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山白茶1号’是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由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即‘黄山白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等特征。为探究不同白化时期加工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差异,分析了绿茶中挥发性代谢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白化时期的‘黄山白茶’在香气和滋味上存在差异。气相质谱(GC-MS)分析表明,共有29个高丰度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顺-3-己烯醇、(Z)-丁酸-3-己烯酯可能是导致3类绿茶香气存在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滋味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类物质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低;在白化中期绿茶中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在3类绿茶中无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高,为干质量的4.4%,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只占干质量的1.3%。因此,不同时期的‘黄山白茶1号’嫩梢中的代谢物积累存在差异,使得加工的绿茶风味不同。  相似文献   

2.
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73  
在白皮松天然林分布区共抽取了13个群体,分别测量了5个种实性状。方差分析表明:白皮松种实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广泛的变异,5个性状在群体间的F值为2.44~14.68,群体内的F值为7.48~44.53,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群体内的方差分量接近80%,是白皮松表型遗传变异的主要部分。群体间的表型分化系数VST=22.8%,与其他松类树种相比,分化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各群体内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根据二者的多重比较,可将13个群体按群体内表型变异程度分为4组。种子性状地理梯度变异明显, 呈东北—西南走向。种子3个性状(亲代)的表型变异系数与子代的2年生苗高和地径、1年生苗的全干重之间达到或接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滇北球花报春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北球花报春(Primula denticulata ssp. sinodenticulata)的早春蓝紫色球状花序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天然群体正在逐渐减少。为评价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我们对滇北球花报春10个天然群体进行了表型性状变异研究。结果表明: 滇北球花报春8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变异系数(CV)在4.73–9.90%之间, 表型分化系数(Vst)在0.1541–0.4069之间, 平均值为0.2854, 群体内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根据8个表型性状的UPGMA聚类分析将10个天然群体划分为3类。依本研究结果, 在对滇北球花报春种质资源保护时进行就地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并且应该优先保护表型变异较为丰富的天然群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香菇自然群体的交配型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自收集于中国14个省、区的53个野生香菇菌株分离得到的94个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了交配型因子分析。从该样本中鉴定出66个不同的A因子和72个不同的B因子,而且A、B不亲和性因子系列中的特异性因子均呈等概率分布。据此估算在中国香菇自然群体中存在121个特异的A因子和151个特异的B因子,表明中国香菇自然种质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金牡丹’茶树自然杂交后代进行遗传鉴定,利用EST-SSR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技术对65个金牡丹自然杂交后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92个等位片段,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观测杂合度(Ho)及遗传多态信息量(PIC)分别为6.86、0.540、0.532。单亲基因型已知时的累积排除概率为0.999,说明选择的28对SSR标记位点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较高的排除概率,适用于遗传分析和个体的亲子鉴定。15个‘金牡丹’自然杂交后代的遗传鉴定结果表明,MD44、JMD45、JMD47、JMD32为早生绿茶类型;JMD51、JMD53为闽北肉桂乌龙茶类型;MD2、JMD56为闽南‘铁观音’乌龙茶类型;JMD24、JMD26、JMD29、JMD55、JMD59、JMD27、JMD61为‘黄棪’乌龙茶类型。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的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祁连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的8个种实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讨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实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球果干质量和球果长/球果径外,其余性状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27.18%,小于群体内的变异(72.82%);球果长、球果径、球果干质量、球果形状指数、种子长、种子宽、千粒重和种子形状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5.80%、19.29%、9.66%、8.38%、15.34%、6.52%和13.94%;8个种实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球果干质量、种子长、千粒重、球果长和球果径为青海云杉易测定和重要的种实性状;种实性状呈现出以经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青海云杉10个群体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7.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从有性生殖F1选择优良实生系进行选择育种一直是甘薯育种的重要方式。为了优化甘薯杂交育种方法,合理选配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本试验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甘薯杂交群体基于SSR标记及13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了群体内的聚类图,并且筛选出了甘薯的高产株系。群体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材料与各亲本遗传距离比较远,被聚为3类,而亲本单独聚在另外一类。13个农艺性状的聚类将亲本与部分群体材料聚在了一起,且将群体材料和亲本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时,其遗传距离的变异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SSR标记所获得的遗传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8.
菜薹种质内不同大小群体问遗传多样性的RAPD鉴定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菜薹种质内的遗传多样性,确定适宜的更新群体,从一份菜薹地方品种的200株群体中随机抽取10、15、20、25、30、35和.40株组成不同的群体,利用RAPD技术分析各自的多态位点数、计算多态位点百分率、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缺失位点数。通过对各参数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种质内单株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大于30株的群体能代表200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满足其完全随机交配的前提下,可视为更新的有效群体。根据更新时繁种群体应为有效群体2倍的原则,认为不小于60株的群体为菜薹种质更新比较适宜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303份甘薯地方种SSR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03份甘薯地方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甘薯地方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利用SSR建立研究材料的0~1数据库,通过NTSYS-pc2.10软件计算Nei72遗传距离矩阵,将遗传距离矩阵导入MEGA 6.06,计算平均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并利用STRUCTURE2.3.4对303份地方种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03条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1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77条。303份材料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64,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477处可以把303份材料分成11个类群,其中第Ⅺ类群在遗传距离为0.452处可分为3个亚群。群体结构分析将303份材料划分成了5个稳定的群体,群体结构划分与聚类有相似的结果,其中70份材料Q值小于0.6,属于混合亚群。  相似文献   

