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microRNA(miRNA)对调控基因表达有着重要作用,病毒与宿主在miRNA水平存在着复杂的"对话"。研究显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能编码病毒miRNA(vmiRNA),通过维持病毒潜伏、保护感染细胞免于凋亡或外力刺激下的细胞死亡等方式,在HIV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宿主miRNA则参与到了抗HIV的防御性机制中,但也面临HIV调控相应宿主miRNA、编码RNA沉默抑制物等多种阻力。深入研究HIV与宿主间miRNA水平上的动态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IV的致病机理,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细胞活动。病毒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宿主可以通过免疫系统抵御病毒的入侵,病毒会发展不同的策略用于逃避宿主的免疫。目前,一些病毒已经被证明可以编码miRNA来重塑细胞环境。疱疹病毒是一类双链DNA病毒,该类病毒能够在宿主体内保持长久的潜伏状态。疱疹病毒家族的很多成员都能够表达miRNA。越来越多实验结果表明,疱疹病毒的miRNA对于调节病毒潜伏以及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讨论了疱疹病毒所编码的miRNA的产生过程和功能,希望有助于了解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以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自1993年最先从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miRNA以来,目前为止已有35 000多条miRNA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被发现。它们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分化、凋亡、代谢、信号转导、免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病毒和宿主细胞均可编码miRNA,病毒编码的miRNA可改变宿主内环境,而宿主编码的miRNA则可影响病毒生存。本文就miRNA对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病毒RNA(或mRNA)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模板翻译病毒蛋白,然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近几年发现病毒RNA的新功能,即作为竞争性病毒RNA(competitive virus RNA,cvRNA)直接参与调节病毒复制、感染和病理,cvRNA是该课题组提出的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新模式。该课题组最近研究发现乙肝病毒的3个RNA(包括pgRNA,Pre-S和SmRNA)均含有宿主miRNA(微  相似文献   

5.
屈允月  钟照华  佟雷 《病毒学报》2019,35(6):972-977
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长度约为18~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单链RNA,能够参与机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肿瘤发生等一系列生物过程。病毒与宿主细胞一样,也可以编码miRNA,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病毒编码miRNA的发现,经典与非经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病毒编码miRNA对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研究病毒来源的miRNA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病毒miRNA与免疫逃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长度一般在22 nt左右,通过与mRNA 3'UTR的特异性结合介导转录后调控过程。现已鉴定出的miRNA涵盖了从植物到人类的多个物种,并参与了调节生长、免疫、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最近发现,DNA病毒感染宿主时也能编码产生miRNA,并在病毒免疫逃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毒感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病毒需要逃脱免疫系统才能对宿主产生持续性感染,而病毒miRNA能调控宿主和自身基因表达,帮助病毒感染宿主,且因其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而成为病毒逃避免疫应答的重要工具,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该文就病毒miRNA如何调控病毒自身与宿主基因进行免疫逃逸的近期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大约22 nt的非编 码内源单链RNA.已经表明,它们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包括发育、分化、细胞 凋亡、脂肪代谢、病毒感染和癌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参与了获得性免疫的调节. 有趣的是,不同于开关式的调节,miRNA表现出定量的基因调节,它们能精细调节细胞免疫 反应以响应外界刺激.深入理解miRNAs对获得性免疫的调节作用有助于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和 保护感染组织间的平衡,鉴定免疫调节新靶标和开发基于miRNA的有效疗法.本文综述了miRN A包括病毒miRNA对获得性免疫的调节作用,特别是miRNA在调节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功 能和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参与调节各种细胞过程。病毒可以利用细胞中的miRNA增加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迄今为止,miR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该研究中,大量miRNA拟态随着HBV复制被转染入肝癌细胞系。该研究注意到MicroRNA-1(miR-1)转染后导致HBV复制明显增加,并伴随HBV转录上调、抗原表达及子代分泌。然而,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miR-1可能不是直接以HBV基因组为靶点,而是通过调控宿  相似文献   

9.
宿主-病毒在miRNA水平上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RNA(microRNA,miRNA)是近来发现的重要基因调节子,在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抗病毒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病毒或者编码它们自己的miRNAs或者颠覆细胞miRNAs.由此,宿主和病毒编码miRNAs及其靶标形成了宿主和病毒间新一调节层面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宿主-病毒间miRNAs介导的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阐明病毒致病的分子基础,而且有利于制定更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RNA,在数量、序列、结构、表达和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目前,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分子克隆方法,已发现了3518种miRNA,在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疱疹病毒、多瘤病毒、逆转录病毒的某些病毒基因组也能够编码miRNA,这些miRNA在调控病毒基因自身表达以及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方面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某些病毒甚至能够利用宿主体内的miRNA调控其自身表达。找出病毒可能编码的miRNA,探索其对病毒感染、复制、表达的作用,有助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会为研发防治病毒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病毒microRNA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长约21-24nt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与靶mRNA分子互补结合抑制蛋白翻译或导致mRNA降解,从而调控靶基因表达。miRNA已被证实在多种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包括细胞分化和分裂、细胞凋亡及癌症发生在内的多个细胞过程。利用生物信息学以及分子克隆的方法在线虫、哺乳动物以及植物中已发现超过4000条miRNA。最近在病毒中也发现有miRNA基因存在,通过对病毒miRNA靶基因的预测,推测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病毒编码的miRNA分子的特点、转录机制、功能、进化保守性以及病毒与宿主miRNA的关系都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病毒相关miRNA研究的深入,必将对认识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许泽军  刘炜玮  王桂军  丁铲 《病毒学报》2021,37(6):1508-1514
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包括转运RNA (transfer RNA,tRNA)、核糖体RNA (ribosomal RNA,rRNA)、微小RNA (micro 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以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近年来circRNA在癌症,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中被证实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宿主circRNA与病毒来源的cicrRNA均会参与到病毒感染进程,但其中circRNA发挥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综述了circRNA的发现、分类、主要功能以及宿主circRNA和病毒来源的circRNA与病毒感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理解circRNA与病毒感染之间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金冬雁 《生命的化学》2007,27(2):105-108
抗病毒作用是RNA干扰(RNAi)在植物及低等动物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一方面,宿主细胞编码并表达短干扰RNA(siRNA),对入侵细胞的病毒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病毒编码并表达特定的RNA或蛋白质,以对抗宿主细胞的RNAi。在部分脊椎动物病毒中已经发现多种由病毒编码的微RNA(miRNA),它们对病毒及细胞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某些细胞miRNA也可影响脊椎动物病毒的复制。然而,RNAi在脊椎动物细胞中是否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脊椎动物病毒又是否普遍编码miRNA及普遍具备拮抗RNAi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4.
