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感染引起的牛副流感病已成为各国牛场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都会给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关于该病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Bpiv3感染对MDBK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KK3)及其下游分子p38丝裂酶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的影响,探讨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对p38 MAPK通路在Bpiv3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Bpiv3感染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KK3,p38 MAPK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8,IL-13和TNF-α的水平变化,采用SPSS 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Bpiv3在感染后能够诱导MKK3的激活以及p38的磷酸化,激活了p38 MAPK信号通路。而且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Bpiv3的复制过程。ELISA检测Bpiv3感染后以及使用抑制剂SB202190处理后的细胞上清中IL-6、IL-8、IL-13和TNF-α的水平发现,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Bpiv3诱导的炎症反应。研究证实Bpiv3感染能够激活p38 MAPK通路,显著上调MKK3的表达并诱导p38发生磷酸化,进一步激活下游分子发挥生物学活性,促进Bpiv3的复制及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Bpiv3感染诱发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曾瑞霞  苏玉虹 《生命科学》2005,17(5):419-423
p38γ(又称为SAPK3、ERK6)是MAPK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其组织分布具有高度特异性,在骨骼肌中大量表达。p38γ/SAPK3信号传导通路可引起多种细胞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等,其级联途径的上游分子及激活方式、下游分子及效应方式又与MAPK家族其他成员显著不同。本文重点讨论近年来国内外对p38γ/SAPK3的结构、信号通路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脂多糖刺激的单核细胞炎症损伤模型,观察聚合度7-15的壳寡糖对炎性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对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的影响。采用p38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验证抑制p38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表达IL-8和TNF-α的作用,从而探索壳寡糖抑制单核细胞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壳寡糖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表达IL-8和TNF-α,并且抑制p38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因此,初步认为壳寡糖可能通过抑制炎性U937细胞中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IL-8和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滋养细胞能否感受胞内双链DNA刺激及其对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揭示胎盘的免疫识别和免疫屏障功能,探讨妊娠期感染所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双链DNA模拟物poly (dA:dT)转染人滋养细胞系HTR-8/SVneo,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滋养细胞胞内双链DNA识别受体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滋养细胞MAPK和IκB信号的活化情况;ELISA检测HTR-8/SVneo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8、MCP-1、CXCL10的分泌水平。结果:Real-Time PCR结果表明,HTR-8/SVneo能够感受胞内双链DNA刺激并上调包括IFI16、AIM2、DHX36、DHX9、LRRFIP1、KU70、ZBP1/DAI和DDX41在内的多种双链DNA感受器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滋养细胞识别双链DNA后能够促进MAPK和IκB信号通路活化,转染90分钟后ERK、JNK、p38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最高,其后随着时间逐渐减弱;加入IκB、p38和JNK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抑制poly(dA:dT)介导的IL-8、IL-6和CXCL10分泌,但其分泌不受ERK抑制剂的影响;MCP-1的分泌能够被p38和JNK抑制剂阻断,但p38和ERK抑制剂不影响其分泌。结论:人滋养细胞存在功能性胞内双链DNA识别机制,活化的DNA识别信号能够激活MAPK和IκB信号通路,并通过IκB、p38或JNK信号介导IL-8、IL-6、MCP-1及CXCL10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抑制CD151表达对人类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CD151-siRNA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入人肝癌HepG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CD151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研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CD151-siRNA后,HepG2细胞CD15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CD151的表达,FAK,ERK的磷酸化受抑制。结论CD151-siRNA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CD15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抑制FA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绿脓杆菌培养上清及绿脓菌素刺激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株A549和SPC-A-1,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IL-8分泌水平,并使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绿脓菌素对细胞内重要的炎症信号传导途径NF—κB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的激活作用。实验发现,绿脓杆菌培养上清及绿脓菌素可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株IL-8分泌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绿脓菌素刺激细胞可使细胞内IκB—α发生降解,同时使MAPK家族蛋白分子(ERK1/2、p38、JNK)发生磷酸化。MEK1/2(ERK1/2激酶)抑制剂U0126(10μmol/L)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可降低绿脓菌素诱导A549细胞IL-8的合成。