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祝安  刘广玉 《真菌学报》1993,12(2):138-144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柞蚕蛹培养蛹虫草(简称柞蚕蛹虫草)不同时间后的代谢物变化规律,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比较不同培养时期的柞蚕蛹虫草代谢产物成分,找出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在柞蚕蛹虫草的5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到10类421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萜类、酚酸、有机酸、糖及醇类、甾体、脂类、生物碱...  相似文献   

3.
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在马铃薯-蔗糖,Richnrd,Czapek等液体培养基上,室温静培14天,液面形成菌膜,产生大量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深层培养只长菌丝团,未见有分生孢子产生。在一些自然基物上,菌丝体生长繁茂,并形成和寄主体上生长相似的孢梗束。蝉花及其人工培养物,经药理学实验显示出明显的镇痛、镇静和解热等功效。  相似文献   

4.
蝉花活性物质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幸兴球 《昆虫知识》1993,30(4):251-251
<正> 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早在宋代唐慎微著的《证类本草》中就记述其有主治小儿天吊、惊癎、痰疚、夜啼和心悸等功效。此外,它还可供食用。从80年代初开始,日本学者注意研究蝉花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现把他们的研究动向介绍于下。 (一)半乳甘露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鹈饲茂夫(Ukai,S.)等用从香港进口日本  相似文献   

5.
蝉花中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蝉花中的氨基酸、无机元素、甘露醇以及糖类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跟与之有亲缘关系的名贵中药冬虫夏草进行比较,为蝉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蝉花孢梗束品质的影响和为生产中蝉花孢梗束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泵干燥和冷冻干燥对蝉花孢梗束粉的外观、粒度、主要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干燥处理得到的样品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热泵干燥能最好地保持样品的亮黄色色泽,蓝黄度b*为36.74,显著高于其他方式干燥样品,其次是微波干燥;但是这两种方式干燥的蝉花孢梗束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低。自然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样品感观较差,蓝黄度b*均小于28且二者差异不显著。热风干燥样品色泽仅次于微波干燥,含有较高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糖,且其脂肪、麦角甾醇和甘露醇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15 g/100 g、8.65 mg/g和59.20 mg/g。总体考虑,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持蝉花孢梗束的色泽、营养和功能成分,且技术成熟度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生长时期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体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通路,该研究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对培养10、20、30 d的灰树花菌丝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共42类584种代谢物被鉴定出,其中159种、47种和165种代谢物在对照组(10 d vs 20 d、20 d vs 30 d、10 d vs 30 d)中表现出不同的积累模式,不同培养时间的代谢物成分差异显著。(2)培养10 d产生较多与促进菌丝体生长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培养20 d产生或积累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次生代谢物,如橄榄苦甙、甘胆酸、N-甲基酪胺、Alprazolam,培养30 d菌丝体中含有多种与产生香气有关的物质。(3)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10 d vs 20 d比较组、20 d vs 30 d比较组和10 d vs 30 d比较组分别富集到163条、81条、137条代谢通路,氨基酸代谢在菌丝体不同培养时间中的影响最大。该研究初步探索了灰树花菌丝体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并发现不同培养时间灰树花菌丝体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异,以及菌丝体中部分成分含量与培养时间有关,对灰树花菌丝体的质量控制和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粗多糖对果蝇寿命、果蝇体内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粗多糖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时间2 h、温度90℃、浸提2次、醇沉乙醇浓度70%、醇沉时间为24 h;在该条件下的粗多糖得率为8.65%。孢梗束粗多糖能明显延长雌雄果蝇的寿命,延长率分别为18.78%和26.23%;孢梗束粗多糖能显著提高雌雄果蝇的SOD活性,并明显降低了雄性果蝇体内MDA含量,说明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和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LC-MS对不同培养时间蝉棒束孢菌丝体代谢物进行检测,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鉴定差异化合物。PCA和OPLS-DA表明蝉棒束孢菌丝体中的代谢物随培养时间不同有显著变化。阴、阳离子模式下我们都可以把蝉棒束孢代谢物变化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时期。培养前期产生较多的细胞松弛素E、肌醇、γ-氨基丁酸、乙酰肉碱、亚油酸等与侵染宿主、早期信号传导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中期产生较多的甘露醇、海藻糖、亚麻酸、柠檬酸、丙酮酸、7,8-二羟基油酸等与抗逆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此外还有两种抗生素红酵母红素、δ-氨基-γ-酮戊酸达到了最大值;培养后期产生较多的脯氨酸、2,4-二氨基丁酸、3′-deoxy-hanasanagin、ulvaline、赤霉素、烟酰胺等与抗逆、抗氧化、产孢、细胞保护有关的物质。