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抑制素是由二硫键连接的α和β两个不同亚单位所构成的糖蛋白,它具有抑制卵泡刺激素(FSH)的合成和分泌的作用。β亚单位借助二硫键尚可形成β亚单位二聚体-激活素,它则具有刺激FSH分泌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抑制素亚基cDNA的克隆及抑制素亚基基因在哺乳类卵巢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研究抑制基因表达时应予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促黄体素β基因表达中的转导通路及转录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  Wang GL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3):215-218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为下丘脑促垂体激素 ,其脉冲式地释放调节垂体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 (LH)的合成与释放 ,进而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LH是由α亚基和 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激素 ,其中 β亚基决定激素的特异性。LHβ基因的表达是由GnRH诱发的 ,此过程主要依靠PKC和Ca2 两类信号通路 ,并调节LHβ基因的表达。目前已经发现 ,多种转录因子 ,如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Egr 1)、核受体SF 1基因、Ptx1基因和Sp1基因等 ,通过与LHβ亚基基因的启动子区直接结合 ,而对该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3.
鸡GnRH对体外培养的鸡卵泡膜细胞合成甾类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鸡卵泡膜细胞体外无血清贴壁培养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GnRHⅡ)对鸡卵胞膜细胞合成睾酮(T)和雌二醇(E2)的直接作用;以及在绵羊促黄体激素(oLH)或促卵泡激素(oFSH)存在时,cGnHⅡ对膜细胞合成T或E2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①在培养液中单独加入cGnRHⅡ,能促进F5、F3卵泡膜细胞合成T及E2,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而对于F1卵泡膜细胞的作用效果不明显。②cGnRHⅡ与oLH(50ng)共同处理,当cGnRHⅡ低剂量(100g)时,膜细胞T合成量明显增加,而加大剂量时,T合成量则显著降低。③cGnRHⅡ(500ng)与oFSH(50ng)共同处理对膜细胞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降低cGnRHⅡ的含量,可逐渐恢复oFSH对膜细胞E2合成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猪卵母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技术,选用猪卵泡液中自然存在的次黄嘌呤(HX)作为卵母细胞自发成熟的抑制剂,研究附了中性腺激素对猪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体(C EO)减数分裂恢复的具体作用。CEO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促性腺激素(FSH,hCG,FSH+hCG)的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GVBD)情况。实验结果如下:1.FSH(1-500IU/L)能够明显刺激CEO克服HX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5.
超强激素     
超强激素董为人李进李福山(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广州510515)关键词超强激素糖蛋白激素糖蛋白激素为一组进化保守的激素,参与生殖和代谢调节,广泛存在于种属间,如鳗鱼和人类。该类激素的家族包括垂体腺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素(FSH)、黄体...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是一类多功能肽类生长因子 ,具有特异的受体及信号转导系统 ,在控制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已经发现TGF β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s调控各种基因的表达 ,从而在控制细胞外基质蛋白及细胞表面整合蛋白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1] 。整合蛋白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粘附分子 ,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ECM)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整合蛋白由α和 β两种亚基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组成二十余种不同的受体 ,现已证实在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肿瘤发生以及迁移等许多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用离体静态培育系统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多巴胺(DA)、雌二醇(E2)和睾酮(T)对雌性虎纹蛙离体脑垂体薄片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μmol/L的DA对成熟前期和冬眠期虎纹蛙离体脑垂体型薄片的LH及FSH的释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D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和10μmol/L的E2显著刺激成熟前  相似文献   

8.
处于性腺不同发育阶段斜带石斑鱼垂体的EST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带石斑鱼是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先雌后雄的天然性反转现象。垂体是调节生长和生殖等生理过程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构建了斜带石斑鱼分别处于卵巢发育起始和性反转后期的垂体SMARTcDNA的质粒文库,并通过测序分别筛选到232个和258个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将所得ES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处于卵巢发育起始和性反转后期斜带石斑鱼垂体EST中,激素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40.5%和34.9%。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这两个性腺发育时期斜带石斑鱼垂体EST中各种激素相对表达丰度,表明生长/催乳激素家族(GH、PRL和SL)和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水平下降;促性腺激素α亚基(GTHα)表达水平急剧上升,促滤泡激素β亚基(FSHβ)、促黄体激素β亚基(LHβ)表达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利用猪卵母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技术,选用猪卵泡液中自然存在的次黄嘌呤(HX)作为卵母细胞自发成熟的抑制剂,研究了促性腺激素对猪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EO)减数分裂恢复的具体作用。CEO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促性腺激素(FSH,hCG,FSH+hCG)的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GVBD)情况。实验结果如下:1.FSH(1-500IU/L)能够明显刺激CEO克服HX的抑制作用而恢复减数分裂(P<0.05),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hCG(1-500IU/L)对CEO减数分裂的恢复无明显作用;3.hCG(10-500IU/L)与FSH(10,100IU/L)无协同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猪CEO减数分裂的恢复可能主要依赖于FSH的作用,该作用能使猪卵丘细胞产生一种或几种阳性因子,作用于卵母细胞,从而克服HX的抑制作用而恢复减数分裂。hCG无明显作用,可能是因为卵丘细胞上没有LH受体或LH受体的数量不足  相似文献   

