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后不同月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变化,以及海马和前脑皮层胰岛素样神经营养因子-Ⅱ (IGF-Ⅱ)的作用。方法:昆明品系小白鼠3月龄(青年)和14月龄(老年),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和青年应激组、老年对照组和老年应激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多因素慢性应激21 d,建立抑郁小鼠模型。采用悬尾实验和蔗糖偏好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并且检测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IGF-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小鼠的累积不动时间明显增多(P<0.05),蔗糖消耗度明显降低(P<0.05),并且IGF-Ⅱ阳性神经元数目在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 G)和前脑皮层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慢性应激后,青年应激组小鼠的第一次静止不动时间、累积不动时间和蔗糖消耗度与其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IGF-Ⅱ阳性神经元数目在CA1、DG和前脑皮层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应激组小鼠的第一次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累积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 5)和蔗糖消耗度明显减少(P<0.05),海马CA1、CA3和DG区IGF-Ⅱ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著减少(P <0.05或P<0.01)。结论:慢性应激后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海马和前脑皮层IGF-Ⅱ表达的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神经痛导致抑郁症状发生后,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改变情况。方法:24只健康成年大鼠进行随机分组(n=12):假手术组(Sham)大鼠仅进行坐骨神经分支暴露,坐骨神经损伤组(SNI)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在神经损伤后的第3、7、14、28、42、56天进行机械刺激计算缩足反射阈值,并进行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旷场实验等行为学实验来评价大鼠是否发生抑郁症状;利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技术,对SNI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神经元分别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NI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在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强迫游泳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簇状放电活动中动作电位的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慢性疼痛可以导致大鼠抑郁相关症状的发生,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增加与疼痛后抑郁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生长及其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建模组(n=50)。建模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n=10):模型组、苦参碱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和香菇多糖(200 mg/kg)组。除对照组外,每只大鼠右腋皮下接种0.4 ml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悬液(5×107 cells/ml)。按10 ml/kg的体积腹腔注射给药,2次/日,连续14 d。14 d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瘤组织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检测大鼠外周血IL-2、IFN-γ、IL-6、IL-10、TGF-β、CD3+、CD4+、CD8+、IgG、IgM、IgA水平。结果: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大鼠瘤块平均质量分别为(4.99±0.93)g、(4.52±0.92)g、(4.22±1.18)g、(4.52±0.92)g,与模型组(6.62±1.20)g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苦参碱各剂量组与香菇多糖组比较,瘤块平均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抑瘤率分别为24.6%、31.7%、36.3%和27.9%,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IL-2、IFN-γ、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IL-6、IL-10、TGF-β、CD3+、CD4+、IgG、IgM、Ig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IL-2、IFN-γ、CD8+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IL-6、IL-10、TGF-β、CD3+、CD4+、IgG、IgM、IgA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与香菇多糖组比较,苦参碱低、中剂量组IgM、IgA明显升高(P<0.01,P<0.05);高剂量组IL-2和IFN-γ、Ig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低剂量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IL-10、CD4+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机制与其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12月龄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安静组(AC,n=10)及老年运动组(AE,n=10),另取10只2月龄的雌性Wistar大鼠为青年安静组(YC,n=10);安静组大鼠进行正常饲养,运动组大鼠进行坡度为5°,速度为15.2 m/min,第1天运动15 min、第2天运动30 min、从第3天开始每天运动45 min,每周6 d,共12周。12周后所有大鼠断头处死,取腓肠肌样本,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测定SOD和GSH-Px活性、MDA含量、三羧酸循环限速酶(CS、ICD和α-KGDHC)活性及呼吸链酶复合体(RCCⅠ~Ⅳ)活性。