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动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5,34(2):250-262
根据浙赣交界的三山地区(江山、常山和玉山)奥陶纪6个剖面宁国组中、上部的笔石在地层中的垂向分布,建立了该地区该层段的笔石复合标准序列(GCSS)。在简要叙述建立复合标准序列的原理、方法及可行性的基础上,还介绍了该地区笔石复合序列的详细建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地史时期,笔石的宏演化速率在纵向上是不均匀的,演化型式呈现为点断平衡型式。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尖笔石类的笔石在亚洲、欧洲及北美洲早志留世地层中分布广泛。由于这类笔石层位稳定,一直当作下志留统重要的标准化石,并用来建立笔石带,进行地区间及世界范围的对比。虽然自1867年就开始对这类笔石进行研究,但直到目前,对这类笔石的始端性质及发育型式,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对其系统分类位置的认识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此类笔石的发生、演化及其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江苏等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笔石反射率的研究,以该地区有机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指标为中介,分析笔石反射率与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之比关系,建立笔石反射率对奥陶系,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的评价标准。认为笔石最大反射率,随机反射率对奥陶率,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发现笔石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由于笔石纺锤层等生物结构的存在,使温度成为影响笔石热演化程度的主要因素。笔石的热演化有  相似文献   

4.
笔石体的复杂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一、引言半世纪以前英美笔石学家都曾提到从多枝笔石演化到少枝笔石的问题(Nicholson &Marr,1895;Elles,1898,Ruedemann,1904)。1922年英国的爱丽斯(Elles,1922)研究笔石的演化时,认为笔石体的简化趋向是笔石演化的主要趋向之一。后来她(Elles,1923)和布尔曼(Bulman,1933,1938,1955,1958)曾一再强调这一演化趋向。也有不少作者讨论过笔石枝缩减的问题,提出了从多枝笔石向少枝笔石演变的一些实际材料(Harris& Thomas,1940;Bou(?)ek & Prib(?)l 1951;Mu,1956,1957)。一般说来,这一演化趋向  相似文献   

5.
首次系统描述了江西修水流域五峰期叉笔石9种和亚种。在对性状极性和性状状态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最小进化单质法对该区五峰期叉笔石的分支图进行重建,揭示了叉笔石的亲近关系和进化水平;主要依据地层分布将分支图转化为系统树,探讨了叉笔石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湖南益阳南坝剖面早奥陶世弗洛期笔石16属30种,描述其中具有重要地层意义的笔石10属16种:Acrograptus affinis,A.gracilis,Baltograptus geometricus,B.vacillans,Clonograptus rigidus,Corym-bograptus deflexus,Cymatograptus undulatus,Didymograptellus bifidus,"Didymograptus"demissus,"D."rigo-letto,Expansograptus hol mi,E.constrictus,Pendeograptus fruticosus,P.pendens,Tetragraptus akzharensis,T.approxi matus。南坝剖面弗洛期笔石动物群以均分笔石为主,同时含有少量反称笔石。该地区弗洛期笔石动物群的分异度、丰度均较高,展示了笔石演化辐射早期斜坡相沉积环境下的笔石动物群特征。本文研究为全面理解奥陶纪笔石的演化辐射积累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奥陶纪心笔石类笔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冶 《古生物学报》1995,34(1):103-111
江西玉山宁国组大量立体状保存的心笔石类标本的研究,表明其发育型式为变相的等称笔石式,始部最初几对胞管(th除外)向外弯曲,与"Paracardiograptushusi"MuetLee特征一致。据此对Cardiograptus属的属征作了重新厘定和种的归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湖南益阳南坝剖面早奥陶世弗洛期笔石16属30种,描述其中具有重要地层意义的笔石10属16种:Acrograptus affinis,A.gracilis,Baltograptus geometricus,B.vacillans,Clonograptus rigidus,Corym-bograptus deflexus,Cymatograptus undulatus,Didymograptellus bifidus,"Didymograptus"demissus,"D."rigo-letto,Expansograptus hol mi,E.constrictus,Pendeograptus fruticosus,P.pendens,Tetragraptus akzharensis,T.approxi matus。南坝剖面弗洛期笔石动物群以均分笔石为主,同时含有少量反称笔石。该地区弗洛期笔石动物群的分异度、丰度均较高,展示了笔石演化辐射早期斜坡相沉积环境下的笔石动物群特征。本文研究为全面理解奥陶纪笔石的演化辐射积累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对川西汉源-荥经地区CYD2井下奥陶统弗洛阶大乘寺组的笔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ltograptus deflexus笔石带在这一覆盖区发育良好。CYD2井的该带笔石动物群共含2属5种。根据下垂对笔石类的始端发育型式,修正前人对波罗的笔石属(Baltograptus)和巅峰笔石属(Corymbograptus)内一些种的归属,并对CYD2井的5种笔石进行描述。可能受制于钻心标本的限制,该地区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川西汉源-荥经-峨眉山地区的大乘寺组与上覆二叠系梁山组呈假整合接触,表明该地区长期遭受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B.deflexus带的确定,指示了这一长期剥蚀作用的最大深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浙赣三山地区完好保存的Pseudisograptus笔石体胎管和胞管纺锤层(增生层)的立体标本,参照观生翼鳃类杆壁虫和头盘虫类的生长速率,推算此类笔石的最小平均生命期。同时拓要介绍了笔石个体石生态学及与之有关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产自湖南益阳南坝剖面下奥陶统弗洛阶的笔石新属——挪威笔石属(Norvegiograptus gen.nov.),该属归属于均分笔石科(Dichograptidae)对笔石亚科(Didymograptinae),主要特征是第一个胞管(th11)自胎管中部生出,始端发育型式为artus型,笔石体两枝纤细、下斜至下曲伸展。属内包含两个种:Norvegiograptus liber(Monsen)和Norvegiograptus enshiensis(Ni)。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昌早志留世笔石酸解标本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86,(3):229-238
一、前言笔石的酸解标本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笔石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笔石的构造、发育型式,进而到分类位置和演化关系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均有待于酸解标本的研究。1984年5月,朱兆玲、林尧坤、胡兆殉、耿良玉、章森桂、杨胜秋与笔者在湖北宜昌进行奥陶-志留系界线专题研究时,于宜昌王家湾北奇草坝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的灰黑色页岩中,发现了两个硅质泥灰岩结核,结核的表面即含有笔石,其层位大致为Demirastrites convolutus带。笔者将这两个含笔石的硅质泥灰岩结核,用不同浓度的氢氟酸进行化学处理,获得了少量孤立的笔石标本,但是由于笔石标本碳化过  相似文献   

