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与龙     
一天,一条龙在天空中傲游着,忽然看见下面的草丛中有一条蛇小心奕奕地爬着。它就骄傲地大声地对蛇喊道:“喂,小笨蛋你上来跟我一块儿玩吧!哈哈……”。蛇依然慢慢地爬着不理睬它,这时龙叫得更起劲了:“小笨蛋,你知道吗?人们把我当成吉祥的象征,不是吗?龙凤呈祥,龙气凤舞、  相似文献   

2.
食稗蛇     
《蛇志》1989,(4)
稻田里的稗草,一般是用人工或化学除草剂除掉的。然而,印度尼西亚伦巴岛上的农民,却是用一种白圈蛇来除稗。这种蛇很爱吃田里的稗草,因为稗草里有—种“香素”。但它却不吃稻麦等农作  相似文献   

3.
眼镜王蛇本是威风凛凛,凶猛好动,主动进攻的毒蛇,可是莽山发现的眼镜王蛇却并非如此,成了缩头乌龟。 1990年7月4日,湖南省郴州地区莽山林管局职工刘伟斌、陶淑甫等三人在莽山林区巡山时,发现一条粗如口杯的黑色大毒蛇卷盘在一条山沟边休息。当他们走近时,大毒蛇抬头面向来人,颈部稍扁膨,目视正前方,但并未主动进攻人。双方僵持数分钟后,  相似文献   

4.
那是公元一九六八年深秋,盘古岭下,我们十来个廿岁上下的青年正在农场蹲牛棚。每天,我们被“专政队员”押着去干打泥砖、拉板车、挑大粪、挖土方之类的重活,好不容易捱到吃饭的钟声响了,才被押回农场大饭堂,众目睽睽之下一字儿排开,低头,作忏悔状。其他场员唱罢语录歌,领了饭菜,捧着碗儿盘儿一圈儿围拢来,象看耍猴子似的看着我们。这时,最神气的要数那个年龄和我们差不多的专政队员了,只见他脸一沉,眼一瞪,吆喝一声:“唱!”我们是没有资格唱语录歌的,只能唱那支怪腔怪调的《牛鬼蛇神之歌》——我在劳动中咧哩咧, 经常磨洋工咧哩咧, 若再抗拒改造——马上去见阎王爷咧!  相似文献   

5.
王号 《生命世界》2013,(2):40-42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对蛇的恐惧是天生的,但是这种恐惧对蛇来说也是一种灾难,常常招来杀身之祸——或成盘中餐,或成壶中药,或者暴尸田野。盘中餐——蛇肉以蛇肉为佳肴,在我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以广东为主。蛇餐、蛇宴更是在我国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6.
虎斑颈槽蛇多态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立 《蛇志》2003,15(3):20-23
目的研究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Phabo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 (Berthold)]在不同分布地区存在的多态现象和变异性。方法在分析已经报道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辽宁、吉林等地野外采集到的标本,并对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色斑变异和腹鳞的多态现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腹鳞数目与纬度呈强正相关,与经度呈中等正相关,与年均温度呈强负相关,与体长呈弱相关关系,年均温度高产卵时间早,而孵化时间长。结论分布范围相对较窄的蛇腹鳞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分布范围广、跨越纬度大,腹鳞的数目差异亦很大。  相似文献   

7.
姜雅风 《四川动物》2002,21(1):29-31
本文报道了虎斑颈槽蛇的行为。虎斑颈槽蛇一般栖息在水域附近。在辽宁省西部地区,10月份陆续进入冬眠,翌年4月醒眠。以无尾两栖动物为食,采用偷袭和伏击方式捕食。有回缩、逃遁、藏匿和威吓等反捕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亮 《生命世界》2013,(2):58-63
一咬结缘2004年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位朋友手上得到3条来自湖南莽山的黑背白环蛇活体,准备在同行做标本前给它拍几张照片。当我轻轻地用手托着最大一条蛇的后半身,把它从箱里拿出来,在迅雷不及掩耳之时,这条蛇突然连续在我手上不同位置咬了4口。虽然无毒,但也疼啊!尽管我被无  相似文献   

