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在江苏丰县系统调查了棉田和玉米田中第三、四代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两种寄生主田内棉铃虫种群的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棉铃虫卵峰期至4龄幼虫高峰期的历期在玉为主田要比棉田快4d,并以产卵于玉米抽雄扬花期的发育最快。两类寄主田内平均存活纺无显著差异,但产卵于玉米抽雄扬花期时,其卵至6龄幼虫的存活率比产在其它阶段玉米上的存活率高,在江苏棉区目前的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下,玉米田第三代棉铃虫是棉田第四代棉铃虫的重要虫源。  相似文献   

2.
1998年在江苏丰县系统调查了棉田和玉米田中第三、四代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两种寄主田内棉铃虫种群的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棉铃虫卵峰期至4龄幼虫高峰期的历期在玉米田要比棉田快4d,并以产卵于玉米抽雄扬花期的发育最快.两类寄主田内平均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产卵于玉米抽雄扬花期时,其卵至6龄幼虫的存活率比产在其它阶段玉米上的存活率高.在江苏棉区目前的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下,玉米田第三代棉铃虫是棉田第四代棉铃虫的重要虫源.  相似文献   

3.
光周期对棉铃虫羽化、生殖和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害虫,探讨光周期变化对其羽化节律、生殖和飞行能力的影响,可为准确预测该虫种群动态的季节性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报道了,在温度为22℃±1℃,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不同光周期(L∶D=24∶0、L∶D=16∶8、L∶D=12∶12、D∶L=12∶12、L∶D=8∶16和L∶D=0∶24)对棉铃虫羽化节律、成虫生殖力和飞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的羽化活动具有节律性,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铃虫的羽化高峰均集中在暗期,羽化活动均随光周期的光暗交替而变化。蛹期感受不同长短的暗期也会影响棉铃虫的羽化节律,暗期缩短,羽化有提前的趋势。光周期对棉铃虫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交配次数也有显著影响,但对单雌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交配率均无显著影响。另外,光周期对棉铃虫成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也有显著影响,而对平均飞行速率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光周期是影响棉铃虫羽化、生殖和飞行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孟祥玲  葛绍奎 《昆虫知识》1994,31(4):234-237
棉铃虫多胚跳小蜂是棉铃虫的一种寄生性天敌。该蜂一年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复越冬(在棉铃虫幼虫体内),当5月份棉铃虫在麦田产卵时,该峰也同时羽化,并在棉铃虫卵内产卵寄生,当棉铃虫幼虫老熟入土后,该蜂突然行多胚生殖,一个棉铃虫幼虫体内有峰高达800~900头,棉铃虫则很快死亡。本文对该蜂的昼夜活动,田间消长、交配和产卵行为等都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卵在不同生育期玉米上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在江苏丰县系统调查了棉铃虫卵在不同生育期玉米上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表明棉铃虫在抽雄扬花期以前的玉米上产卵 ,2代期间叶片正面占总卵量的 93 5% ,茎杆上占 6 5% ,3代期间叶片正面占 89 5% ,茎杆上占 1 0 5% ;抽雄扬花期主要产在雄穗和新鲜的雌蕊花丝上 ,分别占 59 1 %和2 6 9% ,叶片正面和茎杆上分别只占 1 1 1 %和 2 9%。抽雄扬花后有 97 5%的卵产在雌蕊花丝上 ,叶片和茎杆上为 0 5%和 2 0 %。第 3代棉铃虫卵期 ,抽雄扬花期的玉米对卵的分流作用约为抽雄扬花前玉米的 3倍 ,抽雄扬花后的玉米对卵的分流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条赤须盲蝽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历期和成虫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条赤须盲蝽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1年9-10月郑州室内自然变温(22.0~28.1℃)和25℃恒温条件下,以玉米灌浆期籽粒为食料进行饲养,并观察、记录条赤须盲蝽个体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测定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雌成虫产卵量。【结果】条赤须盲蝽卵块产于玉米籽粒基部内颖内侧,卵粒长圆筒形,向一侧略弯。从1龄若虫开始触角呈现红色,随龄期增加红色逐渐明显,至5龄若虫时触角第1节出现3条清晰可见的红色纵纹。翅芽从3龄若虫开始明显可见。雌成虫产卵器长瓣状,平放于生殖节中部的沟槽内。室内自然变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6.27 d,卵孵化率为89.90%;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80, 2.33, 2.70, 2.77和3.90 d,若虫总历期为14.50 d,若虫总存活率为85.97%;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43 d,产卵持续期为13.93 d,单雌产卵19.47块,产卵量为82.55粒。25℃恒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7.73 d,卵孵化率为81.13%;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17, 1.90, 1.77, 1.90和2.93 d;若虫总历期为10.67 d,若虫总存活率为7184%;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17 d,产卵持续期为11.27 d,单雌产卵21.17块,产卵量为72.22粒。