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伏牛山区地理和气候环境独特,核桃Juglans regia L.栽植面积较大,但是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的危害严重制约着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为了绿色防控核桃举肢蛾,本研究利用生态学手段调查了伏牛山区核桃举肢蛾的年生活史和发生规律,对包括苏云金杆菌在内的11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并检测了该地区核桃的农药残留,以期为伏牛山区核桃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结果表明核桃举肢蛾在河南伏牛山区1年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6月上旬至6月下旬,其中6月中旬为核桃举肢蛾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第1代卵孵化盛期为6月底至7月上旬;第1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中旬;第2代卵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8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第2代成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核桃举肢蛾的成虫羽化盛期至初孵幼虫期为最佳防治时期,药剂筛选试验表明:8 000 IU/m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使用剂量为稀释75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最好为93.62%,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使用剂量为稀释7 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1.49%)相当。农药残留检测表明:核桃果仁注干吡虫啉残留较高,但灌根未检出...  相似文献   

2.
核桃举肢蛾田间羽化节律与交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是核桃重要的蛀果害虫,通过明确核桃举肢蛾野外田间的羽化节律和交配行为,为核桃举肢蛾的性信息素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观察了核桃举肢蛾的羽化节律和交配行为等生殖活动规律。[结果]核桃举肢蛾需要历时45~60 min完成羽化行为,成虫羽化高峰期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上午10:00-13:00为羽化高峰期,高峰期的羽化数占整日羽化量的73.99%。雌雄虫比率接近1:1,其中羽化前期,雄虫羽化量比雌虫多8.67%,降雨降温天气条件可影响其羽化进程。成虫上午、中午和夜晚静伏不动,下午16:00至傍晚19:30成虫活跃,频繁爬行、飞翔。在此期间,观察到雌虫出现求偶召唤状态及交配行为。雌虫分散产卵,平均产卵量为22.6粒。[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核桃举肢蛾野外田间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活动行为,雌虫出现求偶、交配行为的时间、状态与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陈又清  王绍云 《昆虫知识》2006,43(4):549-552
研究一个世代中紫胶蚧KerrialaccaKerr寄生对久树(Schleicheraoleosa(Lour)Oken)生长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胶蚧寄生对整株寄主植物(久树)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被寄生的植株与对照植株之间,树高、地径、胸径和冠幅增长比例相差2%~4%。紫胶蚧寄生对被寄生枝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被紫胶蚧寄生的枝条长度和枝径的增长小于未被紫胶蚧寄生的枝条,未被紫胶蚧寄生的枝条表面积增加的幅度比被紫胶蚧寄生的枝条的表面积增加幅度大17%。紫胶蚧寄生对枝条和整株植物的生长影响不一样,反应了紫胶蚧和寄主植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采取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对于寄主植物而言,被寄生的枝条合成的营养成分有部分被紫胶蚧吸收,生长受到影响,如果被寄生过量,甚至会死亡;而对于整株植物而言,在害虫侵袭下,会出现超补偿行为,生长量超过未被寄生的植株。对于紫胶蚧,寄主植物这种防御行为对种群繁衍有利,其他未被寄生的枝条的超补偿生长,为紫胶蚧后代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研究紫胶蚧寄生对久树生长的影响,为充分利用紫胶蚧种虫和寄主植物资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 sp.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寄生大豆根部的害虫。1977年在菏泽首次发现。鉴于国内尚无报道,故将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为害和寄生 大豆根绒粉蚧的幼虫及雌成虫为害大豆根部,被害主根呈灰黑色,木质部纵裂,受害严重的植株不能正常结荚,或荚果干缩卷曲,叶片失水干枯。此虫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第一代还寄生在小旋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的地下茎上。  相似文献   

