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梗霉多糖在水果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长海  臧丽华  鞠宝  贺红军 《生物技术》1999,9(1):46-48,F003,F002
短梗霉多糖具有极佳的成膜性,其水溶液可以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透明有光泽的薄膜。该薄膜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永分和有关香气有很好的阻隔作用,而且有较强的硬度及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因此,在水果表面挂上短梗霉多糖薄膜后,能有效地阻止水分、氧、氮、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果品内外的交换,从而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营养的储藏性损耗,进而达到了良好的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2.
1-甲基环丙烯对香蕉采后生理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1-MCP对香蕉采后的乙烯产生量、呼吸速率、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果实颜色、果实硬度、营养成分及果实风味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阐明1-MCP在香蕉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潜能,并对1-MCP处理效果的若干影响因子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应用正交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萃取条件,研究经UV-C处理的采后香蕉挥发性组分的变化。通过单因素测定合适的萃取头、萃取前的超声时间、样品量和萃取温度,再利用正交试验获得SPME最佳的萃取参数。在此基础上,测定和鉴定UV-C处理组和对照组香蕉果肉的挥发性化合物,比较两者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评价UV-C处理采后香蕉的香气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参数为:超声时间20 min、样品量4.0 g、萃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鉴定出两组香蕉果肉挥发性组分共169个,主要由酯、醛、酮、醇和其他组成,其中酯类有58个、醛类有34个、酮类有27个、醇类有17个、其他类有33个,UV-C组的总酯含量(76.61%±0.25%)高于对照组的总酯含量(75.98%±0.39%)。两组香蕉的差异代谢挥发性组分共有38个,其中含量下调的有34个,含量上调的有4个。综上分析,采后香蕉经UV-C处理,其挥发性组分会受到影响,但其特征酯类和总酯含量略有提高。香蕉的香气主要源于酯类,UV-C处理进行香蕉贮藏保鲜不仅不会造成香蕉香气下降,反而会使其香气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4.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之一,其味香肉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赞赏。但却因果实采后不耐久藏,极易发生后熟与腐烂,使长途运输受到限制,影响了市场供应和出口创汇。我国广东、福建等省是香蕉主产区,每年有大批香蕉北运,由于贮运技术尚未完善,致使运输途中年损失达20%之多。因此,研究香蕉采后的贮藏防腐技术,是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二十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加以综述,以期能对香蕉贮藏保鲜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芒果、香蕉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香蕉采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蒂腐病、冠腐病、黑腐病、黑星病.生物防治是当前芒果、香蕉采后病害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概述了生物防治芒果、香蕉采后病害的方法,包括诱抗剂、植物提取物、拮抗微生物在芒果、香蕉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谷蠹感染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轩  唐多  朱广有 《昆虫知识》2012,49(2):490-495
在25℃和密闭条件下测定了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密度分别为0、2、5、10和20头/kg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含水量为12%的小麦,未感染谷蠹成虫时,在180d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增加到1.157%;以2头/kg密度感染后,同样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上升到9.910%。害虫密度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都相应地增高,但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害虫密度不是相应地成比例升高。感染不同害虫密度的粮食,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S"型曲线增长。这些结果表明,小麦感染谷蠹后在很短时间后即可检测到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与虫口密度相关。同样害虫密度时,储存时间延长,二氧化碳浓度呈"S"型曲线增加。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反映粮情和虫情变化。  相似文献   

7.
Nisin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冷藏(4±1 ℃)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保鲜液对带鱼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Nisin保鲜液处理后的带鱼,在相同的贮藏期内,其pH值、TVB-N值及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冷藏对照组,感官值也显著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由此可见,Nisin可适当延长冷藏带鱼的货架期,其最适浓度为0.5 g/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前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采后‘海沃德’猕猴桃果实在冷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分别用浓度(有效成分)为0、20、40、60、80mg·L-1的ClO2溶液,在采收前对果实进行喷布处理,在采收后冷藏过程中定期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并在贮藏末期(120d)观察统计其腐烂指数。结果表明,浓度60mg·L-1的ClO2采前处理可有效清除猕猴桃果实表面菌落,并能显著延缓冷藏期间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型物的上升、降低猕猴桃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失重和腐烂指数,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通过比较,确定采前ClO2处理的适宜浓度为60mg·L-1。该浓度的ClO2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效果,可有效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香蕉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40 μL/L NO熏蒸处理绿熟期的‘巴西’香蕉果实3 h后,在20℃和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贮藏,研究NO对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硬度、PG活性及MaPG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了PG的活性;降低了MaPG2、MaPG3和MaPG4基因的表达,延缓了香蕉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10.
