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常状态下,花生子房柄延长是花生结荚的前提。如果子房柄长度不够,未能把子房送入土中,子房就不会膨大结荚。低节位的花结荚率高、高节位的花结荚率低,道理主要在此。与其他器官或细胞一样,子房柄伸长是受植物激素调节的。 关于花生果针的内源激素的研究,Bademi(1935)和 Yasuda(1943)认为胚珠分泌植物激素,控  相似文献   

2.
黑暗是花生入地结荚的必要条件,机械刺激也可使处于光照下的子房膨大形成荚果。黑暗或机械刺激单独可使花生结荚,不必同时存在。这种地上荚果的种子发育充分,可正常发芽生长。红、绿、蓝和紫色光线以及弱光可使子房大大延长,但只略微膨大,发育不正常。花生荚果在土中发育到子叶形成期及真叶分化期后,已经完成入地结荚的特殊内在要求。可以认为,子叶形成期及真叶分化期是花生入地结荚的阈时。  相似文献   

3.
花生落荚性是指成熟后荚果脱落的难易程度,主要与果柄-荚果和果柄-茎秆的断裂力有关。为了探究不同花生品种的落荚性状的差异性,本试验对294份花生品种在鲜花生时和晾晒4 d后果柄-荚果和果柄-茎秆断裂力进行系统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的果柄-荚果与果柄-茎秆断裂力存在显著差异。294份花生品种在鲜花生和晾晒4 d后果柄-荚果断裂力变幅分别为2.07~20.07 lb、1.73~9.64 lb,果柄-茎秆断裂力的变幅分别为2.21~22.86 lb、1.90~11.25 lb,花生品种在刚收获时果柄-茎秆断裂力的变幅最大。落荚性状与主茎高度、单株果数相关性不显著。分别筛选出鲜花生和干燥后落荚特性适中的花生品种9份和20份,为下一步培育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花生新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质地土壤对花生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土壤类型与花生(Arachis hypogaea)根系生长及产量之间的关系, 采用箱栽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质地土壤(砂土、壤土、黏土)对花生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砂土和壤土中花生根系干物质重各时期均显著高于黏土中, 但生育后期黏土中花生根系干物质重比壤土和砂土下降相对较慢。从不同类型土壤质地根系分布及根系活力来看, 黏土根系主要分布在上层土壤, 但上层土壤根系活力后期下降慢; 砂土有利于花生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 但上层土壤根系活力后期下降快; 而壤土对花生根系生长和活力时空分布的影响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砂土有利于花生荚果的膨大, 且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早而快, 但后期荚果干物质重积累少; 壤土的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中后期多, 黏土则在整个生育期均不利于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最终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和有效果数均表现为壤土最大、砂土次之、黏土最小。研究表明通气性和保肥保水能力居中的壤土更适合花生的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外源施钙对盐胁迫下花生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盐碱地花生养分吸收不畅及分配受阻等问题,研究外源施钙对盐胁迫下花生氮、磷、钾、钙、镁吸收积累、分配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盐碱地花生生产合理、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花育25号’为材料,在0.3%盐胁迫浓度下,设置4个Ca浓度梯度[T1(0)、T2(75)、T3(150)和T4(225) kg·hm-2 CaO]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花生植株内养分含量依次为氮>钾>钙>磷>镁,苗期植株对氮和钙素的吸收中心均在叶片,磷、钾、镁的吸收中心为茎,苗期近一半的营养积累分配在各元素相应的生长中心.成熟期氮、磷、钾吸收中心转移到荚果中,尤以氮、磷在籽仁中的积累量居多,达72.3%~78.9%;钙、镁的吸收中心仍为叶片和茎,其分配比例分别为49.8%、32.6%.盐胁迫明显抑制花生植株各器官对氮、磷、钾、钙和镁各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尤以对叶片和籽仁中氮素积累的抑制较为显著,但盐胁迫对荚果中镁的积累有促进作用.外源钙对盐胁迫下花生植株各器官氮、磷、钙和镁的吸收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对籽仁中磷素积累的调节最为显著,其在籽仁中的积累量提高50%以上.适宜的钙施用量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花生养分吸收积累量,提高花生成熟期荚果中氮、磷、钾的分配比,最终提高产量.综合各养分吸收、积累分配和产量结果,在0.3%盐胁迫条件下钙肥适宜施用量为150 kg·hm-2 CaO.  相似文献   