以上结果显示绿脓菌素通过MAPK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呼吸道上皮细胞IL-8的表达;NF-κB通路也参与了绿脓菌素调控细胞IL-8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绿脓杆菌培养上清及绿脓菌素刺激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株A5 4 9和SPC A 1,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IL 8分泌水平 ,并使用免疫印迹 (Westernblot)方法观察绿脓菌素对细胞内重要的炎症信号传导途径NF κB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s)的激活作用。实验发现 ,绿脓杆菌培养上清及绿脓菌素可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株IL 8分泌增加 ,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绿脓菌素刺激细胞可使细胞内IκB α发生降解 ,同时使MAPK家族蛋白分子 (ERK1 2、p38、JNK)发生磷酸化。MEK1 2 (ERK1 2激酶 )抑制剂U0 12 6 (10 μmol L)和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 (10 μmol L)可降低绿脓菌素诱导A5 4 9细胞IL 8的合成。以上结果显示绿脓菌素通过MAPK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呼吸道上皮细胞IL 8的表达 ;NF κB通路也参与了绿脓菌素调控细胞IL 8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姜黄素(Curcumin)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诱导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采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Survivin、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最后通过检测MAPK的磷酸化水平分析姜黄素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通过MAPK抑制剂实验进一步证实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其中40μmol/L姜黄素可明显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上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姜黄素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调节及诱导凋亡可以通过激活JNK、抑制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实现。表明姜黄素可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姜黄素激活JNK、抑制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上调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对HepG2细胞MAPK/ERK的激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CD81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HCV包膜蛋白-2(E2)可与其结合。细胞个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MAPK/ERK1,2)信号途径主要介导细胞增殖及分化。为探讨HCV E2蛋白与人CD81结合对MAPK/ERK活性变化的影响,以HCV E2蛋白刺激HepG2细胞,采用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动态观察细胞内MAPK/ERK的激活情况,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81的表达。结果表明:HepG2细胞高表达人CD81;HCV E2蛋白可激活细胞内MAPK/ERK;MAPK/ERK的磷酸化反应与HCV E2蛋白浓度、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HCV E2-CD81相互作用引发的细胞异常信号转导可能与HCV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酸性鞘磷脂水解酶 (ASM)和MAPK信号通路在UVA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用DNA梯形条带 (DNAladder)和荧光显微镜鉴定细胞凋亡 ,Western印迹分析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 .结果显示 :①经UVA照射 ,正常的淋巴母细胞JY出现严重的细胞凋亡 ,而ASM遗传性缺陷的淋巴母细胞MS1 4 1 8出现轻微凋亡 ;给予ASM特异性抑制剂NB6 ,UVA诱导的JY细胞凋亡明显减轻 ,表明UVA诱导的细胞凋亡依赖于ASM .②UVA照射后 ,磷酸化ERK含量在MS1 4 1 8细胞中明显升高 ,在JY细胞中受到抑制 ;UVA照射前给予NB6 ,JY细胞中磷酸化ERK含量上升 ,表明ASM能抑制ERK的激活 .③UVA照射后 ,磷酸化JNK含量在MS1 4 1 8细胞中几乎没有变化 ,而在JY细胞中含量升高 ;UVA照射前给予NB6 ,JY细胞中磷酸化JNK含量没有明显升高 ,表明ASM激活JNK通路 .④NB6对UVA激活的p38MAPK信号通路没有影响 ,表明p38的激活与ASM关系不大 .研究表明 ,UVA诱导的细胞凋亡是通过激活ASM、激活JNK信号通路并抑制ERK信号通路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诱导细胞分化与上调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4 (KLF4)表达有关, 但目前对ATRA诱导KLF4表达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研究ATR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诱导KLF4表达的分子机制,本 研究观察ATRA对视黄酸受体α (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 RARα)和KLF4表达的影响及RARα介导ATRA诱导KLF4表达所依 赖的信号转导途径.实验结果显示,ATRA可显著诱导RARα和KLF4表达,用RARα拮抗剂Ro 41 5253阻断ATRA与受体相互作 用后,ATRA诱导的KLF4表达受到显著抑制.用p38 MAPK、ERK和Akt抑制剂阻断ATRA与RARα相互作用所激活的信号转导途径 后,发现阻断p38 MAPK信号途径显著抑制ATRA诱导的KLF4表达,抑制ERK信号途径使ATRA对KLF4表达的诱导作用明显增强, 抑制Akt信号途径不影响KLF4基因表达.表明RARα介导ATRA对KLF4表达的诱导作用,ATRA通过抑制ERK和激活p38 MAPK信号 途径发挥其对KLF4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整合素β1在CD151促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增殖中的机制。方法通过构建PAAV-CD151质粒及其pAAV-CD151-AAA194-196突变体(QRD)并转染HUVEC,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绿色荧光组(GFP组)、CD151组,QRD组。SRB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D151、Akt、P-Akt、PI3K及β1的表达。结果1、CD151组与对照组及GFP组相比具有明显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而QRD组则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CD151组与对照组及GFP组相比具有明显促进细胞迁移的能力,而QRD组则显著抑制细胞的迁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3、CD151组β1、PI3K、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GFP组和QRD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QRD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总的Akt四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D151具有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通过整合素β1上调PI3K的表达,进一步促进Akt的磷酸化,增加Akt的活力,达到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及管状结构的形成,进而促进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3.
