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N-糖链合成抑制剂——Deoxymannojirimycin(DMM)和衣霉素(TM)对NIH3T3细胞粘附作用和细胞表面α5β1整合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甘露糖苷酶Ⅰ抑制剂-DMM处理NIH3T3细胞后,3H-甘露糖(3H-Man)参入NIH3T3细胞较对照细胞增加一倍,多天线复杂型糖链增加18%,而细胞表面α5β1整合蛋白与纤连蛋白粘附能力却下降17%,但对膜整合蛋白α5和β1亚基表达量无明显影响,提示不成熟的糖链对整合蛋白参与的细胞粘附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糖蛋白运输及整合到膜上.十四糖二磷酸长萜醇合成抑制剂——TM为0.5μg/ml时,N-糖链合成显著抑制,3H-Man参入减少了52%,细胞粘附能力下降了37%,细胞表面膜整合蛋白α5亚基下降了22%,而β1亚基无明显变化,提示TM的脱糖基化作用可引起α5亚基转运至细胞膜表面下降,以至影响了细胞的粘附能力.此外,脱糖整合蛋白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结合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100nmol/L佛波酯(12-O-tetradecanoylphobol13-acetate,TPA)作用于NIH3T3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表面整合蛋白α5亚基含量增加52.3%.Northern杂交方法测定结果亦表明整合蛋白α5亚基mRNA量增加,于2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4.14倍.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的活性增加趋势与之基本一致.运用PKC的抑制剂鞘氨醇(sphingo-sine)和酷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抑制剂4,5,7-三羟基异黄酮(genestein)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均可抑制佛波酯对整合蛋白α5亚基表达的上调作用.提示佛波酯对NIH3T3细胞整合蛋白α5亚基表达的调控与PKC和TK均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原抗HFRSV衣壳蛋白McAbF3^1株轻链可变区基因,由连接肽体外连接获得单链抗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从鼠源抗HFRSV衣壳蛋白McAbF3株细胞中分离总RNA,以oligo(dT)18为引物逆转录成cDNA,通过PCR扩增出抗体的轻链(VL)和重链可变区(V11)基因,由连接本外连接获得单链抗体(SeFv)基因。将此单链抗体(SeFv)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用促癌剂佛波酯(PMA)作用于SMMC-7721人肝癌细胞,研究细胞表面的主要粘附分子α5β1整合蛋白基因表达及相应细胞粘附行为的改变.用100nmol/LPMA作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发现其作用因时间的长短而异,作用30、60、120min分别增加细胞与纤连蛋白(Fn)粘附18.8%、38.7%和56.6%,作用6、12h分别降低44.0%、37.4%,而不影响与多聚赖氨酸的粘附.使用足量的抗α5和/或抗β1单抗预先封闭细胞与Fn的结合点,再将细胞与Fn粘附,发现α5单抗单独使用可将SMMC-7721细胞与Fn的粘附抑制20%左右,β1单抗则抑制14%,两者联合使用时可封闭40%左右的粘附,提示该细胞表面存在除α5β1外的其它整合蛋白在介导着细胞与Fn的粘附.进一步应用Northernblot方法,分析整合蛋白基因表达,发现100nmol/LPMA抑制α5亚基转录,以30min最明显,抑制达83.1%,作用6、12h抑制率仍为46.6%、43.6%.还就PMA影响细胞粘附和整合蛋白基因表达的可能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根据拟南芥(arabidopsisthahliana)GPA1的保守区段A设计一对特异引物(5′ctggggaatctggaaaatc3′,5′cacagctgtacacctcaaac3′)通过PCR从丝瓜核基因组中扩增植物的三聚体G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获得了2个片段(LFG1,LFG2),并已克隆和测序(已在EMBL数据库中登记,登记号为:y15270,y15271).序列分析表明LFG1和LFG2分别由1515bp和732bp构成,都含有三聚体G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的保守区段A,但也都含有内含子.根据片段的大小及PCR的特性,LFG1可能是丝瓜三聚体G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上的片段.  相似文献   

