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目的了解断奶后Zmu-1:DHP和DHP两个品系豚鼠屈光状态和眼球径的发展规律。方法首先进行3周龄两品系豚鼠屈光检测,然后选择Zmu-1:DHP品系豚鼠12只,DHP品系8只,按品系分成两组。在4~12周龄,每隔一周检测屈光度、眼轴长和角膜曲率等参数。结果 3周龄,327只Zmu-1:DHP品系豚鼠,屈光度为-5.19±3.92 D,近视率达85.1%;而117只DHP品系豚鼠屈光度为2.13±4.40 D,近视率仅为22.6%。4~12周龄,Zmu-1:DHP品系豚鼠近视不断加深,屈光参差1.5 D;DHP品系豚鼠屈光发育稳定。t-检验,Zmu-1:DHP品系豚鼠眼轴长度、玻璃体腔深度显著高于DHP品系,视力低于DHP品系。多因素方差分析,Zmu-1:DHP品系豚鼠散光随时间变化显著(P0.01),而DHP品系不显著(P=0.07)。相关性分析,Zmu-1:DHP品系豚鼠屈光状态与眼轴长相关系数为-0.79(P0.01)、与玻璃体腔深度相关系数为-0.75(P0.01);而DHP品系相应相关系数为-0.19(P=0.09)和-0.34(P0.01)。结论 Zmu-1:DHP品系豚鼠近视高发,正视化过程难以完成,其近视与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Zmu-1:DHP与DHP两品系豚鼠眼球相关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索Zmu-1:DHP豚鼠自发性近视产生的视网膜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对Zmu-1:DHP近交系豚鼠和DHP豚鼠屈光度、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的测定,进行两品系眼球相关生物学特性比较,并对筛选出的自发性近视Zmu-1:DHP豚鼠和DHP豚鼠进行视网膜组织结构观察和视网膜信号因子mRNA的表达测定。结果 3周龄时,Zmu-1:DHP豚鼠近视率90.21%,DHP豚鼠近视率18.00%;4~12周,随周龄增长,Zmu-1:DHP豚鼠左右眼近视度数与眼轴长度大于DHP豚鼠,角膜曲率小于DHP豚鼠,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视网膜组织结构观察显示,Zmu-1:DHP豚鼠较DHP豚鼠视网膜外核层薄,细胞体积小,分布数目少,脉络膜萎缩变薄,色素上皮细胞层未见明显色素颗粒,而DHP豚鼠色素上皮细胞层内分布有大量棕黄色色素颗粒。PCR结果显示,Zmu-1:DHP豚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降低(P0.01),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TK)表达增强(P0.01),诱导型NO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神经型NO合成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cell growth factor,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增强(P0.05),视黄醛脱氢酶(retinal dehydrogenase,RALDH)和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虽然表达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Zmu-1:DHP豚鼠自发性近视高发,为轴性近视,其分子机制与视网膜近视信号因子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3.
版纳小耳猪近交系5家系35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利用35个微卫星座位对版纳小耳猪近交系5个家系进行了遗传检测。统计各家系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各家系的平均基因纯合率,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出各家系的平均杂合度及品系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各家系的平均基因纯合度均较高,其151家系达到88.79%;PIC(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均较普通商品猪低;各家系等位基因组成差别较大;各家系间亲缘关系与其近交过程一致,据此认为版纳小耳猪近交系5家系均具有较高的近交程度;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较普通商品猪低;各家系均已构成独立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Zmu-1:DHP和DHP豚鼠组胺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的差异,为哮喘研究提供具有较好反应性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活体气管插管及雾化组胺气体吸入,测定豚鼠气道阻力和肺动态顺应性;采用离体气管片组胺滴定法,通过气管片收缩测定气管平滑肌对组胺的敏感性;采用同位素标记药物配位法,测定豚鼠气道组织组胺H1受体的密度及平衡解离常数。结果当豚鼠吸人大于0.5mg/mL雾化组胺时,Zmu-1:DHP豚鼠气道阻力上升率和肺动态顺应性下降率与DHP豚鼠相比,其速度有增大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个品系豚鼠雄性个体比雌性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1)。当组胺浓度为10-5mol/L和10μmol/L时,Zmu-1:DHP豚鼠气管片平滑肌的收缩率显著大于DHP豚鼠(P〈0.01~0.05)。两个品系豚鼠气道组胺Hl受体的密度及其平衡解离常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的组胺浓度范围内,Zmu-1:DHP豚鼠气道平滑肌对组胺的敏感性大于DHP豚鼠,雄性豚鼠的敏感性大于雌性豚鼠。两个品系豚鼠气道组胺H1受体数量无差异,提示气道反应可能还受到平滑肌膜上其它受体和化学介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版纳小耳猪近交系的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版纳小耳猪近交系种群的遗传变异及近交程度。方法 利用 12个微卫星基因座对版纳小耳猪近交系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 两个亚系以及各家系的聚类情况与小型猪系谱分布一致。且各家系基因纯合率均较高。结论 版纳小耳猪近交系不仅分化为若干个含有不同性状的家系 ,而且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近交程度。  相似文献   

6.
