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江苏南京地区晚第三纪植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前言近年来,江苏省区调队不断从南京地区采集到上第三系植物化石。与邻省山东、浙江等相比,江苏省上第三系的植物化石甚为贫乏。过去只有过零星报道(黄宝玉等,1982)。当前植物化石主要采自下列地点和层段(插图1):六合四合墩上曹村六合组顶部,六合马集任家凹黄岗组,浦镇林场洞玄观组(原浦镇组),六合灵岩山六合组顶部,南京菊花台雨花台组,共有200余块标本。除灵岩山产的标本保存较好外,其余都不太好,数量也少。尽管如此,由于过去发  相似文献   

2.
吉林延边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植物化石新类型--星学异麻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君容  杨永 《古生物学报》2003,42(2):208-215
报道产自吉林省延边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植物化石新类型——星学异麻黄(Alloephedra xingxuei gen.et sp.nov.)。大拉子组的时代处于早白垩世的阿普特期-阿尔必期(Aptian-Albian)。化石标本保存了植物的茎枝、雌球花及种子;该种的茎枝分节,节间具细纵槽纹,叶退化,雌球花单个着生于小枝顶部,种子成对且种子顶部宿存珠孔管等特征与现存麻黄科植物最为相近,因此可能属于麻黄科。  相似文献   

3.
向刚  容丽 《广西植物》2022,42(Z1):99-104
自2017年参加“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植物子平台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除了数字化植物标本以外,还挖掘、整理了贵州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最后向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提供了10 044份信息齐全的植物标本。通过此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彻底摸清了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的家底,盘活了标本室的库存,使得老一辈植物地理学家黄威廉等老先生60余年的科研成果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植物标本的数字化工作,挖掘整理出老一辈精彩的植物标本采集史和学术故事。在标本数字化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对植物标本以及植物标本背后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对植物标本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 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一)采集1.采集用具:枝剪、铲、锄、采集箱、标本夹等。2.采集法:标本的大小,长约一尺。一个标本的鉴定,是根据植物的形态,所以标本必须包括有花、果实、枝叶;草本植物尽量要采得完全(有地下茎的要掘出),但可适当的折叠一两次。通常每种植物采三个副本就够了,若是送请研究机关做鉴定,须采六个标本。如果时间不凑巧,我们只能采到植物的枝叶,不能得到它的花和果实,这样的标本就很难鉴定。3.标本记载册:采到标本可就近问一下村里的劳动人民,这样就可以知道某种植物在当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标本及文献数据对神农架国家公园高等植物标本采集史进行简要概述。该地区有着近140年的标本采集历史, 最早对神农架地区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是爱尔兰植物学家Augustine Henry。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收藏了采自该地区的21,402份标本, 居首位; 其次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 16,483份、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CCAU) 1,851份。标本采集年份主要集中在1956-1959、1976-1981、1985-1987三个时间段, 其中以1976年采集数量为最多。标本采集月份主要集中在4-11月, 8月采集量最大。不同植物的标本数量两极分化严重, 标本量多的如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高达295份, 然而有612种植物的标本量仅1份, 约2/3的植物标本量少于10份。因而, 在今后的采集工作中我们应该将重心置于标本数量不足的物种和类群, 而标本数量过剩的类群则应减少或停止采集; 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应尽可能全覆盖, 突出对高海拔、峡谷、石壁、无人区等特殊生境的调查。采集时间上应该注重春、冬二季。此外, 我们对该地区的维管植物模式标本进行了考证, 编制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维管植物模式标本名录》。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模式标本39种2变种3变型, 隶属24科34属。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维管植物模式标本的整理为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及进一步开展神农架遗产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每年的4-8月,是绿色开花植物生长最繁盛的时期,应抓紧这一时机进行标本的采集制作工作,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大量的植物标本辅助教学。 (一)采集前的准备: 1根据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订出采集计划。  相似文献   

8.
模式标本是植物分类和命名的依据和凭证,也是植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重要基本资料。为提高模式标本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充分利用和互惠共享,该文对广西植物标本馆(IBK)馆藏模式标本的种类组成、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本馆完成信息数字化的模式标本共计4 645号,5 736份,隶属于170科619属2 128种(含种下等级),馆藏模式标本收集的优势科有樟科、苦苣苔科、茜草科、山茶科、兰科、荨麻科、百合科、猕猴桃科、大戟科、柿科和杜鹃花科等,优势属有秋海棠属、蜘蛛抱蛋属、马兜铃属、紫金牛属和冬青属等。(2)模式标本分别采自中国的20个省(区、市)以及其他2个国家,模式标本采集较多的省区有广西(48.19%)、海南(24.14%)和广东(11.63%)。(3)历年模式标本采集高峰期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模式标本命名高峰期在20世纪80年代,与我国植物分类学的兴起,以及开展《中国植物志》编研等有关,模式标本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1年,橱柜时间最长为82年。该文还对模式标本的馆藏现状及数字化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与标本的研究, 本文重新梳理和考证了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先生的采集历史。钟观光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 已知其最早的标本采自1912年(采集于北京), 最晚的是1933年(采集于浙江)。目前能够确定的钟观光采集的馆藏标本计10,228份, 其中大部分保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PEY, 4,584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 2,966份)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BNU, 2,032份), 共计9,582份, 约占钟观光馆藏标本总数的93.7%。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亦存有少量钟观光采集的标本(16份)。  相似文献   