10.
杨军  游小妹  陈常颂 《西北植物学报》2023,43(12):1981-1993
为研究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分析不同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24对EST-SSR标记对82个茶树自然杂交后代和34个福建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了茶树自然杂交后代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多样性、亲本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24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5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位点数为6.542个,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88,Shannon’s 信息指数平均为1.182,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7和 0.591。(2)遗传距离聚类将个供试样品划分为4类,群体1主要为‘丹桂’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2主要为‘丹桂’、‘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与福建省乌龙茶品种;群体3主要为‘白鸡冠’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4主要为福建省绿茶品种。(3)‘丹桂’、‘白鸡冠’、‘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群体与福建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0.117、0.107。(4)群体1亚群b内‘丹桂’自然杂交后代模拟亲本准确率为77.8%,模拟父本主要为福建乌龙茶品种,与群体2(亚群a)的遗传相似度、遗传分化系数、基因流分别为0.899、0.043、5.480。(5)AMOVA分析结果显示,有88.5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部的个体间,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低温对茶树种子特定基因表达的效应,以便为茶树种子长期低温储存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参考依据,采用cDNA-AFLP方法对茶树无性系龙井43种子经超低温(-70 ℃)储存1年后种胚的基因转录活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64对引物组合共产生了132条PCR产物.对其中的15条进行克隆测序,最终获得8条差异片段.在GenBank进行序列分析,发现有6条与已知功能基因相关,其中包括参与植物转运、转录、能量产生及老化相关的蛋白,2条在GenBank数据库中未找到相似序列.  相似文献   

12.
贺红  韩美丽  李耿光 《广西植物》2002,22(3):256-258
用红江橙实生苗的上胚轴为材料 ,初步研究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 GUS基因转化。结果表明 :以卡那霉素作为选择试剂进行选择培养时 ,Km浓度为 5 0 mg/L;外植体以平放为好 ;抑菌剂选择头孢霉素较好。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 ,70 .4%的外植体呈阳性反应 ;GUS基因稳定表达检测 ,在获得的 1 2株抗性植株中 ,GUS反应呈阳性所占比例为 1 6.7%。  相似文献   

