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甘麦大枣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递质的影响,并从突触结构及结构蛋白MAP-2与GAP-43表达改变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8 mg/kg)、甘麦大枣汤高、低剂量组(9.72、4.86 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并于造模同时给药组灌胃给药,连续21 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测试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海马单胺递质5-HT、NE含量,Golgi染色观察神经元突触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突触结构蛋白MAP-2和GAP-43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及自主活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海马5-HT、NE含量显著下降(P<0.01),树突棘缺失明显,同时MAP-2和GAP-4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甘麦大枣汤干预后,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P<0.01),5-HT、NE含量显著升高(P<0.05),树突棘密度、长度及分枝增加,MAP-2和GAP-43表达显著回升(P<0.01)。结论: 甘麦大枣汤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升高海马单胺递质含量,其作用可能与上调突触结构蛋白、缓解神经元突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推拿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大鼠模型[1-2],造模21 d后,进行推拿治疗14 d。分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每日推拿膀胱经重要穴位10 min(间隔2 min,共2次)。通过体质量检测、旷场、糖水消耗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价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组织中ERK/P-ERK、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的体质量、旷场、糖水消耗实验和水迷宫数据均显著下降(P<0.01),P-ERK、BDNF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推拿组和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的体质量、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数据均显著上升(P<0.01),推拿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组织中P-ERK、BDNF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氟西汀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 推拿可上调大鼠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组织中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效应蛋白BDNF的表达,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抑郁行为。  相似文献   

3.
跨颅电刺激对大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跨颅电刺激对大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跨颅电刺激抑郁症大鼠左侧前额叶皮层,敞箱实验测定大鼠行为学变化,荧光法测定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跨颅直流电和低频脉冲电刺激后,大鼠敞箱实验中垂直和水平运动得分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大鼠左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5-HT、NE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而前额叶皮层D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直流电和低频脉冲电跨颅刺激左侧前额叶皮层,对抑郁症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对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法(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刺五加胶囊(200mg/kg,400mg/kg,800mg/kg)灌胃,取大鼠海马组织。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结果:刺五加胶囊低剂量组能升高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P<0.01),降低大鼠逃避潜伏期(EL)时间,提高大鼠空间探索时间(SET)(P<0.05,P<0.01)。结论:刺五加胶囊能升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提升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及5-羟色胺、色氨酸、应激激素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应激致抑郁发生的机制。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CUMS)结合行为学指标建立大鼠抑郁动物模型;高效液相检测血浆和脑5-HT、儿荼酚胺;放免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换算成皮质酮含量;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清色氨酸的含量。结果:①CUMS诱导8周大鼠糖水偏爱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体重和旷场实验评分下降(P〈0.05)。②CUMS诱导8周大鼠大脑和血浆5-HT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色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③CUMS诱导8周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血浆皮质酮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CUMS建立的抑郁模型大鼠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紊乱,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升高对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正常大鼠和去卵巢大鼠脑内主要神经信息分子的种类和含量,以观察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神经内分泌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同,初步探讨卵巢(雌激素)对神经内分泌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病理形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不同脑区及血清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及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结果脑组织HE染色显示OVX组大鼠脑内神经元退化比假手术组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大鼠的NE、E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分别为海马和血清;HVA在丘脑中含量比假手术组升高;DA含量在皮质区比假手术组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在海马和小脑区5-HT含量上升,而5-HIAA含量下降;在皮质、丘脑和血清中,OVX组5-HT含量较假手术组下降,而5-HIAA含量升高。结论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水平低下状态可能引起脑组织携带的主要信息分子(经典神经递质、氨基酸类递质)释放或合成发生异常,因此去卵巢模型大鼠可以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信号异常的载体,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信号传导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Sham+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CUS),模型(CUS)+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 L/kg),连续14天;Sham+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天麻素(50、100或者200 mg/kg),连续14天;模型组接受CUS造模,并且在造模结束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 L/kg),连续14天;模型+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在CUS造模结束后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天麻素(50、100或者200 mg/kg),持续14天。随后,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在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Elisa检测海马GFAP和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1)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可以导致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糖水偏好减少(P0.05)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CUS组大鼠海马GFAP和BDNF水平下降(P0.01)。