该实验旨在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b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的作用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原代培养雄性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取第2~5代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1%O2,6%CO2)组(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8 mg/m LRb1组(RbL组)、低氧高二氧化碳+40 mg/m L Rb1组(RbM组)、低氧高二氧化碳+100 mg/m L Rb1组(RbH组)。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p38MAP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p38MAPK基因的表达水平。p-p38MAPK蛋白在N组表达弱阳性;较之H组,Rb1干预组(RbL、RbM、RbH组)表达均不同程度减弱,以RbM组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MAPK m RNA在N组表达较弱;与H组相比,RbL、RbM和RbH组中p38MAPK m RNA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以RbM组最为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三七皂苷单体Rb1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而减轻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  相似文献   

14.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细胞内应激反应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失控是很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抗炎药物的严重副作用使得寻找强效、安全的抗炎药物极为迫切。通过抑制剂调节信号通路的炎症药物研发成为目前发展的趋势,而p38MAPK的中心地位使其成为首选靶点。p38MAPK抑制剂和p38MAPK的研究进展相辅相成,发展迅速。已报道的100多种不同化学结构的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中已有20多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至今尚没有一种化合物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我们讨论了p38MAPK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雌激素促进前列腺间质细胞增殖的机理,使用雌二醇(E2)或BSA雌二醇(BSA-E2)处理前列腺间质细胞系wpmy-1,用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实时RT-PCR以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用抗磷酸化ERK1/2抗体检测细胞内MAPK途径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2种形式的雌二醇均能促进前列腺间质细胞系wpmy-1的增殖,并且显著上调增殖相关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2种形式的雌激素均能快速激活wpmy-1细胞内的MAPK信号通路;MAPK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能够显著降低雌激素对细胞增殖以及PCNA表达水平的上调作用.结果表明,雌激素能够通过膜受体快速激活前列腺间质细胞中的MA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前列腺间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探讨了趋化因子CX3CL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骨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CX3CL1刺激HUVECs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细胞骨架蛋白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和形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胞质内F-actin和磷酸化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三种亚型[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ERK1/2)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 nmol/L CX3CL1刺激HUVECs 30 min后,细胞的致密外周带逐渐被破坏,胞质内有应力纤维形成;120 min后,外周带消失,胞质内有大量的致密应力纤维形成;180 min后,胞质内应力纤维减少,少数细胞可见致密外周带。10 nmol/L CX3CL1刺激HUVECs30 min后,F-actin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于120 min后达峰值;10 nmol/L CX3CL1刺激HUVECs 1 min后,磷酸化p38、ERK1/2和JNK表达水平升高,5 min后三者的表达水平达峰值;5μg/m L抗CX3CR1抗体抑制10 nmol/L CX3CL1刺激HUVECs后,磷酸化p38、ERK1/2和JNK的表达水平降低;30μmol/L p38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抑制10 nmol/L CX3CL1刺激HUVECs后,胞质内应力纤维减少,应力纤维变短,F-actin的表达水平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X3CL1能通过p38和ERK1/2信号通路以时间依赖方式介导HUVECs细胞骨架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瘦素(leptin)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对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RT-PCR、FQ-PCR及Westem blot检测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中CD206、TGF-β及IL-10的表达。RT-PcR检测TAMs中leptin长受体Ob-Rb及短受体Ob-Rt的表达。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McF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AMs中p—STAT3、p-ERK1/2和p-AKT的表达。RT-PCR殁州lestem blot检测TAMs中MMP2、MM99的表达。结果表叽经100nmol/LPMA及20ng/mLIL-4诱导成的巨噬细胞分子表型为CD206^+TGF-β^HighIL-10High。