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90,42(4):368-373
本 文应用血小板生成液体培养体系及纯化的血小板生成刺激因子(TSF)研究了 TSF对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作用。TSF 在0.5—2U/ml 浓度范围内能够刺激巨核细胞DNA 合成,胞浆成熟,胞体直径增加以及血小板直径增加,但对巨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没有影响。实验表明 TSF 作为一种血小板生成素,通过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以增加血小板体积的方式,促进血板小生成。  相似文献   

2.
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生成的血小板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88,40(3):258-264
应用液体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获得了比较稳定且有一定数量血小板生成的培养体系。培养3、5、7、9d时体系中的血小板数均高于接种时。在培养7d时可见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现象,~(35)S掺入也证实体外有血小板生成。这些体外生成的血小板形态功能基本正常,其直径为1—5μm,新生成的血小板体积较大。无论体积大小,其活动性均稍强于正常。这些体外生成的血小板具有正常粘附功能,2×10~(-4)mol/L ADP可诱导出单波聚集。体系中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生成量稳定且与接种细胞数呈正相关,提示可将其应用于巨核系生成调控的研究。进一步增加并稳定血小板生成量可使此体系更有效地应用于血小板形态、功能及生成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释放出来的碎片样胞质,其不含遗传物质;因而,血小板发生(platelet biogenesis),依赖于巨核细胞.血小板参与凝血、炎症、伤口愈合、移植排斥等过程;其数量减少,可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数量增多,则见于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人类不同发育时期巨核细胞的分子特征,基于人类胚胎期卵黄囊、胎肝和成年骨髓巨核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从分子特征、基因调控网络等方面分别对其分子差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胚胎期巨核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特征,高表达细胞增殖相关的转录因子;而成年期巨核细胞具有较强的血小板生成特征,高表达与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结果为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巨核细胞及其子代血小板的功能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nt(19~23nt)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非编码RNA,其能够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mRNA翻译来调控蛋白表达。研究证实miRNAs在包括胚胎干细胞分化、单核细胞和巨核细胞生成等血细胞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由巨核细胞生成的血小板内同样存在miRNAs,并且被证实参与到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生理病理状态改变等过程中。对miRNA调控血小板生成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100~300×109个/L,直径为2~3μm。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组成,其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止血,血栓形成,器官移植排斥等。血小板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时可有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7.
赵越  张建法 《生物磁学》2011,(20):3958-3960
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活习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生物昼夜节律的产生是以内源性的生物钟系统为基础的。生物钟不仅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调控一系列特定的下游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巨核细胞是生成血小板的前体细胞,经过分化、增殖、成熟和裂解,最终生成血小板。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特殊细胞,在生理性止血和器官修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参与血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年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证实了哺乳动物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的变化,利用生物钟基因缺失模型进一步发现了生物钟基因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生物节律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巨核细胞的发育和血小板生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活习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生物昼夜节律的产生是以内源性的生物钟系统为基础的。生物钟不仅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调控一系列特定的下游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巨核细胞是生成血小板的前体细胞,经过分化、增殖、成熟和裂解,最终生成血小板。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特殊细胞,在生理性止血和器官修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参与血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年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证实了哺乳动物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的变化,利用生物钟基因缺失模型进一步发现了生物钟基因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生物节律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巨核细胞的发育和血小板生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生成,即血小板颗粒由巨核细胞释放,进而在外周血逐步成熟的过程.随着解析血小板功能多样性以及高效再生策略的需求,对于血小板生成过程的全面认知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以往研究大多聚焦在造血干祖细胞和巨核细胞分化阶段,对于后期血小板生成过程的了解相对较少.该文对血小板生成过程中血小板形态、分子特征、功能的动态变化以及调控机...  相似文献   

10.
树鼩脾脏的光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了树鼩脾脏的光、电镜组织结构。脾实质内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鞘明显,它是由小梁动脉周围密集的淋巴组织延续而来。中央动脉常有分支从淋巴小结中央穿过。胞体较大的巨核细胞单个或2—4成群散在于实质内。观察得知树鼩脾具有与人类及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如灵长目猴等脾脏相似的组织结构,又有啮齿目大白鼠脾内常见的巨核细胞。说明树鼩脾不仅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生成血小板的功能,且为研究树鼩的免疫功能及分类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90,42(4):363-367
本文应用血小板生成液体培养体系,检测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影响。r-EPO 能在1U 至6~U/ml 浓度范围内增加体系血小板数,r-EPO剂量与血小板数之间呈线性关系。r-EPO 还能促进巨核细胞 DNA 合成,并使 Ⅱ、Ⅳ 期巨核细胞比例增加,Ⅰ、Ⅱ 期巨核细胞比例减少。结果表明:r-EPO 可以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并作为一种主要刺激因子,以增加血小板数的方式促进血小板生成。  相似文献   