【结论】条赤须盲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的触角第1节的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其与该属其他昆虫;其翅芽的发育特征可判别若虫龄期;变温能延长其若虫历期和成虫寿命,同时有利于提高雌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和表达模式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响应UV胁迫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棉铃虫JNK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卵、1-6龄幼虫、蛹、雌雄成虫)、成虫不同组织(去除触角和复眼的头、胸、腹、触角、复眼、足、翅、中肠、卵巢)中及雌成虫在UV-A照射不同时间(0, 30, 60, 90, 120和150 min)下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一个棉铃虫JNK基因并命名为HaJNK(GenBank登录号:MH719009),其cDNA序列全长为2 4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45.01 kD,等电点为6.35,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棉铃虫HaJNK与其他昆虫JNK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发育阶段表达分析表明,HaJNK在棉铃虫卵期表达量最高;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成虫复眼、胸部及卵巢部位特异性表达。UV-A照射能诱导棉铃虫雌成虫体内HaJNK的表达,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照射60 min时表达量达到峰值。【结论】HaJNK在棉铃虫不同龄期、成虫不同组织和UV-A照射不同时间的雌成虫中差异表达,提示其在响应UV-A胁迫的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亚洲飞蝗食物选择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对比称重法、取食频数测定和人工饲喂方式,对亚洲飞蝗不同龄期食量变化、对不同寄主植物喜食程度及主要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性飞蝗4龄至成虫阶段日取食量分别为0.39±0.02、0.50±0.02、0.75±0.07 g/d。雄性飞蝗4龄至成虫阶段的日取食量分别为0.30±0.06、0.41±0.03、0.71±0.11 g/d。同性别亚洲飞蝗不同发育阶段日取食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选取小麦、玉米、芦苇、早熟禾、苜蓿、冷蒿等植物,进行取食频数测定。亚洲飞蝗3龄蝗蝻喜食小麦和芦苇,少食苜蓿和早熟禾,偶食玉米,不食冷蒿。4龄蝗蝻嗜食玉米,喜食小麦,少食芦苇,偶食早熟禾,不食苜蓿和冷蒿;5龄蝗蝻喜食小麦,少食芦苇、玉米和早熟禾,偶食苜蓿,不食冷蒿。成虫喜食小麦和玉米,少食芦苇和早熟禾,不食苜蓿和冷蒿。分别以小麦、玉米、芦苇及三者同比例混合物饲养亚洲飞蝗3龄、4龄、5龄蝗蝻后,不同龄期蝗蝻发育历期、交配次数、产卵次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亚洲飞蝗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取食量逐渐增加,而亚洲飞蝗同一发育阶段雌性与雄性取食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亚洲飞蝗在每个年龄段对不同的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主要取食的寄主植物为小麦、玉米和芦苇。与单种饲料饲养相比,以混合饲料饲养的亚洲飞蝗发育历期最短,交配次数最少,产卵次数最多。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光暗比(14,10)、温(27±1)℃、湿(60%一80%RH)环境模拟箱内,研究了取食低、中、高三种不同施氮量的棉花、小麦、玉米和大豆繁殖器官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施氮量寄主植物繁殖器官的成分分析,探讨了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四种寄主植物的C/N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大豆的C/N比(分别为0.5、0.4和0.3)<棉花(分别为1.1、0.9和0.9)<小麦(分别为4.5、4.O和3.8)<玉米(分别为5.2、4.2和4.2)。取食不同的施氮量寄主植物对棉铃虫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龄(1~3龄)幼虫期,即随寄主植物C/N比下降,低龄幼虫的发育历期缩短,存活率提高;并且取食C/N较低的寄主植物的发育速度和存活率高于取食C/N较高的寄主植物。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成虫产卵量均呈上升趋势;取食较低C/N比寄主植物的种群增长指数呈先后升后降趋势,而取食较高C/N比的寄主植物则呈上升趋势。取食C/N比适中的寄主植物更有利于该害虫的繁殖及其种群增长,C/N比太高或太低均不太有利。不同施氮量的寄主植物对棉铃虫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是由于其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及两者间比例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以蛹滞育越冬,秋季低温和短光照是诱导滞育的主导因素[1]。对棉铃虫及其近缘种美洲棉铃虫H.zea(Boddie)、澳洲棉铃虫H.punctigera(Harbwick)、烟芽夜娥Heliothisvirescens(Fabricus)的研究表明,滞育蛹和发育蛹在外部形态、呼吸代谢、抗逆性、内部器官发育、生化成分、激素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不同。由于它们滞育的诱导过程主要发生于幼虫期,故其滞育和非滞育个体的某些生理生态特性差异在幼虫期即有所体现。例如,棉铃虫两类个体的呼吸代谢速率在5龄幼虫期即有所差异,到6龄…  相似文献   

