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IDC患者(IDC组)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对照组)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IDC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8.1%,显著高于对照组(23.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阳性表达与IDC患者年龄和肿瘤直径大小无相关性,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肿瘤远处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IDC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参与了IDC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VEGF可以作为评价IDC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新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钙黏附素E(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期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乳甲外科的DCIS石蜡包埋标本(DCIS组)59例,IDC石蜡包埋标本(IDC组)32例,另选取同时期正常乳腺组织标本2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MMP-7、VEGF及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MP-7、VEGF及E-cad的阳性表达率与DCIS、I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MP-7、VEGF与E-c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IS组、IDC组的MMP-7、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E-cad的强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DCIS组与IDC组之间的MMP-7、VEGF、E-cad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7、VEGF及E-cad的阳性表达率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临床分期为Ⅱ-Ⅲ期、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MP-7、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cad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P-7与VEGF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2,P=0.038),MMP-7、VEGF均与E-cad无显著相关性(r=0.071、0.024,P=0.057、0.089)。结论:DCIS和IDC中MMP-7、VEGF表达较高,E-cad表达较低,且与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MMP-7、VEGF、E-cad的表达来评估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CD44蛋白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它们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16例肺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maspin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肺鳞状细胞癌和正常肺组织中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9.7%和10.0%、100%,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级别、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且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MVD计数呈正相关关系,maspin蛋白阳性表达与CD44蛋白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44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低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aspin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VD≥21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VD21组的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是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44和maspin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对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易感蛋白(CAS)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3例、普通导管增生20例、异型导管增生20例、导管原位癌10例、正常乳腺组织14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AS蛋白的表达,并探讨CAS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CAS和HER2、ER、PR以及ki-67指数的关系。结果 CAS在正常乳腺、普通导管增生、异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4.3%、25.0%、40.0%、60%、75.5%(P=0.000),CAS、HER2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核分裂像、淋巴结转移有关;CAS评分与ki-67指数(r=0.439,P=0.003)和HER2评分(r=0.598,P=0.000)正相关。结论 CAS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增殖、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肿瘤标记物,CAS蛋白的表达和HER2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记物Twist和Snail蛋白以及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AI1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261例GAC和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wist、Snail和KAI1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Twist和Snail在GAC组织中的免疫反应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阳性率;KAI1蛋白在GAC组织中的免疫反应阳性率显著低于其在对照组中免疫反应阳性率。Twist和Snail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率与GAC组织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KAI1蛋白的免疫反应阳性率与GAC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wist和Snail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其阴性组患者,而KAI1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组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阴性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KAI1蛋白与Twist和Snail蛋白的免疫反应性之间呈负相关,Twist和Snail的免疫反应性呈正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wist和KAI1蛋白的免疫反应阳性以及pTNM分期是影响GA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wist、Snail水平升高和KAI1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GAC的浸润及转移过程;联合检测Twist、Snail和KAI1的免疫反应性对GAC患者的肿瘤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情况,以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作为对照。结果: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82.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3.3%、20%)和正常卵巢组织(0%、0%),maspi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高、组织学分级高、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与FIGO分期高、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形成有关;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上调,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洪彩  陈勤  刘宁  郑建彬  孙晓勤 《生物磁学》2011,(24):4932-4935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情况,以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作为对照。结果: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82.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3.3%、20%)和正常卵巢组织(0%、0%),maspi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高、组织学分级高、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与FIGO分期高、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形成有关;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上调,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上皮性钙粘素 (E cadherin)和组织蛋白酶D (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 cadherin和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导管原位癌 (carcinomainsitu ,CIS)组织中E cadherin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 (infiltratingductalcarcinoma ,IDC)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乳腺导管癌腋下淋巴结阴性组 (nodenegativeductalcarcinoma,NNDC)中E cadher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阳性组 (nodepositiveductalcarcinoma ,NPDC)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 0 5 )。乳腺导管癌间质中CathepsinD的表达CIS与IDC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NNDC与NPDC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在癌细胞中CathepsinD的表达在上述两组中差异均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E cadherin在乳腺导管癌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CathepsinD在乳腺导管癌间质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判定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IDC患者的组织石蜡标本160例,采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AIB1和Ki67蛋白的表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与ID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AIB1、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3%和80.63%。AIB1、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且随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增高,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Ki67的表达水平随肿瘤变大,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淋巴结阳性组AIB1、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B1、Ki67的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IDC组织中AIB1和Ki67的阳性表达均增高,二者与IDC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组织中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261例GAC组织和10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0%和100%;在GAC组中,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8%和41.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P0.05);ER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ERK1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时间显著低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ERK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TNM分期是影响GA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等均有关;在GAC组织中联合检测ERK1和E-cadherin对判断GA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旨在寻找能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浸润、转移及术后生存率的生物因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0例ESCC和3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masp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情况。