12.
巨核细胞系统生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核系是髓系造血的一部分,来自造血干细胞的巨核祖细胞,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最后生成血小板。巨核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作用于巨核祖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并在体外增加巨核集落生成率。血小板生成索是肾脏等器官产生的糖蛋白,其血中含量受血小板数反馈调节,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巨核细胞DNA 合成、胞浆成熟和血小板生成。  相似文献   

13.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原癌基因c—Mpl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专一性促进巨核细胞的生长发育和血小板的生成,其生物学功能由其受体c-Mpl介导。c-Mpl的发现源于其同源对应物v-Mpl的克隆。c-Mpl是位于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表面的跨膜蛋白。其表达专一而保守。c-Mpl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保守的造血功能区决定结合TPO的能力,其膜内结构具有一些与传导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信号相关的保守结构。TPO的信号传导途径涉及c-Mpl自身及部分相关蛋白的磷酸化,除了Jak-STAT途径和Ras途径外,TPO可能还激活其他与c-Cbl有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分化生成巨核细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其向巨核系祖细胞分化,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生成未成熟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释放等过程。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其向各系细胞分化的大部分过程都在一种称为"龛"的结构中进行,多种龛内信号分子参与了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分化调控。该文对造血干细胞龛内参与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分化生成巨核细胞的几种重要细胞因子及其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生理卫生》课本中,第四章循环系统血液成分一节中,指出血液由血浆和细胞组成,血细胞又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这就承认了血小板是(血)细胞。而据其他书中记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有形成分,由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成,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无核,呈双凸扁盘状,直径2-4μm,由透明部和颗粒部组成,由此推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减少症至今尚无特效约。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化疗后往往由于血小板过低而中断治疗;骨髓患者也常常出现同样问题。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受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其中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m,TPO)是调节巨核细胞成熟,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因子,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很好的潜在药。目前。国外重组TPO(rTPO)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国内未见报道。为配合rTPO的研究,特制备血小板缺陷型血浆。血小板最低值时。血浆TPO活性最高。文献已报道了用抗血小板抗体或用~(137)Csγ射线照射引起动物血小板减少的方法。我们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引起动物血小板缺陷以刺激TPO的产生,进而制备有促进血小板增生活性的血浆即TPO。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由巨核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早期认为它在血小板生成晚期发挥作用。1994年TPOcDNA克隆成功,从而使得对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更加深入。TPO cDNA全长1774 bp,其中编码区为1059 bp,编码353个氨基酸,从其结构上看,它可以分为N端区和C端区两部分,其N端区与EPO同源性较高,称为EPO样结构区(EPO-like domain),而且仅此结构区即具有完整TPO分子的功能。TPO与EPO不但在  相似文献   

18.
巨核细胞生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核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巨核系祖细胞,再经过渡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后生成血小板。这一过程受到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的特异性刺激,白细胞介素3,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红细胞生成素等细胞因子的非特异性刺激,及血小板蛋白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和干扰素的抑制,以及辅助骨髓细胞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生成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其功能是促进巨核细胞的发育成熟,调节血液中血小板的水平。由于它在临床上纠正较难对付的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短短两年时间其开发研究已进入了Ⅰ/Ⅱ期临床试验,据称初步结果比较乐观;在理论研究方面,TPO基因的克隆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巨核细胞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的认识,出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根据最新文献,综述人们在有关TPO的表达调控、信号转导、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血细胞是昆虫免疫防御、代谢和分泌等生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本文通过Gimesa-Wright试剂盒染色法研究了意大利蝗成虫血细胞类型。结果表明,意大利蝗存在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脂血胞、囊血胞、巨核细胞6种细胞。粒血胞、脂血胞和浆血胞是意大利蝗主要的血细胞类型,分别占细胞总数的42.04%、29.60%和23.32%。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意大利蝗血细胞的功能及其对意大利蝗适应环境的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