6.
Cibacron Blue亲和层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3GA(Cibacron BlueF3GA)为配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免疫毒素(IT)分离纯化的亲和层析方法,实验中用三种不同来源的核糖体灭活蛋白(RIP),即蓖麻毒素A链(RTA),苦撤毒素(Momordin,MT)和Saporin,以探讨RIP与F3GA的相互作用。分析三种RIP均能引起F3GA吸收光谱明显红移,提示RIP均可与F3GA发生特异结合,将F3GA与Sephadex交联可获得Blu  相似文献   

7.
细胞粘附介导的信号分子——粘着斑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重要成员,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并可自身磷酸化;具有类似FAK作用的FAK家族新成员不断发现。新近发现FAK可抑制细胞凋亡,FAK本身是胱冬肽酶(caspase)的底物。作为信号分子的FAK,还与细胞内其他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串话(crostalk),直接参与了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Vero细胞是肾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层粘连蛋白和IV型胶原,从而在细胞外形成对细胞生长、迁移等有重要影响的细胞外基质膜。已知影响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是整合蛋白。微载体所提供的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与细胞在体内的生长、迁移条件相似,为在体外研究体内类似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模型。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可以检测到:正常培养条件下,在微载体上培养48小时,Vero细胞表达整合蛋白α2亚基(Fig.1a);如果同时加入层粘连蛋白,α2亚基的表达量显著提高(Fig.1b)。正常培养条件下,培养10天,Vero细胞在微载体上形成密集的多层生长,α2亚基表达量明显高于培养初期(Fig.1c)。间接免疫荧光标记(Fig.2)和免疫电镜观察(Fig.3)证实:在层粘连蛋白作用下,α2亚基大量表达,并定位于细胞“附着斑”位置的细胞膜上。此时,如果再用抗层粘连蛋白抗体处理,可观察到原“附着斑”消失,α2亚基在细胞内呈散布状(Fig.4)。整合蛋白α2亚基的表达和与层粘连蛋白形成的“附着斑”提供了Vero细胞在微载体上附着和迁移的基础。可能,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整合蛋白来调节细胞活动。  相似文献   

9.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K对成骨样细胞内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体系有深刻影响,可能与其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曾革非  张智清 《病毒学报》2000,16(2):127-130
朋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Flt-1胞外区前3个IgG样区域cDNA片段(Flt-1n3)。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Flt-1n3,通过南体转染方法将其转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砍隆。经固相结合实验筛选  相似文献   

11.
Forskolin对成骨样细胞蛋白激酶C及三磷酸肌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粘虫核多角体病毒的一个长3336bp的大片段,该片段包括了3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2、ORF3、ORF4)和两个不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ORF5)。与AcNPV比较发现,ORF1编码重蛋白与P94同源,ORF3、ORF4、ORF5分别与AcNPV的ORF60、ORF59、ORF57同源。且转录方向一致。ORF2则是LsNPV的特有基因。分析结果表明,LsNPV基因组上基因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小分子G蛋白Ras超家庭成员都是通过与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s)结合而被活化,GEFs能增加这类小分子G蛋白对GTP的摄取,并使之形成有活性的GTP结合构象。Rap1是Ras样的小分子G蛋白。迄今为止,已发现G3G、CalDAG-GEF1、Epac、cAM-GEF1、cAMP-GEFⅡ、nRapGEP、GFR可特异的活化Rap  相似文献   

14.
利用APAGE,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RFLP标记,对导入黑麦(SecalecerealeL.)多小穗等性状创制的小麦新种质10-A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APAGE分析发现,10-A与其他1RS/1BL易位系一样,含有1RS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以黑麦基因组总DNA作探针,用中国春(Triticumaestiumcv.ChineseSpring)基因组DNA作封阻,与10-A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  相似文献   

