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是名符其实的竹子王国:竹子分布广泛且种类众多,传统竹文化丰富多彩,现代竹产业领军全球。2011年4月,在广西桂林市,优雅的凤尾竹让我神迷;2011年5月,在四川长宁县,蜀南竹海的美景使我陶醉  相似文献   

2.
<正>竹子的种类由于竹子不常开花,笋期短而发笋时间不一,很难把各种器官标本都同时采集,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竹亚科分类系统研究也因此成为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分歧较大的一个部分。全世界竹亚科植物有70~80属1 000余种,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竹类栽培和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竹类研究、竹林培育和产品开发上均居于国际领先行列,被称为"世界竹业大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名符其实的竹子王国:竹子分布广泛且种类众多,传统竹文化丰富多彩,现代竹产业领军全球。2011年4月,在广西桂林市,优雅的凤尾竹让我神迷;2011年5月,在四川长宁县,蜀南竹海的美景使我陶醉;2012年3月,在浙江安吉县,发达的竹产业令我不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广阔舞台。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曾断言,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他说: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如果说,中国没有工业文明的海洋文化还稍许说得过去,但是说中国没有海洋文化那是不对的,当欧洲还是蛮夷之地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发育了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的海洋文化,中国是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子和松、梅被并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一样有"君子"之称。它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审美价值,是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植物,也是庭院观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历代诗词书画的绝妙题材,也是人格模拟的特别对象。笔者曾于2012年12月创作《咏竹》一首,试图简要概括竹子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四时常青笑岁寒,百年披翠话荫凉;高风亮节凌云志,虚怀若谷君子量;扶老携幼胸怀广,遮风挡雨情意长;爆竹呈瑞送吉祥,凤尾罗拜报平安。  相似文献   

6.
竹崇拜探秘     
竹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之一。在竹子最密集区域,形成了四个具有显著特色的竹文化区,即以中国江南为代表的东亚"毛竹文化区"、中国云南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多瓜竹文化区"。在这些竹文化区里,竹子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很多人的一生都与竹子纠葛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各种竹文化现象。我国涵盖了三  相似文献   

7.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8.
竹类果实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类植物属于禾本科中的竹亚科,全世界有一千多种。中国是世界上竹子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竹林总面积约340万公顷,竹类植物有30多个属,400多种和亚种。 众所周知,竹子的寿命为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大多数竹种一生中只开花结果一次,结实后植株便枯萎死亡。由于竹子的果实并不常见,因此关于其形态,一般读者知道的不多。本文仅就笔者的认识谈谈竹类果实的多样性。 在禾本科中,禾亚科植物的果实比较单纯,几乎全为颖果,仅有极少例外者,如鼠尾粟属和穇属等果皮和种皮分离为囊果。然而,在竹亚科中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果皮与种皮是否粘合,甚至果实的类型等,却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核心地带,约占中国领土总面积的1/6,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超过5600km,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的自治区。新疆是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交会之地,是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会点,自古就在"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欧亚铁路大动脉"贯穿东西,"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欧亚大陆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地国家之一。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类文明连续、不间断的国家。中国的历史绵长悠远,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母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基石。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远远早于农业文明的历  相似文献   

11.
<正>竹子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主要食物,是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胡锦矗等,1985;胡锦矗,2001)。竹子生物量对大熊猫觅食乃至生存、繁衍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竹子生物量随竹子种类、竹株部位和龄级以及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可能具有明显差异(胡锦矗,1981;魏辅文等,1996)。截止目前,田星群(1989)等对秦岭大熊猫分布区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黄华梨和杨飞虞(1990)、胡杰等(2000)分别对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内竹子种类、主食竹  相似文献   

12.
赖广辉 《植物研究》2013,33(5):519-522
在野外调查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讨论了国产鉴定为Pleioblastus simonii(Carr.) Nakai这种竹子的名实问题。事实上国产这种竹子与日本产P.simonii(Carr.) Nakai在形态特征和自然分布上有较大的区别。日本产的秆箨宿存不落,秆圆筒形,分枝一侧不扁平,花序为具有穗柄的单次发生的真花序,内稃先端2齿裂,花药绿黄色;而国产的秆箨早落,秆节间分枝一侧2/3扁平,花序为侧生于枝节而无柄的续次发生的假花序,内稃先端钝通常不2裂,花药紫色。据进一步研究表明,国产这种竹子实际上乃是1998年已经命名发表的白纹短穗竹(Brachstachyum albostriatum G.H.Lai),并在此依据其形态特征组合到业平竹属(Semiarundinaria Makino ex Nakai)之中。现知白纹业平竹(Semiarundinaria albostriata(G.H.Lai) G.H.Lai)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一带,以安徽南部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1994~1996年,在相岭山系冕宁县治勒自然保护区设点,对大熊猫和小熊猫主食竹类峨热竹与其它环境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长达3a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峨热竹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生态因子如海拔、郁闭度、坡度和坡向之间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环境因子对其株高、基径、密度、发笋率、老笋比例和成竹死亡率等有较大的影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竹子变矮变细,老笋比例下降;上层乔木郁闭度增加,竹子变稀,发笋率、老笋比例和成竹死亡率均降低。坡度增大,竹子变稀并且细而矮。阳坡的竹子率发笋高于阴坡。  相似文献   

14.
写字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推进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载体。它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是全人类绝无仅有、独具一格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成为生命的轨迹,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写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文明发展史的缩写。  相似文献   

15.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与"传承"。但随着近些年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或者说"传承")问题开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改造自然界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留住根文化     
《人与生物圈》2007,(5):18-20
在陈哲执笔的"土风计划"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的国土上有一种文明,它不是帝王御制的结晶,也不受宫廷呵护宠幸,一旦被外界过度加载(无论正面负面)都会干预她的纯净,她是乡土血脉、人文儿女的真性情,也是主流视线之外的另一种文明!——我们俗话叫它"民间"。如果细一点描述.她应该是与山川日月、风土人情共生发育的根文化。主宰着天赋快乐、洋溢着生动  相似文献   

18.
竹子扩张生态学研究:过程、后效与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子是竹亚科植物的总称,在人类文化与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竹子也会向其邻近的生态系统不断入侵扩张,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该综述试图从竹子扩张过程、扩张后效、扩张机制等方面,总结竹子扩张生态学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综述认为:(1)竹子扩张过程主要包括地下渗透、地上成竹、竞争排斥和优势维持4个阶段;(2)竹子扩张不同程度地会影响邻近生态系统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土壤性质、生态过程与功能,并造成生态景观的破坏;(3)竹子扩张既与其生长快速、繁殖力强、形态多样、集团协同等内禀优势有关,也与邻近生态系统可入侵性有关;竹子可通过遮光、机械损伤、凋落物抑制、养分竞争与化感作用等直接或间接的竞争方式排斥其他植物,且自然或人类干扰有利于竹子扩张。因此,竹子扩张机制符合"内禀优势-资源机遇-干扰促进"的生物入侵假说。建议在未来环境变化背景下,加强竹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竹林-阔(针)叶林界面特征、竹子扩张过程与格局、扩张生态效应评价、竹子扩张防控与合理利用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初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初识杨昌岩,裴朝锡(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418500)龙春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各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侗族主要聚居...  相似文献   

20.
部分丛生竹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聚丙烯(月+先)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5属28种竹叶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三种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GOT同工酶比较稳定,对于竹子分属有较好的意义;POD与EST同工酶种间分化大,可作为竹子分种的参考依据。根据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及相似系数分析,结合经典分类,对丛生竹分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