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南省猛禽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要论述河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河南省的猛禽共计41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29种,Hao形目鸟类2科12种。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河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河南省的猛禽共计41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29种,鸮形目鸟类2科12种。  相似文献   

3.
1994—2014年,中蒙俄达乌尔国际保护区科研人员对克鲁伦河流域的鸟类开展了多次实地考察,共记录到鸟类18目52科288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7目30科166种,占鸟类总物种数的57.64%,为本地区鸟类主体。克鲁伦河流域的鸟类以夏候鸟(147种)和旅鸟(66种)为主,占本地区鸟类总物种数的73.70%。本地区鸟类以湿地鸟类为主,共192种,占鸟类总物种数的66.43%。另外草原鸟类主要由隼形目猛禽白头鹞Circus aeruginosus、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等种类和雀形目鸟类组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猛禽     
猛禽是鸟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林、牧、副、渔有着密切关系。据林业部(1982年11月)征求意见稿,我国猛禽已全部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种类与分布据现有资料,已知我国共有猛禽83种,依据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分属于两个目四个科。现将中国猛禽科、种数与世界科、种数比较于下表: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标本馆数据和野外调查记录, 共收集四川省猛禽分布记录数据2,410条, 依此分析了四川省猛禽的分布与迁徙路线。四川省猛禽记录有56种(76种及亚种), 其中隼形目3科41种, 占全国隼形目鸟类总数的64.06%; 鸮形目2科15种, 占全国鸮形目鸟类总数的48.39%; 国家I级重点保护猛禽5种。四川省猛禽总体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格局, 记录最多的平武县有32种; 在垂直分布上以1,000-3,500 m海拔段物种丰富度最高。在四川省境内具有迁徙习性的猛禽有19种, 其中金堂县迁徙猛禽最多。主要迁移路线有3条: 1条属于中亚-印度迁徙路线, 经过四川省西北角的石渠和德格县; 另外2条属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 其中1条沿四川省盆地西缘的岷山-邛崃山-凉山一线向南到我国云南、缅甸; 另外1条沿四川北部岷山至金堂和南充一线向东南至重庆、贵州。本研究为保护四川猛禽资源和了解猛禽迁徙路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18个猛禽CHD基因的一段内含子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CHD-W和CHD-Z基因的多态性存在差异,CHD-W基因不适合种间系统发生学的研究.通过对CHD-Z基因扩增序列构建的NJ和ML树显示:隼科与其他猛禽物种关系较远;鹰科鸟类与鸮形目鸟类亲缘关系较近;在白腹鹞的分类地位上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一致;长耳鸮、领角鸮、花彩角鸮、西部鸣角鸮的分类地位存在分歧.鸮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CHD-W基因大小有明显区别,支持形态学分类结果,与CHD-Z序列分析结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县,是湿地鸟类迁徙途中停留觅食的“驿站”和越冬地。2006年冬至2007年春对保护区冬季猛禽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共设4个观察点,采用瞬时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法对各猛禽的状态行为、生境 利用和事件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共观察记录猛禽1目2科9种。猛禽种群分布和数量与保护区鸟类资源变化密切相关。白尾海雕和高山兀鹫的越冬行为主要是觅食、休息和运动。行为的变化受食物丰富度的影响明显。通过有效保护湿地内的环境、其它鸟类资源和科学管理,对本地区的猛禽资源保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爱英 《四川动物》1996,15(4):168-168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补遗杜爱英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宁武036007刘焕金、张俊等(1982)对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曾作过专项调查,共采录到鸟类12目32科116种。此后,刘焕金等(1986)对该地区鸟类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将本区鸟...  相似文献   

9.
世界鸡形目鸟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世界上鸡形目鸟类的分布、分类、形态特点、栖地类型及生活习性。世界鸡形目鸟类分为7个科,共计281种。中国鸡形目鸟类包括松鸡科8种和雉科52种。介绍了中国鸡形目鸟类种的分类等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2012年5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进行了4次鸟类调查,共发现鸟类10目25科40属54种.其中留鸟21种、夏候鸟23种、旅鸟6种、冬候鸟4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为波斑鸨、白肩雕和金雕,国家Ⅱ级保护动物8种,为鹗、黑鸢、高山兀鹫、秃鹫、雀鹰、猎隼、红隼和蓑羽鹤.该地以角百灵和蒙古沙雀等荒漠鸟类为优势种,猛禽如棕尾鵟等也较常见.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