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白口蘑菌株"厦3"的分离驯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菌柄组织分离,从野生大白口蘑获得菌株“厦3”,经转管驯化后,在适宜温度下,菌丝满管时间从32d左右缩短到15d左右。以棉籽壳基质的菌丝长速最快,沟叶结缕草基质次之,杂木屑基质最慢;经覆土袋栽,沟叶结缕草基质的生物效率(155.8%)高于木屑基质(80.1%),增产94.5%。脱袋栽,在草料上的生物效率达123.9%。  相似文献   

2.
松口蘑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松口蘑深层发酵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松口蘑适宜的培养基组成 :玉米粉 30g,葡萄糖 1 0g ,豆饼粉 1 0g ,玉米浆 1 0g ,KH2 PO41g ,定容至 1L。适宜发酵条件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 ,摇瓶转速为 1 60r/min ,最适pH为 5 0 ,最适接种量为 1 0 % ,装液量 1 2 0mL/ 5 0 0mL摇瓶培养 1 0d ,菌体生物量达 1 2 94g/L。  相似文献   

3.
珍稀共生食用菌松口蘑的人工驯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口蘑是与松树共生的一种外生菌根真菌 ,被国内外誉为“蘑菇之王” ,极其珍稀昂贵。松口蘑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与近缘种的进化关系 ,与松树共生的生态环境 ,菌丝体的分离 ,纯化 ,培养方法及其真伪鉴定 ,纯培养的菌根建成 ,以及松口蘑半人工栽培试验等方面。讨论了目前人工驯化栽培松口蘑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松口蘑对纤维二糖的利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对六个松口蘑菌种的碳素营养生理及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二糖能很好的支持所有菌株的生长,其效果不逊色于葡萄糖;木聚糖能够一定程度地维持各个菌种的生长,但效果不及葡萄糖和纤维二糖。这些数据为松口蘑具有一定的利用天然有机碳源的潜在能力提供了间接的证据,也为松口蘑人工栽培基质的调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松口蘑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活性成分(如松茸多糖、多肽、松茸醇、萜类和甾类等)已被证实在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抗菌和皮肤护理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在膳食营养补充剂、化妆品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松口蘑在国内的消费方式仍以鲜食和初加工产品为主,存在精加工程度低等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松口蘑活性成分及其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商业化应用的建议,旨在为松口蘑的国内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桦褐孔菌和松口蘑发酵菌粉的降血糖作用,本文观察了经不同浓度桦褐孔菌和松口蘑菌粉溶液灌胃后,小鼠正常血糖、给予葡萄糖小鼠以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松口蘑菌粉溶液(500、1000 mg/kg)对小鼠正常血糖值、正常小鼠糖耐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对于糖尿病小鼠血糖,桦褐孔菌低剂量组(500 mg/kg)和桦褐孔菌高剂量组(1000 mg/kg)的降糖效果较为明显(P<0.01),用药前与用药后第21 d的血糖值分别为(14.94±1.85)、(10.43±2.22)和(14.89±1.65)、(10.17±2.14) mmol/L,降糖率分别为30.23% 和31.7%.桦褐孔菌和松口蘑菌粉对于小鼠正常血糖、正常小鼠糖耐量无明显影响,对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7.
松乳菇组织分离菌株的r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松乳菇子实体和组织分离菌株rDNA ITS区域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和GenBank中已知的乳菇属的种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树图分析,鉴定出分离菌株就是松乳菇的纯菌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分离方法对子实体形成和粘细菌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模拟原位环境策略、可培养粘细菌的营养策略及细菌互作网络,改良分离培养基,以提高分离粘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通过添加土壤浸提液、使用不同种类的诱导菌和改变诱导菌的接种方式设置分离方法,同时以传统的分离方法作对照.[结果]改良的分离方法比对照组诱导出了更多粘细菌子实体种类,采自4个地区的9份样品共分离纯化出40...  相似文献   

9.
对松乳菇子实体和组织分离菌株rDNA ITS区域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和GenBank中已知的乳菇属的种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树图分析,鉴定出分离菌株就是松乳菇的纯菌种。  相似文献   

10.
金耳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春卉  谢红 《菌物系统》1998,17(3):246-250
人工段木栽培的金耳(TrenellaaurantialbaBandonietZang)子实体和深层培养的金耳菌丝体分别经沸水提取,醇析,透析,Sevage法脱蛋白,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子实体纯多糖TAf和菌丝体纯多糖ATm。玻璃纤维纸电泳表明TAm和TAf为单一均匀多糖。糖层层析表明,TAm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鼠李糖,TAf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木糖  相似文献   

