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最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野外队,在河南的渑池、济源、卢氏,和山西的垣曲等县的上始新统中,采集了许多哺乳类化石,其中包括好几种两栖犀科的化石。两栖犀科的化石过去在我国及亚洲其它地区,发现的化石种类及数量都较少,近年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哈萨克斯坦),以及我国的内蒙、云南、陕西、山西和河南都有不少新材料发现。这些新资料表示两栖犀科在东亚的上始新统和渐新统中,分布十分广泛,种类也很繁多。因而在地层和动物群对比上有重要的意义。云南和陕西的主要材  相似文献   

2.
这篇报告记述了两栖犀科中的一个新属——西安两栖犀(Sianodon gen.nov.)。其中一部分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1959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坝河西岸毛西村采集的,化石产于白绿色砂岩夹巧克力色的粘土层中(刘东生等,1960);另一部分是本所新生代研究室,1963年在坝河东岸蓝田县新街镇沙河子沟南岸的白砂岩层中采集的(张玉萍等,1964)。这两个地点产两栖犀化石地层的层位可以对比(张玉萍等,同上)。刘东生等  相似文献   

3.
两栖犀科化石广泛出现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中、上始新统,渐新统及下中新统中。两栖犀属(Amynodon Marsh)是两栖犀科(Amynodontidae)中较原始的一个属。它的头骨和前臼齿列都不过分缩短,犬齿也不十分特化,上、下臼齿横脊的倾斜度不大,划分下臼齿为前、后叶的外壁上的纵沟很明显,这些都是已知早期类型的特点。这些早期类型的化石都发现于中、上始新统中。在渐新统中发现的两栖犀类,性质已相当特化,如门齿及前臼齿的数目大大缩减,头骨及前臼齿列的长度也特别缩短,犬齿异常发达,上、下臼齿横脊的倾斜度较大,下臼齿外壁上的纵沟不明显或消失等。  相似文献   

4.
1964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赵国光等同志在滇西工作时,于丽江发现了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中最多的是原始真犀类(主要是Prohyracodon)的牙齿;也有一些两栖犀和原始貘类的牙齿;此外,有少量的牙齿碎片表明,该地还有雷兽、石炭兽及爪兽等化石。  相似文献   

5.
华北几个地点的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1959年和1960年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在内蒙和甘肃采集的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并对各地点化石组合性质和各动物群所代表的时代进行了分析。化石包括窑沟原貂Proputorius yaogouensis)、化德无角犀(Aceratherium huadeensis)和化德上新鹿(Cervocerushuadeensis)三个新种。  相似文献   

6.
1973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考察队在桐柏县吴城盆地考察时,于龙王庙村附近李士沟组采集到一些哺乳类化石。同年九月,根据河南省地质12队提供的线索,我所的阎德发、范贵忠和该队韩世敬及河南省博物馆郭天锁等同志,又在同一盆地的月河公社五里墩组中采到一些标本。其中属于柯氏犀类的有两个属的三个种。这些化石的发现,增进了对柯氏犀类的了解,填补了由柯氏犀类向巨犀类进化的中间环节。同时,对李士沟组及其上覆五里墩组时代的确定也提供了依据。除柯氏犀类外,在吴城盆地还发现有两栖犀、(犭莫)等材料。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桐柏地区的两栖犀类和副鼠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3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野外队,同河南省地质十二队一起在桐柏县吴城盆地采集到一批化石标本。本文将其中的两栖犀类和啮齿类简述于下,并对有关问题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乌兰察布盟集宁市区内坝王河岸的有红土坡地的红土层中,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东方的红土坡地上,化石埋藏地带,业经挖掘完了。出土的化石之中,只保留了一只古象门齿,现存长度约1米,直径13厘米左右,断为数节。化石表面黄褐色,里层灰白色。象牙弯曲程度不大,与猛犸象门齿不大相同。它是一只幼年古象的门齿。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河南济源盆地中始新统聂庄组似两栖犀属(Amynodontopsis)一新种:济源似两栖犀(A. jiyuanensis sp. nov.),材料为一成年头骨。新种除了具有长头型,颅顶上凸,前颌骨和鼻骨连接,眶前窝较大并向眼眶内侧延伸,M1反前刺发育,M3后附尖强烈偏向唇侧等似两栖犀属的典型特征外,与其他似两栖犀的区别在于鼻骨较长,前颌骨鼻突在侧面向后延伸较多,与鼻骨接触面较大,上颌骨未参与构成外鼻孔边缘,鼻切迹位于犬齿后齿缺上方,上臼齿原脊和后脊相对较长,近于与外脊垂直。新种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明济源似两栖犀比其他似两栖犀更原始。动物群对比显示其时代为沙拉木伦期,早于其他似两栖犀,由此推测似两栖犀属起源于亚洲并扩散至北美。  相似文献   

10.
1974年9月,笔者和范贵忠同志与宁夏地质局区测队二分队地层组的同志们,在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盆地查干布拉格地区的绿根扎大盖附近采集到一批将在本文中报道的早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所报道的谷氏大角雷兽(Embolotherium grangeri)以及徐余瑄(1966)报道的副新两栖犀(Paracadurcodon alashanensis)为1959年采集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巨两栖犀属内的一个新种——马关巨两栖犀(Gigantamynodon maguanensis).它可能是两栖犀类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种.其时代当为中、晚渐新世.  相似文献   

