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8年以来作者比较系统的进行了中国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的分类研究。于1981年“中国灵芝”一书中报道了53种1变种和l变型。除前两个种下分类单位已承认为种 外,后又陆续报道了30种。目前共报道了中国灵芝科85种。随着各国专家对灵芝科分类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过去记载的种类,其中一部分种类已进行了考证,重新作了订正,作者也正在对中国灵芝科的种类进行订正。参考了Steyaert(1980)和Corner 1983)以及其他作者的重要文献,对现有8种进行了订正。本文共报道11种,其中有3新种。它们是坝王岭灵芝(Ganoderma bawanglingense Zhao et X. Q. Zhang),江西假芝(Amauroderma jiangxiense Zhao et X.Q.Zhang)和五指山假芝(A. wuzhishanense Zhao)。本文研究标本全部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著者除已报道中国灵芝科67种1变型外,本文继续报道中国灵芝科3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它们是:黎母山灵芝(Ganoderma limushanense Zhao et X.Q.Zhang),广西假芝 Amauroderma guangxiense Zhao et X.Q.Zhang),弄岗假芝(A.longgangense Zhao et X.Q.Zhang)和拟热带灵芝(Ganoderma ahmadii Steyaert)。本文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著者除已报道中国灵芝科67种1变型外,本文继续报道中国灵芝科3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它们是:黎母山灵芝(Ganoderma limushanense Zhao et X. Q. Zhang),广西假芝 Amauroderma guangxiense Zhao et X. Q. Zhang), 弄岗假芝 (A. longgangense Zhao et X.
Q. Zhang)和拟热带灵芝 (Ganadcrma ahmadii Steyactt)。本文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本文继续报道了中国灵芝科4个新种和2个中国新纪录。它们是:四川灵芝(Ganodermasichuanense Zhao et Zhang),密纹灵芝G.Erebrostrlatum Zhao et xu),西藏灵芝(G.Tibe-tanum Zbao et Zhaag),厦门假芝(Amauroderma amoiensis Zhao et Xu);有柄树舌(Ganoderfaa gibbasum (BI. & Nees) Pat.),暗褐肉假芝(Amauroderma schomburgkii (Mont. Et Berk.)Torread。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是作者中国灵芝科的分类研究V的续篇。 在过去作者除已报道了中国灵芝科71种和1变型外,本文又报道了4个新种。它们是:吊罗山树舌Ganoderma diaoluoshanense Zhao et X.Q Zhang;三明树舌G.Sanmi-ngense Zhao et X.Q.Zhang;桂南灵芝 G.Guinanense Zhao et X.Qzhang;大瑶山假芝 Amauroderma dayaoshanense Zhao et X.Q.Zhang 以上所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中国灵芝科的分类研究 V 的续篇。在过去作者除已报道了中国灵芝科71种和1变型外,本文又报道了4个新种。它们是:吊罗山树舌Ganoderma diaoluoshanense Zhao et x.Q Zhang;三明树舌 G.sanmi-ngense Zhao et x.Q.Zhang;桂南灵芝 G.guinanense Zhao et X.Q.Zhang;大瑶山假芝 Amauroderma dayaoshanense Zhao et x.Q.Zhang以上所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10.
灵芝科(Ganodermataceae) 的种类在中国是很丰富的,分布也很广。著者除已报道64种1变型外,本文继续报道中国灵芝3个新种。它们是密环辩舌(Ganoderma dersizonatumZhao et X.Q.Zhang),小马蹄灵芝(G.Parviungulatum Zhao et X. Q. Zhang),山东灵芝(G.Shandongense Zhao et Xu)。 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12.
灵芝科的种类在中自很多,特别是在华南广大地区种类更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是珍贵的药材。 同时,有些种类也危害木材和引起树木的病害。作者除过去巳报道中国灵芝59种和1变型外,本文又报道了5个新种。它们是太孔灵芝(Ganoderma magniporum Zhaoet Zhang),茶病灵芝(G.Theaecolum Zhao),三角状树舌(G.Triangulum Zhao et Xu),马蹄状树舌(G. ungulatum Zhao ct Zhang),华南假芝(Amauroderma austrosinense Zhao et Xu)。 相似文献
13.
灵芝科的种类在中国很多,特别是在华南广大地区种类更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是珍贵的药材。同时,有些种类也危害木材和引起树木的病害。作者除过去巳报道中国灵芝59种和1变型外,本文又报道了5个新种。它们是大孔灵芝(Ganoderma magniporum Zhaoet Zhang),茶病灵芝(G.theaecolum Zhao),三角状树舌(G.triangulum Zhao et Xu),马蹄状树舌(G.ungulatum Zhao et Zhang),华南假芝(Amaurodcrma austrosinenxe Zhao et xu)。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在《中国灵芝科志》的编写过程中,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中发现我国尚未报道过的灵芝科4个新记录种,它们是:唐氏灵芝GanodermadonkiiSteyert、亮黑灵芝G.nigrolucidum(Loyd)Reid、壳状灵芝G.ostracodesPat.和具柄灵芝G.stipitatusMurr。以上所有研究标本均保藏在HMAS。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中国灵芝科志》的编写过程中,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中发现我国尚未报道过的灵芝科4个新记录种,它们是:唐灵芝Ganoderma donkii Steyert、亮黑灵芝G.nigrohicildum(Loyd)Reid、壳状灵芝G.ostracodesPat.和具柄灵芝G.stipitanus Murr.。以上所有研究标本均保藏在HMAS。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南岛灵芝科的分类研究I.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报道了海南岛境内的灵芝科真菌4种,其中1新种即尖峰岭灵芝GanodermajianfenglingenseX.L.Wusp.nov。岛内新纪录有3种即薄盖灵芝Ganodermacapense(Loyd)Teng:大青山灵芝G.daiqingshanesnseZhao;褐树舌G.brownii(Murr)Gilbn本文研究的全部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紫芝是中国的特有种类。自古以来有关紫芝的记载很多,民间传说也很丰富。但,过去一直与日本灵芝(Ganoderma japonicum (Fr.) Lloyd) 相混淆。 作者于1979年澄清了这种混淆,并建立了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新种。同时,根据菌肉颜色的不同,作者等将 Ganoderma亚属区分为两个组(灵芝组,紫芝组)。 紫芝组在中国已记载了23个种。本文只报道其中的3个新种。它们是华中灵芝Ganoderma mediosinense Zhao,奇绒毛灵芝G.Mirivelutinum Zhao以及思茅灵芝 G.Mraaoense Zhao。以上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南岛灵芝科的分类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灵芝科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南岛。赵继鼎先生报道本岛灵芝54种。1996年,本文作者报道了4种,其中1新种。本文继续报道本岛灵芝5种,其中1新种即琼中灵芝Ganoderma chiungchungense X.L.Wu sp.nov.,岛内新记录4种即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 Zhao,闽南灵芝G.austrofujianense Zhao,Xu et Zhang,背柄紫巡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灵芝科4个新记录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中国灵芝科志》的编写过程中,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中发现我国尚未报道过的灵芝科4个新记录种,它们是:唐氏灵芝GanodermadonkiiSteyert、亮黑灵芝G.nigrolucidum(Loyd)Reid、壳状灵芝G.ostracodesPat.和具柄灵芝G.stipitatusMurr。以上所有研究标本均保藏在HM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