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报告作者等在1961至1962年冬季在江苏吴江县震泽公社观察小型中华按蚊卵越冬的初步结果。观察结果证实了小型中华按蚊在自然情况下以卵越冬,卵的越冬场所主要是冬季多草的茭白田。  相似文献   

2.
雷心田  赖勤 《四川动物》1997,16(1):16-21
对四川赫坎按蚊种团各蚊种因个体、地区以及季节和温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卵形态变异进行了观察。将中华按蚊因各种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卵,归结为“宽中曲型”、“甲断型”两类卵型,认为“宽中曲型”卵,有可能为中华按蚊正在分化过程中的类型;中华按蚊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条件下,能够产生同“小窄甲板型”、“大窄甲板型”、“小宽甲板型”、“大宽甲板型”相似的中华按蚊卵。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建议马氏(1964、1966)所称谓的“中华按蚊类群”仍称赫坎按蚊类群为好。  相似文献   

3.
中华按蚊在福建省分布普遍,已证实系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我们前农(1959)肯定了该省中华按蚊不是纯一种。马来丝虫病山区至少存在有宽卵型与窄卵型的两种中华按蚊,后者丝虫自然感染率与感染度均较前者为高;班氏丝虫病平原区则仅有宽卵型一种,且尚未见有丝虫感染。初步认为本省马来丝虫病主要流行于山区,而不在平原传播的原因,除感染源外和该地区中华按蚊的种型及其生态不同有关。同时发现两地区(宽卵型)中华按蚊的产卵数和卵的船面宽度有些差别,因此对不同丝虫病区内的宽卵型中华按蚊是否系一纯种存在怀疑。至于窄卵型中华按蚊是否即为我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南京地区中华按蚊近似群三种不同的种型:宽卵型、窄卵型及中间型。除中间型采获标本较少外,对于宽卵型和窄卵型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 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根据本文中举出各点,两种不同种型可以明显区别。 中华按蚊的宽卵型在南京地区分布很广,平原和山区都很普遍,幼虫孳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积水,尤其在水田、水塘、水沟等处。窄卵型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幼虫孳生于水塘为主。 宽卵型和窄卵型都在9月份数量最多。宽卵型冬季以成蚊过冬。窄卵型冬季以卵粒过冬。 宽卵型主要栖息在畜舍、吸畜血兼吸人血,在午夜前后均能进行吸血活动。窄卵型白昼常栖息于户外,从通宵观察中捕获的少量雌蚊看来,以午夜以后侵入人屋居多,以刺吸人血为主。  相似文献   

5.
浙江嘉兴中华按蚊越冬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前人报告:中华按蚊在多数地区仅由成虫越冬;个别地区发现幼虫也能越冬。为了进一步探究其越冬方式,作者等于1956年2—3月及同年11月—1957年4月在嘉兴县东栅乡进行了本项观察。主要对成虫、幼虫的越冬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调查,此外也初步探查了卵有无越冬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低温对沙葱萤叶甲越冬卵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暴发成灾的一种新害虫,以卵在牛粪、石块及草丛下越冬,了解其越冬卵的抗寒能力有助于预测其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动态。【方法】在室内测定了沙葱萤叶甲越冬卵在不同低温条件下(-18~-39℃)暴露12和24 h及在-30℃低温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0~60 d)的存活率以及存活卵的发育历期。【结果】低温强度和暴露时间对沙葱萤叶甲越冬卵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越冬卵的存活率降低。当温度≤-33℃暴露12 h或≤-30℃暴露24 h,越冬卵存活率显著低于其相应的对照(25℃)。越冬卵低温暴露12和24 h的致死中温度(LT50)分别为-33.08和-32.13℃,在-30℃下的致死中时间(Lt50)为33.33 d。经-36℃低温暴露12 h或≤-33℃低温暴露24 h后,存活的越冬卵发育历期显著延长,而-30℃低温暴露30 d内差异不显著。【结论】沙葱萤叶甲越冬卵抗寒能力强,冬季低温通常不会造成越冬卵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7.
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系统调查了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组合下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 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均为滞育卵,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解除均有影响。2℃的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其滞育解除,在0~65 d范围内,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增长,其滞育解除时间缩短,未经低温处理的越冬卵T50为68.5 d,低温处理65 d的T50为12.25 d,绿盲蝽越冬卵在2℃低温处理65 d后完全解除滞育;在0~40 d范围内,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越高,在25℃、全光照的条件下不经低温处理的孵化率为68.65%,低温处理40 d后在25℃的条件下的孵化率达到99.46%。在20~26℃范围内,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 随着光周期的延长而缩短。结果说明低温处理能够提高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率,但不是其滞育解除的必要条件,低温处理与自然变温对绿盲蝽滞育解除的作用相似;高温和长光照能够促进绿盲蝽的滞育解除,缩短发育历期。  相似文献   

