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地理探索天南星科的起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天南星科含105属2500余种。分布区跨越赤道带到寒温带的各个生态地带。本文将天南星各属的分布区划分为10个类型和31个亚型:(1)泛热带分布型,含3个亚型和8个属;2.旧世界热带分布型,含3个亚型和8个属;(3)热带亚洲分布型,含5个亚型和26属;(4)热带非洲分布型含5个亚型和13属;(5)热带大洋洲分布型仅有1属;(6)新热带分布型含5个亚型和32个属;(7)北温带分布型含4个亚型和6个属;  相似文献   

3.
天南星科分类系统的沿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南星科 Araceae是一个世界性的大科 ,计1 0 5属约 3 5 0 0余种 [1]。单子叶植物 ,与浮萍科组成 1个目。在中国植物志排在第 1 3卷 ,第 2分册 [2 ]。其分布区跨越从赤道带到寒温带的各个生态地带 ,散布于新旧世界的各大陆块 ,仅在一些海岛地区和南美大陆有较多空白点 [3 ] 。中国有 2 6属 2 0 0余种[4 ] ,种属数量都不多 ,但不少属如 Pinellia、Arisaema、Remasatia和 Colocasia等都是以中国为分化中心的。中国最早有关天南星科植物的记载 ,始于本草书籍。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菖蒲(Acorus calamus) ,虎掌 (Pinellia pedati…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南星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对天南星科Araceae22属28种(除Arum maculatum产自德国外,其余均产自中国) 及菖蒲科Acoraceae 1属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天南星科花粉形态在科内变异很 大。花粉粒形状从球形、近球形、椭球形到扁球形和橄榄形;萌发孔类型有散孔型、具薄壁区型、环沟型 或无萌发孔;外壁纹饰为小穴状、网状、肋条状、条纹状、疣状、具刺或光滑。主要依据花粉形态方面的证 据探讨了崖角藤属Rhaphidophora、麒麟叶属Epipremnam 、龟背竹属Monstera 3属的属间关系以及犁头尖属Typhonium属下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南星科叶表皮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南星科18属27种及菖蒲科1属1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具代表性的14种植物作了研究,结果显示:天南星科气孔类型变异较大,有不规则型,辐射型,平列型,胞环型及平列型和胞环型间的过渡类型,副卫细胞数目0-12个;表皮细胞长宽近相等,平周壁具条纹或否,垂周壁平直,弧形或波浪形,虽然气孔类型对天南星科分类上的意义不大,但与表皮细胞垂周壁形状,副卫细胞角质层纹饰等特征相结合对种间分类有一定意义,天南星科与菖蒲科叶表皮微形态明显不同,从而支持菖蒲属从天南星科中分出另立为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天南星科(Araceae)斑龙芋属(Sauromatum)两种植物的型,它们的静止核均为渐变型,分裂前期染色体均为中间型,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均为2n=26,核型分别为:斑龙芋(S.venosum)2n=2x=26=14m 12sm;高黎贡山斑龙芋(S.gaoligongense)2n=2x=26=10m 12sm 4st,其中高黎南山斑龙芋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就斑龙芋属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在尚未进行更详细的、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之前,仅从一些形态上的相似性就匆忙将斑龙芋属归并到犁头尖属是值得商榷的,并从珠芽和细胞学两方面的特性推断属与半夏属可能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山科榉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8.
我国13种天南星科作物上的芋花叶病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直接负染和免疫电镜方法从我国浙江省(杭州、奉化、温州等地)、上海、北京、福建、湖南等地的13种天南星科大田作物:芋(Colocasia esadenta)、魔芋(Amorphophallus sinesis)、药用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掌叶半夏(P. cordata)、盾叶半夏(P. pedatisecta)以及观赏植物: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象耳芋(Colocasia gigantea)、台果芋(Syngonium podophygum)、黄金葛(Scindapsus aureus)、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花叶芋(Caladium bicolar)、剑叶喜林芋(Philodendium oxycadium)上均检测到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virus, DMV)。在免疫吸附-免疫修饰电镜水平上,该病毒与DMV抗血清和PVY抗血清均有强阳性反应。在人工接种条件下,DMV各分离物均不侵染烟草等非天南星科供试植物,但接种天南星科指示植物Philodendr…  相似文献   

9.
山毛榉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统一的原理,讨论了山毛榉科植物起源和地理分布。划定了该科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确认东亚和东南亚区为该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而马德雷区南部和加勒比区则是该科的次生分布区中心。提出了马来西亚区、东亚区和东南亚区的多数特有种带有古特有植物种性质的观点。认为山毛榉科植物可能起源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的季节性干旱热带山地森林中,它们起源的时间很可能在晚白垩纪早期。山毛榉科植物进入北美洲的迁移路线主要有两条,即从起源地经欧亚大陆、格陵兰群岛进入北美洲,及经欧亚大陆、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南美洲的山毛榉科植物则是从北美洲经中美洲迁移过去的。山毛榉科植物的现代分布格局是由三方面因素形成的,即大陆漂移形成的海陆相应位置的变化,渐新世以后开始的赤道带的向南迁移和第四纪以来冰期与间冰期多次交替出现,以及山毛榉科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综合各类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尾南星 新种图 1:1- 4ArisaemahippocaudatumS .C .ChenetHLi,sp ,nov .Fig.1:1- 4HaecspeciesspadicismasculiappendiceplusminusvehippocaudatiformiA balansaeA .Engl.similis,abeodif fertfoliisduobusminoribusatquefloremasculodiandro .Foliaduo ;petiolus 5 5 - 6 5cmlongus ;laminatrisecta …  相似文献   