9.
10.
黄淮平原虎斑颈槽蛇的繁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虎斑颈槽蛇在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产卵、孵化、幼蛇的形态变化和行为等方面皆有其独特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德青  杨典成  崔俊生 《蛇志》2012,24(1):41-42
目的探讨室温条件下虎斑颈槽蛇的孵化及幼蛇饲养情况。方法选用同一条虎斑颈槽蛇产的同窝蛇卵31枚,随机为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A组16枚,B组15枚。两组蛇卵分别置于2个完全相同的打孔整理箱中进行孵化,孵出幼蛇用小泽蛙饲养。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孵化期58天,孵化率为96.77%。出壳后7~9天,幼蛇第1次蜕皮,蜕皮周期在11~16天不等。结论对虎斑颈槽蛇进行工厂化人工养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虎斑颈槽蛇小肠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虎斑颈槽蛇孵化出壳后一月内的幼蛇小肠组织结构做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在孵化出壳的一个月内,小肠的组织结构呈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绒毛的个数、绒毛高度、粘膜上皮细胞高度、粘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等均随幼体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开口前、后(即孵化出壳后十天左右),其小肠组织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我区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温和,自然条件适宜蛇类生长,蛇类种群繁多。其中以虎斑颈槽蛇分布较广,在我区黄山、青阳、祁门、东至等地均为优势种之一,主要生活于山区、丘陵、平原,常出没玉米地、路边、菜地、水沟边及近水、潮湿的草地等。曾有文献报道,该蛇颈部可分泌毒液,也有临床报道该蛇咬伤人案例发生[1]。我院近年来每年收治毒蛇咬伤患者近100例,但唯一收治1例虎斑颈槽蛇毒液致伤眼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食猴雕平日在树冠中小心穿梭,而当它需要从一个山谷飞往另一个山谷时,则在森林树冠的上方翱翔。如果你是一只小猴,打算去菲律宾群岛的雨林中度假,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好消息是:那里没有虎、豹、熊、狼等可怕的大家伙出没,治安状况还不错。  相似文献   

15.
蛇类是一种研究能量平衡的模型动物,而肠道微生物则帮助宿主获取能量和营养。大多数肠道微生物的研究集中在圈养动物上,而对于野生蛇类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从3只野生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的大肠、小肠和泄殖腔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RNA基因V4区域扩增子测序,分析虎斑颈槽蛇肠道核心微生物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阿尔法指数在不同肠道区域的多样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肠、小肠和泄殖腔3个肠道部位共享534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大肠包含最多特有OTUs(388个)。门水平,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在小肠(52.87% ± 14.49%)、大肠(41.12% ± 22.60%)和泄殖腔(65.70% ± 10.44%)均为优势菌。属水平,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在小肠(46.36% ± 13.86%)、大肠(21.95% ± 9.82%)和泄殖腔(58.18% ± 14.29%)为优势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在小肠和泄殖腔中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在其肠道检测到很多潜在的致病菌,例如,柠檬酸杆菌属、明串珠菌属(Trichococcus)和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了解了潜在致病菌在虎斑颈槽蛇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在聚类分析中发现泄殖腔的数据重复性较好,将本研究泄殖腔数据与前人研究过的食鱼蝮(Agkistrodon piscivorus)泄殖腔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为更广泛开展不同蛇类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性分析提供理论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虎斑颈槽蛇胃、胰腺、小肠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之内均表现为升高。在不同组织中同一种酶活性存在差异。3种组织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胃和胰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5℃,小肠淀粉酶为30℃;胰腺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0℃,小肠脂肪酶为35℃。  相似文献   

17.
虎斑颈槽蛇治化疗白细胞减少1例吴卯斌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毒蛇养殖研究所245051虎斑颈槽蛇(Rbabdophistigyihaboic),原名:虎斑游蛇,是有毒蛇,笔者用其治愈化疗期白细胞减少1例。现介绍如下:患者何某,男,46岁,农民。因自觉食道梗阻...  相似文献   

18.
李丕鹏  陆宇燕 《四川动物》2008,27(2):220-222
1990~2007年,对虎斑颈槽蛇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产卵、孵化条件和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虎斑颈槽蛇的产卵期为6月~7月中旬,一年一次性产卵6~22枚, 孵化期为41~43天,胚胎发育分为16期.卵产出时胚胎已发育到第10~11期,孵化至37天时仔蛇已基本发育完全.详细描述了11~16期胎蛇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发育时序.  相似文献   

19.
和七一  余晓东 《生物学杂志》2007,24(3):55-57,63
虎斑颈槽蛇是中国数量较多、分布最广的蛇类之一,但一直被当作无毒蛇而忽视。为了使人们对虎斑颈槽蛇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虎斑颈槽蛇的分布,形态,生活习性以及毒腺的研究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参照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PCR扩增虎斑颈槽蛇的Sox基因,采用SSCP技术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在雌雄个体中共筛选出3个Sox基因,其中一个为雄性独有,显示出性别差异性,3个Sox基因DNA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相应SOX3,SOX11,SOX22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1%,92%,91%和98%,96%,96%。显示出高度的保守性,实验结果为虎斑颈槽蛇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