12.
湖北房县几种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在湖北房县发现的,属晚中新世的五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一新属,两新种。柱齿犀在晚中新世就已十分特化。安琪马、利齿猪和角羊曾见于内蒙通古尔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湖北房县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时代当为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一段属于Allacerops of. A. turgaica幼年个体的下颌骨。化石采自甘肃兰州盆 地渐新世地层中。Allacerops 是亚洲一类较原始的犀。在基本特征上,特别是在门齿和犬齿构 造上,它和欧洲的Eggysodon最为接近,有人把它们合为一属。研究表明,它们在门齿的数目 和颊齿的形态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应是跑犀科内不同的属。文中主要根据犀类门齿、犬齿的 分异,对犀超科内科一级的现行划分提出质疑,认为Indricotheriidae科的地位应予恢复,跑犀 科只应包括那些门齿、犬齿未特化,也不急剧退化的中、小型犀类。这样,除两栖犀外,犀超科 包括三科: Hyracodontidae,Indricotheriidae和Rhinocerotidae。  相似文献   

14.
真板齿犀亚科(Elasmotheriinae)的材料在全世界发现得很少。据文献记载,共有两属:最早的一属发现于亚洲的上新世早期地层中,定名为中国犀属(Sinotherium);另一属发现于欧亚大陆的更新世早期一中期地层中,定名为板齿犀属(Elasmotherium)。中国犀的化石,最初发现在山西保德含三趾马动物群的地层中,1922年瑞典林斯顿作过描述,材料仅有一个上第三臼齿(M~3),种名定为拉氏中国犀(Sinotherium lagrelii Ringstr(?)m),后来林斯顿(1924)在系统整理中国犀的材料时,又增加了一个上第二臼齿(M~2),后脊已破损。1958年周明镇记述了得自黑龙江哈尔滨药店,推测可能来自保德上新世早期地层中的一个属于中国犀的上第三臼齿(M~3),由于釉质层简单,无曲折,定了个新种,名为简单中国犀(Sinotherium simplum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产自陕西渭南县高湾沟牛寺庙白鹿原组中一新的两栖犀类———高湾沟西安犀(新种 ) (Sianodongaowangouensissp.nov.)。与已知的西安犀类头骨对比表明 ,新种与灞河西安犀 (S .bahoensis)最为接近。通过对已知两栖犀的前臼齿和臼齿列长度比较 ,认为两栖犀前臼齿和臼齿的变化趋势是较复杂的 ,非单一方向。根据白鹿原组中产出的几种哺乳动物与其他相关地层中的动物的对比 ,认为白鹿原组的时代可能为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16.
岩亮洞是广西扶绥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巨猿化石点,经过初步发掘,采集到了丰富的巨猿材料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犀类化石居多,包括146颗完整的牙齿及十多件头后骨骼化石,从形态特征判断,这些犀类化石应属于独角犀的一新种Rhinoceros fusuiensis。岩亮洞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以种群丰度最大而不同于其他已知东亚地区的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类材料。本文从犀类牙齿的主尖釉质层、齿质暴露程度、咀嚼面的磨蚀程度等方面对岩亮洞独角犀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死亡群中至少有4头幼年个体、5头青年个体、5头成年个体和1头老年个体。依据牙齿磨蚀程度和牙齿萌出顺序对年龄结构的分析及统计显示,其中青年个体和成年个体最多,幼年个体次之,老年个体最少,其死亡的原因不是通常意义上磨耗型死亡,突发性的灾害可能是造成这种死亡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91年7月至9月,内蒙古博物馆和四子王旗文管所在四子王旗乌兰镇砖厂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露头进行了发掘,发现犀牛化石骨架二十多具。这些犀牛化石均属于第三纪中新世晚期的大唇犀。大唇犀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8.
1974年冬,湖北省房县城关公社社员在郊区二郎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于褐黄色砂质泥岩中发现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经初步观察计有板齿犀、安琪马、利齿猪、轭齿象、孤羊等中新世晚期的类群。其中,板齿犀化石过去报道不多,研究得也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板齿犀早期的种类,除了中国板齿犀(Sinotherium),只有西班牙犀(Hispanotherium)、伊朗犀(Iranotherium)、印度犀(Indotherium)和蒙古的戈壁犀(Gobitherium)等少数种属。目前对于这类动物的起源和早期进化上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有人根据它们的头骨构造及臼齿进化的关系认为,可能与无角犀亚科(Aceratheriinae)的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9.
197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队,对湖北的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一次考察和化石的采集工作。过去鄂西北一带,脊椎动物化石发现极少,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点。1930年,李捷、朱森曾把鄂西北的几个盆地的地层统统归为早第三纪-白垩纪,名为范庄群。这次,我们分别在房县找到了属于晚中新世的利齿猪、安琪马等化石;属于渐新世的囚兔以及晚始新世的两栖犀、雷兽等化石;在竹山找到了早更新世的剑齿象、上新世的嵌齿象以及属于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在郧县发现了湖北南部洞穴中习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均县发现了属于始新世的宽臼兽;在随县发现了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和小型恐龙的趾骨。  相似文献   

20.
196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在同一层中发现了一个属于Paraceratherium型的巨犀头骨、少量肢骨及一段偶蹄类的下牙床。巨犀化石将茌另文报导;偶蹄类化石,经研究,证实应属于一类原始的鼷鹿化石——嵴齿鼷鹿(Lophiomeryx)。原始鼷鹿化石在我国极少发现,过去仅在内蒙乌拉乌苏发现过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