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高表达四跨膜蛋白CD151及其突变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为研究CD151在内皮细胞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成功构建重组质粒rAAV-CD151,rAAV-CD151-AAA突变体及rAAV-CD151-ARSA突变体,并用rAAV-GFP作对照,应用脂质体介导质粒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和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通过G418进行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CD151蛋白的内皮细胞系。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对构建好的稳定转染细胞系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rAAV-CD151,rAAV-CD151-AAA突变体,rAAV-CD151-ARSA突变体及rAAV-GFP重组质粒成功整合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能够稳定的表达相应的目的蛋白。结论通过本实验能够获得稳定高表达野生型CD151及突变体CD151的内皮细胞系,为研究CD151在调节内皮细胞各种病理生理改变中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已成为当前治疗缺血性疾病研究的一个热点。CD151蛋白作为四跨膜超家族蛋白(transmembrane-4 superfamily proteins,TM4SF)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在促血管生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D151在体外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值、迁移及管状结构的形成,在体内能增加大鼠缺血后肢和缺血心肌区域的微血管数量,促进血管生成。CD151蛋白作为一个新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就CD151促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15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6例垂体腺瘤标本,5例正常垂体组织,通过Real time-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CD151在36例垂体腺瘤、5例正常垂体组织的表达。结果: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发现CD151在垂体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垂体组织(P0.01),在非侵袭性腺瘤和侵袭性腺瘤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D15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侵袭程度相关,表明CD151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CD151有可能预测垂体腺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表达CD151细胞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高表达CD151细胞系Tca8113-CD151,为研究CD151在肿瘤细胞迁移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构建pcDNA3.1-CD151-HA重组体,采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Tca8113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这些克隆CD151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CD151-HA;Tca8113-CD151细胞系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高表达外源CD151.结论构建了稳定高表达CD151的细胞系Tca8113-CD151,为探讨CD151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细胞膜蛋白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细胞的"门铃"与"门户",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信息转换、细胞生长发育、细胞迁移以及免疫应答等重要生理活动.为鉴定鼻咽癌转移相关膜蛋白,运用差速离心联合双水相方法分离纯化鼻咽癌高转移细胞5-8F的细胞膜,SDS-PAGE分离膜蛋白,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LC-MS/MS)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316种非冗余蛋白质,其中152种(48.5%)被注释为膜蛋白或膜相关蛋白.通过肿瘤差异蛋白质组数据库(dbDEPD)搜索,发现在114个膜蛋白中有49种膜蛋白与其它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21个膜蛋白与肿瘤转移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膜蛋白CD104、VDAC2、CD298和SLC25A3与同属头颈部肿瘤的口腔癌转移相关,提示这4个膜蛋白也可能是鼻咽癌潜在的转移相关蛋白.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鼻咽癌细胞5-8F包含中高丰度膜蛋白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头颈部肿瘤鼻咽癌癌变分子机理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PRRSV与细胞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从PAM细胞中克隆获得了CD151和CD163全长编码片段,利用Sal I和Kpn I内切酶对回收得到的CD151(762 bp)和CD163(3 333 bp)DNA片段进行酶切,构建了p IRES2-EGFP-CD151和p IRES2-EGFP-CD163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后,分别提取重组质粒进行细胞转染。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单独转染CD151和CD163基因或CD151/CD163共转染的Marc 145细胞表达强烈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CD151和CD163蛋白在转染后的细胞中获得超表达。猪CD151和CD163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探索CD151和CD163在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特别是对深入研究PRRS病毒的入侵及宿主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CGTHW-1/pGenesil-1-CD151shRNA稳转细胞系和空载体细胞系CGTHW-1/pGenesil-1,探讨CD151对人甲状腺癌CGTHW-1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2000将真核干扰载体pGenesil-1-CD 151 shRNA和空载体pGenesil-1导入甲状腺滤泡癌细胞CGTHW-1,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得到稳定的克隆并扩大培养成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CD151在CGTHW-1细胞中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CD151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CGTHW-1/pGenesil-1-CD151shRNA稳转细胞系和空载体细胞系CGTHW-1/pGenesil-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151在CGTHW-1细胞中表达,干扰CD151基因后,CGTHW-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将CD151基因干扰后可明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CD151可能是影响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CD59-siRNA对卵巢癌移植瘤CD59的沉默效应及其抑瘤作用,探讨CD59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CD59干扰质粒(T组)和空质粒(V组)转染A2780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将前两组A2780细胞和未转染(C组)的A2780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RT-PCR和Western Blot 研究其抑瘤效应及对CD59的沉默效应.结果:肿瘤生长曲线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D59干扰质粒转染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干扰组的CD59mRNA及CD59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特异性沉默CD59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可以明显抑制CD59的表达及卵巢癌在体内的生长,进一步说明了CD59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晓玲  李青  杨毓琴 《生物磁学》2011,(18):3583-3585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肿瘤标记物,然而其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标志物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是近年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含量极低,但在卵巢癌中高表达。本文就HE4在卵巢癌中的诊断,动态监测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肿瘤标记物,然而其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标志物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是近年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含量极低,但在卵巢癌中高表达。本文就HE4在卵巢癌中的诊断,动态监测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CD44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立霞  谢弘 《生命科学》2001,13(2):60-63