结果:①与YC组相比,AC组骨骼肌线粒体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CS和α-KGDHC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RCCⅠ、RCCⅡ和RCCⅣ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RCCⅢ活性显著升高(P<0.05);AE组骨骼肌线粒体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CS、ICD和α-KGDHC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RCCⅠ~Ⅳ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②与AC组相比,AE组骨骼肌线粒体SOD、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CS、ICD、α-KGDHC和RCCⅠ~Ⅳ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老年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功能,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延缓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过度训练所致大鼠氧化应激、肾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11)、姜黄素+过度训练组(COM组,n=14)。C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OM组、COM组大鼠进行8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训练期间,COM组以200 mg/(kg·d)、5 ml/kg姜黄素进行灌胃,其他组灌胃等体积0.5%浓度羧甲基纤维素纳。末次训练后24 h,光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取血液、肾脏组织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8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光镜下C组大鼠肾脏组织结构正常;OM组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COM组较OM组减轻。与C组比较,OM组血清皮质酮(Cor)、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均升高(P<0.01),睾酮(T)水平降低(P<0.01);肾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水平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P<0.01),丙二醛(MDA)浓度升高(P<0.01);肾脏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1),肾脏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l-2)表达减弱(P<0.01),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增强(P<0.01)。与OM组比较,COM组血清Cor水平(P<0.01)降低,T水平升高(P<0.01),Cr和BUN水平均降低(P<0.05);肾脏Nrf2和HO-1表达增强(P<0.05),T-AOC和SOD活性升高(P<0.01),MDA浓度降低(P<0.05);肾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5),Bcl-2表达增强(P<0.05),Bax表达减弱(P<0.01)。组间T/Cor比值变化趋势与T变化相一致,Bcl-2/Bax比值变化趋势与Bcl-2变化相一致。结论:8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引发大鼠过度训练,氧化应激加剧并加速肾脏细胞凋亡,肾脏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及功能异常。姜黄素通过上调Nrf2、HO-1蛋白表达,有效缓解过度训练引发的氧化应激,从而增强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抑制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保护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结构关键蛋白紧密连接蛋白(ZO-1)、基底膜蛋白(CoIV)、周细胞蛋白(a-SMA)的表达情况及其损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灌胃14 d后,再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mg/kg),随机分为2组(n=1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正常大鼠随机分为2组(n=15):空白对照组和抑郁症组。糖尿病组与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值的变化,Open-field及Morris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关键蛋白ZO-1、CoIV、a-SM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血糖异常升高,自主活动次数减少,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减少(P < 0.05,P < 0. 01);海马血脑屏障内皮模糊,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周边胶质细胞终足水肿,ZO-1、α-SMA表达显著减少(P < 0. 05),CoIV的表达显著增加(P < 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 < 0. 01),逃避潜伏期延长(P < 0.05),海马血脑屏障毛细血管管腔更为狭窄、胶质细胞终足水肿更为明显,a-SMA表达显著下降(P< 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血脑屏障关键蛋白ZO-1、CoIV、α-SMA表达紊乱可能是其结构损伤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足底电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n=10):对照组(C组)、PTSD组、CUS组、PTSD+CUS组(P+C组)。在1、7、14、21天测量大鼠体重,并行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在7、14、21天做条件性恐惧实验。结果:与C组相比,CUS组和P+C组体重增加缓慢,PTSD组体重正常。CUS组于第21天出现糖水消耗比例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C组于第14天即出现上述抑郁表现。条件性恐惧实验中,PTSD组与PTSD+CUS组僵直时间显著增加,CU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更易产生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2型糖尿病伴发高血压大鼠的模型。方法:6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 NaCl饮水组、20 mg/kg STZ-1% NaCl组、30 mg/kg STZ-1% NaCl组、40 mg/kg STZ-1% NaCl组(n=13)。除正常对照组大鼠普通饮食喂养外,其余各组大鼠以高脂饲料4周+普通饲料结合1% NaCl饮水9周喂养。第4周末链脲霉素(STZ)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STZ (20 mg/kg、30 mg/kg、40 mg/kg)。实验周期13周。