10.
斜带石斑鱼是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先雌后雄的天然性反转现象。垂体是调节生长和生殖等生理过程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构建了斜带石斑鱼分别处于卵巢发育起始和性反转后期的垂体SMART cDNA的质粒文库,并通过测序分别筛选到232个和258个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将所得ES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处于卵巢发育起始和性反转后期斜带石斑鱼垂体EST中,激素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40.5%和34.9%。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这两个性腺发育时期斜带石斑鱼垂体EST中各种激素相对表达丰度,表明生长/催乳激素家族(GH、PRL和SL)和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水平下降;促性腺激素α亚基(GTHα)表达水平急剧上升,促滤泡激素β亚基(FSHβ)、促黄体激素β亚基(LHβ)表达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11.
调节原始卵泡形成、起始生长的信号目前仍知之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良好的研究模型。我们以妊娠13天昆明白小鼠胚胎卵巢为研究材料,经过5天的贴壁培养后,分别用牛血清(FBS)、无血清(ITS)和含有人卵泡刺激素(FSH-ITS)培养液继续体外培养到第19天,发现ITS组培养的胚胎卵巢卵泡发育要显著优于FBS组(P<0.01),如:培养至第7天时(P1,相当于出生日),卵泡数分别为295±18和 206±17;培养至第13天时(P7),卵泡数分别为 594±31和 262±28;培养至第19天时(P13),卵泡数分别为 371±25和 50±11(Fig.1,2&4)。ITS处理组的绝大部分卵巢在培养早期(如:P5前)都形成了皮质-髓质样的卵泡生长模式,而FBS处理组超过半数卵巢不能形成皮质一髓质样的卵泡生长模式;FSH-ITS处理组和ITS处理组的胚胎卵巢卵泡发育并无显著差异(Fig.2,4&5)。 结果提示所建立的以ITS为血清替代物的无血清培养模型更益于小鼠胚胎卵巢卵泡的体外发育;hFSH不是小鼠胚胎卵巢早期发生发育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真菌药物对促性腺激素诱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的机理。方法: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将小鼠卵母细胞培养在含有次黄嘌呤(HX,卵母细胞成熟抑制物)的培养注中,观察促卵泡生成素(FSH)、两性毒素B、酮康唑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的影响。结果:①FSH(10 ̄200IU/L)显著刺激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EO)克服HX的抑制而恢复减数分裂,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②两性霉素B(0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L  Ni J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4):361-363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激素样多肽。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生殖活动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肿瘤坏死α(TNF-α)、白介素1(IL-1)、IL-6、IL-8、γ-干扰素(IFN-γ)、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多种细胞因子可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本文着重介绍细胞因子在卵泡发育和甾体激素生成、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肝刺激因子对肝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iu XJ  An W  Lei TG  Rong Y  Du GG 《生理学报》1998,50(5):543-550
初断乳雄性SD大鼠的肝匀浆以超速离心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肝刺激因子(HSS),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表达及受体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SS具有明显的促肝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提高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HSS促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与其促EGF受体表达有关,表现为:(1)HSS上调70kD EGF受体蛋白表达,此作用与EGF合用后明显加强,即呈协同效应;(2)HSS上调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重组牛促卵泡激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方法:依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并利用PCR方法合成了牛促卵泡激素的α亚基和带有6×his-tag的β亚基相应的DNA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HIL-S-bFSH,转化毕赤酵母,表达蛋白进行ELISA定量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重组牛促卵泡激素的表达量为0.26mg/L,Western blot鉴定分子量为35kDa。结论: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具有免疫源活性的重组牛促卵泡激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用单峰驼促卵泡素标准品(CamFSH),hFSH抗血清和^125I-hFSH建立了测定双峰驼血浆FSH的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双峰驼血浆FSH,是研究双峰驼生殖内分泌学的可靠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分泌讲座(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当时哈里斯(Harris)将动物下丘脑提取物注入家兔或鼠的腺垂体时,可以引起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并发生排卵。体外垂体培养时加入这种提取物可使培养液中的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浓度...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利用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将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EO)和去卵丘卵母细胞(DO)在体外培养,系统研究了促性腺激素(FSH、hCG)诱导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机制。结果显示,FSH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CEO恢复减数分裂(Fig.1),但对DO无影响;hCG对 CEO、 DO皆无效果(Fig.2);用 FSH预处理CEO时间达到1小时后,就能显著诱导卵母细胞成熟,2小时后作用达到最大;不再增强(Fig.3);用 FSH处理CEO 2小时及24小时的培养液,能诱导DO恢复减数分裂,但预处理卵丘细胞24小时的培养液,并不能诱导DO恢复减数分裂(Fig.4A);这种培养液在70℃下30分钟后,仍能刺激DO成熟(Fig.4B);甾醇类物质合成抑制剂酮康唑,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SH的促减数分裂恢复作用(Fig.5)。这些结果说明, FSH可能诱导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的卵丘细胞分泌一种促减数分裂恢复物质;该物质作用于卵母细胞,诱导其恢复减数分裂而成熟;这种物质可能是一种甾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免疫内分泌网络中引入瞩目的一种细胞因子。近几年来发现TNFα存在于大鼠、牛、兔和人卵巢中。TNFα抑制大鼠和人黄体细胞cAMP生成和孕酮分泌。但TNFα对兔黄体细胞机能活动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了TNFα对兔黄体细胞机能活动的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旨在了解TNFα在黄体萎缩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药品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促性腺激素(FSH)、M199培养基于粉、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孕酮放射免疫测定药盒、cAMP放射免疫测定…  相似文献   

20.
糖蛋白激素是人体内一类重要激素家族,由4个成员构成-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这些激素结构相似,但功能各异。主要从结构方面对糖蛋白激素的亚基装配、受体识别及长效化改造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