8.
冯鲁柏 《昆虫学报》1964,(4):581-586
1.中华按蚊不同类型在长江下游各省极为普遍。贵州虽深居内地我们也发现中华按蚊有宽卵型、中间卵型、窄卵型与最窄卵型,把贵阳按蚊包括在内,共有5个类型。 2.从成虫的形态来看五个类型,可依腿基节白鳞片丛的有无分为二大类。基节外侧面有白磷片丛的一类,除这个特点外,个体比较大,腹部腹板的三角形白斑极明显,第七腹节腹板上的棕色鳞丛大。贵阳按蚊、宽卵型中华按蚊、中间型中华按蚊属于这一类。腿基节上无白色鳞片丛的一类,除这个特点外,个体较小,腹部腹板的三角形白斑不明显,第七腹节腹板上的棕色鳞丛小。窄卵型及最窄卵型中华按蚊属于这一类。 3.经比较后认为我俩的中华按蚊各类型与马来亚的、日本的和菲律宾的类型有所不同,它们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尚需进一步研究。 4.对贵州五个类型的雌成虫作了简单的描述,并列了一个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重庆蚊子种类很多,其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有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四种,它们如何越冬,在消灭蚊子与疾病防治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蚊虫越冬调查以及越冬蚊虫生理的研究,报告得不多,冯兰洲在1937年曾就北京主要蚊种进行研究,观察到以卵越冬者有:仁川伊蚊Aedes(S)chemulpoensis、汉城伊蚊Aedes(F.)seoulensis、朝鲜伊蚊Aedes(F.)koreicus、多斑伊蚊Aedes(O.)maculatus等四种。以幼虫越冬有:帕氏按蚊 Anopheles(M.)pattoni、林氏按蚊Anopheles  相似文献   

10.
喷水对提高中华按蚊卵孵化率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有关影响中华按蚊卵孵化的某些因素,我们选用本所饲养传代的驯化中华按蚊所产蚊卵为实验观察对象。以同日收集的同批卵平分成两组进行实验观察。一组为喷水实验组,于蚊卵下水后,用手揿喷水壶对盛蚊卵的水盆喷以脱氯自来水,每日4—5次,每次约1分钟;另一组不喷水作为对照组。置19—30℃室温中,分别于蚊卵下水后8小时和每日分离、计数孵出的幼虫。连续观察10天,至基本不再有幼虫孵出为止。实验重复10次,共观察蚊卵10批,13385只。结果:喷水组蚊卵孵化率为59.34—88.93%(平均72.41%),对照组孵化率为12.25、—68.73%(平均29.56%)。各批喷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he effects of three monoamine antagonists, p-chlorophenylalanine, diethyldithiocarbamate and propranolol on the morphogenesis of newt embryos were studied. Antagonists were administered during late blastula through neurula stages. In a concentration of 1 mM, all three arrested gastrulation and caused disintegration of the embryos. Lower concentrations (0.1-0.5 mM) retarded morphogenetic movements in the gastrulation and caused malform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anterior parts of the embryos; pigmentation was delayed by 1 or 2 days. In addition, p-CIPhe inhibited yolk granule degradation in the notochord and DEDTC caused notochordal hypertro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ference with synthesis or action of catecholamines and serotonin affects morphogenesis. With the methods used it is not possible to discover exactly how monoamines regulate the morphogenetic events because of the unspecific side effects of the antagonists and the feedback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onoamin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扫描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超声与动态增强MR检查。依据病理组织活检和临床随访分别评价动态增强MR和UE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DCE-MRI检测共发现病灶59个,55个初步诊断乳腺恶性肿瘤(BI-RADS 4-5),4个诊断为良性(BI-RADS 3),诊断准确率为93.22%(55/59)。UE对59个病灶进行评分,54个评分为乳腺恶性肿瘤,5个评分为良性,诊断率为91.53%(54/59)。UE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低于DCE-MRI及DCE-MRI+UE,DCE-MRI检测乳腺癌的特异性明显低于UE及DCE-MRI+U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UE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6.61%(57/59),明显高于DCE-MRI或UE单独检测的准确率(P0.05)。结论: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而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较好,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