检测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平均摄食量、血糖、血压、血脂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1% NaCl饮水组比较,在STZ注射后仅30 mg/kg STZ-1% NaCl组、40 mg/kg STZ-1% NaCl组大鼠体重减少(P<0.05)、平均食量、空腹和随机血糖均增加(P<0.05);第4周起血压显著升高(P<0.05),收缩压均值达到150 mmHg进入高血压期,并在其后5周(实验结束前)稳定于150~170 mmHg;第9周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5)。结论:高脂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STZ 30~40 mg/kg结合1% NaCl饮水喂养,能诱导出2型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n=8)组和糖尿病造模组(n=16)。糖尿病造模组大鼠采用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DM+Sim)组。DM+Sim组大鼠每天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灌胃,1次/日,连续4周。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肾脏的形态学改变和间质纤维化;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结果:①与NC组相比,DM组可见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胶原纤维明显红染,呈不均匀分布;DM+Sim组形态学以及纤维化有明显改善。②DM组大鼠肾组织GRP78、p-IRE1α、NF-κB p65、MCP-1表达均高于NC组(P<0.05),DM+Sim组GRP78、p-IRE1α、NF-κB p65、MCP-1表达较DM组均下降(P<0.05)。③TUNEL法检测,NC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存在少量凋亡的细胞,DM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存在大量凋亡的细胞(P<0.01);与DM组比较,DM+Sim组凋亡的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给予糖尿病大鼠辛伐他汀后,肾脏形态学以及纤维化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其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和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及减少肾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敦煌疗风虚瘦弱方(LXD)对慢性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8):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LXD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5 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复制慢性心衰模型,末次注射阿霉素60 min后,卡托普利组灌胃卡托普利,LX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灌胃LXD水煎液80、40、20 g/kg (生药/体重),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6周,同时每周腹腔注射15 mg/kg异丙肾上腺素1次。记录各组大鼠的呼吸、皮毛颜色、活动、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价抗氧化活性和心室质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体重增长减慢,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心脏功能减弱,出现细胞因子激活、自由基损伤、心肌酶释放增多,HE染色显示心肌组织形态出现损伤,心肌纤维断裂等。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LXD对模型大鼠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给药第42天,LXD各剂量组体重明显增长;LXD高、中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MAP、血清IL-6、TNF-α、MDA、LVMI和RVMI显著降低(P<0.05,P<0.01),LVSP、+dp/dtmax及-dp/dtmax均显著升高(P<0.05,P<0.01),LXD高剂量组LVEDP显著降低(P<0.01),LXD中、低剂量组CK和AST显著降低(P<0.05,P<0.01);LXD各剂量组血清SOD升高。结论: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单克隆抗体(IL-6 mAb)治疗Lewis大鼠自身免疫心肌炎(EAM)的疗效。探讨IL-6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在EAM发病中的机制。方法:将34只8-10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EAM组(n=12),IL-6mAb干预组(n=16)。对EAM组和干预组注射心肌肌凝蛋白,干预组于免疫注射后第1、7至第20天腹腔注射IL-6 mAb1nlg,分别于急性峰值期(第21天)、慢性持续期(第84天)取材,观察心肌炎症浸润、纤维化、细胞凋亡以判断IL-6mAb疗效。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比较各组血清中IL-6、IL-10、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STAT3、RORγt、Foxp3mRNA水平,对EAM源性脾细胞进行体外IL-6mAb刺激,并用ELISA法测定IL-10、IL-17和TGF-β的浓度。结果:炎症积分、纤维化积分、凋亡指数IL-6mAb干预组较EAM组明显下降(P〈0.01)。急性峰值期(21d组)EAM组TH17和Treg细胞数量上调,干预组则受明显抑制(P〈0.01);21d干预组血清IL-6、IL-10、IL-17和TGF-β的浓度较EAM组明显下降(P〈0.01);21d干预组外周血STAT3、RORγt、Foxp3mRNA水平下降(P〈0.01);体外IL-6mAb刺激EAM源性脾细胞,IL-10、IL-17和TGF-β表达明显增加。结论:IL6mAb对EAM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L6mAb通过抑制Th17、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实现对EAM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风膏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分离纯化新生SD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第3代贴壁培养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2 h后,复氧培养24 h造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风膏5%含药血清组、中风膏10%含药血清组、中风膏20%含药血清组,每组6个复孔,分1 d、3 d、5 d、7 d 4个时间点。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悬浮培养细胞均高表达巢蛋白(nestin)。