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岚  池志强 《生命科学》2003,15(1):50-52,59
蛋白质组学是指对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质进行大规模分析的一门学科,它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新的蛋白质组学工具将为高度复杂的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便利。作者简述了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蛋白质组学是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它主要围绕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恶性肿瘤是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由于肿瘤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所以临床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寻找合适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多分子生物标志物已成为寻找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一个研究趋势.简要介绍了临床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临床样本收集与预处理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相关研究. 综述了最近几年来蛋白质组学在肝脏疾病研究中特别是肝脏肿瘤、肝硬化、毒/药物肝损伤等方面的进展, 其研究结果将对生物标记物和药靶的寻找, 以及致病机理的阐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中, 需要不断地适应和改变宿主的环境. 它们能够编码多种多功能蛋白质, 这些蛋白能与宿主蛋白发生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以完成病毒的各种功能. 迄今, 尽管许多病毒的基因组已测序完成, 但由于受到病毒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的宿主蛋白组、宿主蛋白翻译后修饰, 以及蛋白酶剪接过程还未被完全阐明. 近年来新兴的高通量技术, 如基于质谱技术的定量或半定量蛋白组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且有望在上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综述主要探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病毒颗粒蛋白质组学, 病毒结构蛋白质组学和病毒影响的宿主蛋白质组学等病毒蛋白质组学中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疗手段仍不完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出现使NAFLD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关研究已达21个.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研究疾病相关的分子改变,从而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在此,对蛋白质组学在NAFLD诊断及分期、发病机制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首先,对研究中遇到的研究对象、样本种类、实验方法和标志物特征选择进行经验性总结.其次,除了介绍如何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病因、危险因素和重要分子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介绍NAFLD发病机制的亚细胞蛋白质组学、修饰蛋白质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相结合的研究实例.此外,对差异蛋白质的分析策略和价值作了重点阐述,收集到一些有望成为NAFLD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最后,结合新技术展望研究新空间,以期能够有助于推动蛋白质组学在寻找新的疾病标志物、探索疾病分子机制和治疗靶标中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是在蛋白质水平定量、动态、整体地研究生物体的一门学科。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三大支撑技术。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出发,在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去发现和理解并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早期预警、诊断和治疗。我们对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疾病、肝病、胰腺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简单阐述,揭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许多重大疾病研究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在信号转导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近发展起来的蛋白质组学高通量技术引入到信号转导通路研究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信号转导蛋白质组学。其作为功能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研究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其中的信号分子改变的蛋白质组学。克服了传统地针对单条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其中的单个信号分子研究策略的局限性,能够在一次实验中系统地研究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蛋白质一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和下游靶蛋白的改变,有助于全面阐述信号转导通路,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模式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已经成功地用于许多生命过程的研究,尤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发育生物学、行为与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正向和反向的遗传学研究中,近年来,秀丽线虫更成为了一个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优良体系,诠释了基于基因组学和RNA干涉研究中的基因功能。许多比较蛋白质组学表达谱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理解线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下基因的表达,在与人类神经疾病相关的疾病研究中,线虫对帕金森疾病、阿尔茨海默症、衰老与寿命、胰岛素通路都有所揭示。另外,线虫的亚蛋白质组学和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和磷酸化也已经鉴定,其数据库也在不断地完善。本文介绍了秀丽线虫的蛋白质表达谱建立的历史,尤其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翻译后修饰表达谱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因此,结合其它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线虫蛋白质组学研究已成为提供一个新的全面的系统分析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提示线虫是"蠕虫蛋白质组学"的一个丰富宝藏。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CY  Li L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3):286-289
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等方法都是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技术的重要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同时研究大量蛋白质的功能、组成,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神经科学的许多问题可以借助于这个新的工具平台获得解决,因此,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将为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的药物开发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蛋白质组学(lipoproteomics)是一门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脂蛋白(lipoprotein)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鉴定,进而了解脂蛋白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与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新兴学科.近些年来,脂蛋白质组学研究促进了脂蛋白中蛋白质组分的急性期响应、补体激活、免疫响应、炎症响应、蛋白酶抑制等新功能的发现,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脂蛋白的功能和分类,以及目前应用于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脂蛋白分离方法和蛋白质鉴定方法进行了简述,并综述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在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