昆明小鼠4个可能近交系的基因分型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昆明小鼠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药理和遗传学相关的研究领域。但由于昆明小鼠属于远交群,而且不同地区的种群间已经出现了严重分化,缺乏具有显著特征的近交系,这使得它在生物学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研究人员已经以昆明小鼠为背景培育出了几个可能的近交系,但由于缺乏可靠的遗传检测,至今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文章收集昆明小鼠的4个已经60代以上兄妹交配繁殖的可能近交系,并以两个标准近交系BALB/c和C57BL/6为参照,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每个品系的5只小鼠进行了微卫星基因分型,进而分析其遗传纯度。结果发现,品系A1和品系N4在本研究所用的30个位点均呈纯合状态;而T2和N2均在D15Mit16位点呈杂合状态。本研究第一次为我国昆明小鼠近交系的遗传学纯度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水平证据。今后应当加强昆明小鼠近交系的标准化,以扩大其在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三个近交系C57BL/6J小鼠群体微卫星遗传变异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近交系C57BL/6J(B6)小鼠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用FAM标记的引物PCR扩增了来自北京和上海三个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提供的三个B6小鼠群体共15个微卫星位点并进行分型。结果显示,所有位点均处于纯合状态,其中7个位点为多态位点。研究表明各B6群体虽然为高度近交群体,但不同生产单位维持的B6群体之间存在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牛荣  魏泓 《四川动物》1996,15(4):182-182,169
DXB/c小鼠毛色基因的测试牛荣,魏泓,焦有烈,史燕燕,郑亚萍1.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庆6300382.军事医学科学院遗传上的高度纯合性是对近交系动物的基本要求。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监测方法,国际上通用的已有很多。其中,毛色基因的测定是近交...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化标记基因(biochemical markergene)对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纯度进行检测,目前已成为各国实验动物遗传监测的主要方法。随着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的日益广泛,目前世界上育成的近交系大鼠数目已逾百个,我国近年来引进及自己育成的至少也有十几个品系。为了建立近交系大鼠遗传质量监测的生化方法,根据近年来国际上大鼠生化遗传学方面的进展,我们利用同工酶电泳方法,对Wistar等两个远交封闭群和ACI等两个近交系大鼠在九个生化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纯度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强迫杂合性史妹酱方式培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的分离近交系,然后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和毛色基因测试法对其进行遗传监测。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育成了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现已达30代,生化标记法测定的9条染色体上13个生化标记位点全部纯合;同系异体间皮肤移植100天后,未见排斥现象,为同系组织遗传性;与DBA/2交配进行的毛色基因测试,杂交的F1代相同,全部为野生色,基因型为AABBccDD ,表明豫医无毛小鼠已成为一个达到国际标准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1.
