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沂源猿人化石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沂源县骑子鞍山出土的一件人类头盖骨残片和七枚牙齿化石。它们的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在分类系统上应属直立人,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哺乳动物群的性质与周口店动物群相同,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2.
1981年下半年,山东省文物局组织了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在普查中,沂源县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0月6日在该县土门公社芝芳大队骑子鞍山东麓的一个石灰岩裂隙中,发现了一块人的头盖骨片和动物化石,其中有一块是肿骨鹿的下颌骨化石。省文物局立即派专人将标本送北京大学历史系鉴定,经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张银运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07,26(3):237-248
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78百万年,1975年发现于肯尼亚。Walker和Leakey注意到这具头骨与周口店直立人的在脑颅形态上很相近,但二者在年代上相差大约1百万年,故认为直立人形态在这1百万年期间是稳定的。长期来此观点缺乏更多的人类化石证据来支持。1993年在中国发现了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该头骨与KNM-ER 3733头骨一样兼具脑颅和面颅,且都属于成年女性个体,但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比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要晚大约1百万年。因此,南京1号人类头骨是目前所知的可用来验证直立人头骨形态是否在1百万年期间保持稳定的唯一合适的人类头骨化石材料。形态比较表明,这两个人类头骨化石的脑颅虽然在眶上圆枕上沟的发育程度、眶后收缩的程度、额骨横向隆起的程度、角圆枕和乳后突的发育与否、顶骨形状以及骨壁厚度的表现上有所差异,但有更多的形态性状显示出相近。这些相近表现在脑颅的长、宽、高值上;颅容量上;脑颅的低矮性上;脑颅最大宽之位置上;额骨、顶骨、枕骨之矢弧值的比例上;眶上圆枕的纤细上;顶骨的大小和矢向扁平性上;颞线位置和颞鳞顶缘的形状上;枕鳞的低宽形状上;上枕鳞与下枕鳞之间的转折形状和比例上;枕骨圆枕和枕骨圆枕上沟的发育程度上等。这两具头骨的面颅虽然有同属突颌型的面角、皆发育有鼻骨间嵴、两鼻骨组成的上部宽度与下部宽度皆差别很大,但有更多的形态性状显示出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面型上、颜面上部扁平度上、眶形和眶型上、上颌额突外侧面的朝向上、鼻骨横向隆起程度上、鼻梁外突程度上、鼻型上、颧骨下缘外展程度上、颊高上、颧上颌下缘的形状上、上颌颧突基部的位置上以及颧结节的位置上等。因此,南京1号头骨与KNM-ER 3733头骨之间在脑颅上显示出较多的相近性状,在面颅上则显示出较多的相异性状。脑颅方面的相近性状大多具有分类上的鉴别价值。这两个头骨脑颅形态的相近支持把KNM-ER 3733头骨鉴定为"直立人"的观点;也提示了南京1号头骨的脑颅似乎保持着1百多万年前的"祖先"形态。如果直立人的某些成员在至少1百万年期间保持着形态稳定的话,则这种形态上的稳定主要是表现在脑颅形态上。这两具头骨的面颅形态上较大差异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郧县人类头骨化石与周口店直立人头骨的形态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郧县人类头骨化石与周口店直立人头骨作了形态上的比较以检验直立人特征在郧县头骨化石上的表现情况.比较项目包括眶上圆枕、枕骨圆枕、枕平面与项平面之间的转折情况、眶后收缩、颅骨最大宽位置、颅盖低平情况、前额后倾情况和颅容量.结果表明,在郧县人类头骨化石的这些特征项目中,有的因头骨破损和变形而难以肯定.其余的则应是早期智人的特征.从形态上讲,郧县人类头骨化石目前还难肯定是属于直立人,而有可能属于智人,如果认为“直立人”和“智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的话.  相似文献   

