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扁玉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一对口球神经节、一对脑神经节、一对侧神经节、一对足神经节及一个脏神经节。各神经节均由神经节被膜、胞体区及中央纤维网三部分组成。左右脑神经节之间和左右足神经节之间的联合以及脑-侧、脑-足和侧-足神经节之间的连索均较短。足神经节有明显的分区现象。  相似文献   

2.
基于ISSR标记的扁玉螺(Neverita didyma)自然居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大连(DL)、烟台(YT)及青岛(QD)近海的扁玉螺3个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13个引物对90只个体进行了PCR扩增,共检测到161个位点,3个居群的多态位点比例为74.53%~85.09%,各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高低依次为YT〉QD〉DL。扁玉螺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95和0.5113,在居群水平上分别为0.2811和0.4189,显示出扁玉螺有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变异分析表明,扁玉螺的遗传变异有27.16%发生在居群间,72.84%发生在居群内,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扁玉螺3个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720,基因流(Nm)为2.4063,Nei’s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228,表明扁玉螺居群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仍属于种内正常分化的范畴。上述结果为保护和利用扁玉螺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扁玉螺早期发育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  孙振兴 《动物学杂志》2008,43(5):99-103
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孵化扁玉螺(Neverita didyma)的卵块,观察了其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过程.扁玉螺的早期发育属间接发生型,其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膜内担轮幼虫、膜内面盘幼虫;幼虫发育包括面盘幼虫、后期面盘幼虫和匍匐幼虫;匍匐幼虫经变态后发育为稚螺.在水温25~26℃条件下,受精卵发育至膜内面盘幼虫约需38h,5~6d后面盘幼虫冲破卵膜而孵化.扁玉螺面盘幼虫的显著特点是具有1对眼点和1对平衡囊,面盘呈双叶状;后期面盘幼虫的面盘为4叶,呈蝴蝶状,足发达,幼虫既能浮游,又能爬行.后期面盘幼虫进一步生长发育,逐渐转入匍匐生活.  相似文献   

4.
扁玉螺体表和消化系统甲硫氨酸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对甲硫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enkephalin,M-ENK)在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体表、消化系统各器官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玉螺的足上皮细胞、外套膜的内外上皮细胞以及食道、胃、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均呈M-ENK阳性反应,且消化道中的阳性反应多集中于上皮细胞游离端;在食道腺的腺上皮中也有少量阳性细胞分布;肝是M-ENK阳性细胞分布较多的器官,主要分布在肝小叶中腺细胞边缘游离端.M-ENK在扁玉螺体表和消化系统各器官均有分布,且分布密度有所不同,可能与各部位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管螺属三新种(肺螺亚纲:柄眼目:烟管螺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烟管螺科、管螺亚科、管螺属三新种:雅安管螺、阳朔管螺和德宝管螺。前一种采自四川省雅安,后两种分别采自广西僮族自治区阳朔县和德宝县境内。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整理浙江沿海荔枝螺属Thais Roeding,1798标本时,经形态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发现1新种,即大渔荔枝螺Thais(Stramonita)dayunensis sp.nov.,隶属于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亚科、荔枝螺属、Stramonita亚属.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疆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软舌螺口盖和口盖状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钱逸  尹恭正  肖兵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404-415,T013,T015
文中系统描述了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软舌螺口盖和口盖状化石5属7种,其中包括2新属3新种。Xystritheca的口盖具有复杂的锁骨构造,Pachytheca的口盖有明显的背腹扇面之分,它们与具口唇的软舌螺Microcornus共生。这些演化上较高级的软舌螺与原牙形类Jiangshanodus,Gapparodus,Amphigeisina;假牙形类Rhombocorniculum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别于1993年8月8日和1994年5月23日,在云南省获得一批陆生贝类标本;经鉴定发现砂螺属一新种,即石林砂螺Gastrocopta shilinensis sp.nov.,隶属于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砂螺属。本文对新种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并对其近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海前鳃亚纲玉螺科种类丰富,作者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到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共整理出6属58种;其中有19种为中国海新纪录,8种为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海南玉螺(新种)Natica hainanensis sp.nov.(图版Ⅰ∶4;图版Ⅱ∶9) 贝壳中等大小,壳较厚、质坚实,亚球形。壳表有细密的生长线和螺线,有的标本有裂痕。壳表被有一层蜡黄色的外皮。在体螺层上弥散有若干褐色斑点;此斑点在有的标本排列成三条螺带,但较模糊。若除去蜡黄色外皮,贝壳呈灰白色。螺旋部较高而尖,褶皱  相似文献   

