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 )本篇对中国坡垒Hopea的 10个分类单元和越南的 2个分类单元作了分类论述 ,同时对它们作了系统排列。  相似文献   

2.
广义的龙脑香科是泛热带分布。中国有 5属 12种 ,其中 1种为引种栽培 ,产云南、广西、海南及西藏。本科分布北界在印度的喜马偕尔邦 ,在该地粗壮娑罗双Shorearobusta约达北纬 31°。《中国植物志》所报道见于我国的纤细龙脑香Dipterocarpusgracilis确实未见于我国。我国自然生长的东京龙脑香Dipterocarpusretusus依据毛被的多少可分为 2个变种 ,它们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林中。由于毛被多少不是区分种的可靠特征 ,因此将河内坡垒Hopeahongayanensis及多毛坡垒H mollissima两者都归并到狭叶坡垒H chinensis。鉴于雄蕊数目的不确定性 ,海南所产的Hopeaexalata与越南所产的H reticulata就视为同一种 ,而采用后者作为种名。版纳青梅Vaticaxishuangbannaensis与广西青梅V guangxiensis两者以叶脉数目来区分是不可靠的 ,也应视为同种而采用后者作为种名。经野外实地考察 ,望天树Parashoreachinensis仍应恢复其原来的学名。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脑香科植物分类研究(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 )本篇包括 :(1)中国青梅属Vatica的五个分类单元作了分类论述 ;(2 )中国双翅龙脑香属Diptero carpus的 11个分类单元和邻国的 2个分类单元作了分类论述 ,同时对它们作了系统排列。其中有福建双翅龙脑香D .fujianensis化石植物新种 (中新世、佛昙 )及其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龙脑香科植物受胁状况及迁地群落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义的龙脑香科植物是泛热带分布,中国有5属13种,其中1种为引种栽培,仅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和西藏。许多龙脑香科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近年来各地森林遭受强度破坏,加之其自身特殊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种子生物学特性,大多数种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该文主要介绍中国龙脑香科植物目前的受威胁状况、具体保护研究工作及其不足,并提出了进行迁地群落建设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17种龙脑香科树种根系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的定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根围土壤中AM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调查根样均有不同程度的菌根感染,感染率最高可达40%,调查揭示了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可形成丛枝菌根。初步从龙脑香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32种AM真菌,隶属于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原囊霉属(Achaeospora)、拟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真菌为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6.
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云南和海南龙脑香科植物的天然原始林和人工林AM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对从46处龙脑香林采回的19种龙脑香科树种的根系和根际土壤样品,分别进行显微观察和分离AM真菌的孢子,发现在所调查的19个树种中,所有树种的根系都有不同程度的AM真菌的侵染,高者可达50%平均为21%,其中在大多数根样中发现有泡囊生成;对土壤样品的分析,分离到大量的孢子,其袍子密度从7—132个/20ml土样不等,平均为58个。对所分离到的孢子进行鉴定,发现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的孢子占大多数,其频度和相对多度分别为33.25和46.89;18.04和30.80。研究结果表明,龙脑香科不仅仅能够形成外生菌根,而且也能象大多数热带林木一样能够广泛的形成丛枝菌根。  相似文献   

7.
肖云学  刘光裕 《广西植物》2021,41(5):843-852
龙脑香科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被认为是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性物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建园开始就注重龙脑香科植物的研究、收集与保护,并建立了龙脑香科植物专类园.经过几十年收集,现已成为我国龙脑香科植物重要的保育基地.该文结合历年的引种保育、物候及生长量观测等资料,系统整理了版纳植物园在龙脑香科植物引种保育和研...  相似文献   