5.
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蓝田公王岭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材料,计有完整的额骨,顶骨的大部分,右侧颞骨的大部分,左鼻骨的大部分和右鼻骨的鼻根部,右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以及右上第二、三臼齿和左上第二臼齿。2.头盖骨的骨缝已经愈合,上第二臼齿的磨耗已达二度,估计蓝田猿人的年龄大约是三十多岁。3.由牙齿、上颌骨、颞骨锥体和颅中窝等较为细小来判断,蓝田猿人可能是女性。4.额骨前部的眶上圆枕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形成一直条横行的骨嵴。圆枕的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圆枕之后明显缩窄。眼眶约呈方形,眶顶很平,没有眶上孔和泪腺窝。额骨的鳞部明显后斜,颞线隆起成为明显的骨嵴。眶上圆枕与额鳞之间没有明显的宽沟相隔。没有额窦。额骨内面的正中有宽阔而较高的额嵴。测量数值表明眉间部粗壮,额骨脑部的弧度极小,额骨极为宽阔。5.顶骨约成长方形,在正中矢状面上,顶骨短于额骨。6.颞骨锥体长轴的方向大约介于现代猿与现代人之间,与北京猿人相似。锥体较为细致,其形状和大小与现代人的女性较为接近。锥体的前后面倾斜度较大,上绿较锐,与现代人相近。7.蓝田猿人头骨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其骨壁极厚,接近甚至超过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头骨相当部分厚度的上限。8.两鼻骨在根部相交约成130°角。鼻额缝与额上颌缝互相连续,约在水平位。鼻骨宽度远大于现代人,鼻骨长度明显比现代人为短。9.上颌骨及其附连的臼齿较为细致。上颌骨呈明显的齿槽凸颌。上颌骨前面与鼻腔底约成直角,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有小而明显的鼻前棘。右上颌骨外侧面的内侧缘有相当明显隆起的犬齿齿槽轭,在该轭与上颌骨颧突之间有从上向下延伸的沟状低凹。上第二臼齿齿冠呈长方形,前尖较为向前外方突出,有较明显的近侧颊角。上第三臼齿的形态大体与第二臼齿相似,但其齿冠长度较小,其相对宽度更大,齿冠咬合面近乎三角形。10.参考北京猿人和爪哇粗健猿人的复原头骨,进行了蓝田猿人头骨的复原。11.根据复原头骨颅内的长、宽和高计算了蓝田猿人的脑量。又根据复原的顶骨,依照比例,计算了脑量。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极为接近,估计其脑量大约为780c.c.。12.从眶上圆枕的形态和圆枕后的明显缩窄,额鳞的非常低平,头骨壁极厚,头骨高度很小,脑量很小等一系列特征,明显表示蓝田猿人的形态比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为原始,而大致与最早的爪哇粗健猿人相近,两者的地层层位也大致相当。13.为了符合人类学上的新的分类系统,建议蓝田猿人的学名为 Homo[Sinanthropus]erectus lantianensis,即把蓝田猿人和所有其他的猿人都归入直立人种;又为了便于与过去的文献资料相对照,建议把原先的属名放在新的属名之后的方括弧内,在过一定时期之后,再取消方括弧内的旧属名。  相似文献   

6.
甘肃泾川发现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记述的材料来自甘肃省平凉地区泾川县的两条黄土冲沟——牛角沟和合志沟。它们是近年来该地区发现的几处旧石器地点中的两处。从牛角沟地点发现了一件人类头盖骨、一些石制品和零星的哺乳动物化石。从合志沟地点则采集到一些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两个地点的地质时代均属于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7.
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1966年在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北京猿人的头盖骨断片,主要有额骨和枕骨。此外,还有北京猿人的牙齿,石器,用火的遗迹和哺乳动物化石。2.1966年的头盖骨断片和1934年的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断片同属一个个体,因此,并合起来的头盖骨,仍然称作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3.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为中年男性,脑量为1140毫升,比魏敦瑞(Weidenreich,F.)估计的1300毫升要少。5号头盖骨具有北京猿人的典型特征,但又具有比其它北京猿人更进步的性质。这和魏敦瑞认为的,北京猿人群的形态特征,在堆积物填满整个洞穴的漫长时期内,保持着不变的观点,形成明显的对照。5号头盖骨还具有明显的左右侧不对称现象,它为进一步探讨人类体质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课题。4.1966年发现的石器材料共173件,多数采自第3层。其中一件长方形修理台面的石核是首次发现。和已知的对北京猿人石器的认识联系起来看,在由下往上的堆积中,石器的变化过程是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第6层起逐渐明朗,自第4层以上更为显著,在时间上已达到旧石器时代初期相当发展的阶段。与周口店第十五地点的石器比较,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可能说明两个地点的文化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也可能说明它们的文化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间断。5.根据对哺乳动物化石的观察,似乎说明了周口店第一地点顶部堆积的时代已接近于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当山东半岛沂蒙山区骑子鞍山发现猿人化石之后,临沂地区文管会就把注意力放在寻找这一时期和其后的人类文化遗物方面。根据本区的地貌特点,我们划出两个重点工作区,以便进行专项调查:一个是黄海沿岸的日照县(今改为日照市);一个是沂、沭河两岸。  相似文献   