5.
李文海  黄兴龙  王敦  冯纪年 《昆虫学报》2015,58(10):1054-1062
【目的】明确核桃举肢蛾 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性信息素结合蛋白2(AhetPBP2)在核桃举肢蛾触角中的分布。【方法】本研究提取羽化后3-4 d的核桃举肢蛾成虫触角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设计简并引物进行RT-PCR获得cDNA片段,然后利用RACE技术获得 AhetPBP2全长cDNA序列。将去除信号肽序列的AhetPBP2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对核桃举肢蛾触角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AhetPBP2基因cDNA序列全长923 bp,开放阅读框504 bp,共编码1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26 kD,等电点为5.47。1 mmol/L IPTG诱导10 h获得可溶性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成功,ELISA检测显示抗体效价为1:1 024 000。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核桃举肢蛾成虫触角部分感器被AhetPBP2抗体标记。【结论】核桃举肢蛾成虫触角的部分感器中可能存在AhetPBP2,推测该部分感器具有感受性信息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干蚧(Matsucoccus massonianae Y. & H.)是同翅目珠蚧科(Margarodidae)松蚧属(Matsucoccns)的一个种。1973年秋首先在宁波市郊和鄞县天童林场育王林区的马尾松林中发现。以后在台州、舟山等地的马尾松林中也相继发现。它以若虫寄生于松树树干或树冠下部大枝条的皮层缝隙内,吸食树液。被害的植株轻则树势衰弱、生长缓慢,严重者树冠下部枝条下垂,针叶枯黄,树皮翘裂,并引起小蠹虫(Blastophagus sp.)等次期害虫的侵袭,以致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7.
槐花球蚧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多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中卫、灵武、青铜峡、盐池等市县,严重为害小叶杨、白榆、国槐、刺槐、旱柳、箭杆杨、复叶槭、苹果、桃、杏等林果树木。以若虫刺吸树叶和枝条的汁液,造成树木长势削弱,甚至死亡。 该虫在宁夏—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固定在当年生枝条上群聚越冬。翌春继续为害。4月中旬老熟若虫开始雌雄分化。5月初雌雄成虫交配。6月初出现新若虫,并从树枝上转移到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近几年来,在我区桂西南部咖啡植区调查,发现为害小粒种咖啡(Coffea arbica)的蚧虫种类很多。经初步鉴定有:绿蚧(Coccus viridis Green)、绿绵蚧(Pulvi-naria psidii Mask)、褐盔蚧(Saisstia nigra Nietn)、土字盔蚧(Saisstiu oleae Bern)、吹绵蚧(Icerya sp)、粉蚧(Pseudococcus sp.)、咖啡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 C.)等7种。它们主要寄生在咖啡的嫩梢、芽、叶背、果柄和根等部位。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害根部的根粉蚧,发生较普遍而严重,是一种带毁灭性的害虫。本文系作者1959—1960年对该虫调查和防治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七角星蜡蚧(半翅目:蚧次目:蚧科:蜡蚧属)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自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仑镇发现以来,中国大陆再无系统性的调查。近年来作者在云南省收集蚧虫期间,在多地发现七角星蜡蚧为害,现对其在云南省的发生情况进行报道,以期为其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0月—2021年9月,对云南省15州(市)的64个县(区市)进行了系统调查,详细研究了七角星蜡蚧的分布、寄主及一些生物学习性。[结果]七角星蜡蚧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和磨憨镇)、勐海县(打洛镇),普洱市的宁洱县,德宏州的盈江县(那邦镇),红河州的河口县、金平县(勐拉乡和者米乡)4州(市)7县(市)9地有分布,新增8个分布点。除宁洱县外,其余发生地均位于边境线上,表明其可能为境外多点入侵。在云南该虫危害寄主植物共4科4属5种,包括杧果和莲雾2种经济树种。七角星蜡蚧多寄生在叶片背面,沿叶脉分布,1年发生多代。在河口县的龙船花上,该虫每雌产卵38~50粒,虫口密度达185~250头·叶-1。[结论]七角星蜡蚧在云南省零星分布,尚未造成严重损害,但有向内扩散的趋势,应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0.
鹿蛾科一直被认为是植食性害虫,自1984年以来,笔者通过4年多的观察和饲养发现,牧鹿蛾幼虫确能捕食毛竹拟白须盾蚧等5种盾蚧科的蚧虫。本文着重介绍了牧鹿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对拟白须盾蚧的控制作用。从而确认牧鹿蛾有助于保护和发展竹林资源,为生物防治介壳虫提供了一种新天敌。  相似文献   