13.
云南施甸志留纪上人和桥组笔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志留纪Sheinwoodian晚期笔石5属10种,其中Monograptus belophorus(Meneghini),M.antennu-larius(Meneghini)和Monoclimacis flumendosae(Gortani)在我国属首次报道,上人和桥组两个笔石带的层序被修正为Cyrtograptus rigidus带在上,而Monograptus flexilis带在下。  相似文献   

14.
云南施甸志留纪霍梅晚期笔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寓南 《古生物学报》1997,36(3):310-320
首次记述了云南西部施甸地区志留纪文洛克世Homerian晚期笔石2属5种。其中Colonograptus praedeubeli,Colonograptus deubeli和Colonograptus ludensis是这个时期全球分布的标准种,但在中国却鲜为人知。它们也是Homerian早期lundgreni事件后辐射演化的产物,又是志留纪晚期一些单笔石类的先躯。  相似文献   

15.
湖北钟祥下奥陶统弗洛阶岩性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灰岩透镜体,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高。通过系统的化石采集和鉴定,于钟祥温峡口剖面识别出笔石7属31种,大体上为扬子地台区的常见属种。自下而上分为Didymograptellus bifid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该序列与宜昌、南漳地区一致,但在笔石动物群组成面貌上差异较大,可能与钟祥地区在早奥陶世位于扬子台地边缘,富集的营养物质和低氧的环境更利于笔石动物群的繁盛和笔石化石的保存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大阳岔剖面奥陶纪最早期笔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峰 《古生物学报》1998,37(2):212-234
对吉林白山大阳岔剖面奥陶纪最早期的笔石进行了再研究,论述了Rhabdinopora属的始部发育型式,认为该属只限于4个原始笔石枝组成的笔石;从笔石体外形、笔石枝特征横杷能网眼、曲折度和线管构造等方面,对大阳岔剖面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居群的形态变异作了详细研究,地正确论战该种特征和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重新描述了太阳岔剖面奥陶纪最早期的笔石  相似文献   

17.
先前膨胀笔石的发育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先前膨胀笔石[Didymograptus(Expansograptus)praenuntius T(?)rnquist,1901]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在中国华南,陈旭等(1964,1981),韩乃仁等(1984)、赵裕亭(1977),焦世鼎(1981),穆恩之等(1979)都发现并描述了此种笔石。它是华南下奥陶统常见的一个笔石种,时代主要在宁国期早期。国内外描述此种的论文不少,但对其发育型式研究较少。R.A.Cooper和R.A.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新疆中奥陶世一构造形态较为特殊的笔石新属Kalpinograptus,并讨论了它和假等称笔石、曲笔石的关系,建立了一新科Kalpinograptidae,丰富了笔石资料。  相似文献   

19.
论笔石的深度分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0,29(5):507-526
一、前言对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笔石的生物带至今仍不失其标准性。但是就生态地层学而言,笔石的深度分带则研究甚少。近20年来,由于各国笔石研究工作者注意研究笔石的孤立标本和立体标本,恢复笔石的微细结构和超微构造,使笔石的个体古生态(autecology)研究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笔石的群体古生态(synecology)仍是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笔石虽生活在不同水层中,但所保存者均为死亡后沉落于海底的状态,况且笔石在石炭纪以后已经绝灭,无现生的笔石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笔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前言中国笔石的研究是二十年代开始的。已故孙云铸教授是中国研究笔石的第一人,早在1924年他首先描述了山东寒武系的一种笔石。我国笔石的系统研究工作是三十年代开始的,孙云铸教授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含笔石地层》,1933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笔石专著《中国奥陶纪及志留纪笔石》,这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笔石专著。在这本专著里,描述了甘肃、内蒙古、湖北、江西、江苏等省的笔石。同年,张席裎教授报道了广东连滩笔石页岩的发现。翌年,许杰教授(1934)的笔石专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