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目的了解2000~2008年间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PCC)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并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文献报道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病例资料,对比分析2000~2008年与1985~2000年报道的PCC病例及免疫正常与免疫受损PCC病例的特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检索出2000~2008年间符合PCC诊断标准的病例28例。近8a来PCC仍好发于年龄较大者,但男性更多见;免疫正常或受损宿主均可发生PCC;HIV感染患者发生PCC几率更小;外伤可能为PCC重要的诱发因素;皮疹部位仍以四肢等暴露部位为主;皮疹性质由以前较特异的化脓性指头炎或蜂窝织炎为主变迁到以溃疡、结节、红斑、肿块等非特异性皮疹为主;治疗仍以抗真菌药物口服或与手术联合为主,氟康唑仍为一线药物;预后一般较好。结论近年来PCC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宿主的免疫状态可能不影响其发生PCC的机率或影响较小,而仅影响隐球菌感染后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 探讨2007年5月~ 2011年4月鄂州市气传致敏真菌和支气管哮喘关系,以了解该地区支气管哮喘情况.方法 运用暴片调查法和暴皿调查法统计和记录鄂州市气传致敏真菌的种类及数量.选择该时期内鄂州市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真菌变应原浸液作过敏原皮试发现有35例患者皮内试验阳性,将35例发作期患者和40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曲霉特异性IgE测定.结果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皮内实验组阳性35例,阳性率为35%,而在35例患者中IgE阳性有31例,检测符合率为88.58%,稳定期患者中阳性反应例数2例,阳性率为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鄂州市气传致敏真菌和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曲霉,是支气管哮喘的致敏原之一,需要注意环境卫生以减少气传致敏真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999~2007年间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的种类和构成比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者,取皮屑行10%KOH涂片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结果2002年后就诊人数及构成明显增加,近9a发病种类和构成没有明显变化。各种浅部真菌病中发病检出率占前3位的依次为体癣(34.3%)、手足癣(32.6%)、股癣(12.4%)。镜检阳性率排前3位的为马拉色菌毛囊炎74.9%、花斑糠疹55.5%、甲癣45.5%,总阳性率为34.3%。镜检阳性率受病种、性别、年龄、取材部位、疑似鉴别病例数量等因素影响。结论就诊人数与检出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9~2007年间广州地区浅部真菌发病的种类和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目前直接镜检法在临床上仍不失为经济、简便易行的真菌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生物学学科2000-2006年度资助面上项目概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2006年度资助微生物学各分支学科面上项目的数量和经费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试图详细地展示我国微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基础研究概况,指明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微生物学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001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药物领域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主要研究方向、特点,提出加强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药物基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科学研究具有扶持、引导作用,其资助和成果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选取2010—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微生物组基础研究情况为分析对象,对资助年度、资助金额、资助类别、资助单位、项目成果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反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微生物组基础研究的现状、特点以及资助效果,为微生物组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作者全面总结了“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我国抗炎免疫药是学研究资助的情况,分析了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该分支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Zhixi Tian Jia-Wei Wang Jiayang Li Bin Han 《The Plant journal : for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2021,105(5):1165-1178
Crop produc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food supply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half-century, ~8.9 and 14.3% people are still suffering from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respectively.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 are continuously threatened by a booming world population, a shortage of arable land, and rapid changes in climate. To ensure food and ecosystem security, there is a need to design future crop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y maximizing net production and minimalizing undesirabl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The future crops design projects, recently launch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im to develop a roadmap for rapid design of customized future crops using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in the Breeding 4.0 era. In this perspective, we first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missions of these projects. We then outline strategies to design future crops, such as improvement of current well-cultivated crops, de novo domestication of wild species and redomestication of current cultivated crops. We further discuss how these ambitious goals can be achieved by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ew integrative omics tools, advanced genome-editing tools and synthetic biology approaches. Finally, we summarize rela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se projec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