结果在正常食管组织和ESCC组织中,masp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43.0%,差异有显著性(P<0.01);maspi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全部P<0.01);MVD计数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全部P<0.01);且maspin的表达与MVD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maspin的表达和MVD计数与ESCC组织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maspin和MVD联合检测对ESC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7-H4和FOX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蛋白和FOXP3蛋白在11例正常乳腺、25例乳腺良性病变、272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原位杂交检查B7-H4 mRNA在10例正常乳腺、10例良性病变、2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7-H4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3.39%)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64.00%)和乳腺正常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2.67%)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60.00%)和乳腺正常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和FOXP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和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B7-H4和FOX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6,p<0.001);B7-H4 mRNA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 mRNA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B7-H4和FOXP3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因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另选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导管原位癌患者30例,小叶增生患者20例及导管单纯增生患者20例的组织提取标本进行对照,分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和不同病变类型中的表达,并分析CD44~+/CD24~-细胞在癌症免疫分型中的表达以及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相关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的CD44阳性率为52.50%,CD24的阳性率为57.5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1.25%和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4及CD24在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小叶增生和导管单纯增生,导管原位癌的阳性率高于乳腺浸润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D4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CD44~+/CD24~-细胞在不同癌症免疫分型以及不同分化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之间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内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且CD44~+/CD24~-在乳腺原位癌及低分化的乳腺癌组织内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临床上可尝试通过监测CD44~+/CD24~-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maspin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0例HCC组织和20例癌旁肝组织中CD133和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癌旁肝组织中CD133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00%,而在HCC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和48.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3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Edmondson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数目和有无血管侵犯有关(全部P〈0.05);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Edmondson分级、肿瘤的数目和有无血管侵犯有关(全部P〈0.05).且CD133蛋白的表达与masp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CD133和maspin蛋白的表达与HCC组织的Edmondson分级、肿瘤数目和血管侵犯有关;CD133和maspin的联合检测对HC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乳腺癌(breast cancer)中Wnt-1诱导分泌蛋白2(Wnt-1inducible secreted protein-2,WISP2)的表达情况,探讨WISP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87例浸润性乳腺癌、60例乳腺原位癌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WISP2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在浸润性乳腺癌中WISP2与临床病理参数、WISP2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ne Receptor,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相关性以及分析WISP2对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WISP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率低于在乳腺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ICS)中阳性率,同时高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意义(P0.0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WISP2蛋白表达高于有淋巴结组(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组的WISP2蛋白表达高于Ⅲ、Ⅳ期组(P0.05);随着肿瘤体积增大,WISP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肿瘤组织分级越高,WISP2蛋白表达阳性率越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ISP2阳性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成正相关(P0.05)。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在浸润性乳腺癌中WISP2阳性组的患者五年生存率(90.9%)高于阴性组(60.5%)(P0.05)。结论 WISP2在不同乳腺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它可能是一个保护基因,起到抑制乳腺癌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作用。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它的表达水平可能与ER、PR表达水平有关,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表达关系,以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1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及1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的新鲜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VEGF—C和p38MAPK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0%和61.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VEGF-C和p38MAPK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P=0.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3,P=0.001),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TNM分期(P=0.019,P=0.010)有关;VEGF-C和p38MAPK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的大小(P=0.203,P=0.086)和患者的年龄(P=0.0.266,P=0.087)无明显关系。Western blot也证实,VEGF-C和p38MAPK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和p38MAPK的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infiltrating breast carcinoma,IBC)组织中HIF-1α和MMP9的表达情况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15例IBC组织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HIF-1α和MMP9的表达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在IBC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中HIF-1α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62.6%和1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F-1α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及Her-2表达均有关;MVD计数与肿瘤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Her-2表达均相关;且HIF-1α、MMP9蛋白的表达与MVD计数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HIF-1α和MMP9的过表达促进了IBC的发展、侵袭和转移,MVD计数升高进一步促进IBC的转移过程;联合检测HIF-1α、MMP9和MVD对IBC患者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组织中CD44~+/CD24~-和CK5/6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CK5/6和P63的表达、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D44~+/CD24~-、CK5/6、34βE12和CK8的表达和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CD44~+/CD24~-、CK5/6的表达。结果 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24例呈CD44~+/CD24~-,3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中9例呈CD44~+/CD24~-和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19例呈CD44~+/CD24~-,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表型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无相关性。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6例表达CK5/6,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中全部表达CK5/6,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8例表达CK5/6,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CD24~-和CK5/6联合使用可用于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及其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乳腺癌组织样本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患者对侧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MRI)检查,分别测量两组样本的ADC值,比较不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正常乳腺组织的ADC值,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ADC值与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有无远处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Ki-67表达的关系,并分析ADC值与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I级的ADC值低于对照组,病理分级II级的ADC值低于病理分级I级及对照组,病理分级III级的ADC值低于病理分级II级、I级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肿块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ER阴性、PR阴性、Ki-67阴性患者的平均ADC值均高于肿块直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ER阳性、PR阳性、Ki-67阳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远处转移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ADC值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现负相关关系(rs=-0.716,P=0.000);与肿块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ER、PR、Ki-6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0.316、-0.545、-0.667、-0.598、-0.443,P均0.05),与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rs=0.091,P=0.88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DC值与癌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相关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 protein,FADD)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良性病变,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中FADD的表达,观察分析FADD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良性乳腺病变组中FADD的阳性表达率(85.1%,40/47)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45.8%,38/83),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67.3%72/107)和淋巴结转移灶(45.8%,49/107)组织中FADD阳性表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01,=0.022和0.001);此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中FADD阳性表达率也均与其它三组中FADD阳性表达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3,0.001和0.022)。FADD与患者的确诊年龄(P=0.049)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P=0.00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 B-2的表达情况和月经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FADD阳性表达的患者较FADD阴性患者的生存期更短。结论:FAD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