15.
视黄酸诱导细胞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视黄酸(RA)对早期即刻反应基因表达,多种蛋白激酶活性变化及核转录因子AP-1和Qct-3/4基因转录产物功能、白血病细胞对RA出现抗生的可能原因以及PR蛋白在RA诱导造血干/祖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中的调节作用,PRB与其它核转空蛋白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分析,综述了近年来有关RA诱导细胞分化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在促成骨样细胞ROS17/2.8增殖的同时对其分化状况的影响,研究了PTH、IGF-Ⅰ对骨特征性标志蛋白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骨钙素(osteocal-cin)mRNA表达及骨胶原蛋白(colagen)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TH、IGF-Ⅰ均可抑制ALP活性,PTH的抑制作用强于IGF-Ⅰ,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TH、IGF-Ⅰ均可诱导骨钙素mRNA表达增加;PTH能够促进3H-脯氨酸参入新生小鼠颅骨组织,既PTH能够骨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这些结果提示,PTH、IGF-Ⅰ在促成骨样细胞ROS17/2.8增殖的同时也促进其分化,表明在成骨细胞的生发成熟过程中,增殖、分化现象相辅相成,相伴而行.  相似文献   

17.
以F3GA(Cibacron Blue F3GA)为配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免疫毒素(IT)分离纯化的亲和层析方法。实验中用三种不同来源的核糖体灭活蛋白(RIP),即蓖麻毒素A链(RTA),苦瓜毒素(momordin,MT)和Saporin,以探讨RIP与F3GA的相互作用。分析显示三种RIP均能引起F3GA吸收光诸明显红移,提示RIP均可与F3GA发生特异结合。将F3GA与Sephadex交联可获得Bluedex。Bluedex亲和层析是一种经济有效,简单易行,便于在各类实验室中使用的蛋白质亲和层析技术。结果表明:在低盐溶液中RTA和MT均可迅速地与Bluedex结合,而在高盐溶液中(0.65mol/LNaCl)又极易被洗脱回收。这一技术用于免疫毒素的研究可有效地去除游离抗体,而不影响其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8.
RFP134对UMR106细胞EGF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鼠成骨肉瘤细胞(UMR106)为模型,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调节作用。以及实验室从植物中提取纯化的二萜类活性物质(RFP134)为诱导分化剂,观察了RFP134对UMP106细胞EGF受体TPK的活性和磷酸化作用的影响。并与RA和RFP134+RA处理细胞做了比较。结果显示EGF与其受体结合后能激活TPK,使TPK活性增加2倍。RFP134,RA,RFP  相似文献   

19.
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197A(3A)在常温条件下是不育的(Figs.11&2),经热激(45℃)诱导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育性(Figs.13&4),为研究其不育机理提供了线索。热激2h后,3A中即可产生一类线粒体热激蛋白(HSPs)。其中,分子量为70kD的HSP70含量最高,也最为稳定。不过,3A中HSPs的稳定性弱于保持系3197B(3B)(Fig.2,Panels1~4)。放线菌素D抑制HSPs的合成,而氯霉素无此作用(Fig.2,Panels5&6),表明:HSPs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再跨膜转运到线粒体中的。3A幼穗经热激后,线粒体的总蛋白量猛增了2.7倍(Fig.3),达到3B的水平,育性亦变为可育的。Fig.4表明:HSP70反义链cDNA(R1)能进入到3B花药细胞中,并与靶RNA(HSC70mRNA)结合,而对照、正义链cDNA(D)链无此反应。由此、再增加一个通用保守序列的反义链cDNA(R2)、共两个探针(R1、R2),可以检测到:3A在常温下没有能力合成HSC70mRNA(Fig.5),而在热激条件下,转变为有能力(Fig.6)。启示:3A在热激条件下由不育转变为可育  相似文献   

20.
用PCR法扩增出编码人FAS分子胞外区的cDNA片段,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DNA序列测定后,再插入到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KG的EcoRⅠ和SalⅠ位点之间,构成重组质粒pKG-hFAS,将此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GST-hFAS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用谷胱甘肽偶联的Sepharose4B经亲合层析获得纯化的GST-hFAS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和二次亲合层析去除GST部分,得到纯化的FAS蛋白.用纯化的FAS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FAS抗体,经检测发现抗FAS抗体能诱导U937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