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RM-2近交系小鼠的生殖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获取IRM-2近交系小鼠的生殖生长特性的有关资料.方法ICR/JCL为母本,以615小鼠为父本杂交选育的近交系小鼠IRM-2,现已繁育至第38代.经过对其生殖、生长特性的观察和测定来取得相关资料.结果该小鼠出生后45d性成熟;繁殖能力强,平均每窝产仔数为8只以上,最高可达15只;生长发育迅速,出生后60d体重可达28g以上,各脏器重均高于亲代鼠.结论从各项指标来看,IRM-2小鼠是优良的近交品系小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人工繁殖恒河猴婴猴生长发育指标的标准数据库。方法随机对90只人工饲养繁殖的恒河猴(从100d至1周岁)进行体重、身长、尾长、前肢长、后肢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测定后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和绘制生长曲线图,发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恒河猴(1周岁前),其生长发育指标基本均匀一致,只有个别出现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现象。随时间推移,雄性生长速度要快于雌性。结论所建立的恒河猴婴猴正常生长发育生理指标,为提高人工饲养繁育恒河猴技术和不断改善恒河猴营养与发育健康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于1992年底开始,通过选种、选配,建立了一个11只雄猴,77只雌猴的恒河猴生产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三年间,利用大笼群养的“后宫式”繁殖方法,母猴怀孕107例,流产11例,生产仔猴96只,离乳94只。平均妊娠率、产仔率、离乳率分别为51.44%、46.15%、97.92%。在“后宫式”群养方式繁殖成功后,我们又尝试了单笼饲养、定期交配的新的繁殖方法,当年投种9只母猴,怀孕7只,生产7只。怀孕率、生产率均为77.78%。在进行实验性繁殖的同时,对人工条件下饲养的恒河猴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如妊娠期、月经周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生长特性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表明人工条件下饲养的恒河猴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间交配,4月至9月分娩。恒河猴具有间情期,每年秋冬季发情,平均月经周期为28.31±2.82d(n=70)。平均怀孕期为163.46±11.87d(n=13)。本实验为人工繁殖恒河猴进而实现实验动物化积累了基础数据,为将来提供高等级的、遗传背景清楚的、高质量的实验猕猴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树实验种群的繁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树实验种群的繁育。结果是5对成年树在7个月内共产11窝31只仔树。27只出生后即人工喂养的仔树中,25只健康存活至进入动物实验。成年树平均产仔周期为(52±8.9)d;仔树的人工喂养成活率为92.6%。可以认为树实验种群的人工繁育是可行的。人工繁育的树有望取代野外捕获的树用于有关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田鼠生命表和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229((?)(?)124,♀♀105)只实验室出生的幼鼠生长、繁殖和死亡观察根田鼠雄性和雌性的期望寿命(c_0)分别为3.040(即39周)和3.176(即41周);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283和0.272,两者很接近。妊振期平均为20.6天,哺乳期在15—20天,产仔数平均为4.56只。实验种群经一世代后的净增殖率(R_0)为2.0456,内禀增长率(r_m)为0.0787/月。  相似文献   

6.
棕背伯劳的雏鸟生长和出飞后行为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3-5月对南充地区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雏鸟的生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出飞之后的行为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棕背伯劳育雏期12~13d,观察21雏成活18只,成活率为85.7%。体重、体长和其他形态特征的生长都适用于Logistic方程拟合。出飞后笼养雏鸟的“理翅羽”和“一侧翅下展,同时同侧脚下伸”行为频率最高,分别为18.81%和11.88%。  相似文献   

7.
笼养间蜂猴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至今,对15只(10,5)成年间蜂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进行观察,结果为:1.间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2.发情周期为49.67d(SD=1.25),在此期间,雌性外生殖器红肿,变大;雄性阴囊胀大;3.交配以背腹相贴为主;4.怀孕期为188d;5.哺乳期为108d(SD=4.12);6.均为一胎二仔。  相似文献   

8.
人工巢箱条件下白眉姬鹟的繁殖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6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次生林中,对人工巢箱条件下白眉姬鹟(Ficedulazanthopygia)的繁殖参数开展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巢箱中自眉姬鹟的窝卵数为5~7枚,平均6.0枚;卵重平均为1.6 g.卵大小平均为17.0 mm×13.1 mm.孵化期平均为13.1 d,每巢平均出雏5.4只,育雏期平均为12.8 d,每巢平均出飞雏鸟5.3只.白眉姬鹟的营巢成功率为70.0%,繁殖成功率为81.3%.  相似文献   