10.
李红丽  林祁  杨军 《植物研究》2008,28(3):264-266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壳斗科(Fag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山柑科(Capparidaceae)和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的模式标本时,发现有5个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1份标本,或同时引证1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1.
丘华兴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92,12(3):209-214
<正> 广西的大戟科植物种类众多。作者对广西中草药原植物研究过程,将已采集的标本及华南植物所标本室(SCBI)和广东、广西主要标本室(均有注明)收藏的广西及其邻近地区的大戟科标本进行整理;现报道(一)、三宝木属植物摘记;有5种和3个新变种,其中广西产5种、1变种。(二)、广西白大凤属植物;1种。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正确地鉴定和利用植物,必须要具备有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的植物标本。但由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不同,往往有很多植物难以制作出完整的腊叶标本,铁杉类植物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类植物采集后,一经干燥叶便纷纷脱落(见图1),制作出来的标本既不美观,更无科学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经过多年来的反复实践不断探索,终于摸索出一套采集和制作的有效方法。制作出了便于鉴定和分析,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铁杉类植物标本。一、铁杉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多年的实践表明,采集铁杉类植物标本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1840-20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标本采集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与植物引种密切相关。自19世纪以来, 美国植物采集者在全球尤其是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植物采集。在众多的植物类群中, 中国的竹类植物引起了美国采集者的极大关注, 并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标本采集工作。研究美国植物采集者在中国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 对了解竹类植物从中国引种到美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美国在华采集的竹类植物标本数据, 对其学名、采集地、采集人以及采集时间进行整理校对, 分析了美国采集者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结果表明: 1840-2010年, 美国在华共采集竹类植物标本960号2,238份, 隶属于25属120种(含变种和变型), 分别占中国竹类属和种数的73.5%和22.5%; 有45位(支)采集者(采集队), 在这些采集者中莫古礼最为重要; 采集地涉及20个省级行政区; 采集时间前后跨度约170年, 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14.
童绍全 《植物研究》1998,18(2):137-143
据中国植物志(1981),云南有姜科植物17属, 78种,9变种。其后多篇文章论及一些种属,标本也有较多的增加。本文根据现有的标本与文献资料对云南姜科植物作增补与修订,共涉及16属15种,包括1个新种,7个修定后的异名。云南共计有姜科植物18属,148种和11变种。  相似文献   

15.
Hypermecaspis(三叶虫)的蜕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只在浙江江山早奥陶世印渚埠组顶部的Arenig期发现有Hypermecaspis asiata Han一个种。文中的Hypermecaspis采自江山横塘塘及竹余,和江山城北4km公路两侧的印渚埠组顶部。仅有少数标本保存有头盖,大部分只保留有自由颊、胸与尾,极少相对移位,应为原地理葬标本,所发现的Hypermecaspis几乎全为况壳标本。面线起机能作用,面线裂开,头盖与胸部分离,头盖 表  相似文献   

16.
理论开花期     
自然界很少有事物比植物在幼苗顶部的开花更简单的了,但是探索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却困惑了植物生物学家将近60年。  相似文献   

17.
英国邱园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植物采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是英国最大的植物标本保藏机构,也是世界顶级植物园之一。截止2012年12月31日,该园共有11 635份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含206科1 102属6 056种植物。它们采自除黑龙江、吉林和天津以外的所有中国省份、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且90%以上的标本来自云南、四川、湖北、西藏、海南和台湾。绝大部分标本采集于1840-1949年间,也有一小部分集中在1975-2000年间。采集者来自多个国家,其中以爱尔兰人亨瑞(Augustine Henry)、英国人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英国人福利斯特(George Forrest)、法国人戴乐维(Pierre Jean Marie Delavay)和法国人卡瓦勒瑞(Pierre Julien Cavalerie)的贡献最大。邱园中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虽然绝大多数来自于西方人对中国植物资源的抢掠,但是对于早期中国植物学的研究以及《中国植物志》的编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查阅保存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E)、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邱园植物标本馆(K)、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P)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植物标本馆(WU)的荨麻科(Urticaceae)标本,发现在楼梯草属(Elatostema J.R.Forster & G.Forster)中有23种8变种的名称在原始描述中没有引证明确的标本,或引证有2份或2份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9.4、9.9和9.10,以及辅则9A.1、9A.2、9A.3和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9.
王晓宇  熊源新 《广西植物》2003,23(4):309-310,308
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植物世界有两属,中国仅1属,即大帽藓属(Encalypta Hedw.),共记录有10种。通过对采自贵州省西北部的2份标本的鉴定,认为此标本为扭蒴大帽藓(新拟名)(Encalypta strepto-carpa Hedw.),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一新记录种。本种属于北温带分布类型的植物,贵州是其分布的南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南兰科植物的增补与修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海南植物志(1977)记载,海南有兰科植物58属143种及2变种,其后多篇文章论及一些种属,标本亦有较多的增加。本文根据现有标本和文献资料对海南兰科植物作一增补与修订,共涉及36属超过57种,包括19个新记录种、2个新种、1个新各称、5个新异名和许多种的名称变动。总计海南岛共有兰科植物68属、178种3变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