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草鱼呼肠孤病毒RNA聚合酶基因功能区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勤  朱作言 《病毒学报》2002,18(1):86-88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为我国分离、鉴定的第一株水生动物病毒.1983年,我国首次报道引起爆发性草鱼出血病的病原为草鱼出血病病毒[1,2],其后相继进行了系统的病毒形态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等研究[3-8].自1979年Meyers T R等报道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出第一株呼肠孤样病毒,迄今国际上已分离鉴定40余种水生呼肠孤病毒(aquareovirus).在这些分离株中,大多数毒株不能引起寄主的病理反应或仅表现出较弱的致病性.然而研究认为,GCRV为水生呼肠孤病毒中致病力最强的毒株[9].可见,以GCRV为模型,研究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复制与致病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我们在对GCRV反应核心及体外转录研究中,已证实GCRV RNA聚合酶在病毒粒子中的存在及其位置[5];GCRV序列测定及定位结果显示,GCRV-VP2多肽为该病毒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6,7].为了探讨草鱼呼肠孤病毒的侵染与宿主的相关性及复制机制,我们首次进行了该病毒RNA聚合酶基因(GCRV-RdRp)功能区序列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并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这一结果将为该酶的活性及特性分析提供实验依据.下面报道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两株水生呼肠孤病毒部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呼肠孤病毒为感染水生动物的一类病原体,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新建水生呼肠孤病毒属.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引起中国南方淡水养殖草鱼暴发性出血病病原,鮁鱼呼肠孤病毒(Threadfin reovirus,TFV)是引起海水养殖鮁鱼病毒病病原.本研究将GCRV与新加坡TFV分离株进行了部分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CRV与TFV均能感染CIK细胞,但对其它鱼类细胞系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此外,凝胶电泳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显示,GCRV与TFV核酸属不同的基因型.在多肽特性上,证实了GCRV的5条主要结构多肽具有与FT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相似的特性.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草鱼呼肠孤病毒与TFV结构蛋白拥有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3.
寄生性病毒是农牧业上的自然天敌。它可使农牧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控制这些病毒的扩散和漫延是农业病毒工作者最紧迫的任务。1892年首次发现病毒以来,至今90余年了,在这期间对农业上的病毒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进展,事实上,正在孕育着病毒学的分支——农业病毒学的形成。看来,条件趋于成熟,主要是各项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而且,某些成果在生产实践上得到了应用;另一方面,对农业上的病毒的研究在国际范围内朝气蓬勃地进行着,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有好些重大疑难问题(如肿瘤、慢病毒病等)已活跃地进行研究。随着现代科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年实验用鱼作为新兴模式动物在国内外生命科技界发展迅速,因此实验用鱼的标准化特别是对其水环境的标准化已经成为实验用鱼类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和综述了实验用鱼类所需的水源及供水要求、水质和水环境的技术指标特点和对鱼类的影响,以期为斑马鱼、剑尾鱼等水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遥测在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遥测应用于水生动物是基于海洋生物学家对自然环境中海洋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研究的迫切需求而诞生的。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鱼类、甲壳类、豚类以及海龟等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超声波遥测应用于水生动物近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技术的系统组成和使用方法,阐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分析了其应用于水生动物遥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CLCuMV是引起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曲叶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自2006年首次在我国广东朱槿上检测与鉴定到该病毒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多个地理区域发现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受侵染寄主植物包括朱槿、黄秋葵、棉花和垂花悬铃花;同时,已入侵我国的CLCuMV及其卫星β分子的各地理区域和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遗传较稳定。基于文献报道及作者近年的研究,本文对棉花曲叶病的分布、病原、CLCuMV特性、已入侵我国的CLCuMV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对入侵我国的CLCuMV来源及其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风险进行了讨论。CLCuMV"对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可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五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我国侗族地区广泛实行的”稻鱼鸭”复合耕作系统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效益显著,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虹彩病毒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彩病毒(iridovirus)是一类对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水生动物具有广泛感染性的致病病原,由虹彩病毒所致疾病给世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在患病鱼、蛙和龟等水生经济动物中分离到虹彩病毒[1-4].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鲵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85-1988年,在陕西秦岭,大巴山中,先后10个月共采集中国大鲵标本71尾,其中幼林40尾,成体31尾。经过剖胃,观察胃容物并称重,分析中国大鲵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解剖中空胃40尾,实胃31尾,中国大鲵是肉食性捕食动物,幼体以螃蟹,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成体以螃蟹,鱼,青蛙和水麝鼯等水生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10.
脚鱼又称甲鱼、团鱼,学名叫做鳖,是一种普通的水生动物,可供食用;它的背甲历来作为药用,称为鳖甲,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碘、维生素D等成份。鳖甲有生鳖甲和炙鳖甲两类,生鳖甲能滋阴潜阳,炙鳖甲用于散结消痞,但大多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脚鱼所含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份,与带鱼、黄鱼、鲳鱼差不多。甲鱼背边缘的肉裙等部分,还含有胶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