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血蜱属二新种(蜱螨目:硬蜱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在青藏地区收集到一部分蜱类标本,经整理、研究,发现其中有血蜱属两个新种,记述于下。1.青海血蜱 Haemaphysalis (Haemaphysalis)qinghaiensis,新种 雄蜱(图1—7) 体长(包括须肢)2.7—2.9毫米(3),宽1.5—1.6毫米。 假头短;假头基宽约为长的1.6倍(包括基突),两侧缘及后缘均直,表面布有稀疏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血蜱属异血蜱亚属附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血蜱亚属(subgen.Allophysalis)是血蜱属(gen.Haemaphysalis)中形态上较原始的一个类群。1959年Hoogstraal建立该亚属时,以产自我国四川的汶川血蜱Haemaphysalis(Allophysalis)warburtoniNuttall,1912作为模式种(模存大英博物馆)。以后种类有所增加,1971年该作者重新修订了亚属的鉴别特征。至今,该亚属共记录了6种:汶川血蜱H.(A.)warburtoni Nuttall,1912(分布于我国和尼泊尔),西藏血蜱H.(A.)tibetensis Hoogstraal,1965(分布于我国),H.(A.)poselovashtromae Hoogs  相似文献   

3.
原血蜱亚属(subgenus Alloceraea)是血蜱属(genus Haemaphysalis)中形态上最原始的一个类群,文献上已记录4种:缺角血蜱(H.inermis Birula)(分布于我国及伊朗、苏联、土耳其和欧洲东部、南部),长须血蜱(H.aponommoides Warburton)(分布于我国及  相似文献   

4.
据邓国藩(1963)报导,我国的血蜱属(Genus Haemaphysalis Koch,1844)共有24种,其中有一半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 1960年3月,作者在昆明郊区的水牛体外,获得了我国尚未报导过的一种血蜱:Hae-maphysalis(Alloceraea)aponommoides Warburton,1913。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们在海南岛采集了一部分蜱类标本。经过整理、研究,其中有花蝉属的一个新种,记述如下。海南花蜱Amblyomma hainanense,新种 雌蜱(图1—6) 体型较小,正模标本部分吸血,体长5.2毫米(包括假头),宽3.7毫米;副模标本完全饱血,长宽为9.4×6.2毫米。体色单一,无斑。 假头长0.92毫米,基部宽0.68毫米。假头基宽度大于长度;两侧缘弧形凸出,后缘平  相似文献   

6.
嗜麝血蜱 Haemaphysalis moschisuga Teng是1980年根据从青海等地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上采到的标本订立的种。近年来通过一些野外考察,了解到该蜱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比较常见,它的分布区包括甘肃(宕昌)、青海(泽库、尖扎、囊谦)、四川(壤塘、炉霍、德格、康定、理塘、巴塘)、西藏(类乌齐、芒康、曲松)、云南(中甸)等省区。主要生活在海拔2,600—4,200米的高原林区。在动物地理上它属于古北区的种类,但国外未见纪录。  相似文献   

7.
锐缘蜱亚属(subgenus Argas)是锐缘蜱属(genus Argas)中最大的一个亚属,现已记录约23种。我国曾记录翘缘锐缘蜱Arguas(A.)reflexus(Fabricius)(邓国藩,1978)和拟日锐缘蜱A.(A.)assimilis Teng et Song(邓国藩、宋杰益,1983)。作者详细检视以往收集的标本,发现锐缘蜱亚属共有四种,其中包括一个新种,我国以往记录的翘缘锐缘蜱系该新种或系普通锐缘蜱A.(A.)vulgaris Filippova的误订,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锐缘蝉属Argas指名亚属Argas(s.str.)的一新种,标本采自江西省铜鼓县的燕窝中。拟日锐缘蜱Argas(Argas)assimilis,新种 雌虫(图1—4)体卵圆形,前部较后部明显收窄,半饱血标本体长6.06—7.04毫米,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文县大熊猫蛔虫和蜱采集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日在甘肃省文县上丹堡乡篦麻行政村一只大熊猫尸体上采到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和下列蜱种:1.巨棘血蜱Haemaphysalis megaspinosa Saito,19692.猛突血蜱H.montgomeiyi Nuttall,19123.褐黄血蜱H.flava Neumann,18974.锐跗硬蜱Ixodes acutitarsus Karsch,18805.粒形硬蜱I.granuldtus Supino,18976.卵形硬蜱I.ovatus Neumann,1899全部蜱标本共103个。其中雄蜱58个,雌蜱43个,若虫1个,幼虫1个。其中巨棘血蜱有66个,为优势种,占65.05%;褐黄血蜱23个,占22.33%,猛突血蜱8个,占7.77%;锐跗硬蜱2个,卵形硬蜱2个和粒形硬蜱…  相似文献   