11.
黄俊  智伏英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9,62(12):1427-1434
【目的】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伴迁性天敌,迄今已知该寄生蜂只能寄生扶桑绵粉蚧,但是我们发现该寄生蜂还能成功寄生另一种外来有害生物——石蒜绵粉蚧P. solani。本研究旨在明确班氏跳小蜂对该新寄主资源的寄生适合度,为今后充分开发、利用该寄生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块茎作为粉蚧的寄主植物,测定了班氏跳小蜂对不同龄期石蒜绵粉蚧的寄生适合度,并在非选择条件下测定了上述两种寄主上僵蚧形成时间以及该寄生蜂羽化时间、寿命、后足胫节长度、寄生率、羽化率及子代性比。【结果】班氏跳小蜂可寄生石蒜绵粉蚧的雌成虫及2龄和3龄若虫,但只有寄生雌成虫才能正常羽化出蜂。分别以石蒜绵粉蚧与扶桑绵粉蚧为寄主时,最适合的蜂蚧比分别为2∶15和2∶20。不同寄主对僵蚧形成时间及班氏跳小蜂的羽化时间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班氏跳小蜂的寿命以及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尤其是扶桑绵粉蚧上羽化的寄生蜂的寿命比以石蒜绵粉蚧上的长约20 d。而且,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石蒜绵粉蚧的(25.3%),但班氏跳小蜂在这两种寄主上的羽化率均在90%以上,差异不显著;寄生扶桑绵粉蚧的雌蜂比例高于寄生石蒜绵粉蚧的雌蜂比例。【结论】班氏跳小蜂能寄生石蒜绵粉蚧,且只在雌成虫上完成世代发育;与在更适寄主扶桑绵粉蚧上比较,石蒜绵粉蚧上羽化的班氏跳小蜂在寿命及雌蜂个体大小上有劣势。  相似文献   

12.
核桃举肢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核桃举肢蛾 Atrijuglans hetaohaiYang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过去已有过一些报道,1987~1989年作者在河北省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做一些补充如下。 (一)生活史及习性 1.生活史 该虫在河北省武安市郊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和7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当天  相似文献   

13.
竹釉盾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们在部分竹区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为害竹类叶部的蚧虫颇多。其中尤以竹釉盾蚧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是竹业生产的一大害虫。现将观察资料整理于下。 一、分布及危害 竹釉盾蚧Unachionaspis bambusae(Co-ckerell)。隶属于盾蚧科釉盾蚧属。此蚧遍布我市郊区竹林及野生竹丛,分布于我省的宣城、广德、郎溪、芜湖、当涂等县;江苏、浙江也有分布。 竹釉盾蚧食性较杂,主要寄生在毛竹、淡竹、野生小竹、白乌哺鸡竹、水竹、刚竹等竹类的叶片背面为害,受害部位形成褐黄色斑点,叶尖枯焦,大量发生时,斑点联成片,致使整个叶子枯黄而凋落,严重影响竹子的正常生长,给竹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核桃的栽培遍於华北及华东、华中的局部山区地带。所产的核桃除在国内市场自销外,主要是运销国外。每年给国家换回不少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机器。但由於核桃黑(核桃举肢蛾幼虫)的为害,影响核桃的生产,成为华北一带发展核桃生产的一个障碍。北京京西矿区的核桃栽培是全国核桃驰名的产地,由於核桃黑的为害,每年就减产40%以上。为害严重的核桃树上,连一个好的核桃都没有。  相似文献   