6.
施钾对花生养分吸收、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对江淮丘陵地区花生钾素的养分吸收特点以及施钾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磷肥供给水平上,增施钾肥,能调节植株体内养分的运输与分配,促进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显著提高花生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有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每生产100kg荚果,对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08~5.35、0.6~1.2、3.45~6.66kg。其中对K的吸收量最大。主要集中在营养器官中;N、P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荚果等生殖器官中,随着施K量的增加,各器官中N、P、K含量均随之增加,但K的增加最多,P增加最少,当施K量为150~180kg·hm^-2,且N、P、K的施肥配比为2:1:2时,花生荚果的产量最高(5425.5kg·hm^-2),经济效益最大(13878.7元·hm^-2),产投比达到6.75: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而施K量超过225kg·hm^-2时,花生产量和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在花生生产上可以推荐N150P75K150作为该地区高产栽培的平衡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7.
高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花生对氮素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桶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选用20个基因型花生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花生对氮素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条件下花生氮素营养以土壤氮为主,根瘤固氮次之,肥料氮最低.不同基因型间花生对全氮、肥料氮、土壤氮和根瘤固氮的吸收和积累均存在显著差异,基因型间遗传变异以根瘤固氮最大,肥料氮和土壤氮相当.氮素荚果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别为最低值的3.6和2.1倍.全氮、肥料氮、土壤氮和根瘤固氮的氮素收获指数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遗传变异,且以根瘤固氮的氮素收获指数基因型间遗传变异最大.花生荚果产量与不同氮源氮素积累量及氮素收获指数、氮素荚果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依据花生对不同氮源氮素吸收积累和荚果产量筛选出全氮高积累高产型、肥料氮高积累高产型、土壤氮高积累高产型和根瘤固氮高积累高产型四大类型花生,其中四大类型特征兼有的有4个花生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花生子房离体培养时,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子房膨大、子房柄伸长、根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都不同。L_16(43)试验结果表明,增加NAA浓度则促进子房膨大和根的生长,抑制子房柄伸长;增加GA_3浓度则促进子房柄伸长,抑制子房膨大,根和愈伤组织生长;增加BA浓度则促进愈伤组织生成,抑制子房膨大、子房柄伸长和根的形成。NAA 2mg L~(-1),NAA 2mg L~(-1) GA_3 0.2mg L~(-1),NAA 2mg L~(-1) BA 0.2mgL~(-1),和 NAA 2mg L~(-1) GA_3 0.2mg L~(-1) BA0.2mg L~(-1)四种处理均可诱导离体花生子房膨大,结荚级数达4.8~6.0级,结英率约80%。  相似文献   

9.
王凯荣  张磊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2):2757-2762
花生既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和食品加工原料.随着花生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的不断增加,国际上对花生籽粒Cd含量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花生Cd含量偏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花生籽粒Cd富集能力、花生Cd含量的种内差异、籽粒中Cd的分布规律、影响花生籽粒Cd积累的机制和降低花生籽粒Cd含量技术等方面,对花生Cd污染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花生Cd污染控制方面有2种策略可以考虑,一是降低花生对土壤Cd的吸收;二是控制Cd向籽粒的迁移富集.为此需要从3个方面加强对花生籽粒Cd积累机制的研究,即花生根系活性特征参数及其与籽粒Cd积累的关系;花生果荚Cd吸收机制及其对籽粒Cd含量的贡献;花生植株体内Cd迁移机制及其与籽粒Cd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花生镉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花生既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和食品加工原料.随着花生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的不断增加,国际上对花生籽粒Cd含量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花生Cd含量偏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花生籽粒Cd富集能力、花生Cd含量的种内差异、籽粒中Cd的分布规律、影响花生籽粒Cd积累的机制和降低花生籽粒Cd含量技术等方面,对花生Cd污染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花生cd污染控制方面有2种策略可以考虑,一是降低花生对土壤Cd的吸收;二是控制Cd向籽粒的迁移富集.为此需要从3个方面加强对花生籽粒Cd积累机制的研究,即花生根系活性特征参数及其与籽粒Cd积累的关系;花生果荚Cd吸收机制及其对籽粒Cd含量的贡献;花生植株体内Cd迁移机制及其与籽粒Cd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花生连作障碍的关系,通过大田盆栽试验,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对花生花针期(出苗后45 d)、结荚初期(出苗后75 d)、结荚末期(出苗后105 d)根部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两种酚酸类物质处理后,花生根部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在花针期受到的影响最大,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到花生结荚初期和结荚末期,两种物质对土壤养分、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减弱趋势.初始含量相同时,肉桂酸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强.高浓度(80 mg·kg-1干土)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处理分别使每盆花生荚果产量降低了45.9%、52.8%,单株结果数降低了46.2%、48.9%.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春播覆膜(CBFM)、春播露地(CBLD)、麦田套种(MT)、麦田套种露地对照(MTLD)、夏播覆膜(XBFM)和夏播露地(XBLD)6种花生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生生育期和种植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从始花期开始,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速率逐渐升高,到结荚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露地栽培花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呼吸速率,但是降低了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吸收不利;覆膜花生提高了活跃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麦田套种花生比同期播种的露地对照花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固结养分较多,不利于花生生长.  相似文献   

