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生物化学难学是医学生的普遍体会。其中三大物质代谢的反应步骤多、酶多 ,内容抽象繁杂 ,难懂易忘 ,是生物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为使大专班的学生能轻松地学好三大物质代谢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经验 ,供同道指正。1 紧密联系代谢与卫生保健、疾病、美容等的关系 ,增加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普遍对三大代谢的重要性不明确 ,认为学习这些知识无用。故笔者在讲授三大代谢的过程中紧密联系临床和生活实际 ,介绍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各种情况下营养素的需要量 ,联系各种饮食习惯与健康、疾病、美容等的关系。如讲糖代谢时联系高糖…  相似文献   

2.
1988年测定栽种于山东农业大学蔬菜标本园的生姜(Zingiber officinalis)品种“莱芜片姜”的某些生理指标和生化物质含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供参考:种姜在萌芽时,其淀粉及干物质含量迅速下降(图1,表1),至盛长期又逐渐回升,可溶性糖呈增加的趋势(表2);新姜(根茎)的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生长的进行而增加。这种变化与淀粉酶、转化酶活性变化相协  相似文献   

3.
连香树生理生化物质随海拔的变化及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四川甘洛马鞍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A1:1874m,A2:1996m,A3:2160m,A4:2290m)梯度连香树的分布状况以及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探讨了连香树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样方内连香树的总数、株高、幼树数量及树冠投影面积值均呈降低趋势,且海拔越高,其它物种抢占的空间资源越多以及环境变恶劣,连香树的适应能力下降;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A1处均高于A2、A3、A4处。A4与A1相比,叶绿素b、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42.42%和33.96%,差异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A4与A1相比,分别下降了52.74%、66.17%,差异显著;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A4与A1相比,分别升高了3.98倍、4.43倍,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A1、A3、A4处均高于A2处。综合本次研究表明:A1处最适合连香树的生长、A4处连香树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4.
应用遥感技术评价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植物叶片中的各种生化物质 (包括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N、P、K等营养物质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淀粉、糖和油等 )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功能 ,必须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这些参数进行调查。遥感技术为获取多时相、大范围数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地表植被生化特征测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相继推出了机载和星载高光谱传感器 ,高光谱遥感技术为植被生化物质的遥感开辟了新局面。本文从植被光谱特征出发 ,总结了目前生化参数遥感中的植被指数、导数光谱、红边位移分析和连续统去除等基本光谱处理方法 ,重点介绍了统计回归模型和光学 -几何模型在植被生化物质含量遥测中的应用。对现有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并讨论了其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Plant small non-coding RNAs including microRNAs (miRNAs),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and trans-acting siRNA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odulating gene expression in cells. Here we isolated 21 novel endogenous small RNA molecules, ranging from 18 to 24 nucleotides, in Oryza sativa that can be mapped to 111 hairpin precursors.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se hairpin sequences originated from putative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 a major type of DNA transposon. Considering that miRNA is characteristic of hairpin-like precursor and plant endogenous siRNAs are often located at transposon regions, we hypothesized that our cloned small RNAs might represent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i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between siRNAs and miRNAs. North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ive of them were much more abundantly expressed in flower compared to other tissues, implying their potential function in inflorescence.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enrich rice small RNA data and provide a meaningful perspective for small RNA annotation in plants.  相似文献   

6.
生化他惑作用是广泛存在于天然和人工群落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因现代研究揭示的特殊生态生理作用而引起各国研究者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并浅析了它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麦体内生化物质在抗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小麦体内生化物质的抗蚜作用 ,主要包括不同抗性品种对麦蚜的影响、小麦体内氨基酸、糖类、酚类物质、生物碱和非蛋白氨基酸等与抗蚜性的关系 ,以及蚜虫对小麦体内抗虫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并提出了深入研究小麦生化物质与抗蚜性关系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赤松毛虫越冬幼虫生化物质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生化物质的种类、含量密切相关。测定了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越冬幼虫体内和血淋巴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淋巴内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总量1月份为10月份的3.8倍,其中以葡萄糖、海藻糖和山梨醇增加幅度较大,依次为10月份的10.08倍、2.84倍、7.44倍。3月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虫体内糖原含量下降了56.5%。越冬期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增加幅度较大,分别比越冬前增加了493.8%、433.7%、474.2%、21.5%和47.1%,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则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越冬幼虫体内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应用蛋白质垂直平板电泳法对糖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发现糖蛋白含量增加,为越冬前的300%。综合分析认为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体内抗寒物质系统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类(山梨醇、海藻糖、葡萄糖)-糖蛋白-氨基酸类(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等)。该系统可随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比色测定中以吸光值的算术值查标准曲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中 ,光学分析技术是分析测定生化物质的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此种技术是根据生化物质本身或其参与某种化学反应后的生成物有吸收特定光波的特性 ,通过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 )对该生化物质进行测定 ,亦即通常所说的比色测定。在这类实验中 ,普遍的做法是将标准  相似文献   