TAMs中leptin长受体Ob—Rb及短受体Ob—Rt均为高表达。经leptin刺激的TAMs条件培养基能明显增强MCF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Leptin能显著提高TAMs中ep—STAT3、P-ERK1/2和P-AKT的表达(P〈0.05),且leptin能上调TAMs中MMP2和MMP9的表达:而MAP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能抑制MMP2的表达,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能抑制MMP9的表达(P〈0.05)。以上结果表明,leptin能激活TAMs促进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leptin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上调TAMs中MMP27及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过表达抑制体外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Han YL  Xu HM  Deng J  Hu Y  Kang J  Liu HW  Yan CH 《生理学报》2006,58(4):324-330
为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 ecells,VSMCs)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应用正、反义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NCX,(+)/CREG及pLXSN(-)/CREG制备稳定感染人胸廓内动脉平滑肌细胞克隆株(human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Shenyang,HITASY)细胞模型,观察CREG蛋白过表达及表达抑制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染色后凋亡细胞核形态,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技术分析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P-p38 MAPK)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显示,CREG蛋白过表达明显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HITASY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细胞中p38MAPK、P-p38MAPK的表达增加。相反,抑制CREG蛋白表达则引起正常血清培养状态下VSMCs的自发凋亡明显增加,同时细胞内p38MAPK、P-p38MAPK表达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预先应用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CREG蛋白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作用被明显减弱,血清饥饿后CREG蛋白过表达引起的HITASY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加。上述结果提示,CREG蛋白过表达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s凋亡,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CREG蛋白对VSMCs凋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D151及其突变体CD151-AAA194-19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激活Rac/cdc42通路的影响,探讨CD151促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构建pAAV-CD151及其突变体pAAV-CD151-AAA194-196(整合素结合缺陷突变体),测序成功后分别转染入HUVEC。CCK-8法测定pAAV-CD151及其突变体pAAV-CD151-AAA194-196在HUVEC中增殖的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151及突变体转染后CD151蛋白的表达及对激活Rac/Cdc42通路的影响。结果 pAAV-CD151组的CD15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AAV-GFP组,但pAAV-CD151组及pAAV-CD151-AAA194-196组之间CD151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检测结果示:Control组、pAAV-GFP组、pAAV-CD151组、pAAV-CD151-AAA194-196组OD值分别为1.491±1.780、1.403±1.776、2.742±2.49和1.66±1.845。pAAV-CD151组较pAAV-GFP组和Control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pAAV-CD151-AAA194-196组较pAAV-CD151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此外,pAAV-CD151组中P-Rac/cdc42表达较pAAV-GF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AAV-CD151-AAA194-196组较pAAV-CD151组P-Rac/cdc42表达降低(P<0.05)。结论 CD151通过与整合素形成功能性复合体机制促进Rac/Cdc42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血管生成作用。上述机制可能为CD151促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处理实验分组:对照组,H2O2组,H2O2+LYC组(1、2、4、8μmolL-1)。MTT法检测HUVECs存活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细胞黏附能力测定和伤口愈合实验检测HUVECs粘附率和迁移率;TUNEL法检测HUVECs凋亡率;ELASA法测定HUVECs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盐脱氢酶(LDH)释放量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H2O2损伤后HUVECs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黏附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bax和p-p38MAPK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并且ROS、LDH的释放和caspase-3的活性增加(P0.01),SOD的释放减少。而LYC的预处理可以明显逆转H2O2以上作用。结论:H2O2氧化应激损伤中,LYC保护内皮细胞可能与其抗过氧化损伤细胞凋亡,抑制异常的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