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当前蚕茧生产上广泛用的普通斑蚕品种群体中,发现一头雄性黑色斑蚕。保留这头黑色斑蚕继代,再通过几种杂交试验,肯定黑色斑是自然突变体呈现一对基因遗传的显性性状,且纯合体致死。日本发现过同样这种斑纹的自然突变体两次,遗传方式也完全相同,基因定为P~B,位于第2染色体0.0处。这次出现的黑色斑是有纪录的第三次。致死作用出现在卵期,存活的杂合体体质虚弱。  相似文献   

2.
陆星坦  杨明观 《遗传》1979,1(3):6-7
从当前蚕茧生产上广泛用的普通斑蚕品种群体中,发现一头雄性黑色斑蚕。保留这头黑色斑蚕继 代,再通过几种杂交试验,肯定黑色斑是自然突变体呈现一对基因遗传的显性性状,且纯合体致死。日 本发现过同样这种斑纹的自然突变体两次,遗传方式也完全相同,基因定为C-,位于第2染色体0.0处。 这次出现的黑色斑是有纪录的第三次。致死作用出现在卵期,存活的杂合体体质虚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黑色斑蚕作亲本、选育日系普斑限性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家蚕Bombyx moli斑纹互作原理,利用2032限性品种的雌,与自然突变体雄杂交。F2代出现分离,于是淘汰所有黑色斑蚕,只留下普斑蚕和素斑蚕,即得到新限性普斑系。新限性品系得到后,做连续3代的系统选育,其中F3代为蛾区混合育,F4~F5代采用单蛾育。蛾区混合育着重个体选择,单蛾育以蛾区选择为主,个体选择为辅。性状基本稳定后,即初步对其作主要经济性状的测定。结果显示:新限性品系在5龄经过、全龄经过上比两亲本略短。在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几项指标上较两亲本为优,分别比两亲本平均值提高31%、38%、5%。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遗传》2014,(4)
<正>家蚕(Bombyx mori)遗传资源丰富,是遗传学研究的极佳材料。由于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积形成繁多的斑纹类型,其中普通斑被作为幼虫斑纹的正常型(+)。普通斑(+)在第2胸节背面有眼状纹,第2腹节背面有1对半月纹,第5腹节背面有1对星状纹。最近,本课题组在家蚕素斑品种中发现了酷似鹑斑的突变体,褐色类鹑斑(Brown quail-like,q-l~b)和紫色类鹑斑(Purple quail-like,q-l~p)。它们的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但无眼状纹,蚕体背面及侧面有纵向波纹状斑纹分布,侧面波纹较长,背面波纹第5腹节后短而密。封面图片为5龄期褐色类鹑斑幼虫图,其稚蚕期体色呈褐色。遗传分析表明褐色类鹑斑(q-l~b)与紫色类  相似文献   

5.
在家蚕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斑纹突变体, 与普通斑相比, 其幼虫眼状纹不明显, 而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 其间有点和线构成鹑状斑纹, 第6、7腹节背面布有纵向波纹状斑纹, 整体斑纹与鹑斑(quail,q)极其相似, 暂且命名为类鹑斑(quail-like, q-l)。其中一种突变体稚蚕期体色呈褐色, 蚕体发育正常, 蚕茧大小一致, 茧型正常, 称为褐色类鹑斑(brown quail-like, q-lb); 另一种突变体幼虫体色为浅粉紫色, 幼虫食桑量少, 发育缓慢, 体质较弱, 体型较小, 茧型偏小, 称为紫色类鹑斑(purple quail-like, q-lp)。遗传分析表明, 两个类鹑斑基因均为隐性基因; 褐色类鹑斑(q-lb)与紫色类鹑斑(q-lp) 为等位基因, 紫色类鹑斑(q-lp)对褐色类鹑斑(q-lb)为隐性。经与形态标记P3(2)、p(2)、Ze(3)、L(4)、re(5)、E(6)、q(7)、I-a(9)、ms(12)、ch(13)、oa(14)、cts(16)、mln(18)、 msn(19)、rb(21)、so(26)测验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新发现的两种类鹑斑不同于鹑斑(q), 其基因座位于第8连锁群。  相似文献   