(2)一定剂量(100和200 mg/Kg)天麻素干预可以缓解CUS大鼠的抑郁行为,CUS与CUS+GAS(M)组(P0.05)以及CUS与CUS+GAS(H)组之间(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3)中高剂量的天麻素可以恢复CUS大鼠海马的BDNF和GDNF水平,CUS与CUS+GAS(M)组(P0.05)以及CUS与CUS+GAS(H)组之间(P0.05)的BDNF和GDNF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天麻素可以缓解CU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恢复CUS模型大鼠海马的BDNF和GDNF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神经再生对成年Wistar Kyoto(WKY)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三个组(n = 10):①正常对照(Wistar)组:选取 9 周龄Wistar大鼠,给予生理盐水 3 周(10 mg/kg, 灌胃);②抑郁模型(WKY)组:选取同龄WKY大鼠并经行为学测定后筛选出抑郁大鼠作为抑郁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 3 周(10 mg/kg, 灌胃);③阳性对照(AMI+WKY)组:选取同龄WKY抑郁大鼠,给予阿米替林(AMI) 3 周(10 mg/kg, 灌胃)。选用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DCX检测大鼠的海马神经再生水平;应用糖水偏好实验(SPT)、旷场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学变化。结果:①WKY抑郁大鼠海马DG区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细胞数和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DCX+细胞数较Wistar大鼠分别降低了 33.0%(P<0.01)和39.2%(P<0.01);阿米替林给药后使抑郁大鼠海马DG区Ki67+细胞数和DCX+细胞数分别增加了43.8%(P<0.01)和46.7%(P<0.01)。②与Wistar大鼠相比,WKY抑郁大鼠糖水偏好程度明显降低(P< 0.01),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显著缩短(P<0.01)和中心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 0.01);阿米替林治疗可显著改善WKY大鼠的上述抑郁样行为。结论:①成年WKY抑郁大鼠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成年WKY抑郁大鼠的神经再生受损;②改善海马受损的神经再生可以部分逆转成年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 IH)对高血压、心肌梗死、脑缺血以及抑郁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但IH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不可逃避足底电击联合场景再现制备PTSD小鼠模型,通过旷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及条件性恐惧测试反映其恐惧和焦虑水平;通过Y迷宫测试反映其空间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杏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F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杏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IH与模型(电击)对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进入开放臂次数所占百分比、条件性恐惧测试中僵住时间和排便数量存在交互作用,IH能增加PTSD模型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运动次数,减少条件性恐惧测试中僵住时间和排便数量。同时,IH预处理能减少PTSD模型小鼠海马、杏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F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加这些脑组织中HIF-1α、VEGF和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IH预处理对PTSD模型小鼠恐惧和焦虑行为有改善作用,提示IH有可能成为预防PTS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天麻多糖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巢蛋白(Nestin)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以单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w,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2w;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连续2w。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阳性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表达显著多于电针组或天麻多糖组(P0.05)。结论电针与天麻多糖结合可显著增加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的表达,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且作用优于单用电针或天麻多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天麻多糖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巢蛋白(Nestin)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以单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w,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2w;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持续30 min,每天1次,连续2w.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阳性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表达显著多于电针组或天麻多糖组(P<0.05).结论 电针与天麻多糖结合可显著增加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的表达,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且作用优于单用电针或天麻多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足三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情绪心理行为的变化,结合大鼠海马5-HT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改善情绪心理障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束缚组、针“百会”、“足三里”组(以下简称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束缚组只捆绑束缚不治疗,治疗组捆绑束缚进行电针处理.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和旷场实验测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5-HT的水平.结果:(1)内脏敏感性评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腹部抬起与背部拱起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腹部抬起与背部拱起值明显升高(P<0.01,P<0.05);(2)旷场实验测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值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值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水平活动值与垂直活动值升高(P<0.05).(3) 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海马中5-HT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海马5-HT水平降低(P<0.05).结论:针刺“百会”、“足三里”穴位能够降低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降低海马5-HT的水平,进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情绪心理行为变化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运动大鼠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中药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选8周龄大鼠64只,随机分成服药组和对照组,服药组灌服中药煎剂8周。然后,每组再分成4个亚组分别于不同状态下断头处死,测其中枢递质含量。结果:服药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安静时,除谷氨酸(GLU)含量服药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其余各指标无组间显著性差异;定量负荷后,服药组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弘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含量和5-HT/5-HIAA显著低于对照组,GLU、GLU/GABA和DA/5-HT明显高于对照组;力竭即刻,服药组5-HT、GABA含量和5-HT/5-mA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U含量、DA/5-HT和GLU/GAB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12h。服药组5-HT含量和5-HT/5-HIAA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LU、DA、GABA含量和DA/5-H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鼠运动至力竭性的过程中,复方中药制剂有明显抑制5-HT、5-HIAA、DA、GABA生成和促进GLU中枢递质合成的作用,其综合效应表现为兴奋性递质相对显著增多,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明显延长大鼠运动时间和促进中枢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海马神经营养因子-3(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EA)、对照组(DM)与正常组(CN)进行比较。