首次发现烟酰胺可能与蝉棒束孢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及产孢有关;同时赤霉素、ulvaline和δ-氨基-γ-酮戊酸可能与蝉棒束孢产孢或孢子成熟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蝉棒束孢在培养后期高速合成和大量积累赤霉素,值得深入研究。根据蝉棒束孢的代谢特点,作为药品及保健品开发蝉棒束孢菌丝产品时,培养时间宜在7–11d。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1种新的昆虫-昆虫病原菌-重寄生菌三级营养关系,其中蝉若虫被昆虫病原真菌蝉花Cordyceps chanhua感染,而蝉花又被重寄生真菌寄生.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重寄生真菌为寄生凹孢Syspastospora parasitica.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该重寄生真菌可以重寄生于蝉花Cordyceps ...  相似文献   

11.
蝉花是我国重要药用真菌,但长期以来其名称特别是学名的使用一直混乱。本文从古代医药典籍记载确认,“蝉花”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中名,对于其他中名具有优先权。其学名Isaria cicadae系Miquel(1838)根据巴西标本命名,但模式标本已失,原描述文字及插图均极其简单,与蝉花形态差异较大。其有性型迄今未发现,曾先后被认为是小蝉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和大蝉草Tolypocladium dujiaolongae (=Cordyceps cicadae Shing)。本文根据文献考证澄清了国内外关于小蝉草和大蝉草的误用,分析了长期以来大量日本文献中的命名混乱对我国认知蝉花的影响,并质疑I. cicadae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分布,提出它是一复合种,因此蝉花的分类地位及学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柞蚕蛹卵巢细胞的初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GM-448加20%胎牛血清作培养基对柞蚕蛹卵巢进行组织块培养,细胞可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达2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细胞形态不一,且细胞聚集产生分化现象。本研究证明MGM—448培养基对柞蚕细胞原代培养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A compliant film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crosslinking of fibroin from silk fiber of wild silkworm, Antheraea pernyi. The silk fiber was dissolved in concentrated aqueous lithium thiocyanate and desalinated by dialysis. The film was cast from the regenerated aqueous solution, and crosslink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 (PEG-DE). This film showed high water resistively while maintaining random coil and -helix structure, unlike films prepared by organic solvent treatment that causes β-sheet formation. The films containing about 20 wt.% crosslinker were remarkably compliant and tenacious. These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he living-cell affinity of the wild silkworm fibroin, are expected to be useful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泛素类似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感病的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中分离纯化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ApNPV),提取基因组DNA,分别构建ApNPV DNA的HindⅢ和SalⅠ酶切片段文库。对基因文库中1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得到1个长度为321 bp的序列,其中包含一个编码7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的分子量为8.46 kD,系泛素类似基因。在读码框的上游调控序列中,具有典型的晚期基因启动子序列ataag。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ApNPV与黄杉毒蛾Orgyia pseudotsugata核型多角体病毒 (OpNPV)的同源性最高 (96.1%),与苜蓿尺蠖Autographa californica核型多角体病毒 (AcNPV) 的同源性为86.8%,与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 颗粒体病毒 (AoGV) 的同源性最低(71.1%),但与人类、线虫和酵母的泛素同源性分别为77.6%、76.3%和76.3%。一些氨基酸残基在真核生物中保守,在杆状病毒中不保守,个别氨基酸残基是杆状病毒所特有的,这些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对杆状病毒泛素基因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Septin蛋白参与了细胞分裂、细胞内物质转运、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凋亡等生理反应,并且发现与肿瘤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和病原物侵染的过程直接相关。研究克隆了柞蚕septin基因全长,序列分析表明septin基因全长1904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137 bp,编码378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柞蚕septin与家蚕及黑脉金斑蝶septin相似性最高,聚为一类。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柞蚕septin基因在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但在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表皮,而在丝腺中表达量最低。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柞蚕septi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6.