8.
龙脑香科植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然林地和温室盆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龙脑香科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真菌孢子密度、相对多度、频度、属的组成、丰度和侵染状况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坡垒作盆栽寄主加富培养后,菌根侵染率、泡囊、丛枝和侵入点都低于原采样植物,以原坡垒土壤中栽植苗木的侵染率为最高,可达20.3%;而以望天树根围土壤栽植的苗木为最低,仅为10.6%;坡垒还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原采样植物根围土壤中AM真菌孢子的密度、相对多度、频度、属的组成、丰度等.在4种土壤中,栽植坡垒苗木后,AM真菌的孢子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采用与原采样相同种类的植物作为AM真菌加富培养的寄主更有利于促进AM真菌的生长发育、保持AM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龙脑香科植物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热带木材来源树种, 对其开展DNA条形码评估在林业监管及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龙脑香科植物样品进行rbcLmatKtrnL-trnFITS2四个片段的扩增和测序, 结合GenBank下载的数据, 共获得龙脑香科树种14属244种共计899条序列。通过比较4个片段的通用性、序列特征、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变异, 基于Best Match (BM)、Best Close Match (BCM)、相似性搜索算法(BLAST)和邻接树(NJ) 4种方法评估DNA条形码对于龙脑香科树种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 ITS2在龙脑香科树种中鉴定效率最高, 通过优化的扩增体系能够从该科植物叶片中获得较高质量的ITS2片段; 叶绿体matK片段扩增和测序效率为100%, 且种内及种间遗传变异明显, 鉴定成功率高于其它叶绿体片段, 并据此提出ITS2matK适合作为龙脑香科树种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0.
11.
孙航  陈介 《云南植物研究》1990,12(2):117-125
本文结合花粉形态和叶脉结构特征讨论了棋子豆属(Cylindrokelupha)的范围,并指出该属荚果圆柱形或近圆柱形,果瓣厚、直,种子较大为圆柱状,充满荚果空间等特征是独特的和稳定的,将之归入其它属(如合欢属,Archidendron属)是不妥的。经研究得出,该属在中国有10种,其中包括1新种和1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西藏壳斗科订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观察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西藏壳斗科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订正,描述了1个新种,报道1个中国新记录种,4个西藏新记录种,归并11种和2变种,排除无标本记录的2种。确认西藏壳斗科植物共3属32种,2变种。  相似文献   

13.
突尖紫堇组计6种2变种,特产于中国西部的四川,云南,贵州,而集中分化于四川西部。本文描述了本组的特征集要,4新种和2新变种,即龙溪紫堇,凯里紫堇,羽叶紫堇,长距紫堇,无囊紫堇,多裂长距紫堇。  相似文献   

14.
Seven new taxa, including one new section, three new species and three new varieties, are described; one new name, Ligularia pojarkovana S. W. Liu et T. N. Ho, and one new combination, Ligularia liatroides (C. Winkl.) Hand.-Mazz. var. shifangensis (G. H. Chen et W. J. Zhang) S. W. Liu et T. N. Ho are made; five species are mentioned as new records. The seven new taxa are Youngia sect. Cyanoglossa S. W. Liu et T. N. Ho, Youngia zhenduoi S. W. Liu et T. N. Ho, Y. cyanea S. W. Liu et T. N. Ho, Mulgedium qinghaicum S. W. Liu et T. N. Ho, Cremanthodium campanulatum (Franch.) Diels var. flavidum S. W. Liu et T. N. Ho, Ligularia amplexicaulis DC. var. nepalensis S. W. Liu et T. N. Ho, and L. paradoxa Hand. Mazz. var.palmatifida S. W. Liu et T. N. Ho.  相似文献   

15.
菊科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菊科6个属的一些新分类群和新分布,包含1个新组、3个新种、3个新变种、1个新名称、1个新组合和5个种的新记录。这些新分类群是黄鹌菜属蓝舌组、振铎黄鹌菜、蓝花黄鹌菜、青海乳苣、黄苞垂头菊、尼泊尔橐吾和半裂橐吾。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y work in the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Vol. 62, Gentianaceae). Eight new species and 1 new variety are described from Xizang (Tibet) (4 sp. 1 var.), Yunnan (1 sp.) Sichuan (3 sp.), Qinghai (1 sp.) and Gansu (1 sp.).  相似文献   

17.
报道假糙苏属(Paraphlomis)植物在中国广西2个新分类群和2个新记录种.2个新分类群是翅柄假糙苏(P.javanica(Blume)Prain var.pteropoda D.Fang & K. J.Yan)和白脉狭叶假糙苏(P.javanica(Blume)Prain var.angustifolia (C.Y. Wu)C.Y.Wu&H. W.Li f.albinervia D.Fang & K J.Yan).2个新记录种是刚毛假糙苏(P.hispida C.Y.Wu)和近革叶假糙苏(P.subcoriacea C.Y Wu ex H. W.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