几种近交品系小鼠的毛色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要求提供各种基因型的近交系动物,用作试验模型。近交系动物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特性明确,基因纯合性较高等特点。国际上应用广泛。1975年第三版《国际实验动物索引》公布的近交系小鼠有388个品系。但尽管近交系动物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在长期饲养过程中仍可能发生变异;也可能因为饲养管理的不慎而造成基因污染。所以饲养繁殖近交系动物时,必须定期进行遗传质量的监测,以确保近交系动物主要遗传特性的延续,使科学工作者能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物个体近交程度所需的遗传标记数量。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动物近交系的建立过程,比较不同数量遗传标记估计的个体纯合度与相应世代近交系数的差异。结果 1000次模拟中各世代10个个体不同数量的标记组合计算的纯合度平均值与该世代个体的近交系数都存在差异,使用75个标记所获得的个体纯合度与相应近交系数差异最小的有8个世代,其他组合差异最小的世代为0~3个。随着标记数量的增加,单次模拟所获得标记基因纯合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逐渐向真实近交系数接近。结论使用少量的标记评价个体近交程度将存在较大的偏差,标记数量越少,偏差越大,当选用多态性丰富标记数接近75万个时,这种偏差会降到最低,标记数量进一步增大并不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三个品种豚鼠血液蛋白多态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白毛黑眼(WHBE)豚鼠和DHP豚鼠、花色豚鼠三个品种豚鼠在13个血液蛋白位点上的多态性。方法采用垂直板浓度和pH均不连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WHBE豚鼠、DHP豚鼠和花色豚鼠的66只个体的后白蛋白(Po)、前转铁蛋白1(Prt1)、前转铁蛋白2(Prt2)、转铁蛋白1(Tf1)、转铁蛋白2(Tf2)、后转铁蛋白(Ptf)、慢α球蛋白(Sag)、红细胞酯酶(Es)、血清酯酶1(Est1)、血清酯酶3(Est3)、血红蛋白α(Hbα)、血红蛋白β(Hbβ)和白蛋白(Alb)共13个蛋白位点进行了电泳及染色,再利用电泳图谱对各蛋白位点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计算,然后结合聚类分析。结果 Tf1、Tf2、Ptf、Est1和Es在三个豚鼠品种中表现为多态,其中Tf1可作为识别WHBE豚鼠的遗传标记。Po、Prt1、Prt2、Sag、Est3、Hbα、Hbβ和Alb等位点在三个豚鼠品种中的表型一致。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表明,Es为DHP豚鼠的高度不平衡位点。Ptf为花色豚鼠的高度不平衡位点。在WHBE豚鼠中,Tf1为高度不平衡位点,Est1为不平衡位点。在三个豚鼠品种中,所检测的13个蛋白位点的平均杂合度的排列顺序为:花色豚鼠(0.350 1)〉WHBE豚鼠(0.339 0)〉DHP豚鼠(0.313 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色豚鼠和WHBE豚鼠的遗传遗传距离最近(0.064 3),DHP豚鼠与花色豚鼠的遗传距离最远(0.179 2)。结论利用这些蛋白位点可以有效鉴别WHBE豚鼠、DHP豚鼠和花色豚鼠血液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蛋鸡配套系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显耀  曲鲁江  杨宁 《遗传学报》2004,31(12):1351-1355
选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2001年和2002年引进的H高产蛋鸡配套系祖代各品系之间的遗传关系,计算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i氏遗传距离等统计量,分析了品系内和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并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对各品系进行聚类。结果显示:每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25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395,20个微卫星标记共有等位基因65个,各位点的PIC在0.102—0.729之间变动,平均为0.454;各位点杂合度的变动范围是0.108—0.765,各品系杂合度的分布范围是从A2001的0.390到D2001的0.452之间,各品系的杂合度较低,群体内变异较小。配套系各品系是经过高度选育的,所以群体内变异较小,本研究结果与育种实际相符合,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品系的遗传特征能够由各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得到真实的反映。A、B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0.016,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984;C、D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94~0.119,遗传相似系数为0.900左右。这些结果表明,A、B应为同一个品系或遗传关系非常近的两个品系,C、D是两个遗传关系较远的品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剑尾鱼是由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部公布的水生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水环境污染监测、细菌性疾病研究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剑尾鱼选育系进行种质资源监测、区分选育系与非选育以及鉴定近交系纯度,本研究采用微卫星DNA进行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根据相关报道设计合成了50对微卫星引物,对几个剑尾鱼品系的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筛选品系间差异性引物;确立剑尾鱼核心引物,用EXCEL散点图绘制DNA指纹图谱模式图;并将数字化指纹数据输入珠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种质鉴定软件V1.0,形成剑尾鱼标准化指纹图谱鉴定数据库。结果共获得剑尾鱼品系间特异标记5个可用于剑尾鱼近交系鉴定,确立46个微卫星标记为核心引物,构建剑尾鱼选育系RR-B系、RW-H系和非选育的野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微卫星标记与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剑尾鱼3个品种间的品种鉴定、纯度检测及遗传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上海地区7品系常用近交系小鼠核心群的遗传特性。