10.
老年色素类荧光物质形成的生化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年色素类荧光物质是人体基本生命过程中多种生化副反应的终产物,其中主要有与脂过氧化相关的通过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蛋白质交职而形成的荧光物质;有通过糖基化/美拉德反应而形成的糖基化终产物;有多聚烯起源的蓄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中的老年色素,另外,许多α-β-不饱和醛酮与核苷酸反应也能形成老年色素类生化聚合物,通过对老年色素形成的生化过程的研究发现,羰氨反应导致生物大分子的交联进而形成老年色素的过程是生物体内极为重要的与老化丰关的生物毒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公司简介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导师和高级实验室发起成立,是专注于生化检测试剂盒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来样检测的专业公司。成立两年来,成功研发、生产和销售了200多种自有品牌试剂盒,以可靠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信赖和喜爱,用户发表了包括Plos One在内的高水平研究论文。热诚欢迎各地经销商代理销售Cominbio品牌试剂盒。自有品牌试剂盒目前拥有200多种自有品牌试剂盒,其中近一半是独家产品,尤其是植物方面的淀粉系列、抗坏血酸系列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系列。科铭生物将根据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不断研发  相似文献   

12.
饥饿胁迫对麦长管蚜有翅成蚜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利  仵均祥 《昆虫学报》2015,58(6):587-592
【目的】分析饥饿胁迫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能量物质含量变化,以期从生理生化角度为蚜虫饥饿胁迫下的能量适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取食小麦苗的麦长管蚜为对照,测定饥饿胁迫下麦长管蚜有翅成蚜的鲜重、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糖原、总脂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通过这些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饥饿胁迫下麦长管蚜的能量代谢特点。【结果】麦长管蚜饥饿组鲜重和干重均低于羽化后同一时间取食个体,前者范围分别为5.30~8.73和1.67~3.10 mg/20头,后者分别为7.93~8.73和2.53~3.10 mg/20头;饥饿组和取食组含水量范围分别为63.16%~71.76%和63.25%~67.32%,除羽化后1 d外,饥饿组含水量均高于羽化后同一时间取食个体;饥饿组可溶性糖、糖原、总脂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在6.60~11.21,0.35~10.81,18.28~30.42和12.77~33.44μg/mg鲜重之间,均低于羽化后同一时间取食个体(分别为7.53~11.21,3.66~10.81,27.53~33.63和21.54~34.43μg/mg鲜重)。饥饿3 d恢复取食后1 d,鲜重、干重、含水量和糖原含量均增加,而可溶性糖、总脂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降低。相关分析表明,饥饿组可溶性糖与糖原、总脂或者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与糖原或者总脂的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饥饿胁迫下麦长管蚜的代谢变化与其糖原、总脂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有密切关系,通过能量物质的综合利用来适应短期饥饿胁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探究了大豆食心虫Leguminirora glycinioorella(Mats.)Obraztsov进入滞育以后体内糖类、脂质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寄主植物和滞育诱导期温度对大豆食心虫体内糖类、脂质和水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蒽酮硫酸法和氯仿甲醇分离法测定了滞育前后、以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两种植物为寄主以及不同滞育诱导温度下的大豆食心虫体内脂质、水分、总糖、糖原和海藻糖的含量,结果利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进入滞育阶段的大豆食心虫体内脂质、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含水量显著下降。以大豆为寄主的大豆食心虫在滞育阶段体内水分含量、总糖和糖原含量较野大豆寄主的高,海藻糖含量较野大豆的低,差异均显著。不同滞育诱导温度下的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基本一致。【结论】滞育前后大豆食心虫体内各种生化物质变化明显,以栽培大豆为寄主和以野大豆为寄主的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不同,而滞育诱导温度对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以不结球白菜主栽品种‘新夏青2号’和‘新矮青’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感染根肿病对不结球白菜植株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物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未感病植株(0级)相比,感染根肿病(3级)植株株高、柄长、叶面积及地上部鲜重和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根冠比随着感病等级的增大而提高,使幼苗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且‘新夏青2号’比‘新矮青’所受抑制程度更强。(2)感病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以及叶片、根系中的脯氨酸等渗调物质的含量均比未感病植株显著降低,而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且除游离氨基酸以外‘新夏青2号’感病植株其他渗调物质的升降幅度均大于‘新矮青’。(3)感病植株叶片中硝酸根离子(NO3-)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比未感病(0级)植株降低,直接影响植株的氮素吸收利用能力。(4)植株感病后,叶片和根系中4种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且SOD、POD和CAT活性在根系中的降幅大于叶片,而‘新矮青’的感病3级植株根系和叶片中各酶活性的降幅均低于‘新夏青2号’(除叶片中CAT酶活性外)。