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采用牙周洁治和强化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检测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畸初诊患者2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于正畸治疗开始前检查右上颌第一磨牙16和右下颌中切牙41牙周状况,并采集其近中颊轴嵴处龈缘菌斑做细菌分离培养。T组于治疗前进行全口洁治,每月复诊加力时均给予口腔卫生检查,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C组仅在初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其余不作处理。2组患者分别于矫治器安装后1、3和6个月进行临床及细菌学检查。结果 随观察时间的延长,T组颊侧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在第1、3、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C组颊侧菌斑指数第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舌侧探诊深度则升高(P<0.05)。细菌检出率和检出量的变化在T组可见韦荣球菌属降低而弯曲杆菌属和Gn产黑色素厌氧杆菌(BPAR)升高,C组消化链球菌属和BPAR升高(P<0.05);BPAR在第3个月、消化链球菌属在第6个月时T组检出率低于C组(P<0.05),而细菌检出量和牙周临床指数在2组间没有观测到处理因素的作用(P>0.05)。结论 正畸前即存在牙龈炎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性牙周洁治;牙周洁治必须和口腔卫生教育、正确的日常菌斑控制措施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在解剖关系上,牙髓与牙周组织是互通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发生率较高,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疗程长,预后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原则是对两方面病灶同时处理,消除感染源。我们对温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口腔科就诊的12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应用派丽奥联合AH-plus进行治疗,获良好效果,其中男82例,女44例,年龄38~66岁,平均(47.4±5.6)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和比较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牙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而为复杂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术后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和松动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和松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手术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疗效,很好的包含牙龈,有效的控制牙龈出血,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益生菌联合口腔洁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腔洁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6,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理和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0.142,P=0.087、0.074)。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理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病理评分(5.22±1.03)和症状评分(6.46±1.24)均低于对照组的病理评分(7.59±1.22)和症状评分(9.1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0、10.951,P2=13.222,P2=9.871,P=0.001)。 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应用益生菌联合口腔洁治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28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64颗)。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病治疗,再行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有效率为67.24%(312/464);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牙合值、前牙覆盖值及牙周袋深度明显减轻或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牙槽骨高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不仅可有效减轻病患牙齿的松动度,改善病患的出血情况,还能有效纠正病患覆牙合覆盖关系以及降低病患的牙周袋深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激光与超声洁治对中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年龄27-62岁,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组(41例)采用水激光治疗,超声组(40例)采用超声洁治法治疗。通过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牙周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治疗过程中的VAS评分等观察指标,对水激光与超声洁治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与基线各项牙周指数相比,激光组和超声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超声组相比,激光组治疗后1个月的GI值明显低于超声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PD值和CAL值均低于超声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光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超声组(P0.05)。结论:水激光治疗中度慢性牙周炎,治疗过程痛觉感受轻微,能轻易清除引起炎症的牙石及菌斑,促进牙周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药物缓解病程的发生和发展。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PD)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牙周致病菌是其主要始动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与AD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围绕牙周致病菌与AD的相关性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建议AD患者应重视口腔健康,PD的防治选择对AD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找寻AD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8.
牙周病为口腔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洁刮治与根面平整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要手段,已经被作为牙周治疗的"金标准".虽然洁刮治与根面平整可以减少部分龈下致病菌的数量,但不能完全消除龈下致病菌,洁刮治术后龈下细菌会缓慢增长,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因此近年来药物治疗作为洁刮治与根面平整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局部用药,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尝试把具有抗菌活性的Cervitec凝胶(Vivadent,Schaah,Liechtenstein)应用于牙周治疗,观察牙周沽刮治术后局部应用Cervitec凝胶对牙周炎龈下菌群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功能和龈沟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介素-33(IL-33)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P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和联合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例数分别为58例和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功能[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和龈沟液TSLP、IL-33水平,根据PD判断联合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PD、GI、PLI、AL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TSLP、IL-3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61例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AgP患者,6个月后复查发现,PD<4 mm的患者有38例(预后良好组),PD≥4 mm患者有23例(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的预后与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牙分布位置为下颌牙、根型态存在异常情况、患牙分布位置为前牙、患牙最深PD值偏大、PLI偏高、牙槽骨高度基线值偏高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相比,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AgP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局部炎性反应。同时,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血链球菌产生细菌素至培养上清液中,无论是需氧或厌氧环境,血链球菌均可产生血逻素。