10.
作者整理和记忆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所保存的中国喇叭螺属的标本,共计有14种,其中有6新种,即五齿喇叭螺,凤悬喇叭螺,,西山喇叭螺,太白喇叭螺,双片贝喇叭螺,石林贝喇叭螺,文中对中国喇叭螺属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和鉴别,并对6新种的形态特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金勇  蒋辉 《生命科学研究》2005,9(3):189-195
芋螺毒素是来源于芋螺的毒液的活性多肽,由于其分子质量小、结构多样、作用靶点广泛、功能专一、组织特异性强等优点,广泛地被用作细胞中各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靶点的探针,以及作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甚至直接作为新药开发.芋螺可以分为食鱼、食软体动物和食虫3种类型,织锦芋螺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食软体动物芋螺.作为毒性最强的芋螺品种之一,织锦芋螺毒素成为食软体动物类芋螺毒素研究的代表.现对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织锦芋螺毒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织锦芋螺ο家族芋螺毒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从织锦芋螺(Conustextile)中尽可能多地分离出ο家族的毒素序列和研究其应用价值,在克隆了织锦芋螺α芋螺毒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织锦芋螺ο家族芋螺毒素基因的分离工作.从织锦芋螺毒管中提取m RNA,通过RACE(rapid am plification ofcDNA ends,cDNA 末端的快速扩增)-PCR方法扩增获得ο家族芋螺毒素cDNA 片段,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从织锦芋螺毒液中获得了6种新的芋螺毒素序列,且毒素序列的成熟肽部分均符合C- C- CC- C- C的保守半胱氨酸框架.这些是新的ο家族芋螺毒素序列,新序列的阐明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豆螺是一种微小的淡水螺类,属于 螺科(Hydrobiidae),小豆螺属(Bythinella)。该属首次报道于欧洲(Ehrmann,1933),后曾在日本发现,近年又在我国湖南(刘月英等,1979)、湖北(康在彬,1983)等省发现。其中有些种类是并殖吸虫(Paragonimus)的第一中间宿主,因此,引起了寄生虫学家和医学贝类学家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1992年3月至5月,作用在陕西省考察,获得陆生贝类一批,经鉴定发现2新种,即双片喇叭螺Boysidia dilamellaris sp.nov.和凤县喇叭螺Boysidia fengxianensis sp.nov.,隶于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喇叭螺属。文内对2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地描述,并对其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蛾螺科三种螺的核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蛾螺科三种螺的核型。水泡蛾螺(Buccinum pcmphigum)为2n=30,染色体的形态分类组成为16m+10sm+4st,NF=56;Plicifusus scissuratus为2n=34,染色体的形态分类组成为20m+10sm+4st,NF=64;香螺(Neptumea cumingi)为2n=60,染色体的形态分类组成为30m+22sm+8st,NF=112。 蛾螺科核型分析,显示贝类染色体数目及其形态与贝类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笔螺科标本,发现并记录了软体动物新腹足目笔螺科笔螺属Mitra的笔螺亚属Mitra、暗云笔螺亚属Nebularia和条纹笔螺亚属Strigatella共32种笔螺,其中7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即可变笔螺Mitra(Mitra)variabilis、瓜参笔螺Mitra(Ne-bularia ) cucumerina、忧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luctuosa 、红斑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rubritincta、相似笔螺 Mitra(Strigatella) assimilis 、峰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fastigium 、香蒲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typha .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的骨螺科Muricidae标本进行整理分类时,共鉴定出结螺属Morula12种,其中4个中国新纪录:1)刺猬结螺Morula(M.)echinata(Reeve,1846);2)紫结螺Morula(M.)purpureocincta(Preston,1909);3)石优美结螺Morula(H.)lepida(Houart,1994);4)白优美结螺Morula(H.)ambrosia(Houart,1994).  相似文献   

18.
中国虹蛹螺科二新种(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作者 作者晨贵州省镇宁布依赖苏州自治县境内采得陆生贝类标本一批,经鉴定得喇叭螺属2种,即:天星桥喇叭螺,新种Boysidia (Bansonella)tianxingqiaoensis,Luo,Chen et Zhang sp.nov 果喇叭螺,新种Boysidia(Boysidia)huangguoshuensis Luo,Chen et Zhange,sp.nov。对新种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金丝螺属9种和5亚种进行了整理和厘订,对德钦金丝螺新种进行了描述,并附有我国金丝螺属9种和5亚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无脊椎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琥珀螺属Succine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琥珀螺科(Succineidae)隶于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超目(SuperordeStylommatophora),亦是曲尿道目(Order Sigmurethra)中唯一独特习性的一类。这一类群按其外套膜、肾及肾管的构造特征,又不同于柄眼目的其它类群。有关琥珀螺的形态比较解剖、染色体细咆分类学,比较蛋白质分析(电泳)、免疫学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Odhner(1950)根据雄性生殖器官末端有无阴茎鞘,将琥珀螺科分为两个亚科:琥珀螺亚科(Succineinae)均具有阴茎鞘,包括9属和15个亚属,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及太平洋诸岛屿;原生琥珀螺亚科(Catinellinae),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