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从临床病人和医院内环境分离的165株革兰氏阴性不发酵杆菌的鉴定,以及这些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结果。165株菌归属为五个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莫拉氏菌属、无色杆菌属和产碱菌属。绝大部分菌株对于常用抗生素耐药。讨论了细菌鉴定方法和程序。提出这些菌与临床感染具有密切关系,耐药菌株对于感染症治疗和医院内感染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制出一种一管多用鉴定培养基。在一支单管培养基上,可根据高层是否产气,斜面有无荧光,高层、斜面与凝固水附近的颜色变化五个特征,结合氧化酶试验与鞭毛染色结果,同步将临床常见的氧化型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到属或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革兰氏阴性杆菌氟喹诺酮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药物(Fluoroquinolones,FQNS)耐药菌进行了多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82株耐药菌对5种药物耐药率分别为:诺氟沙星97.56%、依诺沙星96.34%、罗美沙星95.12%、氧氟沙星92.68%、环丙沙星87.8%。32株菌对FQNS存在较普遍的交叉耐药现象,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的多重耐药率也较高。82株菌中有43株菌携带质粒(52.44%)。质粒消除及转化实验结果表明:质粒与FQNS耐药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MIC范围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AMS 3 2鉴定G-杆菌及进行药敏试验。分离率依高至低依次是大肠埃希菌 (E .coli) (esccol) 3 1 .1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pneumoniae) (klepne) 1 8.6%、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neaer) 1 4 .5%、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eus) (acicba) 1 2 .9%、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cloacae) (entclo) 1 0 .3 %、普通和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vulgaris和Proteusmirabilis) (pro .pp) 9.3 %、费劳地枸橼酸杆菌 (Citrobacterfreundii) (citfre) 3 .4 %。esccol和klepne对头孢一、二代 ,青霉素类耐药率达 4 1 %~ 1 0 0 % ,MIC90 3 2~ 2 56mg/L ,显示了较高耐药性。pneaer对亚胺硫霉素 (IMP)的耐药率达3 6% ,MIC90 1 6mg/L ,对氧哌嗪青霉素耐药率较低( 1 2 % )。82 % pneaer显示六重或以上耐药。entclo、citfre、pro .pp中尚未发现 1株entclo对IMP耐药 ,但后 2种细菌对IMP的耐药率分别是 1 7% ,1 8% ;不动杆菌对所测抗生素广谱耐药 ,IMP较有效 (耐药率 8% )。肠杆菌科细菌已出现对IMP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达 3 6%。  相似文献   

5.
程玉林  陈民均 《微生物与感染》1994,17(5):214-216,224
几乎所有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染色体上都有β-内酰胺酶基因ampC,它通常表达水平很低,受ampR,ampD,ampE和ampG等多基因产物的调控,一些细菌有ampR,(如阴沟肠杆菌),使ampC基因的表达成为可诱导。它经诱导或突变激活后可高水平表达,从而在此类菌的外质间隙中出现大量的β-内酰胺酶,酶再通过水解或捕获进入到外质间隙中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从而引起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住院及门诊病人的尿、粪、痰、血、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共284株,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及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结果检出ESBLs菌株81株,检出率28.52%;产ESBLs的菌株主要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以阿莫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达90%以上.结论对ESBLs细菌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等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郑穗平  周婉冰 《生物学杂志》1997,14(4):13-15,26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分泌工程的研究与应用郑穗平周婉冰(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广州,510641)利用微生物表达合成和生成外源蛋白的基因工程技术日益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来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以下简称G-菌)的分泌途径有大量的报道,已构建相当多G-菌尤...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学报》1966,6(1):125-126
中国微生物学会江西分会、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做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微生物学会在1965年第三季度分别进行了学术活动,重点就关于一类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的分类学位置、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江西分会建议将这类菌的分类命名问题,由本会将各分会的讨论情况汇总,于本刊开辟一栏进行讨论,以进行学术交流。本刊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应当采纳。现将三个学会讨论的主要意见汇总列下。  相似文献   

9.
庞先琼  赵学会  陈绍平 《生物磁学》2009,(14):2699-270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院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从本院老年COPD继发医院革兰氏阴性杆菌(GNB)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213株GNB进行菌型分类,选用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213株占COPD继发医院肺炎病原菌总数的69.6%(213/306)。老年COPD患者继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菌种分类为:铜绿假单胞菌(35.7%)、肺炎克雷伯菌(21.1%)、大肠埃希菌(17.4%)、阴沟肠杆菌(11.7%)、嗜麦芽假单胞菌(7.9%)、其他病原菌(6.1%);药敏结果表明,所有GNB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COPD继发GNB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重视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控制院内感染GNB的发生和日益增高的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0.
sRNA(非编码小RNA)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与靶mRNA结合,抑制或激活转录过程、调节蛋白质的表达,以核酸的形式发挥其生物学功能。随着RNA深度测序(RNAseq)技术、生物信息学预测以及实验分析手段的日渐发展和完善,数以百计的sRNA被发现并得到验证。作为转录后调控因子,sRNA因在诸多生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革兰氏阳性菌为切入点,总结了近年来sRNA的筛选、鉴定和功能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梳理分析了sRNA调控与毒力因子、群体感应、铁代谢和双组分系统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sRNA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华侨医院2007年至2009年分离的1 93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 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2007年至2009年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1 939株,居前...  相似文献   