采用无水乙醇沉淀法提取血链球菌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质,运用SDS-PAEG分析其蛋白成份,发现130kd、120kd、74kd、和56kd四条蛋白区带,通过电泳凝胶弥散法抑菌试验显示,56kd蛋白带具很强的抑菌活性,提示此蛋白质可能为血链素的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索胶原膜与羟基磷灰石在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牙槽骨缺损的作用。方法:患牙进行根管治疗,调颌及牙周翻瓣术。其中21例患牙的牙周骨缺损区植入胶原膜和羟基磷灰石;20例以传统血充盈法关闭骨腔。二组患牙于治疗后1、3、6、12、24个月分别进行随访;结果:提示应用胶原膜和羟基磷灰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上差异。结论:胶原膜加羟基磷灰石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口腔致病菌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对牙垢面进行清洁、处理咬合创伤、采用生理盐水漱口等及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次,2次/d。治疗4周后,比较2组研究对象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菌斑指数(dental plaque index,PLI)及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评估治疗效果;采用细菌培养的方式观察龈沟液中主要致病菌群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研究对象PD、PLI及BI均低于对照组(t=2.614,P=0.010;t=2.523,P=0.013;t=5.330,P2=6.775,P=0.009);治疗后,2组研究对象唾液中福赛坦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t=4.174,P=0.041;t=5.783,P=0.016;t=6.009,P=0.014;t=10.231,P=0.001);2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69)。 结论 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利于减轻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抑制口腔致病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硝唑药膜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牙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药膜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药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牙周附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和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治疗后两组的牙周附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和白介素-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丘疹、恶心、胃肠道反应和失眠的发生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甲硝唑药膜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增强对牙周病各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状况和炎症状态,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3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0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治疗)和B组(43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牙周指标及牙槽骨密度、牙槽骨缺损高度。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低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牙槽骨缺损高度低于A组,牙槽骨密度高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杆菌、球菌、丝状菌、弯曲菌检出率低于A组,梭状菌、螺旋体检出率高于A组(P<0.05)。结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牙周再生术、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及牙槽骨缺损情况,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但该联合治疗方案会对口腔的细菌微生态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在接受该方案治疗时,应注意口腔清洁,尽量减轻对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固定矫治器戴入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龈缘菌斑的微生物学检查和牙周状况的临床检查,以探讨固定矫治器戴入前后牙周可疑病原菌和牙周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选择18名固定正畸患者,于矫治器戴入前和戴入后1、3、6月分别检查16、41牙位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并在近中颊侧颊轴角处采集龈缘菌斑样本,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测定牙周可疑病原菌的检出量(CFU/g)和检出率.结果:与基线相比,观察期内龈缘菌斑的G ̄产黑色素厌氧杆菌检出量和检出率在两个牙位均升高(P<0.05),41的优杆菌、弯曲杆菌、拟杆菌、普氏菌亦有升高(P<0.05).临床指标中16的牙龈指数(颊侧)和探诊深度(颊、舌侧)升高;41的菌斑指数(舌侧)降低(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戴入后虽然可通过严格的口腔卫生指导有效控制牙面菌斑,但仍可引起牙周可疑病原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罗飞 《蛇志》2002,14(3):42-43
目的:观察利福贲门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利福贲丁组和利福平组,两组各选妆治病例30例,复治病例10例,其中每组治涂阳病例各15例,复治涂阳5例,利福贲丁组采用2HLEZ/(4-6)HLE方案治疗,利福平组采用2HREZ/(4-6)HRE方案治疗,其中,H为异烟肼,Z为吡嗪酰胺,E为乙胺丁醇,R为利福平,L为利福贲丁,结果:两组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吸收率基本相似,均为100%,利福贲丁组的治愈加好转率优于利福平组;利福贲丁组的肝功能转氨酶损害明显少于利福平组(P<0.01),结论:利福贲丁治疗肺结核的疗效高,毒副作用小,是目前治疗结核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牙周病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是其必不可少的始动因素,可导致口腔微生态失衡和宿主免疫反应,最终引起牙周病的发生发展。目前,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主要是机械清除牙菌斑生物膜和牙石,但治疗效果具有局限性。益生菌通过产生抑菌物质、刺激局部免疫反应、与致病菌争夺黏膜受体和营养物质,从而改善口腔微生态平衡,促进牙周病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益生菌在牙周病治疗上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作用机制、安全性等进行综述,为将来益生菌辅助治疗牙周病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牙周再生定义为完全恢复失去的牙周组织及其原始结构和功能。富生长因子血浆(PRGF)是促进丢失的牙周组织恢复的生长因子浓缩悬浮液。为了评估PRGF联合引导组织再生(GTR)治疗术与仅GTR治疗术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效果,42处牙周骨缺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n=14)随机分配到试验组(PRGF+GTR)和对照组(仅GTR)。临床和射线检测结果评估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缺损深度(Radiological defect depth)以及骨充填(Bone fill)。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临床参数显示对照组平均牙周探诊深度降低(3.37±1.62) mm (p0.001),试验组平均牙周探诊深度降低(4.13±1.59) mm (p0.001)。对照组(5.42±1.99)和试验组(5.99±1.77)临床附着水平平均变化以及牙龈指数平均变化(对照组(1.89±0.32)和试验组(1.68±0.58))有显著性差异(p0.001)。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骨缺损充填为(1.06±0.81)和(1.0±0.97),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的随访中,PRGF+GTR联合治疗以及单独GTR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附着水平和缺损深度有显著改善作用。PRGF+GTR联合治疗中,PRGF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附着水平和缺损深度无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牙周病摄片数字化分析,即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牙周病诊断的可能性。数字化分析能提供牙槽骨图象的细部特征特征描述和定量表达的形式,将为牙周病提供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香菇菌素与制霉菌素联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简单有效可行方法。方法:对念珠菌性口炎患者同时给予香菇菌素口服与制霉菌素含服20d。用药前、用药后记录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及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经过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痊愈率47.9%、有效率72.92%,真菌学疗效消除率70.83%的良好效果。结论:香菇菌素与制霉菌素联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是通过积极的调整免疫功能,达到抵抗真菌生存的效果,加上主动的抑制念珠菌的生长,两者协同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