11.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阮永明  吴坤君 《昆虫学报》2001,44(2):205-212
报道了棉花、烟草、番茄和辣椒4种植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番茄上产卵,在辣椒上的着卵量最少。初孵幼虫喜选食嫩棉叶,选食辣椒嫩叶的虫数最少。4组幼虫取食嫩叶时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都有显著差异,顺序为棉叶组>烟叶组>番茄叶组>辣椒叶组。幼虫存活率以取食棉花时最高,取食番茄时最低。棉花组成虫的产卵量最高,烟草组的产卵量最低。取食棉花的棉铃虫种群增长的速度约为取食番茄时的14倍。6龄幼虫能有效利用和转化棉铃、烟草蒴果、辣椒果实,而对番茄果实的利用和转化效率较低。棉铃虫可分别以这4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为食完成世代循环。其中,棉花是最适宜的寄主,辣椒和番茄是较不适宜的寄主。  相似文献   

12.
食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茂林  盛承发 《昆虫学报》2000,43(2):168-175
用棉花、花生、玉米及人工饲料作为食料,模拟幼虫田间取食习性,同时为雌蛾设立补充和无补充营养两个处理,研究了食物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4种食料组幼虫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雌、雄蛹重花生组显著小于其余三组。雌蛾腹部干重及其脂肪百分含量与雌蛹体重的排列顺序一样,雌蛾腹部干重人工饲料组显著大于棉花组和花生组。雌蛾寿命和繁殖受幼虫食料和成虫食物的双重影响。喂10%蜂蜜时,雌蛾寿命、交配率和产卵量在四个幼虫食料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喂以清水时,花生组雌蛾均未交配,寿命和产卵量显著小于其余三组。从同种幼虫食料来看,除人工饲料组外,其余3组雌蛾喂清水时的产卵量和寿命均比喂10%蜂蜜溶液时的显著下降。基于这些结果,作者认为棉花、玉米比花生更适合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田间自然栽培状态下,不同食料植物的糖分含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较大,含氮量的变化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运用加权频率法预测2代棉铃虫发生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靳桂芝  张会孔 《昆虫知识》1997,34(5):266-269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是棉花整个生育期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及时准确地做出发生期预报,指导防治,减轻其为害,笔者根据本站1982~1994年间年系统调查资料,运用加机频率法[1]对2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报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确定预报对象1992年以来,棉铃虫在华北各大棉区大面积暴发,产卵盛期明显拉长,世代重叠严重。过去选2代棉铃虫卵峰日为预报对象,在2代棉铃虫大发生的年份用于指导防治,时间上偏晚,因此针对近几年棉铃虫发生的新特点,选择2代棉铃虫卵始盛期(百株卵量…  相似文献   

