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长武长期轮作与施肥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和小麦连作27年后的黄盖黏黑垆土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探讨苜蓿和小麦长期连作对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苜蓿和小麦连作施肥都能提高土壤酶活性;同一作物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相同施肥条件下,苜蓿连作比小麦连作的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高;不同作物种类及施肥措施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明显;氮磷肥和有机肥配施(NPM)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而蔗糖酶活性较低;苜蓿连作比小麦连作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的积累,氮磷肥和有机肥配施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肥对设施菜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Ma NN  Li TL  Wu CC  Zhang EP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66-1771
利用沈阳农业大学蔬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田,研究了长期施肥对设施菜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转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而长期单施氮肥造成土壤pH值和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转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脱氢酶活性与土壤各养分因子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6,他引:51  
1978-1998年在陕西关中地区农田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长期单纯化肥基本上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和NP水平,单施化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处理的作物产量基本相当,但是,单施化肥处理使土壤腐殖质能量水平降低,分子缩合程度和芳构化度增大,“老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番茄是一种受连作障碍影响明显的蔬菜作物,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蔬菜作物与番茄轮作后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与番茄轮作的蔬菜作物,为从设施栽培模式选择角度缓解或避免番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连续两茬种植番茄后分别种植大白菜(A)、黄瓜(B)、辣椒(C)、茄子(E...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在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西农889’和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作物,采取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腐熟有机肥(SM)、秸秆还田+氮肥(SN)、秸秆还田+氮肥+磷肥(SNP)共5种处理,对不同处理下土壤电导率、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秸秆还田后土壤的电导率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处理间周年电导率平均值表现为SNP>SN>SM>S>CK,且差异显著。(2)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高,蔗糖酶活性最大值(70.62mg.g-1.d-1)为对照的1.36倍,脲酶活性最大值(3.58mg.g-1.d-1)比对照提高了9.15%。(3)土壤有机碳含量在S、SM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S、SM处理与CK、SN、SNP处理之间差异显著,SM处理比对照处理提高了8.91%。(4)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并以SNP处理最高,其次是SM处理,S、SN处理再次之,且SNP、SM、S、SN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8%、11.1%、9.88%和7.41%。(5)秸秆还田处理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CK,并以秸秆配施氮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50.6%;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3%。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无机肥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物矿质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而促进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对日光温室西红柿菜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不同施肥日光温室西红柿菜地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土壤呼吸强度较对照增强,蔗糖酶活性在苗期(除施化肥外)、始花着果期(除施沼肥外)、拉秧期较对照增强,采果初期除个别较对照增强外,其余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磷酸酶活性在苗期、始花着果期、拉秧期较对照增强,采果初期施有机肥较对照强;脲酶活性施有机肥处理较对照强,且随生育期延迟而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施用有机肥、化肥 叶面喷肥的处理较对照增强,其余处理不同时期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或降低。  相似文献   

7.
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研究长期小麦连作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以陕西长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碱液吸收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长达26a不同施肥处理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土壤呼吸之间的差异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长期施肥及种植作物,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的处理,土壤呼吸量也提高15.91%—75.73%,而施用无机肥对于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相关。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氮磷肥与厩肥配施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最好。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长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容重低于传统耕作3.6%—5.6%,而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传统耕作1.6%—17.4%、2.4%—16.7%。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8a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2.9%—10.0%)、有效磷(4.8%—31.6%)、速效钾(9.7%—25.7%)。在2005年免耕+插秧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1.6%,免耕+抛秧在2008年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4.1%。2012年免耕+抛秧、免耕+插秧显著高于对照126.1%、121.1%;另外,各处理间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8a间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范围在0.292—0.451 mg/g之间,其中2005—2007、2012年均是免耕+抛秧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加范围为72.7%—137.7%,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是适合江南丘陵区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其中免耕+抛秧和免耕+插秧两种方式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脐橙果园土壤养分动态与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酶活性可用于衡量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及土壤质量,而其季节变化可反映养分供应与植物需求的耦合关系。在赣南地区选取施肥模式类似,种植年限分别为9、20和31年的脐橙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监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C)、全氮(N)和全磷(P)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延长逐渐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20年高于9年和31年,脲酶为9年和21年高于31年,而酸性磷酸酶不同种植年限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C、N、P的转化和供应速率与养分含量提高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种植年限至31年,土壤C和N供应速率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与脐橙初冬C贮存、春夏N需求和夏末秋初P转移更明显的节律不吻合。因此推断,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养分转化和供应速率下降,N和P供应失衡、养分供应的季节变化与果树需求不协调可能是导致赣南高龄果园土壤质量及脐橙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运用典范相关分析研究了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结果表明,Zn和Mn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大。