在增殖试验中,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第3日,中风膏20%治疗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实验第5日、7日,中风膏5%、10%、20%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在凋亡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风膏20%组细胞凋亡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风膏含药血清对海马神经干细胞OGD/R损伤后的增殖能力有显著的修复作用,20%中风膏含药血清对干细胞损伤有治疗作用,可降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金叶女贞果实花青素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正常对照组、慢性炎性痛模型组(左后足跖注射100 μl CFA)、花青素治疗组(模型+花青素90 mg·kg-1,ig,qd)。造模前和术后第1、3、5、7、9、11、13日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基础痛阈(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左后肢足趾容积;术后第14日实验结束,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各项生化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总辣椒素受体(TRPV1)和磷酸化辣椒素受体(p-TRPV1)的表达。结果:花青素能提高模型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P<0.05),降低足趾肿胀度(P<0.05),提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血清MDA和NO含量(P<0.05),降低大脑海马区p-TRPV1/TRPV1蛋白比例。结论:花青素灌胃14日处理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下调TRPV1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蒙药新Ⅱ号对阿霉素性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心肌病理、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凋亡作用。方法:30 只SD 雄性大鼠分为3组(n=10):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体重,1次/周,用药4周后观察4周)和蒙药新Ⅱ号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体重,1次/周,用药4周后,给予蒙药新Ⅱ号30 mg/kg·d灌胃,共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8 周后行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各项心功能指标,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行HE 染色、VG染色及电镜观察。用TUNEL 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GRP94及促凋亡因子CHOP、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①蒙药新Ⅱ号组大鼠心脏左室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②蒙药新Ⅱ号组大鼠心肌病理积分明显下降(P<0.01)。③蒙药新Ⅱ号组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GRP94、CHOP、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P<0.01)。结论:蒙药新Ⅱ号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减轻心肌病理变化,缓解内质网应激,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这一实验结果可能是蒙药新Ⅱ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应激对雄性子代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SD孕鼠随机分为有产前应激处理(妊娠第15到21天每日3次限制活动)和无产前应激处理,并对其雄性子代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共分为产前应激+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产前应激+MCAO组(n=10),于再灌注后第5天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缺血灶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受体A4(EphA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共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phA4、GFAP和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蛋白表达。结果:产前应激+MCAO组子代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EphA4、GFAP和Neurocan蛋白表达均较MCAO组显著增加(P均<0.05),且GFAP阳性细胞形态学改变及EphA4/GFAP共表达也较MCAO组明显。结论:产前应激可能改变子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上EphA4受体的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神经蛋白聚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模拟失重大鼠颈动脉平滑肌收缩蛋白Ca2+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1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模拟失重组(TS)、模拟失重+川芎嗪灌饲组(LTZ)(n=7)。4周后测定大鼠颈动脉收缩性、收缩蛋白Ca2+敏感性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抑制剂ML-7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TS组苯肾上腺素(PHE)收缩力比CON组高25.14%(P<0.01),LTZ组较TS组低13.46%(P<0.01),较CON组高8.30%;ML-7可使CON、TS、LTZ组PHE收缩力分别降低8.84%、16.24%(P<0.01)和3.40%;TS组KCl收缩力比CON组高40.46%(P<0.01),LTZ组较TS组低18.80%,较CON组高14.05%;ML-7可使CON、TS、LTZ组KCl收缩力分别降低21.97%(P<0.05)、21.88%(P<0.01)和10.84%;TS组pD2[Ca2+]比CON组高10.03%(P<0.01),LTZ组较TS组低7.01%(P<0.01),较CON组高2.32%;ML-7可使CON、TS、LTZ组pD2[Ca2+]分别降低2.42%、7.43%(P<0.01)和2.51%。结论:模拟失重大鼠颈动脉收缩增强可能是由动脉平滑肌收缩蛋白Ca2+敏感性增强所导致的。川芎嗪可改善模拟失重大鼠颈动脉的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继而降低Ca2+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体重检测、空腹血糖检测、宏观表征、旷场实验行为学评价糖尿病兼抑郁症的大鼠模型。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在其基础上再用21 d慢性束缚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兼抑郁症大鼠模型。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n =8):正常组(N组),2型糖尿病组(T组),2型糖尿病兼抑郁症组(T+D组)。