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古生物学这门古老的学科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已从经验描述阶段进入到理论综合阶段.新理论与新假说层出不穷,不同学派的激烈争论已成为当代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新形势给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古生物学研究中出现的理论和假说数量之多、所涉及的领域之广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为此,我们出版了由穆西南主编的《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假说》一书,比较集中地向国内古生物工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应用科学的不断开发,古生物学也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将古生物学与工艺学相结合,提出了一门新的应用学科——工艺古生物学(Technopa laeot-ology)。工艺古生物学是将古生物化石用于工艺品制作和工艺研究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工艺化石的性质。包括化石工艺品中化石的类别、矿物组成、矿物光学性质、矿物力学性质、可塑性及其工艺化石的结构、构造、力度、颜色等物理、化学、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定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逐步发展,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各种数学理论及方法很快应用于化石的形态、分类、分布和演化过程等领域的研究,并演变出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笔者等初步总结了中国定量古生物学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并对当前定量古生物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释义,以便中国同行对定量古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手段等获得较为全面的概要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古生物学,不论大化石的研究还是微体化石的研究,都面监着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新,从外部形态的描述和内部构造的探索,走向与外部环境的综合研究;从古生物学的单一学科的研究,走向与其它相关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开拓进取,使古生物学的研究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黄冰 《古生物学报》2023,62(4):516-530
近半个世纪以来, 基于数据的古生物学研究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当下的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已得到公认, 虽然囿于总体上非实验性学科的特点, 古生物学数据产出速度有限, 目前尚难符合大数据的多数基本特征, 但大数据时代及相关理念显然对古生物学研究产生了积极效应, 比如近年来古生物学数据产出的多元化, 数学方法与模型的复杂化均与之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基于作者研究经验, 浅议了古生物学定量化研究历史三个阶段, 同时考虑古生物不同门类数据的相通性, 在大数据语境下将古生物学数据分为结构型、半结构型与非结构型, 并简介了基本研究方法。在讨论了定量古生物学与分析古生物学两大研究视角的异同后, 基于古生物学代表期刊最新论文的小样本抽样, 本文强调了分析古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统计模型较传统统计方法的优势。近年来古生物学展示了数据驱动型研究的特点, 未来可能需要同时重视模型驱动的研究视角, 将自上而下问题导向的模型设计与自下而上基于数据的收集分析相结合, 以保证古生物学数据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古生物学不是数据密集型科学, 未来将之与地学其他领域的数据有机整合, 会促成古生物学在学科交叉方向的深入。最后, 统计学领域最新的倡议同样需要古生物学者重视, 对统计模型的选择与对数据的解读需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与多解性, 统计显著性相关的因果规律识别尤其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6.
应用古生物学除了我们熟知的地层古生物学用以划分、对比地层之外,已有不少国家开拓了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腾飞。这些领域,总之是古生物学在国计民生中直接付诸运用的部分,并对社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例如, 一、化石燃料资源的食品化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主要燃料资源的煤、石油和油气等,其本质还是生物的,亦即古生物的遗留物。又基于国外,在煤和石油的食品化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已了解到不少化石(尤其是煤和石油)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用的有机组分——如氨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领导下,“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的评奖工作已进行了4次,表彰了一批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野外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我国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有些成果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涌现了一大批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为此,中国古生物学会将于2005年4月在第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进行第5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的评选和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8.
