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根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多相分类体系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新的根瘤菌资源的不断发掘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根瘤菌分类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多相分类通过综合获取信息,多种方法相互印证、互为补充,推进了根瘤菌的表型、遗传型和系统发育三方面的发展,从而较全面地反映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根瘤菌多样性研究工作中常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文中主要阐述了根瘤菌多相分类体系中的主要方法及现代根瘤菌系统发育地位的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木霉菌及其系统分类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木霉菌(Trichodermaspp.)的分类历史、主要分类系统、分子生物学在木霉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木霉菌分类研究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木霉菌的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近些年来国际上对木霉菌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陆续发表了许多新种,目前木霉属已报道有3组60种和2个变型。另外,对木霉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因工程制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叙述了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物生产、新药开发及药物生产工艺改进的应用.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基因工程药物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DNA条形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种鉴定、分类、鉴别和溯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标准DNA片段进行分析比对实现。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现已成为物种鉴定和分类的研究热点。回顾十余年来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这一技术的进展与成果,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局限,并展望了DNA条形码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在酵母菌分类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许超德  李绍兰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3):126-129
阐述了rDNA/rRNA序列分析法、RFLP分析法和RAPD分析法3种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的相关概念及其在酵母菌分类中的应用和进展,并对这些方法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牛总科综合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凯 《昆虫知识》1999,36(1):53-57
我国天牛总科昆虫分类从起步、发展到综合分类理论体系的建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解放40多年来,除发现和建立了大量新的分类单元外,还在天牛科分类方法和起源理论、天牛科生物地理学、天牛科综合分类理论及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现将其进展总结如下。1分类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1.1初始期(1949年以前)我国天牛科昆虫的分类初始主要由少数西方学者如Breunig、Pic、Fairmaire、Gressitt等进行,1936年胡经甫先生在《中国昆虫名录》中记录了697种天牛,其中6…  相似文献   

7.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方法是一种以浮游植物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的生态分类法,弥补了传统分类方法在生态学应用上存在的不足,是开展淡水生态研究的重要工具。文中概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理论基础、分类依据及其生态学研究中的优势,并介绍功能类群分类法在国内外淡水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现状,最后探讨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了国际和国内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在基础理论、价值评估和应用研究等3个方面的进展.在众多的定义中,Daily(1997)的定义得到了生态学家们的普遍认可,而MA(2003)的概念更倾向于管理中应用.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并不一致,MA的分类体系更为实用和便于评估.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还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适用的分类体系.在价值评估方面,多位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进行了探讨.尽管有多种技术方法可以了解人们的支付意愿,但对于不具有市场的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以指导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对如何更好地将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管理和政策制定作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竹节石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重在梳理竹节石在分类位置、分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观点和这些观点中分别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竹节石的生活方式和生态学特征及泥盆纪竹节石化石带和谱系演化;讨论了竹节石的灭绝事件;并简要介绍了竹节石的个体发生学近年来取得的进展.指出在竹节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竹节石研究未来进...  相似文献   

10.
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争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瘤菌是一类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细菌。近年来,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根瘤菌分类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新的根瘤菌资源的不断发掘, 根瘤菌的分类体系也不断地被完善。文中主要阐述了根瘤菌分类系统的演化历史、目前存在争议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简要概述了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及其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瘤胃模拟技术是利用体外法研究动物营养与代谢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分为批次培养法和连续培养法,且应用广泛。本文就人工瘤胃模拟技术的分类及其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组合效应评价、饲料添加剂瘤胃发酵特性评定等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同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外源基因导入技术在主要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文献研究结果为依据,综述了农杆菌介导技术、基因枪导入技术、花粉管通道技术与激光微束穿刺技术在小麦、水稻、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进展。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中主要外源基因导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评价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昆虫光趋性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昆虫光趋性和光的波长、强度与昆虫感光生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总结和分析了在主要应用途径和技术研究上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明确的若干问题,以及光趋性应用在当今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及其在基因克隆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概述了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优越性、主要缺陷及其在基因克隆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较系统地了解基因芯片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调研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应用的有关文献,简述了基因芯片原理、分类及实施流程,总结了系统发育寡核苷酸芯片和功能基因芯片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探讨了基因芯片检测性能、数据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在基因芯片性能改进和应用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瘤菌的现代分类及其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瘤菌是一类与农业生产关系甚为密切的细菌,它们与豆科植物共生具有很高的固氮效率。根瘤菌的分类因而成为生物固氮和细菌分类学两个领域的结合点,它的发展与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根瘤菌资源的不断挖掘和发现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根瘤菌的分类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多相分类方法与d(N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根瘤菌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些多相分类研究的方法中,数值分类为大量菌株提供了生理学、形态学、血清学等各个表型方面的综合信息;分子技术的应用,如DN…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较系统地了解基因芯片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调研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应用的有关文献,简述了基因芯片原理、分类及实施流程,总结了系统发育寡核苷酸芯片和功能基因芯片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探讨了基因芯片检测性能、数据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在基因芯片性能改进和应用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标记在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传统的真菌分类主要根据真菌菌株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与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真菌分类鉴定研究的手段。真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在进化上比编码区快,种内的不同菌株之间高度保守,但在种间变化极大,故可为真菌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简要综述了ITS序列分析技术在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现状、相关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原子力显微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的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力显微技术(AFM)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与其他生物技术联用,使AFM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扩大其应用范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简要综述了AFM与其他显微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和质谱技术等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