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墨兰共生真菌一新种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范黎  郭顺星 《真菌学报》1996,15(4):251-255
在对产于云南西版纳的热带兰花菌根进行研究时,发现一分离自墨兰的菌株,菌丝纯白色,具典型的锁状连合,对其子实体鉴定表明该菌株代表着一新分类单位-兰小菇MycenaorchidicolaFanetGuosp.nov同时,对该新种在兰科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菌可侵入兰科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天麻种子与小菇属真菌共生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锦堂  范黎等 《菌物系统》2001,20(1):137-141
  相似文献   

3.
墨兰Cymbidium sinense(Andr.) Willd.是国兰的一种,它清丽高雅幽香,在华南地区正逢春节前后开花,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传统的迎春年花佳品.长期以来,墨兰新品种的开发几乎都是来自野外采集,人工驯化,常规繁殖多采用分株法,繁殖速度慢,不但限制了现有墨兰名优品种的推广普及,也不利于墨兰的定向育种,因此墨兰的快速繁殖工作是开发利用我国丰富墨兰种质资源的必由之路。1材料与方法 采用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成功的企剑黑墨、金边墨兰、仙殿白墨健壮母株进行人工自花授粉,取胚龄250—300 d的成…  相似文献   

4.
菌根真菌一新种——石斛小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郭顺星  范黎 《菌物系统》1999,18(2):141-144
从云南省野生铁皮石斛根中分离出一菌根真菌,经系统形态学研究后,将其鉴定为小菇属一新种:石斛小菇。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HMAS)。用石斛小菇伴播12种兰科植物种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真菌对天麻和密花石斛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省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根中分离出一菌根真菌,经系统形态学研究后,将其鉴定为小菇属(Mycena)一新种: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HMAS)。用石斛小菇伴播12种兰科植物种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真菌对天麻(Gastrodia elata)和密花石斛(Dendrobum densiflorum)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带叶兜兰种子原地共生萌发及有效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种子萌发的共生真菌,采用原地共生萌发技术获得了2株自然萌发的小幼苗,并分离和筛选出了有效的种子萌发共生菌——瘤菌根菌(Epulorhiza sp.)。为验证分离菌株对带叶兜兰种子萌发的有效性,将Phs34号菌株与带叶兜兰种子在灭菌后的原生境基质上进行室内共生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周的培养,对照组没有观察到种子的萌发;接菌的种子胚明显膨大,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平均萌发率为(58.35±3.41)%。这表明分离得到的瘤菌根菌能促进带叶兜兰的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墨兰种子胚的发育和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墨兰种子胚的发育和培养初步研究陈汝民,叶庆生,王小菁,王晓明,郭周义(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关键词墨兰;种子发育;组织培养;原球茎兰属(Cymbidium)植物的种子极小,呈细条状[1].其中墨兰(Cymbidiumsinense)种...  相似文献   

8.
兰科植物的种子原地和迁地共生萌发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开展兰科植物种子和共生真菌研究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对兰属(Cymbidium)附生植物硬叶兰(C. mannii)开展了种子的迁地共生萌发研究, 试图获得其种子萌发的有效真菌。利用硬叶兰成年植株根部周围的树皮、苔藓、枯枝落叶、腐殖质等作为培养基质, 进行种子的共生培养。在培养133天后, 成功地获得了处于不同阶段的已萌发种子、原球茎和幼苗, 并从原球茎中分离得到一种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真菌。用所分离到的FCb4菌株和一种从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分离到的胶膜菌属(Tulasnella) FDaI7菌株和硬叶兰种子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共生萌发, 设置不接菌作为对照处理, 以检验FCb4菌株对硬叶兰种子萌发的有效性。经过58天的培养, 不接菌的对照处理中种子没有萌发, 接种FCb4和FDaI7菌株的处理都有很高的种子萌发率, 两种接菌处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暗培养条件下, 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后, 表现出生长停滞的趋势, 仅有很少的原球茎继续生长达到幼苗阶段, 说明原球茎发育后期与幼苗发育阶段需要光照。在光照条件下, 接种FCb4菌株处理中达到幼苗阶段种子的比例为(25.67 ± 9.27)%, 显著高于接种FDaI7菌株处理的(3.04 ± 2.27)% (W = 56, p = 0.026, Mann-Whitney U-test), 表明此研究中分离到的瘤菌根菌属真菌能有效地促使硬叶兰种子萌发并生长发育到幼苗阶段。  相似文献   

9.
对近12年来乳菇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该属真菌含有倍半萜、甾醇、含氮化合物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癌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但目前对该属真菌活性成分和其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食用乳菇的安全性也缺乏系统评价.因此,进一步明确乳菇属真菌子实体或发酵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将为食用菌营养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新天然药物或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天麻Gastrodia elata是典型的腐生型兰科药用植物,其种子萌发需要小菇属Mycena真菌的侵染和共生,目前天麻种子共生萌发分子机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首次对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iTRAQ标记的液质联用技术,成功鉴定了天麻成熟种子和萌发后原球茎的蛋白质组,共鉴定蛋白1 769个(global FDR 1%)。两组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差异蛋白269个。差异蛋白GO注释结果表明,在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过程中,差异蛋白参与的功能和生物过程多样,以催化和结合为主,还参与感知环境刺激、分子信号等功能。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还主要参与了转导、能量代谢、次生代谢和环境适应等过程。我们发现,一些参与内吞作用的蛋白在共生萌发过程中存在差异表达,表明内吞可能参与到二者互作过程中。对差异蛋白质组的深入解析和研究有利于揭示天麻种子共生萌发的分子机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墨兰雌配子体和胚胎发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墨兰的胚珠倒生型,具薄珠心和二层珠被。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为8核,从传粉型受精约100d,正常双受精。初生胚乳细胞分裂为具2-6个核的胚乳。胚具5-6细胞的胚柄。传粉到种子成熟约8个月,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球形胚,胚柄及胚乳都消失。  相似文献   