6.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外源DNA作用的方法改变动物固有的遗传性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选用两种不同科的昆虫,即家蚕蛾科的桑蚕(Bombyx mori)和天蚕蛾科的蓖麻蚕(Attacus Cynthia ricini)作为试验研究的对象,从桑蚕中幼虫具有不同斑纹的黑蚕、671和华合×东肥三个品系的蛹或幼虫,提取DNP(DNA蛋白)和DNA,注入姬蚕品系的蓖麻蚕五龄幼虫体内,在受过注射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频数分布面积法定位家蚕QT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型差异较大的两个家蚕品种782和od100作正反杂交,得到F1。让F1雄蚕与叠双隐性标记的od100回 到回交子代。  相似文献   

8.
以彩色斑叶辣椒突变体、紫叶辣椒、白色斑叶辣椒突变体功能叶为试验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观察叶片不同斑区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分析彩色斑叶的显色部位、显色特征、细胞器数量及形态变化,从细胞水平上探讨彩色斑叶辣椒复杂叶色的成因。结果表明:(1)彩色斑叶辣椒突变体子叶为紫色,自第一片真叶展开出现异色斑块,斑块位置、频率、色彩深度无明显规律。(2)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少甚至缺失形成白斑,花色素苷在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均有分布,其在叶肉细胞不均匀分布是紫色深度不同的主因。(3)辣椒彩色斑叶突变体绿斑区内细胞形态良好,细胞器结构较好;紫色斑区和白色斑区细胞呈中度肿胀,细胞器明显异常。(4)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少甚至缺失、花色素苷不均匀分布是叶片呈现彩色的原因,该叶斑类型属于色素型。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群的雄性黄纹长腹扇蟌胸部色斑存在较大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前胸背板斑纹的有无、合胸背面及侧面斑纹的面积大小、形状及数量等方面。本文通过几何形态学方法,以及对前胸背板斑纹的观察比较,对34个地里样点共319头雄性黄纹长腹扇蟌的胸部斑纹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几何形态学分析显示,依据合胸斑纹轮廓形状可将黄纹长腹扇蟌划分为东南(Southeast)与西北(Northwest)两群组,且在分布重叠区的种群中同时存在两种特征的个体;对前胸背板斑纹的观察统计显示,几乎所有分布于西北群组的样本前胸背板具一对蓝色斑纹,而东南群组的样本几乎都缺失这对斑纹。本研究使用的两方面证据所揭示的变异趋势相吻合,均证明雄性黄纹长腹扇蟌胸部斑纹随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异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雄性黄纹长腹扇蟌胸部斑纹存在明显变异多样性,几何形态学可用于蜻蜓目昆虫色斑变异规律的研究,也为该物种的演化与地理格局的形成等后续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飞行能力的差异。【方法】利用昆虫飞行磨系统对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雌、雄虫各7个日龄分别进行22-24 h连续吊飞试验,并对相关飞行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果蝇在1日龄时的飞行时间、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均最小,随着日龄的增加,飞行能力出现两个高峰。斑翅果蝇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日龄,黑腹果蝇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3日龄;两种果蝇飞行能力的第二个高峰均出现在15日龄,此时雌、雄虫的累计飞行距离均最大。斑翅果蝇雌、雄虫15日龄的总飞行距离最远,而黑腹果蝇雌虫15日龄、雄虫3日龄飞行距离最远、飞行时间最长。【结论】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的飞行能力与日龄和性别均有关系,且两种果蝇雌虫的飞行能力均强于雄虫。  相似文献   