13.
红江橙体胚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红  潘瑞炽  韩美丽  李耿光   《广西植物》1998,(4):343-346
红江橙花后4周的幼果,直径约1cm左右,这时期的胚珠最适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T为基本培养基,加上适当浓度的IAA、BA和ME可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体胚发生,以MT+IAA0.1mg1-1+BA(ZT)1mg1-1培养基较好,能诱导产生正常体胚,且频率较高。胚性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体胚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继代6次以内,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旺盛产生体胚能力;继代至第9次时,产生体胚的能力明显下降;至第12代时,不能产生胚状体。成熟胚转换成小植株,以MT+GA2mg1-1+NAA0.1mg1-1培养基成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AFLP markers were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detect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Indian and Kenyan populations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Shannon's index of diversity was used to partition the total phenotypic variation into between and within population components. On average, most of the diversity was detected within populations, with 79% of the variation being within and 21% being between populations of Indian and Kenyan tea. A dendrogram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band sharing distinctly separated the three populations of tea into China type (sinensis), Assam type (assamica) and Cambod type (assamica ssp. lasiocalyx)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 taxonomy of tea, the known pedigree of some of the genotypes and their geographical origin. Principal coordinate (PCO) analysis grouped Assam genotypes both from India and Kenya supporting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Kenyan clones have been derived from collections made in this region. The China types were more dispersed on the PCO plot which is a reflection of wider genetic variation. As would be expected, clones collected from the same region exhibited less overall genetic variation. AFLP analysis discriminated all of the tested genotypes from India and Kenya, even those which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and phenotypic traits. Received: 2 May 1996 / Accepted: 14 June 1996  相似文献   

15.
类胡萝卜素是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中一类重要的光合色素,具有光保护、抗氧化等众多生理功能,同时也是脱落酸、独脚金内酯和胡萝卜内脂等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在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类胡萝卜素还是构成茶叶外形、叶底色泽的重要成分,也是茶叶重要致香物质的前体物,其种类、含量对茶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茶中类胡萝卜素种类、代谢途径及其对制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茶类胡萝卜素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仁化县董塘镇及红山镇5个分布有野生白毛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pubilimba的生存群落为对象,开展样方调查及群落生态学分析,以期明确野生白毛茶的生长状况及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 5个有野生白毛茶分布的群落,共分布有维管植物177种,隶属于63科119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科17属21种,被子植物49科101属155种;(2) 白毛茶野生种群分布于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演替而成的次生林,群落上层以毛竹、杉木、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为优势种,灌木层以白毛茶、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为优势种,草本层以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fasciculatum、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等占优势;(3) 除次生林外,其余群落中草本层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均高于乔木层及灌木层,这可能是自然演替进程与人类砍伐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4) 野生白毛茶更适合处于中度干扰的次生林中,较为湿润的阳坡利于其发展;(5) 野生白毛茶数量虽多,共258株,却均为小苗,且生长状况并不理想,需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适度干扰,同时加强民众教育保护现有野生资源,扩大野生种群调查范围,兼顾回归实验。  相似文献   

17.
茶树鲜花饮料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鲜花与茶叶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榨汁后经调配可开发成适口性好、风味独特的鲜花饮料。对茶树鲜花饮料的壳聚糖絮凝、酶法澄清、超滤澄清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10万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处理获得能够较好的澄清效果,且对茶多酚造成的操作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8.
环境氟迁移与茶叶氟富集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选择3种类型茶场进行大气氟污染与茶叶氟富集的现场监测与研究,对苏南茶区11个茶场的土壤总氟、水溶性氟和茶叶氟富集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叶氟富集量与来自砖瓦窑厂的大气氟污染浓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与土壤含氟量不呈现相关;茶树是高富集氟的植物,富集能力远高于一般植物,氟富集量可达每千克数十至数百毫克。茶叶的氟富集与氟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为实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53个单株的18种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必要分析。结果表明,18种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在不同单株间差异很大,整体变异系数较大,资源变异类型较多,在育种上的选择范围大;对茶树资源中含量较高五个组分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茶氨酸含量与大量氨基酸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茶氨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大量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解决茶树缺乏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茶树原位转化转基因方法,为茶树基因功能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茶树品种‘铁观音’、‘白叶1号’和‘龙井43’的实生幼苗为受体材料,进行去顶芽和腋芽处理。利用根癌农杆菌菌液侵染实生苗伤口,通过抗性筛选获得再生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采用短穗扦插法获得茶树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再生芽中GUS(β-glucuronidase)和HYG(hygromycin)标记基因经多次PCR检测均为阳性,经测序验证PCR产物序列与标记基因序列一致。‘铁观音’、‘白叶1号’和‘龙井43’的转化率分别为8.14%、2.99%和2.53%。建立了不依赖茶树组织培养的原位转化转基因体系,具有操作简便、转化率高、成本低、试验周期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