10.
两种硬蜱哈氏器的嗅觉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认为硬蜱足Ⅰ跗节上的哈氏器(Haller's organ)是它的嗅觉器官。 D.A.Haggart等(1979)用电生理技术研究哈氏器对刺激的反应能力,曾用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Letreille研究它对氨的神经原放电反应。曾证明在浓度较低的氨(0.2—72×10~(-9)mol/sec)的刺激下就引起电位的反应,氨是诱使其趋向动物宿主的物质;于1981年又以电生理方法证明美洲花蜱Amblyomma americanus对信息素2,6-二氯酚敏感,此敏感的神经原在足Ⅰ跗节前凹。我们用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和缺角血蜱Haemaphysalis inermis Birula为材料,观察该两种硬蜱的哈氏器对弱酸、弱碱气味的电生理反应,今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矩头蜱属(Dermacentor)一新种(硬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藩 《昆虫学报》1963,(2):225-228
最近我们在蜱类鉴定工作中,曾发矩头蜱属的一个新种。这一新种系1961年我们在四川的一次调查中采到,现记述如下: 阿坝矩头蜱 Dermacentor abaensis(新种) 雄蜱(图1—8) 体略呈长卵形,长4.4毫米,气门之前最宽,2.9毫米。体赤褐色,珐瑯彩明显。 假头短。触肢外缘圆弧形;背面珐瑯彩复盖大部分表面;刻点小,不甚稠密;第2节宽度略胜于长,后缘背刺极细短;第3节前缘圆钝,腹面无刺。假头基长方形,宽度约为长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蜱类盾窝及其发育特点,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不同发育期盾窝的结构,并分析了血餐对盾窝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蜱仅具1对盾窝原基,且每个盾窝原基有1个盾窝孔;若蜱盾窝有了一定的发育,面积(长径×短径)增大且盾窝孔数增多(2~6个);成蜱盾窝面积最大,且盾窝孔数达21~35个.盾窝的发育主要在幼蜱蜕皮阶段及若蜱的吸血和蜕皮阶段,雌蜱盾窝孔径显著大于雄蜱(P<0.01),成蜱、若蜱和幼蜱的盾窝孔孔径在吸血过程中(交配雌蜱除外)各虫期均无显著变化 (P>0.05).综合分析成蜱与未成熟蜱盾窝孔径,发现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蜱类的盾窝孔径在未成熟期可能已经有了雌雄分化.  相似文献   

13.
<正> 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Neumann是梨形虫病的传播媒介,了解掌握其季节活动是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我们在1983年对该虫进行了调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系邓国藩(1977)所建立。以前文献中将此种误订为蓖子硬蜱I.ricinus或全沟硬蜱 I.persulcatus。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中华硬蜱幼虫的形态,发现它与蓖子硬蜱和全沟硬蜱的幼虫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张以耕 《昆虫学报》1993,36(3):290-295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imaphysalis 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n,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叫‘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6.
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D,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7.
李长江 《昆虫学报》1964,(6):903-904
1959年6月,我们教研组由云南西双版纳小勐养所捕获的灵猫(Viverra zibetha ash-toni)体外,发现了一种血蜱,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邓国藩先生鉴定为齿须血蜱(Hae-maphysalis dentipalpis Warburton et Nuttall,1909),在国内尚为初次发现,爰作记述如下。 雄性 体长3.8—4毫米,宽1.9—2毫米。体长卵圆形,最宽处恰在气门板后第一垛缘附近。由此向肩部渐趋狭窄,体后缘钝圆。体淡黄色。假头及足黄褐色。  相似文献   

18.
王多  胡永红  刘敬泽 《昆虫学报》2013,56(3):306-311
为阐明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孤雌生殖种群的哈氏器结构及发育特征, 用扫描电镜对其各虫期哈氏器进行了观察, 分析了血餐对哈氏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种群幼蜱、 若蜱和成蜱哈氏器形态结构基本相同, 均由前窝和后囊构成。幼蜱前窝感毛6根, 位于同一基盘; 若蜱和成蜱哈氏器相似, 前窝感毛7根, 其中1根孔毛位于外侧基盘, 另6根感毛位于内侧基盘。各虫期饱血后哈氏器大小均比饥饿状态下显著增大(P<0.05)。幼蜱前窝与后囊面积比值与若蜱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若蜱前窝与后囊面积比值与成蜱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虫期哈氏器均在发育, 且血餐对哈氏器发育有重要影响。幼蜱至若蜱期哈氏器前窝与后囊的发育速度相似, 若蜱至成蜱期哈氏器前窝发育快于后囊。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雌生殖长角血蜱的哈氏器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两种硬蜱产卵的观察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 Sulzer和刻点血蜱Haemaphysalis punctata Canestrini etFanzago是人类某些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有广泛分布。为观察这两种蜱的产卵过程,我们于1974年从新疆新源那拉堤地区的牛和羊体外采集了一批成蜱,从其中称取不同程度饱血的雌蜱,边缘革蜱29只,重量146.1—748.5毫克;刻点血蜱17只,重量111.7—483.3毫克。按每管1只,分别装入玻璃管,置于温箱内。现将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岛氏日本血蜱Haemaphysalis japonica douglasi Null et Warb.分布于苏联以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森林地区。根据过去的报道,该种蜱与森林脑炎、蜱传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传播有关。 本文介绍岛氏日本血蜱生活史在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是从呼和浩特市市郊大青山林区采获的,从牛体上采集吸饱血的雌虫在实验室内进行试验观察。 雌虫的产卵、卵的孵化以及发育各期的蜕皮等的观察都是在玻璃管中进行。玻璃管的两端覆以绸布,再用橡皮圈捆紧,将装着蜱的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内,把玻璃管垫起以防与水直接接触。玻璃缸的上口用盖盖好,并稍留些间隙以保持流通空气。在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