9.
2017—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对7只性成熟(5雌2雄)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的交配与繁殖进行了观察研究,记录人工养殖条件下亲龟的生活、交配及繁殖习性,结合相关研究报导,调整亲龟饲养及龟卵孵化方法,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成功繁殖出F_1代个体。结果表明,试验亲龟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年平均增长率达6.37%,交配高峰期为5—6月,产卵期为6—7月。共获得5枚受精卵,2次产卵之间积温为197 230~207 955℃·h,并成功孵化出F_1代稚龟3只,龟卵孵化时间为118~136 d,孵化积温为76 464~88 128℃·h,孵化率60.00%。本研究为黄额闭壳龟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可以通过风传播扩散,其地下根茎可以进行无性克隆,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为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及繁殖规律,2006—2008年在杭州下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对自然生长状态下不同密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定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120株.m-2的高密度状况下,植株平均株高高于其他密度,最大的差距为57.6cm;60~80株.m-2的中密度下,茎粗最大,达到10.3mm,比低密度条件下平均值粗2mm;中密度条件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的增长数最多,平均日增长量最多达3.4片;高密度时加拿大一枝黄花最早开花,分别比中密度、低密度条件下提前约8和3d;高密度条件下种子扩散的时间最早,分别比中密度、低密度条件下提前约7和2d;中密度条件下平均每株产生种子数量最多,平均种子量达到77896颗.株-1,且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本研究明确了自然生长状况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及繁殖生长特性,可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栗斑腹在吉林省为留鸟 ,一年可繁殖两次 ,其雏鸟为典型的晚成鸟。 4月末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 ,5月中旬产卵。雌雄鸟筑巢时间分别是 43 min/d和 3 6min/d(筑巢第 4天 )。平均窝卵数为 5 .0 9± 0 .5 8枚 /巢 (n=3 1 ) ,孵卵前、中、后期雌鸟孵卵占白天活动时间的 3 5 %、74.5 %和 67.6% ,孵化期为 1 2 d,孵化率为 3 6.3 % ,2、8日龄喂雏分别为 4.5次 /h和 9.0次 /h。雏鸟的体重及外部器官的发育除嘴峰外 ,生长曲线均符合 Logistic方程 ,而嘴峰长的生长近似直线 ,栗斑腹雏鸟生长发育体重的生长模型为 :W =1 4.95 /1 +(e- 0 .552 ( t- 3.6 3) ) ,雏鸟 1 1日龄后出飞 ,繁殖成活率为 2 7.7%。  相似文献   

12.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dauricus)是国内研究冬眠生理学的主要模式动物,且日益为医学研究所关注。实验室条件下繁殖种群具有明确生活史特征,是相关研究的理想对象,但以往研究中,达乌尔黄鼠实验室条件下繁殖成功率及后代成活率均很低。本研究通过采取丰富饲料种类、雄性出眠后的暖温暂养、“双笼配对”等措施,对实验室条件下越冬达乌尔黄鼠进行配对,从21对动物中成功繁殖出18窝子代,繁殖成功率85.7 %。78只子代饲养至3月龄,仍有67只存活,存活率为85.9 %。通过本实验,得出改进达乌尔黄鼠实验室条件下繁殖的主要措施如下:(1)繁殖期母鼠及发育期幼鼠,除饲喂标准大鼠饲料外,适量添加幼犬粮、胡萝卜,以补充营养;(2)出眠的雄性达乌尔黄鼠放入18℃房间暂养2周,有助于其性腺发育,促进繁殖成功;(3)“双笼配对”能有效地降低外界干扰,减少动物的杀婴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分析了年龄、胎次、妊娠天数、配种次数与方式、雌激素等因素与大熊猫双胎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双胎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次的双胎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产单胎的大熊猫平均妊娠天数(142.33 d±21.03 d)显著大于产双胎的妊娠天数(131.63 d±25.10 d)(P<0.05);不同的配种次数对双胎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配种方式对双胎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共同采用的混合配种方式的胎产仔数(1.62只±0.49只)显著高于自然交配的胎产仔数(1.41只±0.50只)(P<0.05);产双胎的雌激素水平在-130 h至+25 h内极显著高于产单胎的雌激素水平(P<0.001),并且产双胎的雌激素峰值水平(221.82 ng/mg±36.14 ng/mg)极显著高于产单胎的雌激素峰值水平(143.33 ng/mg±16.95 ng/mg)(P<0.0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锯缘闭壳龟指名亚种Cuora mouhotii mouhotii (Gary,1862)的人工饲养与繁殖,2016—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对人工饲养条件下5只性成熟个体(2雌3雄)的生长与繁殖状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对象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年平均增长率达5. 17%,交配高峰期为每年5—6月,产卵期为6—7月。实验过程中获得7枚受精卵,2次产卵之间积温为188 397~189 710℃·h。共孵化得到5只稚龟,孵化时间为86~102 d,孵化积温为57 792~68 052℃·h,孵化率71. 43%。自然孵化组和恒温孵化组测得的孵化积温变异系数为5. 74%,1日龄稚龟体质量变异系数为6. 27%。本研究为锯缘闭壳龟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国鲥鱼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的潜在入侵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美国鲥鱼已被引入到我国的上海和广东等地进行水产养殖。本实验报道了在纯淡水人工养殖条件下美国鲥鱼的繁殖和生长情况。人工养殖鲥鱼的生长速度接近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沿岸野生鲥鱼的生长速度,而高于特拉华河野生鲥鱼的生长速度;人工养殖的2龄鲥鱼既可以在养殖池中自然产卵,也可以通过注射激素人工诱导产卵,其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17天内的存活率分别约15%、75%和54%。这一结果表明,尽管鲥鱼是在海水中进行繁殖的洄游性鱼类,但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淡水条件下同样可以正常生长,并达到性成熟和繁育后代,有可能在适宜的淡水水体中形成自我维持的种群。结合本实验结果和美国鲥鱼的其他生物学特性,本文认为美国鲥鱼在我国天然水体生态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入侵性。  相似文献   