12.
磷饥饿墨兰对磷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磷饥饿墨兰对磷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梁旭野,潘瑞炽(华南师范大学国主研究中心,广州510631)关键词墨兰;磷前文[1,2]报道不同磷浓度对磷饥饿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植株的生理生化影响,以及墨兰不同生育期需...  相似文献   

13.
墨兰幼叶和成熟叶不同部位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墨兰试管苗植株成熟叶片叶绿体基粒较发达,类囊本膜垛叠较紧密。幼叶叶绿体中少有亲锇颗粒,成熟叶的叶绿体中往往既有亲锇颗粒又有淀粉粒。幼叶中基粒数目比成熟叶的少,叶绿体也比成熟叶的小。幼叶的光合放氧速率比成熟叶的低。幼叶中叶尖部叶绿体最大而叶基部最小,但叶尖部的光合放氧速率比叶基部小。成熟叶中叶绿体大小及光合放氧速率区别不明显。通过对各部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放氧速率之间没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实验表明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可与天麻Gastrodia elata种子共生促进其萌发形成原球茎。 菌丝自胚柄端的柄状细胞侵入天麻种子原胚,进一步在皮层细胞中扩展,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发育良好的菌丝结,菌丝完整而有活力; 在内皮层细胞中则被消化,菌丝衰败、扁化。菌丝在原球茎细胞内的分布被限制在原球茎基部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菌丝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包围, 外围环绕有原球茎细胞质膜, 该界面使侵入的菌丝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也是两共生生物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所在。上述菌丝侵入至被消化的过程在整个原球茎发育过程中可反复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1/2MS+BA(1mgL-1)+NAA(1mgL-1)+La3+(10mgL-1)培养墨兰根状茎30d后,取样观察根状茎细胞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发育特点并与对照进行比较,发现:①处理组叶绿体发育较快,有较丰富的片层结构和嗜锇颗粒,而对照组的发育慢,含大型的淀粉粒,无明显的片层结构.②处理组线粒体体积较大,内含物较丰富,而对照组的较小,内含物较少。③处理组细胞核内的染色质较对照组丰富.上述结果表明,ta3+对墨兰根状茎细胞器的发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钾水平对钾饥饿墨兰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墨兰钾饥饿两个月后,培养在低于10mmol/L的不同钾水平的营养液中.以比较各处理植株的生长发育、抗病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墨兰体内钾含量高于氮和磷.N、P、K三者比例为6:1:9,因此栽培墨兰要重视钾肥.墨兰在缺钾(0mmol/L)或低钾(0.1mmol/L)条件下生长不良、花数少,叶片褐斑病较多;当供给较高钾含量(1、5或10mmol/L)时,植株生长良好,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亦高,根系活力较强,叶片生长快,花数多.褐斑病发病率低.作者认为,5mmol/L钾水平的营养液较适合于墨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墨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氮水平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对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生长发育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1mmol/L和10mmol/L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都促进叶芽和叶片正常生长,前者似乎比后者好一些。50mmol/L的两种形态的氮均使叶片生长缓慢,尤其是铵态氮。1和10mmol/L硝态氮处理则正常开花,而50mmol/L则例外。铵态氮处理各种浓度均不形成花芽。建议墨兰营养生长期施用1mmol/L的硝态氮或铵态氮,但生长后期则应施1—10mmol/L硝态氮,以利花芽分化。作者认为,墨兰生长缓慢与光合速率极慢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极低有关,墨兰开花与否和E/N比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弯颈霉新种及产环孢菌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产的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进行分离获一纯种,经培养鉴定确为弯颈霉属 Tolypocladium w.Gams 一新种,命名为中国弯颈霉 To-lypocladium sinense c.L.Li sp.nov.。它在几种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瓶梗及瓶梗孢于,瓶梗基部呈球形或椭圆形膨大,瓶颈细长而弯曲,瓶梗孢子球形至卵形。其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与弯颈霉属其它种类显然不同,故定为一新种。它在蛋白胨葡萄糖培养液中,温度26℃,pH5.2,摇瓶振荡培养12天。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从每升发酵液中获50—80mg 环孢菌素粗品。对几种半知真菌显示了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磷对磷饥饿墨兰生长发育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磷饥饿的墨兰无土栽培在5个NaH_2PO_4水平的营养液中,结果表明:0.20mmol/L NaH_2PO_4有利于叶芽生长;当叶片张开后,1mmol/NaH_2PO_4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片生长较快,褐斑病病斑较少,每株花数增多.  相似文献   

20.
不同钾水平对钾饥饿墨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植株经过钾饥饿后,无上栽培于不同钾浓度的培养液中.随着钾浓度的升高(5mmol/L),体内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25、117、127和41%,而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比对照分别下降44%和24%.假球茎是贮藏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纤维素最多的器官.钾供应充足时,叶片丙酮酸激酶活性明显加强(比对照强15倍),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加强(比对照强0.8倍).本文对钾促进墨兰生长发育和抗病等原因加以讨论.并初步提出诊断墨兰体内钾状况的三种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