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在慢性束缚的第0、7、14、21天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和体重,并对大鼠的宏观表征、饮食量、粪便、小便、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在第21天利用行为学设备分析软件,对大鼠旷场实验进行分析,检测大鼠的抑郁程度,验证评价2型糖尿病兼抑郁症大鼠模型是否成功。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STZ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后,T+D组大鼠的毛发散乱,无光泽,活动迟缓,进食量、饮水量增加,粪便尿量增加,精神萎靡。第0、7、14、21天T组和T+D组组大鼠体重均下降,与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21d慢性束缚刺激后,T+D组体重比T组大鼠体重增加较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0、7、14、21天,T组和T+D组大鼠血糖均升高,与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21 d慢性束缚刺激后,第21天T+D组大鼠血糖比T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鼠5 min内总移动距离有变化,与N组相比,T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N组相比,T组大鼠5 min内移动速度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T+D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利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及21天慢性束缚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2型糖尿病兼抑郁症大鼠模型,适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180~22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8)和模型组(n=16),模型组给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将模型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n=8)和糖尿病+辛伐他汀组(DM+S组,n=8),DM+S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d)灌胃四周,其余两组给予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p5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53,p53-phospho-serine15,Bax,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DM组比较,DM+S组大鼠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②H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结构不清晰,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DM组比较,DM+S组的心肌细胞结构明显改善。③ TUNEL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心肌凋亡细胞阳性率显著增加(P<0.01),给予辛伐他汀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④免疫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M组p53表达量显著增加,且p53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P<0.01);与DM组比较,DM+S组p53表达量明显下降,p53在细胞质和核中均有表达,但核内表达量减少(P<0.01)。⑤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p53,p53-Phospho-Serine15,Bax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量减少(P<0.01);与DM组比较,DM+S组p53(P<0.01),p53-Phospho-Serine15(P<0.01),Bax (P<0.05)表达量显著下降,Bcl-2(P< 0.05)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心肌结构异常、抑制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导致的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与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SD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骨骼肌损伤修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4只用打击器打击后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n=6),各组分别在造模前及造模后3 d、5 d、7 d、14 d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RT-PCR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基因(atg) atg7、atg10、atg12、atg16L1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损伤后5 d炎细胞浸润达到高峰,7 d可见明显的新生肌细胞,14 d损伤已初步愈合。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后3 d,5 d,7 d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增多,Z线从消失到飘移增粗,肌质网扩张程度逐渐好转,14 d接近对照组水平。Western blot显示:骨骼肌损伤在自然恢复3 d、5 d、7 d、14 d过程中,LC3-Ⅱ与P62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LC3-Ⅱ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明显升高(P<0.01),同样损伤后第3天P62表达达到高峰(P<0.01),14 d恢复至正常水平。RTPCR显示:骨骼肌损伤自然恢复3 d、5 d、7 d、14 d过程中,atg10 mRNA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atg10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明显降低(P<0.01);atg7、atg12、atg16L1 mRNA表达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显著升高(P<0.01,P<0.05,P<0.01)。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自噬相关因子表达随损伤的修复而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自噬参与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推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的修复速度可能与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