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林瑶 《昆虫知识》1998,35(2):105-106
蚬蛾科(Lemoniidae)隶属于蚕蛾总科Bombycoidae,,据Seitz(1913)记载,此科仅有Lemonia1属,既蛾属,世界有10种及部分亚种,大都分布在中欧(南至意大利南部,北至原苏联南部)。在系统整理蚕蛾科标本时,发现有1979年采自四川灌县的10余头标本,与蚕蛾有明显区别,经鉴定为规蛾科、现蛾属中的蒲公英规蛾,是我国以前未报道过的新纪录,由于此科仅有1属,个体数量也较少,易与蚕蛾总科中其它科中的种类混淆,现将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简介如下,以便引起注意,相信会增加一些种类或个体数量。既蛾科(Lemoniidae)主要特征:体型中等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物志》是反映全国动物学发展水平的基本资料,其中鸟纲共分十四卷。由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农学院李桂垣副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三卷》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卷是专论雀形目山雀科、科、旋木雀科、攀雀科、啄花鸟科、太阳鸟科和绣眼鸟科等七  相似文献   

3.
舟蛾科 (中名旧称天社蛾科 )是鳞翅目夜蛾总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科 ,全世界已记载约 3 5 0 0种。舟蛾大都是林木害虫 ,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果树和苗圃等场所常有发生 ,也有少数种类为害禾本科农作物 ,个别种类 (如杨二尾舟蛾 )甚至可咬破电缆 ,造成电路事故。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和杨二尾舟蛾是重要的杨、柳树害虫。1 97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昆虫志》(鳞翅目 舟蛾科 )记述了我国舟蛾 1 70种。随着我国舟蛾科昆虫已知种类的大量增加及舟蛾系统分类研究的进展和不断变动 ,《中国经济昆虫志》(舟蛾科 )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科研、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的巨著——《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34年的努力,现在进展如何?国内外同行都十分关注.众所周知,编写《中国植物志》是我国几代植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夙愿.早在本世纪初,钟观光等先辈就已经进行编志的准备工作.他们踏遍千山万水野外调查采集,收集文献资料,建立植物研究机构并出版刊物.1956年,《中国植物志》列为国家科学远景规划的项目.195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组织了全国13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于今年4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体会议。会议回顾并总结了1980年11月第三次编委扩大会议以来,动物志编写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交流了编写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肯定了两年多来取得的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6.
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编写完成的《云南高等植物电子辞典》光盘版,由云南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数据库是在已出版的《云南植物志》的基础上,参考《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植物志》、《中国种子植物数据库》光盘、《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横断山维管植物名录》等相关内容而研发的。2000年我也使用过《中国种子植物》数据库光盘,也写了一篇名为《中国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7.
家蚕的近亲     
家蚕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大鳞翅亚目(Macroloepidoptera)蚕蛾科(Bombycidae)蚕蛾属(Bombyx)桑蚕(Bombyx mori) 家蚕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大鳞翅亚目(Macrolepidoptera)蚕蛾科(Bombycidae)蚕蛾属(Bombyx)桑蚕(Bombyx mori)与家蚕关系最密切的是同属的野桑蚕.它是家蚕的祖先。另外,大蚕蛾科柞蚕属的柞蚕,天蚕以及蓖麻蚕属的蓖麻蚕都是野外能作茧取丝的蚕类。樟蚕(Eriogyna pyretorum)属大蚕蛾科,原产广东、广西一带,以樟叶、枫叶为食,它的丝被人们利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885年前后已有记载,其丝为纺织上等原料。古时用樟蚕丝经醋浸泡后拉丝作为弓弦,强度极大。现作为钓鱼线和医用缝合线出口。樗蚕(Philosamia cynthia)属大蚕蛾科其饲养历史不详。在山东省有小规模饲养饲料是乌桕和臭椿。在南方有篦麻蚕。柞蚕(Antheraea pernyi)属大蚕蛾科,原产山东莱州(掖县),是我国地位仅次于桑蚕的产丝昆虫,现盛产于辽宁、河南等省。柞蚕最早见于《尔雅》(公元前1200年)2700年前柞蚕丝已作为给皇帝的贡物.在汉代曾经由官方推广,经宋、元、明、清几代引种推广,分布到了全国很多省份。其主要饲料树种是各种栎属植物的叶子。  相似文献   

8.
申倚敏 《生命科学》2009,(6):781-782
庄文颖(女)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7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北京。1975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国际真菌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以及国际刊物Fungal Diversity、Mycotaxon和Phytotaxa编委。  相似文献   