《化石》1999,(4)
1999年5月15—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了“中国古生物学会七十周年纪念暨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出席代表共120多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遵仪、李星学、周志炎等。5月1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汪啸风教授主持。学会副理事长邱铸鼎教授致开幕词,热烈欢迎中外代表光临此次盛会,并畅谈了我国古生物学的大好形势。学会理事长穆西南教授作了“面向新世纪,努力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的长篇报告,回顾了历史,也展望未来,提出了新的任务。学会秘书长孙革教授代表学会秘书处作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8月在北京成立。弹指一挥间,2019年我们迎来中国古生物学会90华诞,这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具有悠久历史的学会之一,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可喜可贺。90年来,中国古生物学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过数代古生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凝聚力强、学术活跃、国际合作广泛、拥有数千名会员的全国古生物工作者学术共同体。90载砥砺奋进,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举荐、教育教学、科学普及以及化石保护等领域硕果累累,在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广大会员、面向国家需求,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生物学会四川、西藏联合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龙门山泥盆系现场会议于1988年6月1日至6日同时在四川江油松花岭召开.两会代表共70余人.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刘宝珺教授致开幕词,他向两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指出川藏联合组的成立标志着两省区古生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起点.侯鸿飞理事代表中国古生物学会宣读了贺词,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生物学会从1929年成立至今,已整整五十周年了,为了检阅五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三十年来古生物学的成就;为了在新的长征路上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力量,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国古生物学会在苏州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同时举行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来自科研、生产、教学等各条战线的287名代表及来宾,216名列席代表及工作人员,参加这次在古生物学科领域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代表中有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古生物学家尹赞勋、裴文中、乐森(王寻)等,中青年古生物科学工作者占绝大多数。老中青欢聚一堂,展现了一派继往开来、生机蓬勃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拟定于2008年10月21日至27日在广西北海召开。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古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主要方向,交流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研究进展。会后组织北海银滩下龙湾野外地质考察,并参观巴亭广场、皇家公园和下龙市容。欢迎广大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请各位会员积极准备提交会议论文摘要,会议将编辑会议论文摘要集。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特定遗传机制而发生的生物演化过程是生命本质所在,是一个能引起争论和激励思维的研究领域。我国帽天山页岩动物群保存的“中间环节”化石不仅为揭示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重大生物类群起源和早期演化之谜提供可供追溯的实证,而且可能成为探索基因调控机制演化与形态发生的模型动物。生物发育调控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变化是导致形态变异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的研究领域——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使地质学和生物学联合研究动物起源和演化机制以及某些调控基因的起源和演化成为可能。本研究依据古生物学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提出的关于节肢动物头、眼柄、前附肢的原型及其演化模式,分析其对演化发育生物学的影响和启示,并尝试为发育生物学提出新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因此,早期节肢动物化石的研究不仅将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融为一体,而且为发育生物学基因层面研究和古生物学演化层面研究的融合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拟定于2008年10月底11月初在广西北海召开。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古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主要方向,交流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研究进展。会议地点及会后考察将在第二轮通知中说明,欢迎广大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请各位会员积极准备提交会议论文摘要,会议将编辑会议论文摘要集。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28日~10月3日,第四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阿根廷门多萨市召开。国际古生物学大会(IPC)为四年举办一次的世界范围的古生物学盛会,是全球古生物学界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为全球的古生物学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本次会议安排24个主题会场,内容涉及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主要门类的演化,形态功能学,埋藏学和地层学等多方面内容,共有来自世界各地900多名古生物学者参  相似文献   

16.
正《古生物学报》是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的唯一学术期刊,为更好地传播我国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增强本刊的影响力、提高本刊的论文质量、鼓励更多作者特别是青年古生物学者为本刊提供更优秀的原创论文,经《古生物学报》编辑部提议,中国古生物学会十一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自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4—16日,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和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和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此次会议共吸引了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陕西和新疆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87位代表,他们分别来自29个不同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1月18—19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会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期间,开展了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华诞纪念系列活动,包括纪念大会开幕式、纪念短片和系列图书发布、书刊展览展示、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特邀国内外专家学术报告、天演之夜欢迎会等,同时,在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亚洲古生物学协会。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4月在常州召开以来,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在基础研究、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学术出版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于200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赢得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广泛赞誉。为了总结和交流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回顾与展望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1月18—19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会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期间,开展了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华诞纪念系列活动,包括纪念大会开幕式、纪念短片和系列图书发布、书刊展览展示、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特邀国内外专家学术报告、天演之夜欢迎会等,同时,在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亚洲古生物学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