外源一氧化氮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巴西香蕉(Musa AAA Group Cavendish cv.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15 μmol·L-1溶液进行冷胁迫(8℃)前处理,考察其冷胁迫和常温恢复过程中抗冷性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外源NO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冷胁迫环境下,SNP预处理香蕉幼苗的萎蔫程度较轻,且在常温下恢复快而完全.SNP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冷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及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并显著增加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冷胁迫的前2 d,SNP处理苗的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在胁迫的第3天才显著上升,经3 d冷胁迫回温(28℃)后,4种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可见,适当浓度NO能够通过诱导香蕉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有效缓解其遭受的冷胁迫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下后熟香蕉果实果皮生理与颜色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比较20℃和30℃下后熟期间的果皮色泽、淀粉转化及几种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在20℃下,香蕉果实能正常褪绿和软化,而30℃高温则明显抑制了褪绿转黄,加速了果皮软化。与20℃后熟比较,30℃促进了香蕉果皮中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提高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等的活性。讨论了香蕉果皮可溶性糖含量与青皮熟形成之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巴西香蕉(MusaAAA Giant Cavendish cv.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BT)预处理香蕉幼苗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模拟低温(7℃)胁迫,分别测定香蕉叶片和根系内源甜菜碱的含量和甜菜碱合成关键酶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活性,以探讨外源甜菜碱对香蕉叶片和根系内源甜菜碱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7℃低温胁迫16 h后,10 mg/L外源甜菜碱即可极显著提高香蕉幼苗叶片BADH活性,叶片内源BT含量也同步极显著增加,低温胁迫24h后根系内源甜菜碱的含量虽显著高于常温对照,其BADH活性却无显著提升.同时,香蕉幼苗叶片内源BT含量的积累与叶片BADH活性的提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系内源BT含量的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外源BT浓度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外源甜菜碱可促进低温胁迫下香蕉内源甜菜碱的合成和积累,叶片和根系均具有合成内源BT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香蕉一个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MaCHⅢ)与香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的相互关系,对经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巴西香蕉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量、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MaCHⅢ)表达以及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乙烯催熟处理的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比对照处理的果实提前15 d达到高峰;1-MCP处理的香蕉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和果实成熟明显受到了抑制.(2)外源乙烯加速了MaCHⅢ基因的下调表达和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的下降,MaCHⅢ表达量和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分别在采后第3天和第4天下降到最小值.(3)1-MCP处理使MaCHⅢ基因呈现上调表达,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上升,MaCHⅢ基因表达量和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分别在采后18 d和25 d达到高峰.研究表明,MaCHⅢ基因可能与香蕉果实采后成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食用菌制种时,将接种后的菌种瓶(或袋)倒过来,口向下、底向上培养称为倒置培养。它具有以下优点:①空气交换好。二氧化碳的比重大于氧气,倒置培养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的进入.②保湿效果好。倒置培养,减少了水分燕发量,避免了常规培养过程中,培养料上干下湿的现象.③污染率低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在香蕉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巴西香蕉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0%、2.0%)的壳聚糖溶液对香蕉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可明显延缓香蕉果实的软化进程和病情指数的升高;同时维持了果实较低的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UN)的活性。在四种处理中,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表明壳聚糖对香蕉果实的贮藏保鲜效应可能与其调控病害相关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羊奶果果实成熟度、包装方法、带枝叶与否、气调、温度以及保鲜剂处理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带枝叶的黄色果用3%硫脲等保鲜剂浸果10分钟,晾干后装入干燥器(5%CO_2气调)或塑料框外套2层0.03mm厚的聚乙烯薄膜塑料袋包装,贮藏于室温(15~20℃)下可保鲜38~42天,好果率在97.3%以上;于较适温度6~12℃下,可保鲜75~90天,好果率在90.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香蕉Maasr1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H分离香蕉果实采后差异表达基因,获得香蕉的ASR基因,并将其命名为Maasr1。对该基因与香蕉采后成熟衰老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其在果实采后早期表达上调。通过对Maasr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aasr1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构建了香蕉Maasr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Maasr1。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重组载体转入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Maasr1基因表达产物定位在细胞核中,符合转录因子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在不同处理下的香蕉采后果实中MaBTB基因的表达,在正常成熟的果实中,MaBT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释放量呈正相关;相反,在1-MCP处理的香蕉果实中,该基因的表达相对变化不明显;用乙烯处理的香蕉果实,其表达量在第3天达到高峰,比正常成熟的早11 d。这些结果表明MaBTB基因在香蕉采后果实中是受乙烯诱导表达的。最后,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MaBTB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调技术贮藏鲜人参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报道但对决定其气调贮藏指标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最低和最高忍耐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结合小包装、限气人参保鲜试验工作,我们研究了氧水平对密闭系统中贮藏鲜人参呼吸作用的影响.为有效地实施鲜参气调贮藏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酮对刺五加嫩叶采后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珍  罗洁  蓝福生  黄涛  李锋 《广西植物》2002,22(1):89-91,88
将 0、 0 .1、 1 .0、 1 0、 5 0 mg/ L浓度的黄酮溶液对剌五加进行叶面喷施 ,2 4 h后采嫩梢装塑料袋置于4°C冰箱中保存。分别取样分析保存 0 d和 6 d后叶片中的维生素 C的含量 ,以及保存 0 d和 1 2 d后叶片的水、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粗蛋白的含量 ,比较不同浓度的黄酮溶液处理对剌五加嫩叶中上述几种营养成分的分解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 :0 .1 mg/ L的黄酮溶液对延缓叶片中上述几种营养成分分解的效果最好 ,说明其对剌五加嫩叶采后保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