克隆并测序分析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PstI-B和C片段。结果表明:ApNPVPstI-B片段长7406bp,编码7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s,orf),包括p87、he65、pnk/pnl、odv-ec43基因及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gyiapseudotsugata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OpMNPV)orf107、orf108同源区。ApNPVPstⅠ-C长6663bp,编码11个orf,包括pk-1、orf1629、polh、lef-2、ptp-2、ctl-1、ptp-1基因及OpMNPVorf5、orf7、orf8和orf11同源区。在鉴定的18个杆状病毒基因中,he65和orf1629基因分化较大;polh和lef-2基因较保守。ApNPV是已知的第3个编码pnk/pnl基因、第4个同时编码ptp-1和ptp-2两个基因的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17.
依据已测知的天蚕卵黄原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柞蚕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柞蚕卵黄原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进行克隆并测序,成功获得了柞蚕卵黄原基因5’端调控区部分序列并在其中找到了柞蚕Bm dsx性别决定位点(ACATTGT)及CdxA,CREB,和GATA等昆虫基因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18.
孙影  梁瑞业  张文娟  王勇  姜义仁  秦利 《昆虫学报》2021,64(11):1261-1274
【目的】挖掘柞蚕Antheraea pernyi微粒子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开发该病害检测方法及研究柞蚕被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侵染后体内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调查健康和患微粒子病柞蚕雌成虫血淋巴中代谢物差异。【结果】正离子模式下从健康和患微粒子病柞蚕雌成虫血淋巴中共获得8 870个代谢物,注释代谢物5 390个,筛选到差异表达代谢物472个(上调260个,下调212个),其中二级鉴定差异表达代谢物12个(上调8个,下调4个);负离子模式下获得6 716个代谢物,注释代谢物3 848个,筛选到差异表达代谢物301个(上调207个,下调94个),其中二级鉴定差异表达代谢物9个(上调8个,下调1个)。正离子模式下二级鉴定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包括缬氨酸(valine)、苯并噻唑(benzothiazole)、3-脱羟基肉碱(3-dehydroxycarnitine)、1 甲基鸟嘌呤(1-methylguanine)、2-乙氧基萘(2-ethoxynaphthalene)、N6-乙酰基-L-赖氨酸(N6-acetyl-L-lysine)、生物素(biotin)、桑色素(morin)、噻吗洛尔(timolol)、酰基肉碱15∶0(acylcarnitine 15∶0)、酰基肉碱18∶4(acylcarnitine 18∶4)和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负离子模式下二级鉴定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包括二甲基丙二酸(dimethylmalonic acid)、戊二酸(glutaric acid)、2,5-二羟基苯甲酸(2,5-dihydroxybenzoic acid)、1,3-二乙酰基丙烷(1,3-diacetylpropane)、3-(4-羟基苯基)乳酸(DL-p-hydroxyphenyllactic acid)、泛酸(pantothenate)、荧光素(fluorescein)、飞燕草素-3-O-beta-吡喃葡萄糖苷(delphinidin-3-O-beta-glucopyranoside)和溶血磷酯酰肌醇16∶1 (lysoPI 16∶1)。【结论】健康与患柞蚕微粒子病的柞蚕雌成虫血淋巴内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通过代谢组学挖掘出21个二级鉴定的差异表达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开发柞蚕微粒子病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AProteinaseResponsibleforDegradingYolkProteinsinTussah(Antheraeapernyi)ZHAOXiao-fan;(赵小凡)WANGJin-xing(王金星)(DepartmentofBiolo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