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复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能否诱导大鼠产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PA组)和对照组(NS组)。PA组通过气管穿刺,多次注入一定剂量铜绿假单胞菌菌液,建立大鼠慢性肺部感染模型,测定大鼠动脉血气,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量气管壁厚度和血管壁厚度。结果自感染第4周开始,PA组大鼠体重较NS组显著减轻(P<0.05);自第12周开始,PA组大鼠血气PaO2显著低于NS组(0.01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又名绿脓杆菌)肺部感染动物模型,并从病理学及细菌学、影像学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肺组织的致病作用。方法:24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经皮气管穿刺法,隔日注入铜绿假单胞菌反复感染家兔,对照组施以生理盐水。接种后隔日一次行胸部CT扫描。比较二组家兔的体温、血象及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观察病理组织改变及胸部CT影像学变化。结果:注菌组家兔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T表现为双侧多发斑片状模糊影,部分可见实变及脓肿灶。大体标本可见家兔肺部结节、脓肿及出血灶,病理学镜下观察发现注菌组家兔肺组织内多个脓肿灶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大量渗出,部分出血,肺泡壁充血及肺水肿。随着注菌次数增多及时间推移,逐渐出现如肺泡间隔增厚、肉芽肿形成、实变等慢性肺部炎症的病理表现。结论:使用经皮气道穿刺法接种铜绿假单胞菌至新西兰兔肺部,可成功建立兔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如玥  谭新  马迎飞  余加林 《微生物学报》2022,62(10):3971-3980
【目的】通过两种给药方式观察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部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将小鼠行气管切开术,经气管灌注2×108CFU/mL的铜绿假单胞菌悬液50μL,0.5 h后分别给予噬菌体鸡尾酒滴鼻和腹腔注射,同时建立PBS滴鼻和腹腔注射对照组。待感染24 h后,观察小鼠的生理状态,并行细菌学、病理学与炎症因子水平等检查。【结果】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治疗组小鼠,肺内的铜绿假单胞菌被清除;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肺部组织结构较完好、炎症程度较轻。【结论】该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在小鼠体内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肺部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A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type Ⅰ,SR-AI)在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功能。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与野生型小鼠和SR-AI~(-/-)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互作,研究SR-AI在吞噬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荧光染料染色菌体及检测胞内荧光强度,数据显示SR-AI敲除后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吞噬能力下降,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能力升高。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关炎症因子mRNA水平,发现SRAI敲除后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刺激巨噬细胞引发的炎症反应均增强。结果表明,SR-AI参与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吞噬,但不参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且可能抑制了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小鼠模型中L-17A(白介素-17)的表达,指导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治疗。方法 择取60只SPF级昆明白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自小鼠气管内注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自小鼠气管内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悬液0.03 mL,造模后处死两组小鼠,将其肺部组织制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17A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 于3 h、9 h和24 h后,实验组肺组织中IL-17A灰度(182.2±4.7,184.0±9.0,182.8±9.9)明显优于对照组(170.2±4.3,161.8±6.5,147.4±7.3),且9 h、24 h后血清中IL-17A浓度(132.6±5.5,149.8±5.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24.2±2.8,123.2±7.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经由炎症细胞募集介入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炎症反应,并参与了病原菌清除过程,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霉素和氨溴索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的干预效果。方法平板法培养成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制作气管插管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模型;平板计数法计算红霉素、氨溴索分别联合环丙沙星对生物膜菌落数的影响;日本岛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1700测铜绿假单胞菌菌液的A值;石蜡切片HE染色定性观察肺组织的炎症情况;扫描电镜定性观察各处理组的生物膜结构变化。结果各处理组干预7 d后肺组织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 l):干预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氨溴索,红霉素,红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各组分别为139.250±42.0162、101.625±40.4190、109.625±33.4747、57.750±37.8295和22.250±17.3184,前3组与后2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3组之间对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后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导管生物膜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 l):5组分别为170.000±48.3263、127.625±39.0163、133.500±33.6876、70.375±35.7768和38.125±19.1045,结论和肺组织菌落计数是一致的。导管生物膜电镜观察:第1组导管内表面均有较厚基质覆盖,2、3组减少不明显,而联合用药组导管内表面生物膜明显减少,其中第5组效果更好。结论氨溴索与红霉素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在控制导管生物膜和呼吸系统相关感染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和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能够引发患者烧伤部位、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慢性和急性感染,导致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铜绿假单胞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可用于治疗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噬菌体依靠内寄生活的细菌进行生存和繁殖,其结构简单,分布广泛,被发现能够用于治疗人类细菌感染疾病,是治疗由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感染的可能方案之一。本研究构建了铜绿假单胞菌诱导的肺炎小鼠模型,对模型小鼠进行噬菌体和美罗培南的单独和联合给药处理,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了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的细菌负荷、常规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表明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的小鼠,肺组织的细菌负荷显著增加,血清CRP和乳酸升高,TNF-α、IL-1β、IL-6和透明质酸水平也都显著上升。噬菌体和美罗培南的单独或联合处理能显著下调这些上升,其中噬菌体单独使用对乳酸的下调作用最为显著,而联合用药则对下调血清IL-1β水平具有协同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对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用PMA刺激THP-1细胞获得巨噬细胞模型。用6孔板建膜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分别用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菌和浮游菌感染巨噬细胞,观察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吞噬功能的变化。进一步用ELISA试剂盒检测感染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巨噬细胞模型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模型。与感染了浮游菌的细胞相比,感染了生物被膜菌的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小,释放的LDH降低,吞噬功能减弱,IL-1β的表达量减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可以逃逸巨噬细胞的免疫防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分析肺部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前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其感染前后收集肺组织标本,检测感染前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感染PAE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上升的态势,并于感染3 d后到达峰值。相较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前,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升,感染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重视对患者肺组织KGF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及时实施KGF辅助干预,对抑制感染,控制肺炎的进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菌苗探索阻断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家兔耳皮内注射白色念珠菌,进行活菌攻击,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用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免疫的家兔状况;用试管凝集法测定家免的抗体效价;采用小白鼠体内吞噬法测定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以得出铜绿假单胞菌菌苗的免疫性。结果观察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免疫组抗体效价,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注射区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肾脏感染灶减少,病理切片显示病情较轻。