13.
幼嫩的子房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次生生长后产生周皮、皮孔和次生维管组织。子房柄的细胞分裂区位于距果针顶端0.9—1.9mm 处,而细胞伸长区则位于距果针顶端后2.0—4.5mm 处,这两个区域在果针顶端以后的2.0—2.5mm 之间重叠。子房柄直放或横放都向地生长。子房柄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分布在靠近地面的细胞壁上,可以认为子房柄的正向地性生长与细胞的淀粉平衡石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它是由子房内表皮的局部细胞平周分裂发展起来的。最初仅仅是一个小突起,称为胚珠原基。胚珠原基的前端将发育成珠心,基部将发育成珠柄。以后在珠心基部的细胞加速分裂,在珠心周围形成一环状突起并逐渐向上延伸把珠心围在中央,这就是珠被。珠被在珠心顶端留下一个小孔叫珠孔。受精前的胚珠由珠心、珠被、珠柄和珠孔组成。  相似文献   

15.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配施比例对红壤花生旱地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配施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比例为40%时,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单株结果数及百粒重效果增加最明显,分别较常规施肥提高20.14%、26.92%、27.87%和7.08%;(2)有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40%有机肥在花生生育期结束后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加了17.89%、22.96%、12.57%;(3)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增高而增加;40%有机肥配施比常规施肥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全生育期平均值分别提高:71.62%、40.42%、43.94%。(4)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转化酶活性,其中有机无机中量配施(40%有机肥)、高量配施(60%、80%有机肥)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20%有机肥)接近于常规施肥水平。综上表明,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配施40%猪粪N更有利于红壤地区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花生幼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BA浓度对花器官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试管内花器官的发育.结果表明:经MSB 1mg/LBA 0.5mg/LKIN 2mg/LIAA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转接到附加1~3mg/LBA的MSB培养基上培养,均能直接诱导分化花器官,但2mg/LBA的诱导效率最高达21.13%;诱导分化的花器官转接到MSB培养基继续培养,部分花器官可以在试管内开花、受精、成针、结实.试验实现了以花生幼叶为外植体,在试管内完成诱导花芽、开花、受精、形成果针、子房膨大,直至形成荚果等过程,为离体条件下研究花生花器官分化、荚果及种子发育提供了技术体系和材料.  相似文献   

17.
树木根系衰老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树木根系是树木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传输和储存、树体的固定与支撑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树木根系形成以后,常常遭遇到养分和水分胁迫,因此,其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功能尤其重要,在森林土壤中,养分和水分具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随着养分和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树木及时地主动调整其碳在根系中的分配,从而导致部分根系衰老或死亡,在林学上,树木根系衰老与养分和水分吸收关系密切,因而与树木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乃至全球尺度上,树木根系衰老影响碳循环和养分循环,因为根系对碳的消耗占树木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的比例相当大,且含有丰富的养分.树木根系衰老受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生物因子有真菌、细菌、病毒、土壤小型动物等,非生物因子有水分、温度、土壤养分、重金属等,这些因子对树木根系衰老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尽管在树木根系衰老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设,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这些假设也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运用细胞学、生物化学、土壤科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进一步揭示根系衰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花生为自花受粉植物,蝶形花冠,由一片旗瓣、两片翼瓣和两片龙骨瓣组成.花冠为黄色,在旗瓣的基部,有作放射状排列的紫红色线条(下图).开花时,旗瓣和翼瓣张开,龙骨瓣紧紧地包住雄蕊和雌蕊,因此,异花受粉的可能性很小. 萼片有五,花萼基部延长而成萼管.雌蕊一枚,有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子房柄很短,受精后5-7天,开始生长并向地弯曲,子房柄达到地面后深入土层2-8厘米处结实.雄蕊10枚,8个发育、两个退化无花药.  相似文献   

19.
木薯/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木薯/花生间作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研究木薯和花生以不同行距(30 cm,40 cm,50 cm)间作的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薯/花生间作可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30 cm间作行距的木薯、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分别比单作木薯、花生增加了129.6%和101.1%;间作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相比单作增加,50 cm间作花生的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量比单作花生增加了145.9%~195.9%,30 cm间作木薯的根际土壤有效钾、有效磷含量分别比单作木薯增加了161.8%和187.9%;木薯/花生间作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活性相比单作升高,间作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相比单作降低,30 cm间作木薯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单作木薯增加了59.2%,50 cm间作花生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比单作花生增加了97.4%。可见,木薯/花生间作可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坏境,且适宜的间作行距更利于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俗名洋绣球,是我国常见的盆栽花卉。叶面密生表皮毛和腺毛,且表皮易撕下,所以是观察表皮毛和腺毛的好材料。取已长成叶片的表皮,用离析液(浓HCl加95%CH_3CH_3OH配成)处理2分钟,再用37%醋酸洋红染色10分钟,压片镜检,可见到成熟表皮毛由1-5个细胞构成,基部细胞呈多面体,它的周围常与5-8个表皮细胞相连接。成熟腺毛由3-7个细胞构成,顶端的头细胞膨大呈球形、胞质浓、核很大,基部细胞形成较细的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