9.
天蚕的形态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蚕(半目大蚕)AntheraeayamamaiCuerinMencvill[1]是蚕蛾总科,大蚕蛾科,柞蚕属的一种。该蚕是一种吐天然绿丝的昆虫,有极好的开发价值。我国野生天蚕分布很广,从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到北方的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有分布[2]。但关于天蚕生物学特性至今国内未见有专门的研究和报道。为能使人们更多的了解、认识和发掘本地的天蚕资源,现将1989年以来通过人工饲养和观察得到的形态及生物学研究结果整理如下,为我国的夭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形态特征成虫:翅展126~150mm,体长35~45mm,胸及腹部密生绒毛。雌蛾体粗状,雄蛾短小。…  相似文献   

10.
一年来作者在吴征镒教授初步整理我所苦苣苔科植物标本的基础上承担了《云南植物志》该科的编写工作,现在该科的编写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为了使在这一科中发现见于云南的新分类群、新组合、新记录和新异名及早发表,提供各方面需要,现特汇编成文加以报道如下。所有文中所引甩的标本均存我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中国动物志》已经陆续出版。1978年出版了我国的第一卷动物志——《鸡形目》;以后又出版了《雁形目》、《淡水枝角类》和《淡水桡足类》。在海洋动物方面,《鲽形目》已于1980年完稿,《圆口纲、软骨鱼纲》、《鲈形目》(其中一卷)、《头  相似文献   

12.
缪柏茂 《植物研究》1984,4(1):88-111
在编写《中国植物志》木犀科植物中,作者对国内素馨属植物作了一次修订,现将研究的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孢子植物志》包括《中国真菌志》、《中国藻类志》、《中国地衣志》、《中国苔藓志》。该志编辑委员会自1973年成立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向,在规划制订、科学研究和编写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蕨类植物的一些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五卷过程中,发现三叉蕨科、实蕨科和藤蕨科的一些新分类群,预 先发表。模式标本均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今年11月3—7日,中国动物志(包括昆虫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99人。会议总结和检查了过去的工作。指出从1976年第二次扩大会议以来,不少承担编写的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工作。有些老同志不畏艰险,一个人爬山涉水积极采集标本。无论分类研究,还是“志”的编写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仅以西藏考察为例,记述了昆虫两千多种,其中新属20个,新种和新亚种400多个,占建国以来发表  相似文献   

16.
蔡荣权 《昆虫学报》1979,(4):462-467
舟蛾大都是林木害虫,经常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苗圃和果树上为害,也有少数种为害禾本科农作物,如玉米、高粱和水稻等。近年来作者在编写中国经济昆虫志舟蛾科过程中,对本所馆藏和外来鉴定的舟蛾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和分类研究,发现一个新属七个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韦发南   《广西植物》1988,(4):301-308
<正> 作者近年来在编写《广西植物志》工作中,对本所收藏的樟科植物标本作了清理,同时也把编写《中国植物志》时搁下的一些疑难标本作了进一步研究,现将结果在本文中报道。所引用的标本,均存本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一、名称的商榷根据《中国果树病虫志》记载,为害苹果的卷蛾科害虫有21种。它们之中有些学名已重新订正,我们需要随之更改,有些中名比较混乱,也需要统一。作者意见认为中名最好是能同时表现害虫分类地位(科、属)、寄主植物和主要形态特征,如果寄主植物不明或寄主很复杂,主要形态又不能用一、两个字表明时,那也就只好有所取舍了。例如桃褐卷蛾Pandemis dumetana Treitschke,它的分类地位是卷蛾科Tortricidae卷蛾亚  相似文献   

19.
秦岭蕨类植物资料补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岭植物志》第二卷(蕨类植物门)问世后,至今已有十年。作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蕨类植物部分时,对秦岭地区的蕨类植物标本和有关文献,作了进一步整理研究,发现有一些遗漏的科、属和种,今补充记载于后,以供工、农、医药部门和教学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系统地观察和测定了天蚕蚕蛾的翅振时间节律和翅振频率。结果表明,雄蚕蛾不论独处还是与雌蚕蛾共存,其翅振行为均出现于18:00至次日6:00之间,其中以22:00至次日4:00为主;雌蚕蛾独处时未见翅振行为,只有与雄蛾共存时方有此行为,出现于22:00至次日6:00。雌雄蚕蛾翅振行为参数,包括日翅振次数、翅振总时间、一次翅振持续时间、两次翅振间间隔时间等,因蚕蛾日龄和存在方式(独处或与异性共存)而异;雌雄蚕蛾相比,除两次翅振间隔时间外,雄蛾均明显高些。雌雄蚕蛾翅振频率一般为7-12Hz,不同日龄闯,雄蛾以羽化第2天为高,平均10.9741Hz;雌蛾以羽化第1天为高,平均10.7071Hz。同一日龄不同时刻间翅振频率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此外,尚观察了雄蛾触角对其翅振行为表现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制种中拟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