15.
王竹红  黄建  陈倩倩  郭祥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0):2326-2330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雌成蚧为寄主,研究了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且功能反应受到温度、寄主密度和寄生物密度的影响.在同一温度下,寄生数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被寄生的松突圆蚧雌成蚧数量增加,而在25℃~35℃之间呈相反趋势.花角蚜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有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数量逐渐减少.Hassell(1969)模型E=QP-m和Bedding-ton(1975)模型E=aT/[1 btw(P-1)]均能较好地反映花角蚜小蜂的寻找效应与其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分别为E=0.1659P-0.5597和E=0.1437T/[1 0.2691(P-1)].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翅食蚧蚜小蜂是橡副珠蜡蚧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发育、寄生及繁殖等方面的生态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种群增长影响明显。在32℃下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温度为18-27℃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发育加快,18℃发育历期最长(54.0d),27℃最短(22.8d);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76℃和307.62日度。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斑翅食蚧蚜小蜂寄生,21℃时寄生率最高为(36.0%),30℃时寄生率最低(4.5%)。结合发育历期、体长、产卵、抱卵、寄生率等参数,该蜂发育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1-27℃度范围内,30℃以上不利于小蜂的发育及存活。斑翅食蚧蚜小蜂对长光的刺激比较敏感,随光照时间增长,发育加快、产卵量明显增加,长日照条件(LD16∶8h)的发育历期最短(24.8d),短日照条件(LD10∶14h)的最长(27.8d),产卵量在长日照条件(LD16∶8h)时最多(119.6粒),短日照条件(LD10∶14h)时最少(86.2粒)。结合发育、产卵、寄生等参数,长日照条件(LD14∶10-LD16∶8h)有利于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7.
元宝枫细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元宝枫细蛾Caloptilia sp.属鳞翅目细蛾科。在北京主要寄生在元宝枫、五角枫的树叶上。近年来,由于元宝枫细蛾的为害,在红叶观赏盛季,元宝枫却枯叶满冠(图3)。我们于1981—83年对此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现简要报道如下。 一、形态特征(见图1) 成虫 分夏型与越冬型。夏型:体长4—4.6毫米;头顶鳞毛长,扁平,颜面被鳞光滑,杏黄色;复眼大,黑色;下唇须黄色,细长弯曲,端部褐色;触角长过身体,背面褐色,节间及腹面  相似文献   

18.
球蚧蓝绿跳小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永 《昆虫知识》1996,33(3):170-173
球蚧蓝绿跳小蜂是球坚蚧的重要天敌。该蜂寄生于球坚蚧的越冬若虫为致死性单寄生,寄生于球坚蚧雌成虫为非致死性过寄生,但显著降低球坚蚧的抱卵量。在新疆和田地区该蜂寄生于球坚蚧越冬若虫的寄生率为28.5%,寄生于雌成虫的寄生率为51.3%;在喀什地区寄生于球坚蚧雌成虫的寄生率为47%。描述了球蚧蓝绿跳小蜂的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叙述了球蚧蓝绿跳小峰世代生活史和习性,及其交配、产卵行为。表述球蚧蓝绿跳小峰与球坚蚧生活阶段对应关系。实施刮皮涂药措施防治球坚蚧,既能有效地防治球坚蚧,又可保护球蚧蓝绿跳小蜂。采集带蜂枝条插入装水塑料袋搬迁天敌,简单易行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马华  潘卉  吴捷  李恺  孙瑛  陈秀芝 《昆虫知识》2014,51(1):90-98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el收割对宫苍仁蚧Nipponaclerda biwakoensis Kuwana密度及其5种寄生蜂寄生率和共寄生关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上海九段沙湿地上沙的芦苇未收割区和收割区分别设置16个和20个样方,于2011年7月和9月进行重复采样,对未收割区和收割区的蚧虫密度、寄生蜂寄生率、共寄生关系和雌性比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芦苇收割能够显著降低蚧虫密度(P<0.001);从7月到9月,寄生蜂总寄生率呈增高趋势,但7月芦苇未收割区和收割区间寄生蜂总寄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9月芦苇收割区寄生蜂总寄生率则显著高于未收割区(P<0.001);而寄生蜂总寄生率与蚧虫密度相关性并不显著。不同寄生蜂对芦苇收割的响应不同,且存在时间差异性。7月,Aprotocetus sp.的寄生率最高,且在收割区的寄生率显著高于未收割区(P<0.05),而其他寄生蜂寄生率均较低。9月,Aprotocetus sp.的寄生率呈下降趋势,而其余寄生蜂寄生率则呈升高趋势;而且除Encyrtidae sp.外,其他寄生蜂寄生率在未收割区和收割区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此外,芦苇收割还显著增加Boucekiella depressa与Astymachus japonicus的共寄生率(P<0.001),并显著减少B.depressa与Aprotocetus sp.的共寄生率(P<0.001)。除Aprotocetus sp.(P<0.05)外,芦苇收割对寄生蜂的雌性比率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寄生蜂对芦苇收割的响应,不仅依赖于蚧虫密度,而且还与寄生蜂的扩散能力和竞争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有关。因此,芦苇收割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寄生天敌和宫苍仁蚧的高营养级互作关系,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从北京昌平县泰陵乡采到的瘤角姬蜂属2新种:核桃黑瘤角姬蜂Pleolophus hetaohei和北京瘤角姬蜂Pleolophus beijinensis。寄主均为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的蛹。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