11.
蜉蝣属一新种(蜉蝣目:蜉蝣科)(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述了采自安徽黄土坑的一新种:黑翅蜉(Ephemeranigropterasp.nov)的形态特征,并对前人划分蜉蝣属各亚属的标准作了修订。认为将前翅MP2脉与CuA脉在基部连接与否作为划分蜉蝣亚属的标准比较可行。这样,黑翅蜉应归入到蜉蝣属叉蜉亚属(Dicrephemera)。黑翅蜉区别于蜉蝣属其它种的特征为:1)雄成虫前翅外侧大部分呈棕红色,半透明,雌成虫的前翅只具少许斑点,翅透明;2)后翅外侧缘具棕红色斑纹,半透明,而雌成虫后翅不具斑纹,透明,3)雄、雌成虫腹部背板上的斑纹形式及排列;4)雄成虫的尾铗大部分为黑色;5)雄成虫的阳茎的形状独特,且两阳茎紧靠。  相似文献   

12.
激光诱变家蚕突变及其遗传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激光诱导家蚕单性生殖五年(1989—1993)来的研究结果。由于家蚕雌雄核受刺激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激光刺激不仅能使未受精的处女蛾卵发育产生孤雌生殖;而且能够破坏交配蛾卵的雌核发育产生孤雄生殖。试验结果说明激光诱发家蚕单性生殖具有明显效果,现已选育成“单性1号”和“单性2号”两个新突变体及其优良杂交组合“单性1号×皖5”和“单性1号×中8”,由于“单性1号”是斑纹限性品种,用它作母本的杂交种可为蚕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杂交和解剖试验,我们发现Lamp1为一常染色体(Ⅱ)和W易位片段同时缺失或突变的斑纹限性孤雌生殖突变体。与亲本回交后代分离比,1浓普♀:3正常普♀或:3淡普♀或:1素蚕♀或1+p+p/:2W+p/:1+p+p/ZZ:1PP/:ZW+p/ZZ:1PP/ZZ。联会复合体分析仅浓普斑雌蚕表型个体中发现染色体易位片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调查了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色斑变型在蚕豆、小麦和玉米田的分布频率,并对其捕食反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作物中,龟纹瓢虫斑型种类有锚斑变型ancora、双二变型dionea、肩斑变型feliciae、鼎斑变型tessellate和黄缘变型marginata。其中,锚斑变型在3种作物中所占比率均为最大,约占采集总数的44.87%,而黄缘变型最少,仅占0.60%。不同作物中4种主要斑型的雌虫比率在30.47%~60.71%之间,锚斑变型的雌虫比率均小于50%。不同色斑型的龟纹瓢虫取食相同食物后,各斑型的雌虫食蚜数、日增重和摄食效率高于雄虫。锚斑变型的雄虫比肩斑变型的雄虫捕食蚜虫多,肩斑变型的雌虫摄食效率高于双二变型的雌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油蚕oc突变体是家蚕Bombyx mori油蚕突变体的一种,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已经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5号染色体40.8 c M座位。本研究旨在对oc突变体候选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并克隆,探究oc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油蚕oc突变品系和野生型家蚕品系大造(Dz)为亲本,其杂交产生的F1代雄性个体与oc突变的雌性个体进行回交得到的1 397头BC_1代个体为定位材料,以家蚕已经报道的基因组序列为参考设计markers,通过亲本及F1代个体筛选多态性markers,并利用多态性markers和BC_1代个体对oc突变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筛选oc紧密连锁区间内的候选基因,确定目标候选基因,继而克隆和测序该基因,分析油蚕oc突变的原因。【结果】利用1 397头BC_1代个体和11对有效的多态性markers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M10与M11两个markers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234 kb。通过家蚕基因组数据库对oc连锁区域内的基因进行检索发现该区域有5个预测基因。对这5个预测基因在10个家蚕品系中进行的表达分析发现,只有BGIBMGA003572基因在oc突变个体体壁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个体中的低。通过基因的同源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和人类单羧酸转运蛋白9(可能的尿酸转运蛋白)是同源蛋白,推测其为oc突变的候选基因。对BGIBMGA003572进行的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编码序列有5个氨基酸在oc突变体中发生了突变。【结论】通过定位克隆,本研究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了234 kb的紧密连锁区间,其中编码单羧酸转运蛋白9的BGIBMGA003572可能和oc突变体的表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力求建立一种准确鉴定室内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青虫H.assulta(Guenée)及其杂交种的分子技术,探讨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可能。【方法】室内暗期设置0.5 lx黑光灯和白炽灯,测定不同配对模式下3日龄处女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杂交率;筛选可区分室内建立的棉铃虫、烟青虫及杂交种家族的微卫星位点;于架设有黑光灯的温室内释放棉铃虫和烟青虫混合种群,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子代微卫星位点大小。【结果】两种蛾类在任何一种配对模式下均可杂交,混合种群处理杂交率为2.92%,且均为烟青虫雌蛾与棉铃虫雄蛾配对交配;黑光灯、白炽灯和黑暗条件下杂交率无显著性差异;筛选出的Har SSR1、Har SSR9和Har SSR10在两种蛾类上的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不一样;两年温室实验共鉴定360头子代,混合种群中未检测到杂交后代。【结论】交配笼中棉铃虫和烟青虫能进行种间杂交,弱光不能提高二者杂交率;混合种群处理只发现一种杂交配对模式,说明了棉铃虫雄蛾的交配竞争能力更强;成功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室内建立的棉铃虫、烟青虫及杂种家族,提供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两年温室实验未检测到杂交种,说明2种蛾类之间存在着交配前生殖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6月11日,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对重庆秀山太阳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时采集到一蛇类幼体标本,其全长245.3mm,尾长42.5mm,头长12.5mm,吻长4mm,体背中央有20个近似菱形的灰黄色斑纹,其宽度约占4行鳞,长度约占2行鳞,斑纹在体后段合并,形成一条直至尾端的两边镶黑的灰黄色纵纹,腹面灰白色,体前段腹鳞侧缘有大小不一的黑斑,上唇鳞黄白色,其间鳞沟黑色,眼后有黑斑,黑斑上缘有一鳞宽的浅色斑,颈背箭形斑不明显。颊鳞1,眶前鳞1,眶后鳞3,颞鳞  相似文献   