12.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由脂多糖、磷脂、外膜蛋白和脂蛋白等成分组成,是细菌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首要物理屏障,与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密切相关.外膜各组分依赖特定的系统进行跨膜转运,包括脂多糖转运系统(lipopolysaccharide transport, Lpt)、脂质不对称维持系统(maintenance of lipid asymmetry, Mla)、β-桶状装配机器(β-barrel assembly machinery,Bam)以及脂蛋白定位系统(localization of lipoprotein,Lol).这些系统能够保证细菌外膜的完整与稳定,被视为维持细菌生命活动的"命门".因此,本文系统地综述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主要成分的跨膜转运系统结构与功能,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新型靶向抗菌类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2001—2003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1710株。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住院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8.3%)、不动杆菌属(12.8%)、大肠埃希菌(9.5%)和沙雷菌属(13.6%),革兰阴性杆菌占总分离率的62.4%。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占其总株数的15.8%。结论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性上升最快,临床上应关注细菌耐药性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同步检测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双重PCR方法。方法 选择副溶血弧菌tlh基因和创伤弧菌vvhA基因作为靶序列各设计一对引物。用合成的引物对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进行双重PCR扩增,确定特异性和最低检出限。然后用此方法对53株副溶血弧菌和7株创伤弧菌进行检测。结果 确定了双重PCR检测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最优反应条件,其中退火温度为60 ℃,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副溶血弧菌的最低限为1.0×102 CFU/mL,创伤弧菌最低限为4.2×104 CFU/mL。双重PCR对分离株检测符合率达100%。结论 建立的双重PCR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为水产品中病原菌的基层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鱼池中不同生物体表面柱状屈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鳗弧菌的区系分布.方法:通过对本中心渔场的鱼池中的几种主要病原菌进行定期采样测定.结果:这三种细菌在各种鱼体表的数量主要在102~104CFU/cm2波动,各种鱼体表上的同一细菌数量总体相差不大(几倍之间),但有一定的选择性;另外同一种鱼其体表上的各种细菌有相似的分布规律.研究还表明柱状屈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鳗弧菌在池塘水体和各种浮游生物上的数量波动区域:浮游细菌为105~106CFU/L,大型浮游生物为103~104CFU/L,小型浮游生物为104~105CFU/L,其分布顺序(根据其平均值)都是:水体中的浮游细菌数量总是远远高于小型浮游生物(通常高10~100倍),小型浮游生物也总高于大型浮游生物(通常高10倍左右);同一种生物其体表上的各种病原菌有相同的分布规律.结论:这三种细菌在水体和各种生物体上的高峰期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此,我们认为在这两个时间段,要特别重视,抓好防治鱼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AmpC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ICU病房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AmpC酶的耐药情况。结果92株大肠埃希产ESBLs、产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64.1%和27.2%;86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2.3%和29.1%。这些细菌呈多重耐药且两种产酶菌株耐药性也略有不同。结论需加强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临床分离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玉溪市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1999—2004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种(属)细菌对25种药物的药敏结果耐药率〉50%者72种次(40.9%),〈20%者44种次(25.0%)。总的耐药情况为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最低。亚胺培南对多种细菌有较高的敏感覆盖率。有4种细菌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具有临床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上升最为显著。结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坪用药。  相似文献   

18.
革兰阴性杆菌ESBLs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引起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携带产ESBLs和去阻遏AmpC酶状况,探讨各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及耐药性,为临床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三维法检测高水平表达染色体编码的AmpC酶。结果158株革兰阴性杆菌ESBLs检出率为26.6%,主要菌为大肠埃希菌(45.2%)、肺炎克雷伯菌(42.9%)、阴沟肠杆菌(11.9%)。AmpC酶检出率为10.1%,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43.8%)、阴沟肠杆菌(25%);上述产酶细菌均对青霉素和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机制主要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这些产酶菌株均出现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美罗培南提供正确依据。方法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的临床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革兰阴性杆菌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中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及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进行ESBLs、AmpC和金属酶的检测。结果共检出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1139株,其中肠杆菌科559株(大肠埃希菌309株,肺炎克雷伯菌186株,阴沟肠杆菌64株),非发酵菌580株(铜绿假单胞菌22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2株,脑膜脓毒黄杆菌44株.鲍曼不动杆菌17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0株,荧光假单胞菌29株)。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22.9%、23.6%、90.3%、100.0、63.3%和3.4%。结论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要强于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产ESBLs、AmpC酶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的最理想用药。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美罗培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活性很低,临床对于上述细菌感染不应选用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变化。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法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凋查。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7%,7.7%和5.8%。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7.6%、38.0%、2.3%、23.5%和4.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2004年的35.1%和23.7%下降至2007年的12.4%和0.4%。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