11.
松茸的营养生理及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离自吉林延边的松茸菌种研究了松茸的营养生理及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松茸对单糖、双糖、多糖和糖醇都有一定的利用,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氮源以谷氨酸胺、(NH4)2HPO4、酒石酸铵等氨态氮较为适合。松茸菌丝在较宽C/N比范围内都可生长,以C/N比21~66为佳。KH2PO4、MgSO4·7H2O、VB2、VB6对松茸的生长促进效果明显是菌丝生长所必需的。新筛选的11号培养基和已有松茸培养基比较,除生长速度有所提高外,气生菌丝大为增多,生长茂盛。  相似文献   

12.
Frankia基因组DNA提取及其PCR带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溶菌酶法、CTAB法、微波(MW)法及CTAB+MW法等4种方法提取Frankia菌CpIl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四种方式均可满足试验要求,其中以CTAB法及微波法最为有效。在比较提取方法与PCR带型间的关系中,发现提取上的差异不影响PCR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块状耳霉的分离、鉴定、培养和寄主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自感染真菌的扁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虫尸上分离到一株虫毒菌,经鉴定是耳霉属的块状耳霉(couidiobolus thromboides Drechsler)。该菌易于分离和培养,在培养基上可形成大量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容易萌发,六天中萌发率达53%。经试验该种虫霉可以感染多种蚜虫,是一种有希望制成杀蚜菌剂的真菌。  相似文献   

14.
荚膜红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协同固氮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美珍  吴永强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5):342-344
从上海南汇县的水稻根系中分离得到一株光合固氮菌SDH2,经形态、细胞膜结构、生理生化等特征的分析鉴定,以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和JFImhoff的光合硫细菌和绿硫细菌的生理学和分类[1]一文为依据,确定该菌为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capsulatus。同时,发现该菌与水稻根表的其它固氮菌之间具有协同生长和协同固氮效应。  相似文献   

15.
香菇菌丝体多糖LeBDl—1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Lentinula edodes)465菌株用添加啤酒发酵醪泥的培养基发酵培养10d后,菌丝体经洗涤、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再经DEAE-纤维素柱(CI—型)分离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絮状多糖LeBD1—1。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HPLC检测纯度,LeBD1—1为均一成分。HPLC法测得分子量为130000Da,红外光谱测定其糖苷键为α型。经完全酸水解后用硅胶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LeBD1—1中含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和D-阿拉伯糖,各单糖摩尔比为2.45:1.00:0.03:0.08:0.10,是一种以含甘露糖为主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6.
人头发DNA的提取及其基因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发是犯罪现场最容易得到的材料之一。本文报道从人的头发中提取DNA的方法以及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少量人发DNA扩增大量拷贝数的基因片段。对基因扩增得到的大量基因片段进行进一步的基因分析,将为法医物证学提供客观证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糖单孢菌16S rDNA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CR-RFLP分析适用于种和种间水平的多相分类研究。文章对PCR-RFLP方法应用于糖单孢菌属分类有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报道了一组适于糖单孢菌属PCR-PFLP分析的限制性内切酶,并用这组酶对6株糖单孢菌属分离株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实验菌株在该属的分类地位。同时指出了PCR-RFLP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烟草内生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了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内生菌根真菌的孢子,用单孢接种烟苗并在温室内水培条件下培养。选出能在烟草上形成菌根的菌株,经过再次单孢接种确认后,进行种的鉴定。从分离的8个菌株中已鉴定出球囊霉属(Glomus)的3个新记录种:漏斗孢球囊霉[G.mosseae(Nic.& Gerd.)GeM.& Trappe]、根内孢球囊霉(G.intraradics Schenck & Smith)和联结球囊霉(G.constrictum Trappe)。  相似文献   

19.
新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实验比较了4种分离大鼠IEC的方法,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粗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分离效果最好,细胞贴壁生长能力强。胶原涂膜改善玻璃培养瓶或盖玻片表面的性状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细胞的增殖依赖于培养液的质量、成分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培养细胞一般1~2天贴壁,7~8天明显增殖,10~14天汇合成片。培养细胞细胞角质蛋白、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光镜和电镜检查均显示为IEC。本文所建立的新生大鼠IEC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IEC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0.
牛蛙无乳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