电针4周后糖尿病测定血糖水平,并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血糖、上台潜伏期高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对照组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电针组NT-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促进海马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者的学习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Synaptotagmin 1基因敲除(Syt1+/-)对小鼠情绪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yt1+/-小鼠及同窝野生型(WT)小鼠各5只,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小鼠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伏隔核、纹状体和腹侧被盖区等6个脑区中Syt1的表达;选用8周龄雄性Syt1+/-小鼠9只,以及WT小鼠10只为对照,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比较成年Syt1+/-小鼠和WT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另选用8周龄雄性Syt1+/-小鼠及WT小鼠各5只,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海马和杏仁核的谷氨酸含量。结果: 与WT小鼠相比,Syt1+/-小鼠在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伏隔核、纹状体和腹侧被盖区Syt1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Syt1+/-小鼠在旷场中总移动距离显著减少(P<0.01),并更偏爱在外周区域活动(P<0.01),对中心区域的探索欲望显著下降(P<0.01);Syt1+/-小鼠更偏好待在封闭安全环境中(P<0.01),开臂探索次数(P<0.05)和在其中运动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Syt1+/-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同时,Syt1+/-小鼠杏仁核中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Syt1基因敲除可以引起小鼠显著的焦虑样行为,推测与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慢性地卓西平(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样小鼠模型中前额叶和海马脑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4只7周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K-801组和MK-801+奥氮平(olanzapine,olz)组(n=8),三组小鼠分别接受0.9%生理盐水、MK-801(0.6 mg/kg)和MK-801(0.6 mg/kg)+奥氮平(2.5 mg/kg)给药,持续4周。小鼠行为学通过旷场试验、社交实验进行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前额叶和海马组织中MIF蛋白的表达。结果:MK-801处理后,小鼠活动量增加,社交功能受损,且都能被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奥氮平显著改善。MK-801组小鼠前额叶皮层中MIF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海马脑区中MIF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K-801+奥氮平组小鼠前额叶皮层中MIF蛋白表达较MK-801组无显著变化,而海马脑区中MIF蛋白表达较MK-80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慢性给予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样小鼠海马脑区中MIF蛋白水平升高,提示MIF蛋白可能参与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样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异氟醚麻醉后大鼠海马区炎症因子、神经活性物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异氟醚组、利多卡因+异氟醚组、对照组各20只,建立大鼠吸入麻醉模型。利多卡因+异氟醚组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麻醉结束后24 h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和神经活性物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P0.05),NT-3、NGF、BDNF水平降低(P0.05)。利多卡因明显缩短异氟醚麻醉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并增加其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P0.05),降低海马组织炎症水平(P0.05),升高神经活性物质水平(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明显缓解异氟醚麻醉后大鼠海马组织的炎症反应并升高海马组织神经活性物质水平,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张峰  李发曾 《动物学研究》2006,27(6):621-625
为探讨合欢花对慢性应激大鼠生长和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15只大鼠,设置了对照组、应激组和合欢花组3组实验。应激组和合欢花组均接受7天的应激刺激,之后合欢花组再灌胃合欢花10天。实验结束后,取3组大鼠的脑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表明,应激组大鼠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而合欢花组大鼠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应激组(P=0.002)。应激组大鼠海马、纹状体和前额叶中的HV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的NE、DA和5-HT也无显著差异。合欢花组大鼠海马中的HVA、DA含量明显高于应激组,而前额叶中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以及纹状体中的5-羟色胺均明显低于应激组。这表明合欢花对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生长受抑有缓解作用,对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将BALB/c小鼠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帕罗西汀),金钗石斛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两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35天。造模结束后,通过糖水偏爱、新奇抑制摄食、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其行为学改变,采用LC-MS/MS测定各组小鼠应激后海马及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可显著逆转模型小鼠出现的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其作用与阳性药帕罗西汀相当;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罗西汀及200 mg/kg金钗石斛均可缩短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无明显延长,各给药组的不动时间也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的DA和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帕罗西汀能使模型小鼠海马和皮层DA、海马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金钗石斛低、高剂量组皮层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中、高剂量组海马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高剂量组皮层和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金钗石斛中剂量组仅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可导致小鼠的类抑郁样行为出现,而金钗石斛提取物能有效改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学表现,并提高小鼠脑内的DA和5-HT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对大鼠内侧额叶皮质(medical prefrontal cortex,mPF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γ-氨基丁酸受体a1(GABAARa1)水平的改变及电针对其影响,为电针防治PT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PTSD模型组、电针组。采用连续单一刺激构建PTSD模型。电针组于造模第二天,给予电针"足三里"穴和"百会"穴,频率为2Hz,时间30min,每日1次,连续电针21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PFC的BDNF和GABAARa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FC中BDNF免疫反应性较明显减弱,GABAARa1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电针组大鼠mPFC中BDNF免疫反应性较模型组明显增强,但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而GABAARa1免疫反应性较模型组显著减弱,并弱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TSD对内侧额叶皮质BDNF的下调和GABAARa1的上调,调节神经元活性,恢复相关神经环路的功能,促进PTSD条件性恐惧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