透明质酸受体CD44是一类重要的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早期认为CD44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但近来发现CD44与肿瘤志移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与CD44的分子类型及肿瘤组织类型皆有关。因此,尚需深入了解CD44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目前的研究发现CD44可能影响了肿瘤细胞的粘附,运动和胞外基质的降解等过程,临床上CD44有可能成为新的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李泽夏  刘海玲  吕辉  吴晓英 《生物磁学》2011,(14):2793-2796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居于各类妇科肿瘤之首,是严重影响妇女生命的重要疾患,卵巢癌的转移则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microRNA(又称miRNA或微RNA)作为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被发现,证实miRNA的作用与各类肿瘤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些肿瘤包括乳腺癌、食管癌、胰癌、口腔癌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iRNA可以影响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与其转移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与卵巢癌转移有关的miRNA作用机制的揭示,将会为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综述在通过检索近年来最新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卵巢癌的转移机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miRNA在卵巢癌转移中的重要研究予以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婷  黄伟  薛良义 《生物学杂志》2010,27(5):4-6,25
白细胞表面抗原CD53属于四跨膜蛋白超家族,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大黄鱼(Larim ichthyscrocea)肌肉组织cDNA文库的基础上,克隆了CD53基因。克隆到的CD53基因全长1210bp,其中5-′UTR 113bp,3′-UTR 422bp,CDS 675bp,编码22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大黄鱼CD53存在4次跨膜结构,N端和C端都位于细胞膜内,膜外有两个亲水环,跨膜区域为疏水区域,两个N-糖基化位点都位于靠近C端的亲水环上。大黄鱼CD53氨基酸序列具非常高的保守性,与三刺鱼、斑马鱼、虹鳟等多种鱼类的相似性在70%以上。在检测的10种组织中,CD53只在大黄鱼的脾、骨骼肌、肾、肝、肠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肠组织中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居于各类妇科肿瘤之首,是严重影响妇女生命的重要疾患,卵巢癌的转移则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microRNA(又称miRNA或微RNA)作为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被发现,证实miRNA的作用与各类肿瘤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些肿瘤包括乳腺癌、食管癌、胰癌、口腔癌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iRNA可以影响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与其转移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与卵巢癌转移有关的miRNA作用机制的揭示,将会为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综述在通过检索近年来最新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卵巢癌的转移机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miRNA在卵巢癌转移中的重要研究予以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卵巢癌和卵巢癌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60例卵巢癌组织,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SKOV-3卵巢癌细胞株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肿瘤干细胞CD117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KOV-3卵巢癌细胞及肿瘤干细胞中Nanog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anog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Nanog mRNA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P<0.05);III-IV期高于I-II期(P<0.05);免疫组化结果同RT-PCR。从SKOV-3卵巢癌细胞株中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SKOV-3卵巢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Nanog 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0.6044±0.0368,0.8736±0.0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胞Nanog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0.6364±0.0169 1.2788±0.031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nog基因在卵巢癌组织和SKOV-3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其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关系密切,且在肿瘤干细胞中表达高于一般卵巢癌细胞,其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有望成为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D151及其突变体CD151-ARSA245-248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CD151促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构建pAAV-CD151及其突变体CD151-ARSA245-248(囊泡运输缺陷突变体),并转染HU-VEC。CCK-8法测定HUVEC增殖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D151及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pAAV-CD151组及pAAV-CD151-ARSA245-248组CD151蛋白表达均增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AAV-GFP组(P<0.05),但pAAV-CD151组及pAAV-CD151-ARSA245-248组之间CD151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测定HUVEC增殖能力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pAAV-GFP组,pAAV-CD151组及pAAV-CD151-ARSA245-248突变体组的OD值分别为1.393?.685、1.498?.746、2.346?.52和1.71?.863,pAAV-CD151组较pAAV-GFP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pAAV-CD151-ARSA245-248组较pAAV-CD151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此外,pAAV-CD151组eNOS蛋白表达较pAAV-GF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AAV-CD151-ARSA245-248组较pAAV-CD151组e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CD151是促细胞增殖的重要蛋白质,CD151影响eNOS信号通路的激活。上述机制可能为CD151促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属于免疫蛋白超家族成员。CD147为多功能型蛋白,可以参与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参与恶性肿瘤的新生血管的生成及多重耐药性的产生。近年来随着对CD147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使得CD147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明确了其对肿瘤的进展及治疗的作用,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加,可以作为某些恶性肿瘤治疗的靶点。然而,CD147其他的功能包括充当T细胞的活化剂、神经识别分子和受体伴侣亲环素A的生理和病理机制还未明确。因此,有必要探索CD147在肿瘤中的特定功能,并阐明其产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现就CD147与MMPs、VEGF之间相互作用对肿瘤的转移和浸润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属于免疫蛋白超家族成员。CD147 为多功能型蛋 白,可以参与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参与恶性肿瘤的新生血管的生成及多重耐药性的产生。近年来随着对CD147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使得CD147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明确了其对肿瘤的进展及治疗的作用,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 增加,可以作为某些恶性肿瘤治疗的靶点。然而,CD147 其他的功能包括充当T 细胞的活化剂、神经识别分子和受体伴侣亲环素A的生理和病理机制还未明确。因此,有必要探索CD147 在肿瘤中的特定功能,并阐明其产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现就CD147 与MMPs、VEGF之间相互作用对肿瘤的转移和浸润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CD70是一种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Ⅱ型跨膜蛋白,其受体CD27是分子量为55 k Da的I型跨膜糖蛋白。CD70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中,然而在病理状态下CD70却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目前以CD70为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前期研究。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D70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既可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同时也可以激活部分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些研究给胶质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CD70在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CD70在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方面提供参考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0.
CD205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205是一种分子量205KD的C型凝集素,为I型膜蛋白,含有10个糖识别域,系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家族成员。人CD205基因位于染色体2q24,其CDNA长5166bp,编码产物1722个氨基酸残基。CD205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胞腺上皮细胞。在介导胞吞、抗原提呈中起关键作用,还参与稳定胸腺微环境,在胸腺发育及肿瘤免疫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