9.
1966年在周口店第1地点发现的5号(ZKD-5)额顶骨和顶枕骨碎片是迄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周口店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以往研究发现,ZKD-5眶上圆枕处存在食肉类齿痕,该个体生前可能遭遇过鬣狗的捕食;虽资料记载周口店直立人头骨化石存在暴力冲突导致的创伤痕迹,但原始化石丢失,难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ZKD-5额顶骨化石为研究材料,通过肉眼、体视显微镜和CT技术,对其表面痕迹及骨骼内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ZKD-5额顶骨化石上除食肉类齿痕外,右侧眶上圆枕前侧及上侧存在多处不规则的创伤愈合痕迹,可能是暴力冲突过程中钝器击打所致的非致命伤,但不排除意外摔伤的可能性。ZKD-5的创伤痕迹是继南京人、马坝人及和县人之后,东亚地区中更新世古人类头骨创伤的新发现,为世界范围内中更新世古人类创伤记录增加了新的案例,为探讨周口店直立人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自1927年起,北京猿人遗址就开始系统发掘,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头盖骨后,遂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类化石地点。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遗址作了详尽的研究,获得大量资料,综合各家成果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以古生物资料、沉积岩性分析等工作为依据,恢复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自然环境。据统计,迄今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数量是: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破片12件;下颌骨15个;牙齿157个;股骨断片7件;陉骨1根;肱骨3块。北京猿人的脑容量平均值为1075毫升。从层位上看  相似文献   

11.
黄龙人头盖骨是1975年在陕西省黄龙县徐家坟山的南坡挖到的。它出土于黄土层与红色土的交界处,从地层上看,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 该头盖骨保留了额骨和顶骨部分。从颅穹隆起程度、眶上区和颞区发育程度以及额鳞倾斜程度来判断,它属于晚期智人阶段。与晚期智人一般特征相比,它的矢状脊较突出,头骨骨壁较厚,额结节较不发育,前囟点位置较靠后。黄龙人头盖骨上现代特征和较原始特征的混合表明它代表了晚期智人中的一种过渡性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县文物队在安徽和县陶店公社龙潭洞发现完整猿人头盖骨1个。这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和陕西蓝田后的第三个发现猿人头盖骨的地点;猿人头盖骨在我国南方发现还是首次。和县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引起了各方面人们的关切。应《化石》编辑部的要求,我们把有关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 1980年5月25日,在河北省围场县城北部100公里的姜家店公社二道沟大队三道沟门,社员徐凤海挖房基时,发现披毛犀骨胳一部分。其中有头盖骨,前后腿骨、肩胛骨、脊椎骨等。出土地点为东经118°,北纬42.5°的一个向南偏东的土坎下。土坎高12米,上为7米深的黄土层,下为5米深的沙土层。首先发现的是头盖骨化石,仰埋在沙土层的5米深处,在头盖骨的周围继续发现了上述其他骨胳化石。  相似文献   

14.
产于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红柳沟组的戈壁跳兔 (Alloptoxgobiensis)头骨化石 ,是Al loptox属头骨化石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 :个体较大。颅顶平缓 ,额骨有眶上嵴且两侧平行。颞嵴、上枕骨、项嵴和枕外嵴发育。眶裂后的翼蝶骨上排列有 6个孔。有外颈动脉孔 ,颈静脉孔为圆形小孔。下颌骨水平支唇侧上缘前倾 ,垂直支前缘有一深沟 ,冠状突位于垂直支前缘唇侧壁中部 ,呈薄片状。基于头骨性状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 ,Alloptox与非洲的Kenyalagomys亲缘关系最近 ,应归入亚科Sinolagomyinae。Alloptox和Kenyalagomys可能起源于亚洲的共同祖先 ,由Sinolagomys或与其相近的属种演化而来 ,在新近纪早期迁入非洲。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发现了1枚人类下颌第二臼齿和2件可以拼接在一起的额骨碎片化石。根据华龙洞动物群组成及地层情况,初步确定华龙洞化石层的时代为更新世中期。本文对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头骨和牙齿化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并与相关古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华龙洞人额骨和下颌臼齿都呈现出一系列常见于东亚直立人的特征。华龙洞额骨曲度较小,具有粗壮的颞线和较厚的骨壁。此外,华龙洞额骨还具有额中缝结构和扩大的额窦。华龙洞下颌第二臼齿总体显得比较粗壮。齿冠咬合面具有第五尖、第六尖和第七尖。齿冠尺寸明显大于早期现代人、现代人类和欧洲更新世中期人类,位于直立人变异范围。结合对华龙洞人类额骨和牙齿形态对比所揭示的形态特点,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可能代表着生活在更新世中期的直立人。  相似文献   