14.
两种关键花香挥发物对棉铃虫的信息多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花香挥发物的信息多义性,作者测试了2种关键花香挥发物(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对棉铃虫成虫产卵、性信息素诱捕和初孵幼虫趋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组成的二元混剂与番茄、辣椒、棉花、烟草和玉米叶片共存条件下,花香挥发物上的落卵量与除了番茄外的其他寄主叶片气味源没有显著差异,证实其对雌成虫有较强引诱产卵作用;花香引诱剂能显著增加棉铃虫性信息素的野外捕获量,并且银纹夜蛾、小地老虎、甜菜夜蛾、亚洲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和甜菜白带螟对花香引诱剂的趋向并不受棉铃虫性信息素存在的影响,说明花香引诱剂与棉铃虫性信息素具有良好兼容性。此外,花香挥发物还能增强棉铃虫初孵幼虫对烟草叶碟的识别能力。总之,花香挥发物对棉铃虫有多方面的生态学功能,这种信息化合物的多义性可能具有自然选择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植物气味化合物对棉铃虫产卵及田间诱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17种植物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棉铃虫雄蛾、雌蛾对所试各种植物气味物质均无明显的嗅觉反应差异,不同种类的气味物质能引起不同的EAG反应。对其中的几种植物气味物质进行了引诱产卵实验及田间诱蛾实验,结果表明:某些寄主植物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显示出较好的引诱产卵活性,且对棉铃虫性诱剂具有增效和协同作用。田间实验数据显示,增加了植物气味物质的棉铃虫性诱剂与单一的棉铃虫性诱剂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营养和幼期密度对棉铃虫飞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自棉花、玉米、花生、绿豆和芝麻5种作物上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其飞翔能力依次为:棉花和玉米>花生>绿豆和芝麻。对室内利用人工饲料、棉铃、棉蕾和棉叶饲养的棉铃虫吊飞表明,取食人工饲料和棉铃的个体的飞翔能力数倍于取食棉叶者。成虫体重越大,飞翔能力越强。获得补充营养个体的飞翔距离是无补充营养者的2倍左右。本试验还研究了食物质量对棉铃虫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成虫期的补充营养明显影响幼期营养较差个体的卵巢发育进程。对不同幼虫密度下发育个体的吊飞则表明成虫的飞翔能力和幼期密度关系不大。鉴于较差的营养条件和较高的幼期密度并不导致成虫飞翔能力的增加,本文认为,棉铃虫的远距离运动是成虫对羽化阶段不良环境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7.
<正> 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aletis chlorideaeUchida,是棉铃虫幼虫的优势种天敌。它寄生低龄幼虫,对棉铃虫抑制作用显著。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资源,于1980-1981年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初  相似文献   

18.
短梗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brevipedicellus是林业害虫的一种重要卵寄生蜂,目前国内外对其生物学特性尚没有报道.本研究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 ±5%、光周期14 L:10 D条件下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以柞蚕卵为寄主,该蜂的发育历期为23.58 d,其中卵期、幼虫期、...  相似文献   

19.
<正> 玉米尖蛾Sathrobrota rileyi Wals.属鳞翅目尖翅蛾科。幼虫形态与红铃虫近似,本文针对其分布情况及生物学特性报道如下。 一、分布情况 据我们在江西全省各地调查结果表明,从赣北到赣中、赣南,不论平原、丘陵,还是山区,各棉地均有玉米尖蛾的分布,且密度颇高,是我省广发性棉花害虫之一,见表1。  相似文献   

20.
1980年7—9月份在闽北崇安县五夫乡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产卵活动作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一、内容与方法清晨5—6时捕光法采集人房按蚊,选择胃血处于Sella氏Ⅱ期的新吸血蚊单管饲养,每4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以卵定种后,统计产卵时间、产卵数以及完成一次生殖营养周期所需时间。定种后按蚊解剖卵巢,按卵巢表面微气管末端形状来判定产卵与否,并计算经产蚊比率。二、结果与讨论(一)产卵时间:观察20批,其中嗜人按蚊270只,中华按蚊193只。两种按蚊多在夜间产卵,而以在22~2时为多(表)。表20批按蚊产卵的时间蚊种观数察2产:0卵1~%6产:0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