16.
1989年至今,对15只(10♂♂,5♀♀)成年间蜂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进行观察,结果为:1)间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2)发情周期为49.67 d(SD=1.25),在此期间,雌性外生殖器红肿、变大;雄性阴囊胀大;3)交配以背腹相贴为主;4)怀孕期为188 d;5)哺乳期为108 d(SD=4.12);6)均为一胎二仔。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林业厅林木保护站、山东大学生物系(1986)记载:在山东省,毛脚燕为旅鸟;棕背伯劳居留情况不明。笔者近几年于山东省临沂地区的蒙山和日照市发现,毛脚燕为夏候鸟,棕背伯劳为留鸟。毛脚燕Delichon urbica lagopoda在蒙山4—7月繁殖,营巢于山的中上部的石壁上,巢半球形,似家燕巢,开口向上,由泥丸混少量软草砌成,内铺以软草、苔藓。1984年4月30日在蒙山阳坡南天门下见到10多只巢营造在一起,巢间距0.5—1米左右,而1983年6月26日在蒙山东侧天麻场曾见到将要筑成的独巢1个。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schach在山东日照4—6月繁殖,4月上旬于淡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卧龙和雅安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nca来探讨环境变化对雌性圈养大熊猫繁殖习性的影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卧龙基地)和雅安碧峰峡基地(雅安基地)的海拔分别是1 848 m±20 m和1 080 m±42 m,2个基地的海拔相差近800 m。通过对比研究10年间13只雌性圈养大熊猫在不同基地(各5年)的繁殖习性,发现其从卧龙基地到雅安基地以后,每胎产仔数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卧龙基地的平均每胎产仔数为1.66±0.27,雅安基地为1.28±0.24;在卧龙基地的平均发情时间为90.05 d,雅安基地为75.54 d,在雅安基地的平均发情时间比卧龙基地早14.5 d(P0.05);雌激素峰值在卧龙基地平均为136.1 ng/mg Cr,雅安基地为129.7 ng/mg Cr(P=0.47);在卧龙基地的平均孕娠期为120.3 d,雅安基地为115.3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圈养大熊猫的管理中需要重视环境因子的影响,将来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熊猫发情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达乌尔黄鼠实验室饲养、繁殖及其冬眠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饲养与繁殖的方法及冬眠阵的发生规律,参照野生黄鼠冬眠洞穴的主要生态环境参数,建立人工冬眠屋,采用传统锯末技术记录冬眠阵。结果显示: (1) 处于春季繁殖期的黄鼠应以大鼠饲料为主,辅以少量黄瓜等,夏季活跃期交叉饲喂大鼠饲料与兔饲料,辅以多水的瓜果蔬菜,秋季育肥期以大鼠饲料为主,辅以高脂肪高蛋白的花生、豆类等。(2)雌鼠怀孕期为28 d 左右,哺乳期约一个月,雌鼠每窝产仔4 ~ 8 只,平均5.52 只;初生幼鼠两周内忌换垫料,并避免将异味带入鼠房。(3)黄鼠冬眠期从当年11月下旬至次年3 月上旬,平均93.95 d;冬眠阵睡眠时长平均7. 44 d,阵间激醒时长平均1.36 d,睡眠天数占整个冬眠期的89.9% ;整个冬眠期,黄鼠冬眠阵平均7. 55 个。(4)2009 年秋至2011 年春季,自野外共捕回黄鼠185 只, 存活146 只,存活率78. 9% 。在2006、2009 和2011 年的黄鼠繁殖期,共配对25 对,产仔138 只,成活92 只,成活率为66.7% 。结果表明,野生达乌尔黄鼠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实现繁殖,并可在人工冬眠屋成功冬眠。  相似文献   

20.
曹静  王桂英  赵志军 《生态学报》2016,36(15):4824-4831
为探讨环境温度和繁殖经历对黑线仓鼠哺乳期能量收支的影响,将连续3次繁殖的黑线仓鼠暴露于温度梯度降低的条件下(30—0℃,1℃/4d),使初次、第2和3次繁殖的动物分别暴露于30—20℃、20—10℃、10—0C℃,测定了哺乳期能量收支。与初次繁殖的动物相比,第3次繁殖组动物的摄食量显著增加,静止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褐色脂肪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增加,而断乳时胎仔重显著降低。结果表明:(1)低温下繁殖的黑线仓鼠处于负能量平衡,在自身维持和哺育后代的能量分配之间存在权衡,低温下产热增加,繁殖输出减少;(2)黑线仓鼠可能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在连续降低温度的条件下降低繁殖投资,符合"季节性投资假说"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