16.
许家窑人类化石在1976-1979年发现于泥河湾盆地北部许家窑遗址(又名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74703地点。化石包括1件儿童左侧上颌骨、3颗游离臼齿、2块枕骨、1件上颌支残段和13块顶骨碎片,代表约16个个体,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期。对于许家窑人的演化地位,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持有不同观点,分别将其归入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或者未知人群。最新研究显示:许家窑人的牙齿、头盖骨和下颌骨的形态都具有原始与进步混合的特征;许家窑个体呈现有罕见的先天巨顶孔缺陷遗传疾病、暴力冲突产生的创伤愈合痕迹、因营养缺乏导致的牙齿釉质发育不良及适应潜水环境产生有耳圆枕结构;许家窑人的颅容量为1700 mL以上,其上颌骨内鼻底、颞骨内耳迷路和枕圆枕的形态类似尼安德特人,牙齿生长发育模式接近现代人。许家窑人特殊的形态特征,特别是低而宽的头盖部和巨大的颅容量,与许昌人头骨形态相近,二者可能代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东亚境内生存的一种新型古老型人类——巨颅人,可能是欧洲先驱人或者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向东亚扩散,与东亚直立人杂交的后代。  相似文献   

17.
枕骨圆枕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运波.   《人类学学报》1994,13(4):285-293
对印第安人,阿留申人,华北人和云南人总共507具头骨的枕骨圆枕发育程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枕骨圆枕任一发育级别的出现率在相同人种且性别相同的人群之间并无显著差别,枕骨圆枕的发育程度可以被认为是“遗传标记”。作者认为在化石人类中枕骨圆枕的发育程度会有较大的变异;枕骨圆枕的发育程度不是一个有效的鉴别性状。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石沟砂场发现一件人类枕骨化石。该化石埋藏于汾河西岸第Ⅲ级阶地的砂砾层,地质时代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本文对枕骨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将其与亚洲直立人、早期智人、早期现代人相关标本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石沟古人类具有印加骨的形态特征,为中国古人类印加骨高频出现增添了新的证据;枕鳞中部没有发育枕骨圆枕,而具有最上项线,显示出枕骨形态的进步性,推测石沟古人类可能属于早期现代人。石沟古人类枕骨化石对于探讨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9.
广东茂名石油马来鳄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一石油马来鳄(Tomistoma petrolica)化石是湛江地质队采集的。化石保存较好,有部分完整的头骨一个(缺失吻部前端和右方骨、右方颧骨;左右两侧的鳞骨、颧骨、翼骨以及枕部均残缺不全);一左下颚枝(前端缝合部缺失,关节骨不完整);一左肱骨和一右股骨;甲片和一些破碎的骨片,化石编号:V5015。化石产在广东茂名的茂名系油柑窝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是该地区石油马来鳄的第二次发现,它比第一次发现的材料丰富完整,现记述如下: 头骨的后部近似三角形,头顶“平台”发育,头骨表面除了方骨、方颧骨、眶后骨的一部分外均布有大小不等的凹坑纹饰。眼孔大,为一不规则的卵圆形,前后径大于左  相似文献   

20.
南京2号人类头骨化石的复位和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运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06,25(4):267-275
南京2号人类头骨化石仅保留部分的额骨、顶骨、枕骨和颞骨,为一不完整的颅盖骨。其顶骨和枕骨有数条断裂缝,各断块之间有程度不一的错动,致使该颅盖骨显得外形异常。本项研究是对该颅盖骨的错动部分进行复位,结果表明,南京2号头骨有较大的顶骨、较小的上枕鳞相对宽度、可能较大的颅容量。这些形态提示该头骨与直立人有所不同而与早期智人相近。该头骨所具有的角圆枕、颞鳞顶缘形状、枕骨圆枕发育程度、枕骨的枕平面与项平面过渡情况、枕内隆突点与枕外隆突点的距离、头骨骨壁厚度、脑膜中动脉分支情况、头骨枕面观之轮廓线样式等形态细节,还很难作为可靠的依据把南京2号头骨鉴定为直立人。南京2号头骨很大可能是属于智人亚种(Homo sapiens sapiens)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