研究表明,不结球白菜受到根肿病侵染后,各类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和活性氧代谢均受到影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大,使不结球白菜的光合利用能力、吸收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均受到抑制,最终影响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品种‘新矮青’对根肿病的抗性高于‘新夏青2号’;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可以作为不结球白菜早期筛选抗根肿病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培养与有用化学物质生产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药物、调料、香料等天然化合物,高等植物是它们的最丰富来源。虽然随着化学的进步,许多有用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来取得。但是,有些结构复杂的化合物,人工合成还有困难;有些复杂的混合物,还不能用人工来组成。因此,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明确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滞育蛹与非滞育蛹体内生化物质浓度和保护酶活性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茶足柄瘤蚜茧蜂滞育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通过控制温光环境获得茶足柄瘤蚜茧蜂滞育蛹和非滞育蛹,并对滞育蛹设置不同滞育处理时间(滞育时间为30 d、45 d、60 d和75 d),最终共设置4个滞育处理与1个非滞育处理,分别测定蛹体内主要糖类、醇和蛋白等生化物质的浓度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3种保护酶的活性,并完成对比研究。总糖、海藻糖、甘油、总蛋白浓度在滞育蛹与非滞育蛹中存在显著差异,而糖原与山梨醇则没有明显差异。在滞育过程中POD,CAT和SOD活性随着滞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当滞育时间达到60 d时,酶活性最高。茶足柄瘤蚜茧蜂蛹由非滞育进入滞育状态过程中,通过调节自身生理代谢使其体内糖类、醇等有机物浓度升高,蛋白质浓度下降,保护酶活性明显增强,从而显著提高其抗低温的能力,以有效应对不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重阳木锦斑蛾越冬幼虫的耐寒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是为害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重阳木锦斑蛾幼虫的抗寒能力,并为探讨抗寒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2017年11月7日、2017年12月7日、2018年1月5日、2018年2月4日和2018年3月5日)分别采集室外重阳木锦斑蛾越冬幼虫,对其体重、过冷却点、结冰点、含水量、脂肪、总糖和总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重阳木锦斑蛾幼虫的过冷却点在越冬期不同月份有显著差异,与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为-15.26℃,最高值出现在3月份,为-13.30℃;结冰点变化趋势与过冷却点一致;体重和脂肪含量在越冬期间逐渐下降,与过冷却点无相关性(P>0.05);过冷却能力随着虫体游离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其降低而升高,而结合水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总糖含量在11月最高,为14.95 μg/mg,显著高于3月份的5.07 μg/mg;总蛋白质含量在越冬期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月份含量最高,为23.66 μg/mg,显著高于11月份的含量(16.69 μg/mg)。【结论】重阳木锦斑蛾幼虫的耐寒性在越冬期间随气温的降低逐渐增强,随气温的回升又逐渐减弱;蛋白质可能是该虫重要的耐寒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越冬过程中种群耐寒性的差异, 本文研究了其结茧和裸露幼虫自然种群的耐寒性,分别测定了不同时期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总脂肪、总蛋白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从10月至翌年2月份结茧和裸露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结冰点、总蛋白含量、总糖和总脂肪含量及结茧幼虫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裸露幼虫含水量持续增加,在2月达到最高61.42%,在其存活的整个时期的含水量高于同时期结茧幼虫含水量。裸露幼虫的总糖含量持续降低,在2月份含量达到最低(0.65 μg/mg),存活的整个时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结茧幼虫总糖含量。在裸露幼虫存活的整个时期总蛋白含量和总脂肪含量都和结茧幼虫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越冬过程中, 裸露幼虫体内高含水量和低含糖量可能是其不能正常越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北方果树的主要授粉昆虫,发挥着重要的传粉增产生态服务功能。掌握其滞育后阶段抗寒性特点,并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探讨耐寒机制,对于凹唇壁蜂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系统测定了滞育后阶段及出茧后凹唇壁蜂雌蜂、雄蜂的过冷却点、冰点,自由水、脂肪、蛋白质、海藻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凹唇壁蜂雌蜂、雄蜂的抗寒性差异不大,滞育后阶段过冷却点和冰点在出茧前逐渐升高、出茧后降低。其中,出茧日凹唇壁蜂雌蜂、雄蜂的过冷却点、冰点最高(抗寒性最低),分别为﹣12.35℃、﹣9.98℃和﹣12.63℃、﹣8.91℃。在滞育后阶段雄蜂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雌蜂,雌蜂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雄蜂,出茧后雄蜂的脂肪含量均迅速下降,雌蜂的蛋白含量迅速下降。出茧前,雄蜂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高于雌蜂;出茧后,雌蜂的酶活显著升高。在滞育后阶段,凹唇壁蜂雌蜂、雄蜂体内的海藻糖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出茧日雌蜂的海藻糖含量比茧后190 d下降了64.5%。【结论】滞育后阶段凹唇壁蜂有较强的抗寒性。在出茧前抗寒性逐渐降低,出茧后抗寒性升高。海藻糖代谢可能是凹唇壁蜂滞育后阶段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雄蜂的个体较小,但是有比雌蜂功能更强的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