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菌苗能够减轻注射区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对肾脏的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不同时间和剂量建立BALB/c小鼠的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模型,探索小鼠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过程.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在0、1、2 d滴鼻接种肺炎支原体菌液3次,Ⅱ组在0 d滴鼻接种小剂量肺炎支原体菌液1次后于8、9 d再接种和Ⅰ组相同的肺炎支原体菌液2次,均设立不同剂量、批次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全部实验动物在3~18 d内分批处死.所有小鼠均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以组织病理学评分来确定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程度.取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做病原学检测.结果 接种后实验动物全部存活无死亡.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样病理改变,组织病理学评分为1.5~14.3分,分别于第5、6天和第11天达到最高,平均分为4.9分;Ⅰ组实验组动物多呈轻、中度改变,Ⅱ组实验组动物多呈中、重度改变.所有实验组动物肺组织匀浆及BALF的肺炎支原体培养在接种后1月内先后出现阳性结果.对照组动物未出现明显肺部炎症改变,组织病理学评分为0~1分,肺炎支原体培养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BALB/c小鼠的肺部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组织病理学评分方法可用以评价肺部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不同接种时间和剂量所致的病变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和口腔细菌单独或共同作用于肺上皮细胞时,细菌黏附和侵入细胞的能力,探讨细菌间相互作用在呼吸道感染的最初阶段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培养法和抗生素保护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和口腔细菌单独或共同作用于肺上皮细胞时,细菌黏附和侵入肺上皮细胞的能力.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与口腔细菌共同作用于肺上皮细胞,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降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能力,却增强了其侵入能力;而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影响口腔细菌对肺上皮细胞的黏附,同时增强口腔细菌侵入肺上皮细胞的能力.结论 口腔细菌,尤其是牙周可疑致病菌主要通过增强铜绿假单胞菌对肺上皮细胞的侵入而影响呼吸道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共21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把铜绿假单胞菌株分为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分别探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肺炎的治疗和预后。结果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 (144/155 ),35. 7% (20/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死亡率分别为2. 6% (4/155)、32. 1%( 1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菌药单药或联合治疗方案对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方案能缩短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平均住院天数(P〈0. 05);抗菌药单药或联合治疗方案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治疗疗效好,死亡率低,联合治疗方案可缩短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平均住院天数。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治疗疗效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仙居县ICU病房内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仙居县人民医院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进行分析,对泛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6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哌拉西林28.4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84%、阿米卡星8.57%、环丙沙星17.32%、庆大霉素11.23%、左旋氧氟沙星22.36%、妥布霉素3.73%、头孢他啶36.75%、头孢吡肟32.00%、头孢哌酮/舒巴坦15.38%、亚胺培南39.83%、美洛培南37.36%。铜绿假单胞菌是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位居第二位,检出率为19.92%。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ICU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泛耐药比例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78.57%、气管插管/气管切开76.19%、MODS 76.1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易引发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且耐药现象严重,易产生泛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L型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Annexin V-FITC/PI双染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L型感染血管内皮细胞8 h时的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9活化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L型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8 h时细胞凋亡率、Caspase-9活化程度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L型可通过活化Caspase-9的线粒体途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惰性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惰性材料塑料输液管内壁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细菌生物膜的结构,探讨输液管内壁细菌生物膜形成影响因素。方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生物膜,分别于培养1、3和7d用扫描电镜动态观察生物膜形成过程。结果混合菌生物膜的生长速度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单独成膜。结论输液管是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良好支持材料,混合细菌培养可以加速细菌形成生物膜。  相似文献   

17.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肤,观察抗菌肤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均减少.14 d后对照组存活率为30%,明显少于磺胺米隆组90%(P<0.05)和抗菌肽组80%(P<0.05).对照组小鼠的重量在第6 d开始下降,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而无菌对照组无死亡,重量持续增加.因此,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能明显增加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5株;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93±12.46)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3.32±6.66)天;慢性基础性肺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机体免疫力低下可增加该菌的感染率;发热率为43.53%,表现为低热和中等度热;发热患者与体温正常的患者相比,白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656,P=0.0056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27,P=0.04820.05)。发热患者的WBC平均为(12.53±6.16)×109/L,G%平均为为(78.85±9.10)%;敏感率65%的抗生素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佛沙星,其均可作为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性治疗药物;有无按药敏调整药物及疾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继续增加样本量。结论: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临床特点变化多样。治疗时应重视感染该菌的危险因素,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情况,分析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与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差异。方法选择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231株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与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微生物病原菌鉴定。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231株,其中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25.54%。从科室分布看,神经外科分离率最高,占47.46%,其次ICU、呼吸内科与消化内科分别占18.64%、13.56%、10.17%;下呼吸道感染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与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5.65%,71.83%;42.86%,7.69%;17.39%,2.70%;33.33%,11.02%;22.22%,8.00%。下呼吸道感染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选用是延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肠道定植菌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38)和未感染组(n=22)。收集患者痰和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痰和粪便细菌检出情况,并对痰培养及粪便培养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患者粪便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于未感染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低于未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患者粪便中各细菌检出率与痰培养细菌检出率呈正相关(r=0.745,P=0.009)。未感染组患者粪便中各细菌检出率与痰培养细菌检出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与肠道定植菌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治疗中应重视COPD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