11.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木兰科为亚洲-美洲间断分布科,全世界有15属,24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喜马拉雅至日本,向南达新几内亚及新不列颠;少数种类分布于北美东南部、中美至南美巴西.中国有11属,约99种.木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根据木兰科的化石记录、系统发育和现代分布,推测其起源时间为早白垩纪,甚至更早.起源地可能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并由此向外辐射,向东经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经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向西经西亚、欧洲,通过格陵兰进入北美,然后到达南美;向南经印度支那、马来西亚,直至新几内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形成是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南美的木兰科是从北美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12.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木兰科为亚洲-美洲间断分布科,全世界有15属,24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喜马拉雅至日本,向南达新几内亚及新不列颠;少数种类分布于北美东南部、中美至南美巴西.中国有11属,约99种.木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根据木兰科的化石记录、系统发育和现代分布,推测其起源时间为早白垩纪,甚至更早.起源地可能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并由此向外辐射,向东经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经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向西经西亚、欧洲,通过格陵兰进入北美,然后到达南美;向南经印度支那、马来西亚,直至新几内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形成是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南美的木兰科是从北美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植物生理生态学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用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从现有的资料看,该门学科的创始人当为德国学者辛泊尔(A. F. W. Schimper);但近代最早建议将植物生理生态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的为比林斯(W. D. Billings);拉夏埃尔(W. Larcher)为该门学科在国际上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应归功于李继侗先生;然而,李博先生对拉夏埃尔《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翻译出版促进了该门学科在中国的传播。植物生理生态学目前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它能够对一些生态学现象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以机理上的解释,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槭树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槭树科是北温带分布的科,2属202种。本文论述了本科的植物生态学、科的地理分布、槭属的亚属和组系统位置及其分布式样和种的分布,以及对古特有种、新特有种的分析,认为北温带分布的槭树科是热带起源的,其分布中心和祖型都在中国亚热带山地-横断山区连同湖北、湖南和四川东部。在这里,特别在横断山区槭树科种类丰富、分布集中,古特有和新特有成分均多,分化明显,是新老区的结合及分布中心,而且很有可能是槭树科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15.
雪松属的细胞分类学及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松属含雪松,北非雪松、黎巴嫩雪松和短叶雪松等4种,它们间断分布于西北喜马拉雅、西北非及西亚。本文分析了雪松的核型,K(2n)=24=18m+6sm,该结果与Hizume(1988)的一致但不同于Mehra&Khoshoo(1956)的。作者比较了雪松属3个代表种的核型并提出了它们的进化趋势可能是雪松→北非雪松→黎巴嫩雪松。从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将雪松属由落叶松亚科分出置于冷杉亚科是合乎需要的。根据细胞学、化石、地理分布、古地理和古气候等资料,本文还讨论了雪松属的起源、迁移和进化。  相似文献   

16.
Starch content was qualitatively assessed for pollen of 79 of the 111 currently recognized genera of the family Araceae—one of three monocot families known to exhibit both starchy and starchless pollen. Although 73% of the genera investigated had exclusively starchy pollen, character correlation suggests that starchless pollen is the primitive type for the family Araceae, as well as for monocots in general. Pollen starch content is a highly conservative character at the generic level in Araceae; only a single genus (Schismatoglottis) clearly exhibits both character st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starchy pollen among aroid genera is consistent with what have here been termed Bakers' Starch Laws. Aroid pollen below a certain critical diameter—17-25 μm—is almost invariably starchless. Larger pollen is nearly always starchy, except where insect pollinators may use pollen nutritionally.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trend from starchless to starchy pollen in Araceae is reversible, according to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相似文献   

17.
1 属的起源根据地质历史资料和形态、生态综合分析 ,我们认为在第三纪早期 ,泡桐属中还只有一种 ,到第三纪中新世时 ,才分化成华东泡桐 ( Paulownia kawakamii)和毛泡桐 ( P.tomentosa)两个种。在第三纪地层中 ,毛泡桐叶的化石在我国山东、法国、捷克和北美都有发现 ,特别是同一时期在日本歧阜县发现类似华东泡桐直径 1 55cm的矽化树干 ,这样的大树 ,在现存的华东泡桐中是从未见过的 ,这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下 ,华东泡桐是适应生长的。另外 ,在形态上两种泡桐均为树形较小、叶宽有角、叶缘有锯齿、宽大圆锥花序、深裂的花萼、较小的果实和种…  相似文献   

18.
自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时大约由准噶尔地块、塔里木地块、中朝板块、佳蒙地块等几个主要陆块和一些小的地块(微板块)组成。在系统整理这些地区晚二叠世植物属种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群属种的植物学特征及植物地理属性,将中国北方晚二叠世混生植物地理区划分为6个植物地理省,即:1)准噶尔–北塔里木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地理省;2)北山–巴丹吉林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地理省;3)兴蒙(东北地区)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地理省;4)南塔里木安加拉–欧美混生植物地理省;5)祁连–阿拉善华夏–安加拉混生植物地理省;6)华北欧美–华夏–安加拉混生植物地理省。基于各地块在晚古生代各时期植物群的演替和植物区系性质的变迁,结合古地磁资料,简述了各地块在石炭纪—二叠纪时,在古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中逐渐由低纬度热带亚热带雨林气候区向北半球高纬度温带干旱气候区的漂移和碰撞过程;并认为晚二叠世混生植物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各陆块相互间的迁移和拼接,中、晚二叠世形成的联合大陆(Pangaea)给各陆块上植物群的互相交融、侵入提供了良好条件。这种时空关系的改变,导致植物生态系统的改变,不但造成来自不同植物地理区植物的混生,而且产生了不少新的物种和丰富的土著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