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氧阴离子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EDHF)和一氧化氮(NO)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取肠系膜血管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置于DMT 610 M系统,记录张力变化.血管环浴液中加入焦酚建立超氧阴离子损伤模型.结果:焦酚(10,100,300和1 000 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肠系膜阻力血管舒张功能减弱;其中,300 μmol/L焦酚显著减弱肠系膜血管环由ACh诱导的EDHF和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效应,但对硝普钠和吡那地尔引起的内皮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超氧阴离子可减弱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超氧阴离子抑制了阻力血管内皮细胞EDHF和NO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离体血管环对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的血管收缩与舒张反应及其与一氧化氮(NO)和ERK1/2通路关系.采用离体血管环体外灌流方法用Power-Lab生物信息采集仪检测血管环的张力.实验分组如下:新福林(Phenylephrine,PE)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组,apelin-13组,apelin-13 + PE组,apelin-13 + Ach组,PD98059(ERK1/2抑制剂) + PE组,PD98059 + Ach组,LNNA(L-nitro-arginine,硝基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 PE组,LNNA+Ach组,apelin-13(预孵育) + PD98059 + PE组,apelin-13(预孵育)+PD98059+ Ach组,apelin-13(预孵育) + LNNA + PE组和apelin-13(预孵育) + LNNA + Ach组,以WKY大鼠血管环为对照组.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apelin-13对于有内皮的血管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血管舒张百分比SHR < WKY大鼠,而对于去除内皮血管,apelin-13则表现出收缩血管的作用,且收缩张力SHR>WKY大鼠,apelin-13预孵育,能减少SHR和WKY大鼠血管对新福林的缩血管反应性,增加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性;b.NOS抑制剂LNNA阻断NO形成后,血管环对apelin-13的舒张反应明显抑制,且SHR组较WKY组对apelin的舒张反应减少更明显,提示apelin-13的舒血管效应至少部分依赖NO通路,而SHR高血压大鼠NO通路障碍减弱了apelin对血管的舒张作用;c.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孵育后血管环对apelin-13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收缩,与去除内皮后apelin-13的收缩血管效应趋势一致,血管收缩张力SHR>WKY大鼠,PD98059逆转了apelin-13引起的血管舒张效应;d.Apelin-13促大鼠VSMCs ERK1/2磷酸化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ERK1/2抑制剂PD98059可以减少apelin-13诱导ERK1/2的磷酸化.结果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环对apelin-13舒张反应性降低, NO通路和ERK1/2通路介导了apelin-13的舒张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1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按动脉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107例)与研究组(107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PCI(TFI),研究组行经桡动脉PCI(TRI),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支架置入数量、造影剂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动脉穿刺时间、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 d,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手术前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期间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PCI用于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但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ing HY  Feng SD  Zhou SH  Wang BX  Liu XQ  Hu B 《生理学报》2005,57(2):125-131
为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t-hypertensive rats,IRHR)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用高果糖饲养Sprague-Dawley大鼠8周,制备IRHR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随后采用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实验组动物离体胸主动脉环对新福林(L-phenylephrine,PE)、氯化钾(KCl)的收缩反应和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以及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预孵育血管30min后,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反应:同时对各实验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罗格列酮能降低IRHR的收缩压、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2)高果糖组动物主动脉对PE、KCl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对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ROSI可逆转上述作用。(3)用L-NAME预处理后,高果糖组动物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进一步减弱,ROSI可部分对抗上述作用。(4)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对SNP的舒张反应无显著性差异。(5)ROSI对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不明显。(6)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动物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用ROSI处理后,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ROSI能改善IRHR主动脉的舒张功能,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NOS途径促进内皮NO释放,或是通过降低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导致血管舒张。  相似文献   

17.
研究花生衣提取液及其有效成分对离体血管环及心脏的影响。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及蛙类离体心脏为研究对象,观察花生衣提取液及其有效成分对血管环张力、心脏心率和平均张力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有效成分。结果显示,花生衣提取液对血管环及KCl和NE所致的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具有显著的舒张作用;可明显降低离体心脏心搏频率和平均张力。HPLC结果显示白藜芦醇是花生衣提取液有效成分之一,且与花生衣提取液的作用效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花生衣提取液呈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平滑肌,可明显降低离体心脏的心跳频率和收缩力,具有一定的舒张血管和保护心脏的效果,其有效成分是白黎芦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环醇(bicyclol)对超氧阴离子(O2)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器官灌流技术,观察bicyclol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采用焦酚(O2的供体)建立O2损伤模型,观察bicyclol预孵育对氧化应激损伤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bicyclol(10-8~10-5mol/L)对由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内皮完整主动脉环产生舒张作用,该作用可被NO合酶抑制剂L-NAME和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阻断。500μmol/L焦酚可引起乙酰胆碱诱导的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弱,bicyclol(10-5mol/L)预孵育45 min可减轻焦酚的损伤作用。对于吲哚美辛处理的主动脉环,bicyclol(10-5mol/L)可抑制焦酚所致的血管舒张反应降低,但这一效应未见于L-NAME处理的主动脉环。结论:bicyclol具有内皮依赖性舒血管作用,并能对抗O2引起的血管舒张功能损伤,该作用通过NO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钙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a)在二级肺动脉血管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中的作用。分离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二级肺动脉血管,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法记录血管环张力变化。结果显示,常氧条件下,ClCa抑制剂尼氟灭酸(10和50μmol/L)和IAA-94(10μmol/L)使去甲肾上腺素收缩的二级肺动脉环血管产生明显的舒张反应(P0.01),但对KCl收缩的二级肺动脉环血管并无影响。低氧条件下1 h内,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二级肺动脉血管环出现双相性HPV反应,KCl预收缩的血管环无双相性收缩反应。尼氟灭酸和IAA-9明显减弱II期收缩反应(均P0.01),对I期舒张反应也有显著减弱作用(均P0.01),但对I期收缩几乎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ClCa是二级肺动脉血管双相性收缩反应II期收缩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I期收缩中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20,(1)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功能及血管顺应性下降、血管舒张功能减低和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等因素,其临床表现与非老年人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收缩压高、脉压差大、血压波动大、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且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一种或多种疾病,在降压治疗时需兼顾降低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等综合管理。目前尽管老年高血压病在理论及治疗上有很大进展,但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个体化联合用药、新药临床使用及患者治疗率、控制率和达标率仍较低。本文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再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大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化宣教、提高依从性等,能使更多老年患者从降压治疗中获益,有利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