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肌细胞晚钠通道的四种开放模式及其对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豚鼠游离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发现晚钠通道电流可分为四种开放模式;单个短暂开放,散在开放,长时间长放和爆发型开放。它们的开放机率不一样,其中爆发型的机率为1/2000,其开放时间常数比前三种大。离细胞体的小片膜电压箝制实验中,亦可观察到晚钠通道的这四种开放模式,它们均可被TTX使波动现象基本消失,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静息电位增加,表明晚钠通道的活动在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兔左室壁三层心肌细胞的分离及动作电位、钙和钾电流分布的异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兔左室壁三层心肌单个细胞的分离方法以及电生理特征,实验以胶原酶按二步消化法分离兔心肌细胞,其中用剃须刀分离左室游离壁内,中,外三层心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AP和离子电流,结果显示:(1)中层细胞上的动作电位时程明显长于内膜下心肌和外膜下心肌,且存在显著的1相切迹和2相驼峰;(2)中层细胞的Ica,L和Lto较内,外膜下的大,IK,s相反,可见三层心肌细胞上多种电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兔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性和一些离子流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兔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 from rabbit pulmonary vein sleeves, PVC)动作电位的特性和一些离子流机制——内向整流钾电流(IKl)、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非选择性阳离子流(I NSCC),并与左心房心肌细胞(left atrial cardiomyocytes,LAC)进行比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上述各离子流。发现PVC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较LAC的明显延长,并可以诱发出第二平台反应。PVC上存在I NSCC. PVC的IKl、I To和I NSCC电流密度均较LAC的明显减小。PVC和LAC存在复极离子流的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两者动作电位差异的基础,进而可能成为肺静脉肌袖致心律失常特性的重要离子流机制。 相似文献
4.
5.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factor,PAF)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钾电流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电极内液ATP浓度为5 mmol/L(模拟正常条件)时,1 μmol/L PAF使APD90由对照的225.8±23.3 ms延长至352.8±29.8ms(n=5,P<0.05);使IK尾电流在指令电压 30 mV由对照的173.5±16.7 pA降至152.1±11.5 pA(P<0.05,n=4);使Ikl在指令电压为-120 mV时由对照组的-6.1±1.3 nA降至-5.6±1.1 nA(P<0.05,n=5);但PAF在生理膜电位范围(-90mV~ 20mV)对IK1没有影响.当电极内液ATP浓度为0mmol/L时,IK·ATP开放(模拟缺血条件),1 μmol/LPAF却显著缩短APD90,由对照的153±24.6 ms缩短至88.2±19.4 ms(n=5,P<0.01).而用1 μmol/L格列本脲(IK·ATP的特异阻断剂)预处理后,恢复了PAF可显著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结果提示,PAF可能扩大缺血心肌和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不均一性,是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特异性较高的抗体以推动对瞬时感受器电位M2(TRPM2)通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法:以野生型昆明种小鼠大脑皮层、人胚肾293细胞、未诱导的TRPM2细胞及四环素诱导的TRPM2细胞为标本,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以被检测抗体为一抗,荧光分子结合的抗体为二抗,根据170kD(TRPM2通道蛋白分子量)位置上是否有特异性条带,检测兔单抗的特异性。结果:抗体98927对鼠源TRPM2通道有特异性,抗体40622,抗体98721,抗体98921对人源TRPM2通道有特异性,另外抗体98721对鼠源TRPM2通道的突变型有特异性。结论:作为分子探针,抗体98927、40622、98721、98921可用于TRPM2通道结构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化学和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 (Rothschild)和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önherr) 在新羽化和吸血后发育过程中脂肪和非特异性酯酶的分布及活性。结果显示,两种新羽化蚤脂肪主要存在脂肪体中,非特异性酯酶则主要存在于唾液腺和神经链中。不等单蚤吸血后中肠脂滴增加,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增强,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减少,但不同消化时间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而缓慢细蚤吸血后中肠未见或偶见少量脂滴,非特异性酯酶活性也有增强,但酶活性低于相同消化时间的不等单蚤。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脂滴增多,非特异性酯酶活性逐渐增强,且不等单蚤酶活性强于缓慢细蚤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