Zn在一定程度上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而Mn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结合林地生物的生长特征等因子,"综合土壤酶因子"可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一个指标,对桉树林地土种的划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铜对三叶草-土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Cu污染对植物(三叶草)-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浓度增加,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逐渐减小,与Cu浓度有高度相关性,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在处理浓度不变情况下,酶活性随时间而变化,且呈现低Cu浓度(<00 mg·kg-1)时4种酶活性均有所上升,而Cu浓度增高(00~3 000 mg·kg-1)时各酶活性逐渐下降的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在每一梯度浓度上,4种酶在Ⅰ、Ⅱ、Ⅲ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与植物受重金属Cu污染时的生长情况一致.随着Cu浓度增加,土壤pH值逐渐下降,而电导率上升;同一Cu浓度下的pH值和电导率均随时间呈缓慢上升趋势,统计分析显示,二者在Ⅰ、Ⅱ、Ⅲ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4种土壤酶活性有高度相关性,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这4种酶同时可作为检测土壤环境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与土壤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油浓度污染土壤经过两个为期125d的生物修复后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脂肪酶的酶活变化,分析了土壤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油浓度的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脂肪酶活性增加;经过生物修复后,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第二周期要比第一周期提高,而脂肪酶活性下降;这3种土壤酶活性变化受污染物浓度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浓度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要大于对多酚氧化酶和脂肪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两种污泥连续施用对潮土重金属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工业污泥(化工厂底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存在的形态与含量,以及两种污泥连续施用对潮土重金属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是以非交换态存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总的重金属含量比工业污泥低,而重金属的有效性比工业污泥高;污泥的施用能增加潮土中脲酶的活性,多酚氧化酶及中性磷酸酶的活性与污泥的施用量有一定相关性,并与土壤中交换态Zn、Cu含量呈一定负相关,土壤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作为土壤中重金属Zn污染的指示指标;污泥的施用有提高潮土中交换态Cu、Zn及Pb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Question: Do low or high intensity fires affect micro‐organism activity in the upper soil layer of Mediterranean maquis? Location: 600 m from the sea in the Nature Reserve of Castel Volturno (Campania, southern Italy, 40°57’N; 13°55’E). Methods: Soil respiration was measured in situ on intact soil; enzyme activity (cellulase, xylanase, invertase, trehalase and protease) and ATP content were measured on soil samples collected under three species of maquis vegetation: Phillyrea angustifolia L., Myrtus communis L. and Cistus incanus L. Results: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2 flux in treated and untreated plots, but the ATP content in the soil under C. incanus and M. communis was lower in the treated plots for most of the study period. In the soil under Ph. angustifolia, ATP content was low only for one week after fire. The reduction was more marked in the samples from ‘high fire intensity’ than from ‘low fire intensity’ plots. Soil respiration and ATP content exhibited seasonal variations linked to soil water content. Among the enzyme activity measured in the soil under the three plant covers, only invertase declined in burned plots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particularly in the ‘high fire intensity’ plots.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cellulase, xylanase, trehalase and protease had a different sensitivity depending on the respective shrub cover. Conclusions: Impact of fire on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vegetation mosaic and species identity.  相似文献   

16.
花椒叶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用花椒叶浸提液浇灌盆栽花椒幼苗,研究浸提液对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椒叶浸提液使根际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微生物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根际土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呈降-升-降-升的趋势.20、60和80 g·L-1浓度的叶浸提液使非根际土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21.59%、107.55%和8.62%,而40 g·L-1浓度的叶浸提液则使非根际土中细菌数量显著降低22.56%.叶浸提液使根际土蛋白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非根际土相应的酶活性,而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土壤的蛋白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数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只与蛋白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3种酶活性及真菌呈显著相关,与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以及细菌和微生物总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个水平硫元素(0,30,60 mg·kg-1)对大豆的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施硫处理侧根数和根系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33.2%和6.6%~34.3%,根瘤数量和干重分别增加了2.7%~35.9%和13.0%~75.7%,叶绿素含量增加了0.4~3.9个单位,单株产量提高了7.3%~12.8%.施硫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表明施硫可明显提高大豆各项生理生态指标,促进大豆植株生长,提高大豆产量,其作用效果因施硫水平不同而异,综合各因素,以30 mg·kg-1施硫水平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动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6,自引:8,他引:86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动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0cm土壤层内大、中、小型土壤动物垄作免耕为14700个·m^-22,冬水免耕为10450个·m^-22水旱轮作为7950个·m^-22常规平作为6275个·m^-22,垄作免耕处理土壤动物的数量是常规平作的2.34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因季节而异,总体上是春秋多而夏季少,土壤酶活性表现出表层高,底层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仍是垄作免耕>水旱轮作>冬水免耕>常规平作,表明垄作免耕有利于改善稻田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氮沉降增加改变了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物质输入,影响土壤生物及酶活性,而土壤团聚体内相对稳定的微域生境可能减弱或延缓土壤生物和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强度。以广东省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荷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模拟N沉降方法,分析了2011年12月到2012年11月一年内氮沉降增加条件下表层混合土壤和土壤团聚体内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旨在理解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对表层混合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酸性磷酸酶受氮沉降显著影响,表现为低氮(50 kg N hm-2a-1)促进,高氮(300 kg N hm-2a-1)抑制的规律。表层土壤团聚体内脲酶活性随氮沉降增加而降低,N300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氮沉降增加先降低后增加,N100处理最低,分别比其他处理降低了6.46%—25.53%和42.33%—68.25%。试验区内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内酶活性高于混合土壤,且随团聚体粒径增加酶活性均为先增加后降低。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3种酶活性均以2—5 mm最高,但脲酶、酸性磷酸酶在各团聚体粒径间差异不显著,蔗糖酶活性2—5 mm显著高于5—8 mm。土壤酶相对活性指数和相对活性综合指数结果显示,超过85%的团聚体粒径内的相对酶活性指数大于1,而土壤酶相对活性综合指数均大于1。以上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对其团聚体内的土壤酶活性有隔离保护作用,但其隔离保护效果与酶的种类和土壤团聚体粒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