18.
拟南芥耐低钾突变体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乙酰甲基磺酸(EMS)诱变方法,以幼苗根在重力作用下的弯曲生长为指标、筛选得到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低钾突变体。经过对突变体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证明,其中两株突变体的耐低钾性状为隐性单基因突变所致。鉴定、分离与植物耐低钾性状连锁的基因将有可能与对培育钾高效作物品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Xuan N  Niu BL  Wang HL  Zhuang L  Meng ZQ 《遗传》2010,32(12):1269-1274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雄蚕的两条Z染色体分别携带有一个非等位、紧密连锁的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ethal gene1)和l2(lethal gene2)。两个致死基因的致死时期分别是转青期和G2期。将S-14品系的雄蚕和家蚕P50品系的野生型雌蚕杂交,F1代雄蚕和P50品系雌蚕回交,即P50×(P50×S14)。回交后代雌蛾根据父本(F1代雄蚕)携带l1或l2基因分成两类BC1-l1和BC1-l2,分别用来做l1和l2基因定位。利用公布的家蚕全基因组序列筛选l1基因和l2基因所在Z染色体与P50品系Z染色体间的差异SSR标记,分别获得16个和18个差异性SSR标记,用差异性标记检测BC1-l1和BC1-l2,最终将l1基因定位在Z染色体物理图谱中的19.79Mb位点到染色体末端约2.60Mb范围内,将l2基因定位在Z染色体物理图谱的17.86Mb位点到18.55Mb位点约0.69Mb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烙铁头     
烙铁头蛇 Trimeresurusmucrosquamatus(Cantor)由于它的形状极象作烙印用的老式烙铁而得名。也有人叫它野猫种、金钱斑、笋壳斑、烂葛藤、老鼠蛇、恶乌子、蕲蛇盖等别名。它的头呈典型的三角形且较长,颈细小。头背部都是小鳞片,有“∧”形的暗褐色斑纹。头侧有颊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