核酶与AIDS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破坏人体免疫功能所导致的一种综合症. 作为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RNA小分子,核酶能特异性结合及切割HIV病毒靶分子,并促进靶分子mRNA的裂解,且能相继与多个靶分子RNA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宿主细胞RNA. 利用核酶治疗艾滋病不仅没有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而且由于核酶本身具有RNA剪切酶活性,可同时剪切HIV mRNA和HIV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调节蛋白mRNA.因此,较其它基因疗法如RNAi、DNA decoy等,更能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并且对由HIV变异而导致的耐药病毒株同样有效,同时对病毒突变的诱导作用也较其它抗病毒药物低.因此,在抗AIDS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核酶的结构、催化作用机制及其对HIV-1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近年来核酶作用于HIV的研究进展以及对AIDS治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MicmRNA(miRNA)是指一组由多细胞生物产生的小片段非编码RNA,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重要的组成成分。近些年来有研究者在病毒中也同样发现编码产生的miRNA,其可通过RNA干扰途径参与调节感染过程以及促进癌症的发生。因此阻止病毒小RNA生成有望成为治疗病毒相关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Micro RNA模拟靶序列(target mimic,TM)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从而干扰miRNA对靶标m RNA的调控.我们前期工作发现:以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作为载体在植物体内表达TM序列有效地抑制了miRNA的活性或稳定性,从而消减了miRNA对靶基因的调控.但是,miRNA与CMV携带的TM序列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的积累.研究分析了miRNA靶向病毒携带的TM序列对病毒抑制作用的内在原因.a.通过RNA印迹分析CMV携带不同miRNA TM序列对病毒积累的影响,进一步明确miRNA靶向病毒携带的TM序列对病毒的抑制作用;b.利用GFP作为报告基因,通过荧光显微镜、蛋白质印迹以及RNA印迹分析TM序列对重组病毒积累的影响;c.以GFP作为报告基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免疫印迹方法分析模拟靶序列对GFP翻译的影响;d.利用CMV病毒的反式复制系统分析miRNA模拟靶序列对病毒负链R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植物内源的miRNA靶向CMV基因组携带的miRNA TM序列,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的积累,miRNA与其TM序列的结合抑制GFP蛋白的翻译和负链的合成.植物内源的miRNA通过与病毒基因组携带的miRNA模拟靶序列结合,通过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以及病毒负链RNA的合成,从而降低了病毒的积累水平.基于该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建立一种抗病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病毒逃避RNAi策略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RNA干扰(RNAi)是一个有效的抗病毒系统,并且病毒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是非常有希望的抗病毒抑制剂.然而,许多病毒已经进化出了高超的策略来干扰siRNA和微RNA(miRNA)介导的沉默通路.深入理解病毒利用的逃避策略将为开发避免病毒逃逸的有效RNAi疗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反式激活应答(transactivation response,TAR)元件RNA作为HIV-1中的一种非编码RNA,从转录与翻译水平负调控HIV-1的基因表达.同时HIV-1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拮抗TAR RNA的负调控作用:病毒蛋白Tat或细胞蛋白TAR RNA结合蛋白(TRBP)结合TAR RNA后,分别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促进HIV-1的基因表达.此外,TAR编码的miRNA有助于保持HIV的潜伏感染及阻止细胞凋亡.TAR与其它蛋白间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HIV-1感染细胞后的调控机制,寻求新的抗HIV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Meng YN  Meng LJ  Song YJ  Liu ML  Zhang XJ 《遗传》2011,33(1):9-16
近来研究发现小RNA(small RNAs)可作为转录后及翻译水平上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调节因子,利用小RNA来阐明调节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小RNA主要分为3类,即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以及与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RNA(piRNA)。在减数分裂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小RNA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利用siRNA体外转染或体内注射来敲低特定基因从而研究该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miRNA可能参与精子发生中有丝、减数及后减数分裂阶段的基因表达调节;piRNA主要参与调节雄性生殖细胞减数及后减数分裂的过程,在精子发生中起抑制反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s)的作用。文章对小RNAs合成、作用机制、功能及展望等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