方法将筛选到的48对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引物组合优化,形成11组多重荧光PCR引物混合体系,对来自上海地区两大实验小鼠供应商的7品系近交系小鼠核心群的DNA样进行分型检测。利用遗传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来自两大供应商的7品系近交系小鼠在48个微卫星位点上都为纯合子。同一种群内小鼠的STR位点结果均一致;不同种群小鼠无论品系是否相同,相互间均存在STR位点差异。但相同品系不同种群近交系小鼠间的遗传距离与不同品系小鼠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相比均较近。在UPGMA聚类树中,相同品系的不同种群均首先两两聚成一类。C57BL/6小鼠与其他6品系小鼠的亲缘关系均较远。结论上海地区不同供应商的7品系近交系小鼠核心群间均存在STR位点差异。  相似文献   

17.
PCR扩增近交系大鼠微卫星位点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实验选取大鼠7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合成了10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国内北京和哈尔滨等4家单位提供伯6个品系(SHR、SHRSP、LEW、RCS、WKY和F344)的8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位点具有显多态性;不同品系个体之间具有多态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除SHR(哈)的SMST位点和WKY(哈)的AGT位点出现一定的差异,其他均没有差异;不同地区同一品系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方法能有效地对近交系与杂交系、品系与品系、品系与亚系加以区分。因此,本实验为开展近交系大鼠遗传作图、基因定位和为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监测提供可靠的信息,为大鼠遗传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例、特异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稀有鮈鲫近交系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7对微卫星引物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野生群体和近交系F20和F22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群体中17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位点,但在F20中仅有6个多态位点,F22中则仅有4个多态位点。在野生群体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F20、F22分别为26、21个。近交系的平均基因纯合率均较高,其中F20为86.18%,F22达91.96%,而野生群体平均基因纯合率为46.84%。近交系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较野生群体低。在近交系F20和F22中,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最大,其遗传距离最小,说明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HAN系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已具有较高的遗传纯度。  相似文献   

19.
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野生群和近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在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中共有9个微卫星DNA标记获得稳定的结果, 分别为AF200940、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 每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不等, 片段大小在120~283 bp之间, 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5032和0.4656, 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78和2.89, 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3704和 0.3893,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256和0.3344, 两个群体都表现为中度多态, Z:ZCLA封闭群较野生群稍低; 在3个近交系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 分别为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11个等位基因, 片段大小在140~241 bp之间, 其中5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 3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 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 表明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 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豚鼠基因组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为豚鼠遗传质量控制及基因定位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磁珠富集法和豚鼠基因组数据库筛选法获取微卫星位点序列,通过分析和初步筛选,挑选部分候选位点,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对5种不同来源的豚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PCR扩增,以期获得多态性分子标记。结果本实验采用磁珠富集法共获得微卫星序列304个,设计引物125对,最终获得多态性位点1个,暂未发现多态性的特异性位点17个;用数据库筛选法共获得微卫星序列292个,设计并合成相应引物178对,最终发现多态性位点25个,暂未发现多态性的特异性位点28个。结论本实验获得2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45个潜在的候选标记,为微卫星标记在豚鼠遗传质量监测及突变基因定位等工作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